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匈奴主帥十分忌憚沈夢生,這位不死將軍讓很多將士膽戰心驚。這次特意安排了新的戰法,組織五百射手,專門針對沈夢生,隻要他一出現立刻擺好陣勢,隻要沈夢生到了裏圈就亂箭齊飛,無論如何要除掉這員虎將。本來準備得十分充分,沒想到這一次沈夢生沒有來。不過這種戰法並沒有浪費,已經讓漢軍吃了虧了,所以大帥竇固頗為擔心,生怕沈夢生落入對方的陷阱。當即傳令,調遣三萬鐵騎從三個方向發起攻擊,盡最大努力與沈夢生配合。雖然如此,沈夢生還是沒能躲過陷阱,飛虎旗太顯眼了,匈奴兵將都認得,主帥得知沈夢生率軍闖營十分歡喜,機會終於被自己等到了,馬上傳令下去,弓弩手做好準備。沈夢生毫不知情,奮勇衝殺,匈奴兵將有意引誘,等到四麵湧出弓弩手的時候再想退已經來不及了。沈夢生意識到對方的布置,施展了一門前所未有的射術,身軀柔若無骨,在馬上轉了一個大圈,這一圈就射出了六十四支箭,箭箭命中。匈奴的兵將都看傻了眼,這是人麽?軍令下達,弓弩手一起放箭,取上不取下,匈奴人愛馬如命,汗血寶馬最為珍貴,無論如何不能損傷。沈夢生咬牙還擊,箭不停發,以最快的速度射倒二百餘弓弩手,身上也中了數十支箭,匈奴兵將齊聲歡唿。沈夢生卻沒有倒下去,仗著汗血寶馬行動快捷,撞到了弓弩手的隊伍中,霸王槍大顯神威,殺敵無數。匈奴兵將看到這一幕再也無心征戰,不死將軍太神奇了,這樣還不死,一定是天神在保護。這時候三路漢軍發起了攻擊,匈奴大軍的軍心已經亂了,無力再戰,倉皇後退。漢軍隨後追殺,如果不是顧忌另一路匈奴大軍,這一戰就將獲得全勝。看到沈夢生的樣子漢軍將士也感到震驚,前胸後背密密麻麻插滿了羽箭,好像一個大刺蝟。


    戰事結束,沈夢生換過盔甲覲見大帥,竇固頗為欣慰,無敵將軍重返沙場乃是天大的好事。不過表麵上還是要告誡一番,這次攻擊行動太魯莽了,對方接連吃虧必然會有所準備,如果這次設下的不是弓弩手而是陷坑絆馬索石灰一類埋伏,情況就會大不相同,搞不好三千飛虎軍一個也迴不來。沈夢生誠心受教,這次行動確實有些托大了。不管怎麽說,這次行動取得了空前的勝利,竇固傳令,準備對匈奴單於率領的大軍發動攻擊。沈夢生這才明白,匈奴這一次統兵者竟然是地位最高的單於,率領的乃是匈奴最強悍的軍隊,所以漢軍屢戰不勝。大軍開始準備,眾將紛紛向沈夢生祝賀,出征前還是一個意興蕭索的殘廢,如今又成了馳騁沙場的無敵將軍。沈夢生頗為感慨,與眾將歡聚的時候得知,大帥竇固早就斷言,自己的傷病用不了多久就會痊愈,心裏暗暗佩服大帥的見解不凡。次日清晨,大軍出營列隊,竇固專門下令,不允許沈夢生打頭陣。沈夢生心癢難耐,與匈奴交鋒多次,好不容易見到單於竟然不許自己打頭陣。大帥如此安排完全是一番好意,不好爭執,不過求戰心切的意思每個將士都能看出來。漢軍五萬鐵騎列開陣勢,匈奴大軍也排出了整齊的隊形,足有十餘萬眾,黑壓壓的一望無際。沈夢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匈奴隊伍核心處的華麗篷車,匈奴的單於一定在那裏麵。這一次匈奴的兵將確實與以往不同,守衛篷車的兵將竟然身披鐵甲,手持方盾,戰馬都有護甲。沈夢生熱血沸騰,如果親手捉住匈奴單於,自己就是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將。


    大帥竇固明白沈夢生的心思,再三叮囑,不得軍令決不許出戰。號角聲響起,兩軍逐漸靠近,匈奴的射雕手做好了準備,要在漢軍弓弩的射程外發動第一輪攻勢。漢軍中隻有沈夢生的射術能與對方匹敵,還擊的使命非他莫屬。得到金臂弓以來沈夢生的射術提升了一步,射程更遠,射法變化也多了不少,正好借這個機會一顯身手。羽箭閃電飛出,衝在前麵的五名射雕手應聲落馬,漢軍將士齊聲歡唿。匈奴兵將都知道漢軍中有一個不死將軍,射術高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今算是真正領教到此人的厲害了。號角聲此起彼伏,匈奴大隊人馬湧了上來,漢軍中響起隆隆的戰鼓聲,將士們奮勇殺出,與匈奴大軍攪在了一起。沈夢生被竇固強留在身邊,不到關鍵時刻不能讓他出戰。匈奴兵將頗為兇悍,有單於坐鎮一個個鬥誌高昂,奮勇拚殺,漢軍畢竟人少,經過激烈的拚殺逐漸落在下風。大帥竇固一直嚴密關注對方的動向,看到匈奴單於的篷車逐漸前移,心裏默默計算時間和距離,這一擊不容許有任何失誤。沈夢生眼看著己方處在下風,將士們浴血苦戰,自己卻留在後麵,抓耳撓腮,急的麵紅耳赤。匈奴單於身邊有好幾重屏障,漢軍將士根本衝不進去,匈奴單於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危險,催動車駕前行,此戰務必要擊垮漢軍。大帥竇固終於等到了機會,對方的篷車移動緩慢,一旦靠得太近就不好抽身了。當即傳令,讓沈夢生率領飛虎軍直取篷車。沈夢生總算等到了這一刻,飛馬衝出,掌旗的軍士哪裏跟得上。汗血寶馬行動快如閃電,眨眼間沈夢生就殺到了核心,霸王槍使開,好似疾風驟雨一般,輕鬆穿透了匈奴的千軍萬馬。


    眼前出現了鐵甲騎兵,一個個手持長矛,身披重甲。沈夢生奮勇向前,匈奴單於就在前麵,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闖過去。霸王槍頗具威勢,鐵甲騎兵也無力招架,沈夢生順利闖過這一重屏障。迎麵出現一列古怪的鐵甲車,這是從漢軍身上學來的戰法。沈夢生咬牙猛衝,霸王槍高高舉起,重重的砸下來,竟然將連接鐵甲車的鐵鏈砸開,汗血寶馬從空隙間一躍穿過。匈奴將士大驚,固若金湯的屏障竟然被人突破了。沈夢生越來越接近篷車,熱血沸騰。前方忽然傳來古怪的巨響,十餘個大火球滾了過來,汗血寶馬怕火,有畏懼之意,沈夢生是無論如何不能退,霸王槍挑起數具屍體壓住火頭,快馬前衝,靠近火球的時候猛提韁繩,汗血寶馬長嘶一聲,從火球上方飛躍而過。好不容易闖過來,又被千餘長槍手阻住了去路,密密麻麻的槍尖組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這時候沈夢生距離篷車已經不遠了,可是麵前的長槍手很難突破。情急之下兜迴汗血寶馬,取出金臂弓,向篷車發出了連珠箭。篷車前麵匈奴單於的侍衛紛紛中箭栽落車下,匈奴的兵將為了保護單於舍死忘生,侍衛們手拉手組成最後一道屏障,就算有人中箭也不會倒下。沈夢生心裏歎氣,生擒匈奴單於已經不可能了。隻好按照大帥竇固的部署,射出了火箭,將篷車點燃。這種箭上塗滿了白磷和硫磺,見風即著,很快篷車的頂部就燃起了大火。單於受到攻擊嚴重影響到匈奴兵將的鬥誌,如果單於遭遇危險,就算把漢軍全部消滅也無濟於事。漢軍剛好相反,篷車一著火單於就呆不住了,一旦陣勢鬆動就有可能突入內圈,也就有機會殺死匈奴單於,這可是本朝開國以來第一大功。


    漢朝從高祖劉邦開始就不斷與匈奴衝突,起初是用和親的辦法求得短暫的平安,抓緊積蓄力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大將軍衛青,霍去病粉墨登場,終於重創匈奴。交鋒這麽多年也沒有一次殺死或者捉住匈奴的單於,如今機會終於出現了,所以漢軍將士們奮勇殺向篷車。匈奴單於十分狡猾,身邊往往有兩三個替身,關鍵時刻讓替身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自己抽身逃跑。這一手金蟬脫殼的計策十分古老卻十分有效,往往在關鍵時刻起到作用。篷車著火,漢軍蜂擁而至,單於當機立斷,換裝帶領親隨後退,讓替身留守。漢軍分不清真假,向篷車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沈夢生終於突破了長槍手,殺到了篷車跟前,一眼看到了裝束華麗的替身,不顧一切衝上前來,侍衛們拚死抵擋,沈夢生陷入苦戰。漢軍將士們殺到,單於的侍衛抵擋不住,掩護替身後退。沈夢生騰出手來,取出金鈚狼牙箭,全力射出,正中替身咽喉,漢軍將士們齊聲歡唿。匈奴兵將大多不知道死的隻是個替身,軍心散亂。大帥竇固看準時機發動了全麵攻勢,匈奴大軍支撐不住,


    陣形徹底散了。漢軍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好似洪水一般滾滾向前,勢不可擋。沈夢生努力衝殺,將單於替身的屍體搶過來,心中十分歡喜,這一件功勞太大了。經過整整一日的廝殺,漢軍取得了大勝,歡騰一片,大帥竇固傳令收兵,打掃戰場。沈夢生喜滋滋的進帳請功,大帥竇固讓軍政司記下沈夢生的頭功,沒有其他表示。沈夢生頗為奇怪,殺死匈奴單於怎能如此草率?竇固微笑解釋:“匈奴單於沒有死,你殺的隻是個替身,雖然如此也是首功一件,自當請旨嘉獎。”


    費了無數辛苦才攻入核心,如今卻被告知,自己殺死的隻是個無足輕重的替身,沈夢生一下子愣在那裏。竇固耐心解釋:“本帥是從匈奴的號角聲得出判斷,很快就會有消息傳迴。說起來這一手金蟬脫殼已經很老套了,匈奴單於不止一次使用過。”沈夢生頗為懊惱,自己怎麽就沒多長個心眼,如果單於真的被殺,匈奴大軍怎麽可能有秩序的後退?對單於的屍身不管不顧也大違常理。大帥竇固勸解一番,馬上著手研究下一步驟。探馬傳迴消息,匈奴單於果然沒死,重新召攏大軍,班師迴去了。這一次退卻倒不是因為怯戰,而是因為氣候,天氣寒冷,戰馬草料供應不上,需要迴去休養。竇固隨即班師,此番出征己方隻有五萬,取得如此戰果完全可以滿意了。大軍退迴,竇固請旨,希望留在邊關附近練兵,一旦匈奴來襲可以很快做出反應。漢明帝照準,派出官員慰勞出征立功的將士,特意調沈夢生迴京,金殿受封。沈夢生奉旨迴京,將軍府重新熱鬧起來,送禮道賀提親者不絕於道路,與傷病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沈夢生並不計較,和顏悅色接待賓客,贏得了朝上朝下一片好評。漢明帝大會群臣,當殿冊封沈夢生為鎮國將軍,世襲冠軍侯,紫綬金印,俸祿萬石,與丞相待遇相等。雖然品高位尊,卻不掌握實權,與三公九卿沒什麽衝突,所以各級官員紛紛結納。受封之後特意到後宮朝見太後,沈三姐很關注這個年輕人,從內心裏以親人相待,沈夢生不明白太後的真正意思,總之小心為上。殊不知這個太後就是自己嫡親的姑母,卻對麵不識。


    這個時侯滿朝大臣都在閱讀一部《漢書》,就是班超的兄長班固所著,沈夢生得到此書愛不釋手,仔細研讀,偶然聽人提起,此書的作者竟然是班超的兄長,就在京城任職,官拜蘭台令史。自己與班超情深意重,他的家人就是自己的家人,應該拜訪一下。因此準備了豐厚的禮品,便裝前往探望。班固是個典型的書呆子,每日裏都沉浸在文章典籍中,搜集了數不勝數的史料,一旦奮筆疾書就把什麽都忘記了。蘭台令史官職很低,沒有像樣的府邸,班固和妹妹班昭住在一個很普通的院落,俸祿微薄,陳設十分簡單,連個奔走的仆人都沒有。沈夢生乘馬前來,數十人抬著禮品,十分引人注目。來到門首,從人上前打門,班固正寫到興頭,停不下來,開門的自然是班昭。這班昭乃是博學多才的奇女子,上下打量後飄飄萬福:“將軍駕到,蓬蓽生輝,小女子有禮了。”沈夢生有些奇怪,自己一身便裝,侍從也是普通裝束,對方怎麽一眼就認出來了?當時詢問:“姑娘怎知我是行伍出身?”班昭微笑解釋:“為將者身前身後自有百步威風,眼角眉梢都帶著殺氣,如果我所料不錯,將軍就是新封的鎮國將軍。”沈夢生讚歎:“姑娘眼力著實不凡。”班昭詢問:“將軍何事登門?”沈夢生實話實說:“從征之時結識假司馬班超,我二人意氣相投,結拜為兄弟,此來專為探望。”班昭連忙施禮:“原來是兄長駕到,小妹班昭有禮。”沈夢生還禮:“原來是小妹,唐突休怪。”進門後沈夢生發覺,房舍已經頗顯陳舊,屋裏的陳設十分簡單。班固得知貴客登門,暫時放下了手裏的書籍,按照品級來講兩人的差距很大,照規矩要大禮參拜。沈夢生自然不肯,便裝前來就是為了避免麻煩。班固與兄弟班超多年未見了,十分掛念,難得有知情人前來,迫不及待探詢一番,班昭下廚準備飲食待客。沈夢生看出班固家裏條件不好,先把從人打發迴去,這才詳細介紹與班超相識的經過。班固追根究底,一件事就要說上大半天,有時候還要記錄下來。班昭準備好酒菜,催了三次班固才算停下。沈夢生暗暗點頭,難怪《漢書》得到滿朝大臣的稱頌,沒有這種刨根問底的精神是不可能寫出精彩作品的。因為家境並不寬裕,菜肴以清淡為主,沈夢生自然不會挑剔,這次帶來的禮品價值數千金,班固毫不推辭,全部收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幽冥總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寒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寒君並收藏幽冥總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