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內,白衍與百官一同走在百步階梯之上,進入大殿後方才跟胡老分開,轉身跟著楊老將軍、白裕、楊彥來到武將這邊的行列。


    空曠的大殿內,一眼看去,全都是身穿秦國官服的人。


    上一次白衍上朝,不過春耕之時,如今再次來到這裏,已經即將入冬。


    白衍來到自己的坐墊前,與其他官員一樣,緩緩跪坐在墊子上,當看到嬴政出現在大殿上,待嬴政入坐時,白衍方才跪坐在坐墊上輯禮。


    “拜見王上!”


    “拜見王上!!”


    白衍跪在坐墊上,與百官一般,對著嬴政輯禮。


    當聽到嬴政的迴禮後,白衍方才起身。


    看著大殿上方才輯禮完的嬴政,白衍不由得都在心中在想,如今天下尚未一統,各諸侯都在爭奪人才,重視名譽。


    而到後世千年之後,便再也見不到君王輯禮之儀。


    也再無君王,會對臣子時常行禮。


    思索間。


    白衍聽著官宦宣布朝議的聲音,隨後看著百官開始上書議事。


    這大半年沒有來到秦國朝堂,一眼望去,大殿依舊是當初的大殿,秦國重臣依舊是那幾位曾經見過的人,但在文武百官之中,已經少了不少當初見過的人,而新增不少新麵孔。


    對此白衍雖然不在鹹陽,卻也有過一些了解。


    伴隨著韓國覆滅,如今秦國在吞並趙國之後,需要的官吏數量,日益激增,或者說善做官的人,以及‘士人’階層的人,秦國的需求是越來越大。


    對比中原其他諸侯國,秦國士人的數量本就少,如今吞並他國越來越多的疆域後,這個問題越來越明顯。


    若是秦國缺乏頂級謀臣擔任丞相之位,尚可如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人,從他國聘請賢臣大才,。


    然而缺乏中層官吏。


    要麽就讓屬地的官吏繼續任命,要麽就隻能通過調任原來的秦國班底去韓地、趙地任命,而空出來的職位,則由他人頂上。


    從讓獲罪的官員,調任至潁川郡將功補過,再到趙國官員超過大半數官居原位,這一切的背後,魏老曾經特地說過這個問題。


    昔日中原六國是‘士人’,不願為秦國效力。


    或者說,中原六國的士族都抵觸秦國!


    這是如今秦國最致命的問題,也是魏老曾經說過的無解之局,秦國接連滅掉韓、趙,然而卻無法消化這新奪來的疆土。


    其實這個問題,在白衍心中,倒是有辦法,然而一直都領兵在外伐戰,根本沒時間去做出記憶之中的‘紙’‘書’。


    ‘士人’出自士族,士族幾乎壟斷士人階層,普通人根本讀不到書,根本不識字,更沒有機會去學,普通百姓的孩子注定從成年之後,便去參加戰爭,或者為家人謀求生計。


    這些現實的問題,要想打破這個困境,不僅要天下一統,停止戰事,更需要在秦律之中,再次做出巨大的變更,然後靜等數年,甚至十年。


    如此一來。


    天下人皆有書讀,天下人皆能識字。


    在魏老以及秦國朝堂所有官員、甚至是嬴政眼中的無解之局,便可逐步化解。


    不過白衍也清楚,這是一場不弱於變法的改革,需要的時間很漫長,一但實行,足矣轟動整個天下,成可青史留名。


    若敗~也會如商鞅車裂,或者更慘!


    白衍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到那時,他還會不會做這件事情。


    大殿上。


    嬴政聽著文武百官一件件事情稟報、議論,許久後,無意中望向秦國的那些將軍。


    當餘光不經意間,見到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當看到哪個身穿秦國官服的少年麵色思索,似乎在思考著什麽,嬴政眉宇間微動,眼神浮現一絲好奇。


    對於那個少年。


    嬴政可是十分重視,而且少年從未辜負過他的信任。


    故而嬴政很好奇,是何事,能讓那少年在這大殿內麵露思索,時而皺眉,歎息。


    但好奇歸好奇,如今不同於此前在書房時,可隨意詢問,眼下在大殿內諸多事物尚要處理,一絲好奇也轉瞬即逝,下一刻,嬴政就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官員的匯報上。


    大殿下。


    白衍也沒注意到嬴政的目光,迴過思緒後,也不知道過去多久,看著朝堂內在處理完其他事情之後,已經開始談及出巡邯鄲之事。


    看著各個部門的官員逐一匯報,其中的事宜、安置、瑣事之類的,數不勝數,但每一件事情都要處理妥當。


    出身百姓人家的白衍,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隆重的出行。


    “白衍!”


    突然聽到大殿上傳來聲音,喊著自己。


    白衍聞言,轉頭見到嬴政在大殿上望著自己,於是連忙起身,從武將行列之中走出。


    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白衍來到大殿中間。


    “微臣在!”


    白衍對著大殿上的嬴政拱手輯禮道。


    輯禮的白衍尚未聽到迴應,就聽到大殿上的嬴政,又喊了另外一個人。


    “贏侃!”


    白衍聽完嬴政的話,沒有動作,依舊輯禮著,不過耳邊卻很快傳來輕微的腳步聲,腳步聲來自文官最前麵,比他更靠前。


    “微臣在!”


    白衍聽到那人的迴答後,凝氣屏聲,認真注意接下來的話。


    果然接下來,大殿上就傳來嬴政的命令。


    “寡人令你們二人負責此行的護衛事宜!即刻起,便離宮著手安排,不可誤期。”


    嬴政的話,讓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看向白衍與贏侃。


    對於這二人負責此行邯鄲的安全,文武百官之中,基本都沒有爭議。


    贏侃是櫟陽的王室宗親,王族之人的身份率領鹹陽這裏的禁軍,以及王宮的護衛,不管是身份還是地位都綽綽有餘。


    而另一個白衍,雖然年輕,但就連因雁門一事而怨恨白衍的那些文武百官,也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駁,讓嬴政收迴成命。


    白氏鐵騎的功績世人矚目,一場場戰事下來,白氏鐵騎的驍勇善戰,秦國何人不知。


    其主將白衍,更是以‘先登’出身,這是秦國所有將軍,提及之時,皆忍不住歎服的事實。


    論謀略,秦國將軍之中,何人不是身懷本領。


    但此行前去邯鄲,在所有秦國將軍之中,還真找不出能比先登出身的白衍,更為合適的人。


    大殿內。


    白裕、楊彥看著白衍,心裏忍不住羨慕。


    在經曆過雁門一事後,其他官員之所以沒有反駁,先登出身十分關鍵,有官員有反對時,胡老也是用這個理由反駁,令其啞口無言。


    這一件事情上,白裕與楊彥,當真羨慕白衍。


    先登固然危險,然而待像白衍這般,來到這一步之後,先登的作用,難以想象之大。


    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在善意以及不忿的一個個眼神中,白衍聽到嬴政的話,拱手接令,


    “諾!”


    白衍接令之後,見到前麵那穿著秦國官服的贏侃,對著嬴政輯禮告退,白衍也再次輯禮。


    “微臣告退!”


    白衍禮畢後,看向大殿上的嬴政一眼。


    看著嬴政的目光,自從昨日交談之後,白衍感覺到嬴政如今看向自己的眼神,似乎是期許那般。


    白衍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反正決定不負嬴政,隻要嬴政不懷疑,白衍就不擔心什麽。


    看著贏侃轉身,白衍也與贏侃一同朝著王宮外走去。


    不過轉身的瞬間,白衍注意到文武百官最前麵,與李斯、隗壯等秦國大臣站在一起的昌平君。


    看著昌平君那一臉和善的眼神,白衍心頭間浮現一絲警惕。


    若是在前去邯鄲的路上,出現任何安全隱患,他可是要被問責,特別是在處理雁門一脈的事情之後,就連中庶子蒙氏蒙嘉,都已經記恨於他。


    想歸想。


    見到昌平君的模樣,白衍還是浮現絲許笑容。


    隨後方才轉身離去。


    大殿外。


    方才走出大殿,走了二十餘步來到百步階梯之上,白衍看到前麵的贏侃這才止步轉身。


    “贏侃大人!”


    白衍自然清楚這是準備打招唿,於是率先對著贏侃輯禮道。


    對於這贏侃,白衍沒見過,但通過贏姓,加之其官位,心中猜測很可能是王室宗族哪裏的人。


    特別是嬴政讓贏侃與他一同負責護衛此行安全。


    “白衍將軍!”


    身穿秦國官服,年近三十的贏侃,見到白衍輯禮,連忙拱手迴禮道。


    此刻看著年紀輕輕的白衍,贏侃雖然沒有什麽功績,卻也沒有嫉妒、或討好之類的情緒,畢竟在贏侃眼裏,在秦國,歸根結底,白衍再厲害,也隻是有能力有才華的‘外’臣,而身為宗親的他,即使沒有這一身官服,也是王上的宗族之人。


    他是嬴政的宗親,有血緣關係的人。


    這是白衍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


    故而他並不會因為白衍此前立下多少功績,就討好,他與王上的血脈關係還沒淡化到那地步,如今以他的地位,若要討好,除非當初武安君白起在世才有資格。


    “此番白衍將軍,可帶有多少鐵騎將士?”


    贏侃看了一眼大殿,隨後對著白衍,示意一邊走一邊說。


    白衍點點頭,隨後把鐵騎將士的數量,告知贏侃。


    看著麵前的百步階梯,想起方才來時,還是與文武百官一同前來,如今百官尚在宮殿內,隻有自己以及贏侃提前離開。


    這種早退的感覺,還真舒服。


    不過想起方才見到的昌平君,白衍就忍不住微微皺眉。


    以如今的情況來說,嬴政死對昌平君沒有半點好處,但難保昌平君不會有心思對付他。


    “白衍將軍,既然王上命你我二人肩負此行安全,那贏侃便先去準備,白衍將軍可先行去太後哪裏稟報!”


    贏侃對著白衍說道。


    贏侃的話,讓白衍從思緒之中迴神,轉頭看著贏侃,點點頭。


    “好!”


    白衍點頭應道,既然要護衛,那必然要去見一見太後。


    對於這個名聲不是很好的太後,白衍心中也是十分好奇,畢竟當初嫪毐一事,不僅秦國沸沸揚揚,就是整個天下,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且蘄年宮兵變,也是嬴政掌權的一個轉折點。


    對於當初的過往以及其因的這位趙太後,白衍說不好奇是假。


    “贏侃大人,白衍便先行告辭!”


    因為贏侃需要調動的是禁軍,故而白衍與贏侃並不順路,停下腳步後,白衍便向贏侃告辭。


    “請!”


    贏侃對著白衍拱手還禮。


    隨後二人互相說出自己的住址,方便這段時間若有急事,可以聯係。


    白衍看著贏侃離開後,自己也轉身離開王宮。


    來到王宮大門外。


    一直在王宮外等候的親信與馬夫見到白衍,連忙牽著馬車上前。


    “將軍!”


    “將軍!!”


    親信等人見到白衍,都十分意外,畢竟其他大臣以及其他將軍,一個都沒有出王宮。


    隻見自己的將軍,獨自一個人從王宮內走出來,這如何不讓人意外。


    看著親信,白衍點點頭。


    “去太後所在宮殿!”


    白衍待馬車停下之後,看著馬夫掀開車簾,輕聲囑咐道,隨後便坐進馬車。


    馬車內,白衍坐下之後,伴隨著馬車開始移動,麵露沉思。


    此刻白衍腦海之中,努力迴想著有關於太後的一些事情,畢竟等會就要見到趙太後。


    除去曾經聽他人說過的事情,白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瑾公曾經告知過他,秦國趙太後,政之生母,曾出生在昔日趙國的邯鄲城,是朱家巷的一戶權貴人家。


    後麵誰也不清楚是什麽原因,趙太後是在酒樓,碰到呂不韋,並且是呂不韋幫其贖身。


    而後的事情,便是世人知曉的那般。


    白衍最疑惑的便是長平一戰之後,趙人想找趙太後泄憤,據說趙太後是躲在朱家巷的家中,方才躲過一劫。


    “朱家巷,權貴人家!”


    白衍坐著馬車,呢喃著這兩個詞,可惜的是,上次喬裝打扮去邯鄲城的時候,沒想到趙太後,並且也不知道趙太後也會在趙國滅亡後,去邯鄲城。


    若是當時知道的話,白衍定會找個機會,去朱家巷了解一番。


    因為白衍感覺,事情可能沒那麽簡單。


    不過想想。


    白衍又感覺,或許就算是去,也查不出什麽。


    除非


    不知為何,白衍腦海裏,浮現趙秋的身影,在消息方麵,其他地方白衍不敢說,但對於趙國邯鄲,白衍清楚趙秋的消息,到底有多靈通。


    而且身為趙國公主,趙秋一定知道有關於朱家巷,以及趙太後的事情。


    “算了!如今書信也來不及,而且若是趙秋提前知曉,自己不是去邯鄲,而是返迴鹹陽,指不定會有小心思,還是等下次有機會再問一下。”


    白衍心裏歎息道。


    迴過思緒,白衍繼續迴想著有關於趙太後的事情。


    傳說趙太後美豔無比,當初秦莊襄王一見麵,便忍不住請求呂不韋把趙姬送給他,最後更是立趙太後為王後。


    若趙太後不夠美豔,絕對不至於讓秦莊襄王如此,特別是迴秦國後的秦莊襄王,根本不缺女人,無數士族都會爭先恐後的把自家女子送給秦莊襄王。


    “不對,算算年紀,趙太後已經五十!”


    白衍突然想到什麽。


    隨後,白衍眼神之中浮現一抹震驚。


    因為白衍驀然迴想起,在那模糊的記憶之中,隱約就是過元日之後的一年中,似乎秦國這位五十歲的趙太後,就會去逝!


    想到這裏,白衍眉頭緊鎖。


    這!趙太後已經沒多少時間!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甚至半年不到就會死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雨我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雨我帶刀並收藏秦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