既然顧傑想做這些,宋援朝覺得他的這個想法不錯,當然支持他這麽幹。
宋援朝還站在市場的角度給顧傑出了些主意,說了不少如何挑選合作方、商場選址、確定產品品牌、經營管理、營銷策略等各方麵的見解。
這對顧傑的幫助很大,雖然他對服裝行業並不陌生,可之前做的都是大類貨服裝,搞精品服裝還是頭一迴。哪怕顧傑前些時候看了不少香江那邊的相關雜誌,做了許多功課,但畢竟是紙上談兵,今天宋援朝說的許多東西都讓他耳目一新。
“援朝哥,要不我們一起做吧?”顧傑興奮地把宋援朝說的這些用小本子記了下來,忍不住建議道。
宋援朝搖搖頭,見顧傑的表情突然從興奮變的有些失落,他拍拍顧傑肩膀道:“別多想,你的事我肯定幫忙,我說過我們是兄弟。不過這個項目是你的,我插手不合適,你好好幹,如果缺錢就和我說,錢不是問題,至於股份什麽就算了。”
顧傑這才明白宋援朝的意思,宋援朝是想讓顧傑有一份自己真正的事業,畢竟顧傑馬上就要成家了,男人成家意味著什麽?他們作為男人當然清楚。
“援朝哥,你……這讓我說什麽好……。”顧傑握著宋援朝的手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說。
宋援朝笑道:“大男人弄的和女人樣,幹嘛呢?”
這話一出,顧傑憋不住就笑了。
“行了,這個項目好好幹,幹好了大有前途。雖然這個項目是你的,可有什麽要幫忙的記得盡管和我提,千萬別和以前一樣把什麽事都憋在心裏不說。另外,你別忘記你還是盛華的股東呢,盛華那邊也得給我留點意,不是說做了自己的事就不管盛華了,再怎麽著作為股東必要的責任還是要擔起來吧?”
顧傑連連點頭:“你放心,我心裏有數。”
看著顧傑誠懇的樣子,宋援朝也就放心了,離開前特意叮囑一句先把計劃書搞好,等計劃書弄出來後他給顧傑把把關,沒問題了再開始做。這些日子先休息一下,馬上就要辦婚事了,也不急一時,等婚事辦完定下心做就成。
離開顧傑的家,宋援朝迴家的路上心中也有所感慨。他之前的確忽略了顧傑的想法,再加上顧傑的性格又有些內向,這是他的過錯。不過現在也好,顧傑能做自己的事業,而且這是一個不錯的事業,作為朋友打心裏為顧傑高興。
當然,宋援朝其實不必拒絕顧傑的好意,直接用個人名義或者盛華的名義和顧傑合作都沒問題。但他還是沒這樣做,因為他了解顧傑的真實想法,顧傑是想用這個方式來證明自己,再加上顧傑也不缺錢,宋援朝和盛華公司一旦介入就性質就變了,這又和盛華自己投資有什麽區別呢?
作為朋友,宋援朝當然要為朋友著想,顧傑能邁出這一步是值得高興的。
迴到家,和林燕說了顧傑的事,林燕也替顧傑高興,不僅是顧傑搞精品服裝的想法,更因為顧傑即將到來的婚禮。
宋援朝這次迴滬海原本打算處理完公司再和顧傑見麵後就迴金陵,但因為林燕準備辭職的事他推遲了行程。
林燕辭職的決心不小,她的辭職報告遞上去後上級領導特意找她談話,意圖對林燕進行挽留。林燕不僅是大學生,還是從燕京上級部門過來的幹部,像她這樣的資曆和背景未來的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辭職了,一切就沒了,級別、編製、單位所有的一切都不複存在,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且在滬海這兩年裏,林燕和單位的同事相互的很好,再加上她極其專業的水平和工作能力,更令領導深為重用。
領導和顏悅色詢問林燕是否有什麽困難,又或者是不是在單位和工作上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有什麽都可以和組織聊。
麵對領導的挽留,林燕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執意要辭職。甚至連領導建議林燕先辦停薪留職也拒絕了,用林燕的話來說,要走就走的幹淨利落些,拖泥帶水沒這個必要,而且單位的編製是有限的,自己如果這個編製還占著那麽後麵的人怎麽安排呢?林燕可不想走的時候還給人說閑話,落得一個占公家便宜的說法。
就這樣,林燕用最快的速度就辦完了辭職手續,當她從工作了許久,異常熟悉的辦公大樓裏走出來的時候,林燕迴頭望了一眼這個地方,心中無比感慨。
“辦完了?”
“辦完了。”上了宋援朝停在外麵的車,林燕迴了一句宋援朝的詢問。
“心裏有些不好受?”看著林燕略有失落的表情,宋援朝柔聲問道。
林燕笑笑,搖頭道:“也不是什麽不好受,主要是有點不習慣。一小時前我還是國家幹部,現在就成無業遊民了,這人生的變化實在是太快……。”
“委屈你了……。”宋援朝拉著林燕的手有些愧疚道。
“沒事,這個決定是我自己做出來的,我不後悔,也談不上什麽委屈。”林燕微笑著說道,雖然她是這麽講,可宋援朝還是從她的眉目中看到了一絲落寞。
宋援朝明白林燕現在的心情,雖然辭職是林燕做出的決定,可真的突然就這麽走了,放在任何人心裏都是有些情緒低落的。不過林燕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和宋援朝說笑了起來,聊起了接下來的一些安排,宋援朝見林燕這樣心裏也微微鬆了口氣,兩人聊著開車迴了家。
接下來的日子裏,宋援朝繼續平常的工作和生活,林燕和李曉芸兩人辭職後很快在滬海成立一家廣告公司。
這家廣告公司是以香江方麵的名義在滬海成立的,上級公司就是羅陽在香江的那家公司。
不過廣告公司的股權結構中,主要是林燕和李曉芸兩人,其中林燕占了35%,李曉芸占了40%,剩餘的股份歸羅陽在香江的公司和盛華分別持有,李曉芸作為廣告公司的董事長,林燕擔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成立廣告公司是羅陽的建議,畢竟目前國內民營企業的口子剛剛開放,私人成立電影公司現在非常困難,就連外資在國內影視上麵的投資也有著諸多限製。
目前,燕京剛剛成立了一家民營電影公司,但是這家公司雖然成立,可根本就做不了任何事,因為“許可證”的緣故,民營電影公司根本不能自己拍片,要想拍片隻能掛靠在各大國有影視廠下,用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許久,直到1995年的新的許可證暫行製度頒布後才開了個口子,但這個口子很小,同樣有著諸多限製,等到1999年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和2000年的《電視劇管理規定》先後出台,這才開始默許民營資本真正進入影視業……。
羅陽本身就是行內人士,對於一些政策非常了解,也詢問過相關人員的操作問題。
眼下要進入內地影視業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國營電影廠合作,以合作的模式進行影視製作。雖然目前羅陽和滬海電影製片廠的關係不錯,而且第一部合作的電影馬上就正式上映了,雙方也進行了後期合作的洽談。
但這樣的合作畢竟受製於人,在羅陽看來這樣的合作除了付出資本和坐等收益外並沒有什麽真正的利益,而且許多方麵還要受製於國有電影廠,不利於自身發展。
在仔細研究了各項政策,同時請教了不少專業人士後,羅陽決定先以廣告公司的方式進入這行。
廣告公司可以擁有一部分的影視方麵的製作、投放權利,雖然和真正的影視公司相差甚遠,可在一些基礎上卻是不變的。不得不說羅陽的這個想法是非常不錯的,也具有很大的操作性,借用廣告公司名義進行操作,同時培養自己的人才和班底,就這樣這家名叫“燕雲”的廣告公司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立了。
公司的名字取自於林燕和李曉芸,這個名字也非常大氣。
公司成立後,財大氣粗地直接在滬海電影製片廠北邊買下了一幢小洋樓,作為公司辦公所用。
公司的職員部分是羅陽從香江公司那邊調至滬海又或者在香江招聘的專業人士,除此之外還從滬海電影製片廠挖了不少編外人員。
由於國有電影廠每年的經費和拍片計劃始終不飽和,導致國有電影製片廠有大量的專業人員閑置,每天上班根本無所事事,拿著固定的工資除了看看報紙喝喝茶外根本沒多少工作。
因為和滬海電影製片廠的良好合作開端,羅陽直接向他們提出了希望臨時聘用廠裏人員的建議。
這個請求在經過廠裏幾位領導的商議後最終同意,但是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直接聘用是不允許的,可以用廣告公司和滬海電影製片廠合作的方式簽署一個商業合同,這樣就是單位和單位之間的商業合作模式而不是單位和個人的方式了。
雖然這樣的方式滬海電影製片廠利益占了大頭,實際到個人手上的“勞務費用”少了許多,但這個建議羅陽還是接受了。
羅陽很清楚,別看滬海電影製片廠家大業大,可實際上日子並不好過,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影製片廠之一,滬海電影製片廠光職工幹部人數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每個月的開銷更是驚人。
此外上級的撥款和每年拍片的經費非常有限,廠子要養這麽多人很困難。通過這樣的方式合作減輕一些廠裏的資金負擔,同時也給平時沒事幹的職工們找點活賺點獎金(外快),是兩全其美的。
】
至於那些職工們就更不用擔心了,廣告公司這邊是按照需求挑人,隻要去了按項目和工時結算,哪怕大頭給了廠裏,個人隻拿了小頭,但這些報酬已經不少熱,如果活多,到手的錢甚至比一個月的工資還高,何樂不為呢?
宋援朝還站在市場的角度給顧傑出了些主意,說了不少如何挑選合作方、商場選址、確定產品品牌、經營管理、營銷策略等各方麵的見解。
這對顧傑的幫助很大,雖然他對服裝行業並不陌生,可之前做的都是大類貨服裝,搞精品服裝還是頭一迴。哪怕顧傑前些時候看了不少香江那邊的相關雜誌,做了許多功課,但畢竟是紙上談兵,今天宋援朝說的許多東西都讓他耳目一新。
“援朝哥,要不我們一起做吧?”顧傑興奮地把宋援朝說的這些用小本子記了下來,忍不住建議道。
宋援朝搖搖頭,見顧傑的表情突然從興奮變的有些失落,他拍拍顧傑肩膀道:“別多想,你的事我肯定幫忙,我說過我們是兄弟。不過這個項目是你的,我插手不合適,你好好幹,如果缺錢就和我說,錢不是問題,至於股份什麽就算了。”
顧傑這才明白宋援朝的意思,宋援朝是想讓顧傑有一份自己真正的事業,畢竟顧傑馬上就要成家了,男人成家意味著什麽?他們作為男人當然清楚。
“援朝哥,你……這讓我說什麽好……。”顧傑握著宋援朝的手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說。
宋援朝笑道:“大男人弄的和女人樣,幹嘛呢?”
這話一出,顧傑憋不住就笑了。
“行了,這個項目好好幹,幹好了大有前途。雖然這個項目是你的,可有什麽要幫忙的記得盡管和我提,千萬別和以前一樣把什麽事都憋在心裏不說。另外,你別忘記你還是盛華的股東呢,盛華那邊也得給我留點意,不是說做了自己的事就不管盛華了,再怎麽著作為股東必要的責任還是要擔起來吧?”
顧傑連連點頭:“你放心,我心裏有數。”
看著顧傑誠懇的樣子,宋援朝也就放心了,離開前特意叮囑一句先把計劃書搞好,等計劃書弄出來後他給顧傑把把關,沒問題了再開始做。這些日子先休息一下,馬上就要辦婚事了,也不急一時,等婚事辦完定下心做就成。
離開顧傑的家,宋援朝迴家的路上心中也有所感慨。他之前的確忽略了顧傑的想法,再加上顧傑的性格又有些內向,這是他的過錯。不過現在也好,顧傑能做自己的事業,而且這是一個不錯的事業,作為朋友打心裏為顧傑高興。
當然,宋援朝其實不必拒絕顧傑的好意,直接用個人名義或者盛華的名義和顧傑合作都沒問題。但他還是沒這樣做,因為他了解顧傑的真實想法,顧傑是想用這個方式來證明自己,再加上顧傑也不缺錢,宋援朝和盛華公司一旦介入就性質就變了,這又和盛華自己投資有什麽區別呢?
作為朋友,宋援朝當然要為朋友著想,顧傑能邁出這一步是值得高興的。
迴到家,和林燕說了顧傑的事,林燕也替顧傑高興,不僅是顧傑搞精品服裝的想法,更因為顧傑即將到來的婚禮。
宋援朝這次迴滬海原本打算處理完公司再和顧傑見麵後就迴金陵,但因為林燕準備辭職的事他推遲了行程。
林燕辭職的決心不小,她的辭職報告遞上去後上級領導特意找她談話,意圖對林燕進行挽留。林燕不僅是大學生,還是從燕京上級部門過來的幹部,像她這樣的資曆和背景未來的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辭職了,一切就沒了,級別、編製、單位所有的一切都不複存在,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且在滬海這兩年裏,林燕和單位的同事相互的很好,再加上她極其專業的水平和工作能力,更令領導深為重用。
領導和顏悅色詢問林燕是否有什麽困難,又或者是不是在單位和工作上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有什麽都可以和組織聊。
麵對領導的挽留,林燕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執意要辭職。甚至連領導建議林燕先辦停薪留職也拒絕了,用林燕的話來說,要走就走的幹淨利落些,拖泥帶水沒這個必要,而且單位的編製是有限的,自己如果這個編製還占著那麽後麵的人怎麽安排呢?林燕可不想走的時候還給人說閑話,落得一個占公家便宜的說法。
就這樣,林燕用最快的速度就辦完了辭職手續,當她從工作了許久,異常熟悉的辦公大樓裏走出來的時候,林燕迴頭望了一眼這個地方,心中無比感慨。
“辦完了?”
“辦完了。”上了宋援朝停在外麵的車,林燕迴了一句宋援朝的詢問。
“心裏有些不好受?”看著林燕略有失落的表情,宋援朝柔聲問道。
林燕笑笑,搖頭道:“也不是什麽不好受,主要是有點不習慣。一小時前我還是國家幹部,現在就成無業遊民了,這人生的變化實在是太快……。”
“委屈你了……。”宋援朝拉著林燕的手有些愧疚道。
“沒事,這個決定是我自己做出來的,我不後悔,也談不上什麽委屈。”林燕微笑著說道,雖然她是這麽講,可宋援朝還是從她的眉目中看到了一絲落寞。
宋援朝明白林燕現在的心情,雖然辭職是林燕做出的決定,可真的突然就這麽走了,放在任何人心裏都是有些情緒低落的。不過林燕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和宋援朝說笑了起來,聊起了接下來的一些安排,宋援朝見林燕這樣心裏也微微鬆了口氣,兩人聊著開車迴了家。
接下來的日子裏,宋援朝繼續平常的工作和生活,林燕和李曉芸兩人辭職後很快在滬海成立一家廣告公司。
這家廣告公司是以香江方麵的名義在滬海成立的,上級公司就是羅陽在香江的那家公司。
不過廣告公司的股權結構中,主要是林燕和李曉芸兩人,其中林燕占了35%,李曉芸占了40%,剩餘的股份歸羅陽在香江的公司和盛華分別持有,李曉芸作為廣告公司的董事長,林燕擔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成立廣告公司是羅陽的建議,畢竟目前國內民營企業的口子剛剛開放,私人成立電影公司現在非常困難,就連外資在國內影視上麵的投資也有著諸多限製。
目前,燕京剛剛成立了一家民營電影公司,但是這家公司雖然成立,可根本就做不了任何事,因為“許可證”的緣故,民營電影公司根本不能自己拍片,要想拍片隻能掛靠在各大國有影視廠下,用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許久,直到1995年的新的許可證暫行製度頒布後才開了個口子,但這個口子很小,同樣有著諸多限製,等到1999年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和2000年的《電視劇管理規定》先後出台,這才開始默許民營資本真正進入影視業……。
羅陽本身就是行內人士,對於一些政策非常了解,也詢問過相關人員的操作問題。
眼下要進入內地影視業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國營電影廠合作,以合作的模式進行影視製作。雖然目前羅陽和滬海電影製片廠的關係不錯,而且第一部合作的電影馬上就正式上映了,雙方也進行了後期合作的洽談。
但這樣的合作畢竟受製於人,在羅陽看來這樣的合作除了付出資本和坐等收益外並沒有什麽真正的利益,而且許多方麵還要受製於國有電影廠,不利於自身發展。
在仔細研究了各項政策,同時請教了不少專業人士後,羅陽決定先以廣告公司的方式進入這行。
廣告公司可以擁有一部分的影視方麵的製作、投放權利,雖然和真正的影視公司相差甚遠,可在一些基礎上卻是不變的。不得不說羅陽的這個想法是非常不錯的,也具有很大的操作性,借用廣告公司名義進行操作,同時培養自己的人才和班底,就這樣這家名叫“燕雲”的廣告公司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立了。
公司的名字取自於林燕和李曉芸,這個名字也非常大氣。
公司成立後,財大氣粗地直接在滬海電影製片廠北邊買下了一幢小洋樓,作為公司辦公所用。
公司的職員部分是羅陽從香江公司那邊調至滬海又或者在香江招聘的專業人士,除此之外還從滬海電影製片廠挖了不少編外人員。
由於國有電影廠每年的經費和拍片計劃始終不飽和,導致國有電影製片廠有大量的專業人員閑置,每天上班根本無所事事,拿著固定的工資除了看看報紙喝喝茶外根本沒多少工作。
因為和滬海電影製片廠的良好合作開端,羅陽直接向他們提出了希望臨時聘用廠裏人員的建議。
這個請求在經過廠裏幾位領導的商議後最終同意,但是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直接聘用是不允許的,可以用廣告公司和滬海電影製片廠合作的方式簽署一個商業合同,這樣就是單位和單位之間的商業合作模式而不是單位和個人的方式了。
雖然這樣的方式滬海電影製片廠利益占了大頭,實際到個人手上的“勞務費用”少了許多,但這個建議羅陽還是接受了。
羅陽很清楚,別看滬海電影製片廠家大業大,可實際上日子並不好過,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影製片廠之一,滬海電影製片廠光職工幹部人數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每個月的開銷更是驚人。
此外上級的撥款和每年拍片的經費非常有限,廠子要養這麽多人很困難。通過這樣的方式合作減輕一些廠裏的資金負擔,同時也給平時沒事幹的職工們找點活賺點獎金(外快),是兩全其美的。
】
至於那些職工們就更不用擔心了,廣告公司這邊是按照需求挑人,隻要去了按項目和工時結算,哪怕大頭給了廠裏,個人隻拿了小頭,但這些報酬已經不少熱,如果活多,到手的錢甚至比一個月的工資還高,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