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聖靈宮,觀音菩薩直接來到洛陽白馬寺,化身為一名慈眉善目的老僧,龍女變成一名沙彌,進寺以後發覺香火稀少,漢明帝重建四聖宮以後百姓們都到那邊上香,白馬寺冷清了許多。菩薩就在寺中一株大樹下打坐,一連三日不言不動。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兩日後就有人發覺異常,都覺得奇怪,普通人不可能有如此定力。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一班看熱鬧的人聚攏到白馬寺,大家都想知道這位老僧能夠打坐多久。接連七日,菩薩始終如一,洛陽城裏百姓都聽說了這件事,免不了議論紛紛,猜不出老僧的用意。七日後老僧終於睜開了眼,小沙彌對眾言講,師徒兩個到這裏來為的是弘揚佛法,為此方百姓宣講三世因果。大家都知道老僧不同凡響,不敢怠慢,紛紛上前請教。菩薩首先闡述因果通三世的道理,然後一一為眾人指點,富貴者乃是前世行善積福種下的因,如果貪圖享樂,一旦福運到頭下世必然窮困。如果欺壓良善,傷生害命,下世很可能墮入畜牲道。至於窮困者多半是前世享用太過,隻要站穩腳跟,一心向善,就算今生不報來世也可以享受富貴。如果摒棄善心,為偷為盜,下世免不了一一償還,就再難有出頭之日了。當然,僅僅講述道理很難讓人信服,菩薩一眼就能看出眾人的身份地位以及目前的狀況,從而闡述因果,無一差錯,眾人驚歎不已,紛紛禮拜。消息傳開,全城都轟動了,很多人慕名前來,菩薩一一為眾人解說。有達官顯貴得知此事半信半疑,特意換上普通裝束前去試探。菩薩慧眼如炬,一眼就指出真正身份,官職府第都說得清清楚楚,這下子官場都轟動了,有官員上奏此事,驚動了當今天子。


    重建四聖宮以後漢明帝確實對釋教產生了動搖,比較起來還是玄門的神通更加實在。聖旨已出不能更改,推行釋教的心思卻逐漸淡下來。朝上有官員上奏此事,漢明帝頗為震驚,馬上安排一文一武兩位大臣,再加上一名宦官,一名內廷侍衛打扮成普通百姓到白馬寺試探一番。半日後四人迴奏,白馬寺的老僧果然神奇,非但看出四人的身份,還知道是皇帝授意。漢明帝十分震驚,馬上派人禮請老僧進宮,菩薩不肯離開白馬寺,漢明帝準備親自到白馬寺上香,目的自然是為了會見高僧。動身之前特意與母親商量一下,沈三姐十分支持,沈平淵說得明白,三教並行,相輔相成,沒有任何衝突。這時候朝政平穩,百姓豐衣足食,到處是安樂祥和景象。漢明帝決定便服出宮,興師動眾難免驚擾百姓。在一名侍衛陪伴下,漢明帝離開皇宮,步行前往白馬寺。這時候全城都在議論白馬寺的高僧,有不少人成為釋教的忠實信徒。也有一部分人執著於四聖宮,財神的誘惑力實在很難拒絕。還有一部分人兩邊都不拉下,這邊禮拜高僧,那邊拜神燒香。漢明帝不反對百姓信教,釋教,玄門的宗旨都是導人向善,對朝廷的統治十分有利。進入白馬寺,很快發現了菩薩化身的高僧,有不少人在詢問因果,漢明帝仔細聆聽,很快感覺到這位高僧的不凡。菩薩早知漢明帝到來,若無其事,繼續為跟前的人解說因果。漢明帝自然不能久候,且聽一聽這個老僧所講的道理。觀音菩薩精通佛法,字字珠璣,口吐蓮花,漢明帝不知不覺聽入了謎。菩薩向大眾解說因果之後整衣起身,身邊的人頗為吃驚,這位高僧一直在這裏打坐,這個時候起身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漢明帝身邊的侍從提醒,高僧已經起身了,漢明帝這才明白過來,緩步上前,侍從開口詢問:“高僧知我主人身份否?”菩薩麵色沒有任何變化,合十迴答:“當今天子而已。”旁邊的人大吃一驚,這位高僧從沒有看錯過一個人,難道皇帝真的來到白馬寺?漢明帝微笑點頭:“果然高僧。”大家連忙下拜施禮,漢明帝和顏悅色道:“朕聽聞白馬寺來了高僧,特意前來請教,並無他意。”皇帝駕臨,百姓們自然不敢久留,紛紛告辭退去。漢明帝不想驚動寺中僧人,就在樹下當麵請教。菩薩坦言,在光武帝多方努力之下東漢政權已經紮好了根基,目前形勢極好,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機會。漢明帝頗為歡喜,不過有盛必有衰,接著問到漢朝的結果。菩薩直言不諱,漢高祖劉邦開國之初多虧了三位能臣,齊王韓信,大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三賢為了大漢朝立下大功無數,本應裂土分疆,享受富貴。卻不明不白送了性命,這一樁公案了結的時候就是大漢朝終結之期。史官記述這一段的時候比較朦朧,漢明帝心裏很清楚,朝廷確實愧對三賢。接著詢問,菩薩簡略講明,三賢早晚會投生人世索債,漢朝天下將被一分為三,直到舊賬了結的時候才能恢複一統,不過已經改朝換代了。


    朝代更迭自有定數,漢明帝知道了結果也就安心了,後輩的事自己管不了。可以確定的是,眼前這位高僧非同小可,當時提出,延請高僧到皇宮供養。菩薩自然不肯,漢明帝轉而請教玄門道法與佛門神通的區別,菩薩仔細闡明,玄門與釋教各有千秋,宗旨都是導人向善,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涇渭分明就落了下乘了。經過一番攀談,漢明帝確定了今後的態度,三教並行,朝廷用不著旗幟鮮明地支持哪一教。菩薩完成了使命,有意留些神跡,合十念誦大悲咒,半空中仙樂飄飄,花雨繽紛落下,諸天神聖的影像若隱若現。全城百姓都轟動了,望天禮拜不止,菩薩顯出真身,飄然遠去。漢明帝頗為驚詫,想不到這位老僧竟然具備這等神通。連忙向寺中僧人探詢來曆,僧人解釋,這位菩薩名號觀自在,遍觀世間悲苦之音。漢明帝頗有感觸,當即下旨,在白馬寺設立觀世音神像供養。神像建成之後白馬寺的香火猛增,求神禱告者絡繹不絕,城外的四聖宮就冷清下來了。沈平淵自然不在意,其他神祗也很理解,隻有一個例外,就是金剛童子。四聖宮也有他的神像,倒不是爭香火,就是覺得人少了不夠熱鬧,與孔雀商量一下就開始準備,在四聖宮設立一個五尺高的大銅錢,中心掛一個小巧的鈴鐺,如果有人在十五步之外以銅錢投擲,擊中鈴鐺的話銅錢就會變成金錢。看守四聖宮的道人晚間做夢得知此事,也不知真假。天明時果然發現了大銅錢,於是將消息傳開,很快就聚集了數十人。大家的心思差不多,丟不中把銅錢撿迴來就是了,反正沒什麽損失。大家依次投擲,半日過去沒有一個打中鈴鐺,大家都有些氣餒。忽然有一個童子拿著一把銅錢全力撒出,其中一枚擊中了鈴鐺,發出悅耳的聲音,大家都圍過來,看一看銅錢是不是真的變成了金錢。童子將銅錢一一揀拾起來,果然發現一枚金錢,歡唿不止。


    自古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銅錢變金錢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到四聖宮碰運氣者絡繹不絕。金剛童子的舉動驚動了沈平淵,雖然是遊戲之舉,如果影響到百姓正常生活就不好了。因此施展神通,在鈴鐺上作了手腳,隻有具備一定品行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四聖宮自然熱鬧起來,金剛童子這才開心。不過白馬寺的香火並沒有減弱,觀音菩薩已經深入人心。漢明帝得知此事十分好奇,四聖宮的主神是自己的親娘舅,於情於理都應該關照一下,因此傳旨鑄造局,專門為皇室鑄造一種吉祥銅錢,將每年正月初五定為迎財神的日子,到了這一天皇室成員都到四聖宮投擲吉祥錢。沈平淵也不曾想到,金剛童子的遊戲之舉竟然沿襲成風,影響到釋教的寺院,後來各地佛寺道觀大都設立了大銅錢。沒有財神的作用銅錢自然變不成金錢,所以有了變通之法,打中鈴鐺者可以得到利物。這時候在朝廷的推動下,各地都開始修建寺院,格局比較接近,山門處不是哼哈二將就是四大天王,第一重殿多為彌勒尊者,大腹便便,笑容可掬的樣子迎客最合適。韋馱菩薩的降魔杵威力強大,神像被放在彌勒尊者的後麵,作為護寺大神。正殿自然供奉佛祖,因為觀音菩薩深入人心,大小寺院都少不了觀音殿。寺院增多,投身釋教修行者也是大有人在,因為朝廷免除僧人


    稅賦,難免有投機取巧者,純是為了躲避賦稅。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自然為將來埋下了隱患。


    金剛童子可不管許多,開心就好,與孔雀一道四處遊玩。時而天上,時而人間,地府是很少去的,那裏沒什麽好玩。這一日乘坐赤鯉從長安經過,聽到下麵傳來小童嬉鬧之聲,仔細一看,原來有一名胖大的僧人在鬧市中化緣,一群童子圍著僧人歡笑。金剛童子頗為奇怪,與孔雀打了招唿,兩人落下雲頭,上前問個究竟。童子之間自然容易溝通,很快得知,這個僧人十分有趣,從來不會生氣,總是一副笑臉。孔雀已經接觸並領悟到佛法,認得這個僧人就是彌勒尊者,並不點破,看金剛童子會有什麽舉動。金剛童子對彌勒尊者的大口袋產生了興趣,不管別人布施什麽都放到口袋裏,總也裝不滿。彌勒尊者一眼就看出金剛童子頗有來曆,微笑道:“天底下最富有的娃娃來了。”金剛童子一愣,這個和尚竟然知道自己的來曆,於是詢問:“你怎麽知道的?”彌勒尊者點指道:“我不但知道你,還認得你師父。”金剛童子更奇怪了,撓頭納悶:“我怎麽不知道。”彌勒尊者解釋:“你師父到西天拜見佛祖就是我引的路。”金剛童子點頭:“師父確實去過什麽西天大雷音寺,那裏好玩麽?”彌勒尊者笑道:“那是佛門淨土,不是玩耍的所在。”金剛童子登時沒了興趣,伸手去抓布袋:“這裏麵到底能裝多少東西?”彌勒尊者哈哈大笑:“我這個布袋連天都能裝下。”


    原來這個布袋乃是佛門重寶,掌管著先天後天,彌勒尊者的話並沒有誇大,佛門是不能打誑語的。金剛童子當然不相信:“吹牛皮,天怎麽裝得下?”彌勒尊者打開了布袋口:“不信的話你進去看看。”金剛童子雖然年幼卻很聰明,意識到這個僧人乃是釋教的高人,這個布袋必然隱藏著某種神通。探過頭去一看,裏麵黑漆漆的,隱隱有一點亮光,正在納悶,彌勒尊者將布袋一兜,金剛童子眨眼間被套了進去。孔雀上前詢問:“我能進去麽?”彌勒尊者搖頭:“你不是世間人,進不去的。”孔雀點頭:“等下金剛出來我問問他都看到什麽就行了。”金剛童子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到處都充斥著溫暖的水,身在水中根本不用唿吸,光線也十分柔和,感覺頗為舒適。這種感覺似曾相識,金剛童子努力迴想,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這個世界頗為奇異,本來什麽都沒有,念頭一動就出現了各種景象。腦海裏剛剛想起師父,沈平淵隨即出現在眼前。想起四聖宮,馬上就迴到了西海。想到天庭眼前馬上就出現了瑤池的景物。這還不算,想到出世以來品嚐過的各種美味,很快就會出現在眼前。金剛童子大喜,邊吃邊想,這裏太舒服了。孔雀等候多時,就是不見金剛童子出來,催促道:“把金剛放出來吧,都這麽久了。”彌勒尊者微笑點頭,舉起布袋一抖,金剛童子的身形終於出現了,迷迷糊糊的,還在那裏閉著眼睛冥想。孔雀可不客氣,照著腦門就是一下,金剛童子吃痛,茫然四顧:“哪個打我?”孔雀哼了一聲:“是我打你,怎麽樣?”金剛童子半晌才迴過神來,埋怨道:“裏麵可好玩了,把我弄出來幹什麽?”孔雀自然理直氣壯:“黑乎乎的布袋有什麽好玩?”金剛童子解釋:“裏麵可好玩了,你先等等,我再進去耍耍。”彌勒尊者搖頭:“機會隻有一次。”金剛童子頗為惋惜,連聲埋怨。孔雀滿不在乎,反正自己進不去。


    有了這一次經曆,金剛童子對彌勒尊者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轉變,這個胖大的和尚著實了得。孔雀詢問經過,金剛童子仔細描述一番,最後決定,跟著這個大和尚玩耍幾日。彌勒尊者總是一副笑臉,任憑兩個孩子跟著。這個時候釋教剛剛興起,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很尊重僧人,很多人主動布施,彌勒尊者在長安停留月餘,離開之前叮囑百姓,三日後會有一場冰雹,大家要小心防範。雖然有不少人深信不疑,持懷疑態度的還是大多數。尊者徑自離開,金剛童子卻十分好奇,讓孔雀跟著尊者,自己留在長安,看看到底有沒有冰雹。果不其然,三日後陰雲密布,狂風唿嘯,暴雨夾雜著冰雹肆虐長安城,最大的冰雹好似雞卵一般,砸壞房舍無數。事先作了準備的人家損失小了很多,紛紛讚頌彌勒尊者的功德。金剛童子取出通靈寶鏡與孔雀取得聯係,很快迴到尊者身邊,嘖嘖讚歎:“真的下大雹子了,你是怎麽知道的?”彌勒尊者笑道:“陰晴雪雨自有定數,你師父也有這等神通。”金剛童子點頭:“我師父會的可多了,我都不知道要學哪一樣。”孔雀用手點指:“你學會了聚財的本事還不知足?學會這個旁的都不學也沒什麽。”彌勒尊者自然清楚人世間貪心的力量,點頭表示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幽冥總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寒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寒君並收藏幽冥總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