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色方才明亮,田鼎便準備離開陽關,前往彭城。


    而在陽關內,大將軍齊承,以及副將毋合、羊僳,也都紛紛親自前來送田鼎。


    “魏地傳來消息,聽聞白衍已經領兵前去彭城,承憂戰亂,田鼎大人此去彭城,務必要好生小心。”


    齊承對著田鼎說道。


    作為齊國大將,齊承與田鼎自然都是老相識,故而齊承也明白,在得知秦將白衍是齊人後,誌在強齊的田鼎,是不可能不去見一見白衍。


    而田鼎的脾氣,齊承也懶得多勸。


    “聽說那白衍,隻帶領三千鐵騎,便匆匆趕赴彭城……”


    田鼎聽到齊承的話點點頭,尚未開口,就聽到身後傳來羊僳的聲音,田鼎止步轉身看了一眼羊僳。


    而羊僳見到田鼎的目光,看到眾人都看向自己,掃視一眼後。


    “彭城守將乃楚名將黃冶,據消息,黃冶麾下至少有三萬楚軍精銳,都是昔日黃氏部曲,常年都是跟著黃冶。”


    羊僳說道。


    羊僳的話很簡單,彭城守將是黃冶,並且城內還有楚軍三萬精銳,而白衍,就僅有三千鐵騎,羊僳想破腦袋都想不出,白衍意圖所何。


    若是攻城?就三千人,在羊僳眼裏,就算給白衍三萬人,白衍都不一定能攻下有楚軍精銳駐守的彭城。


    但若不是衝著彭城而去,那白衍為何又要領三千騎南下。


    “此事千真萬確!”


    齊承見到田鼎看過來的目光,點點頭,齊承與田鼎一樣,也能聽得出羊僳言語中,對白衍有些情緒,對此齊承並不意外。


    盡管已經得知秦將白衍是齊人的事情,但羊僳出身羊氏,是齊國最古老的氏族之一,幾乎百年以來,羊氏皆有出將軍,是武將世家,故而對於白衍,羊氏出身的羊僳,心高氣傲之餘,難免會暗自比較。


    “除去三千騎,其他秦軍可有異動?”


    田鼎聽到齊承的話,眉頭微皺。


    要知道泗水就在彭城旁,如今田鼎的目的,可不是要白衍的性命,而是想通過假鼎的事情,離間白衍與嬴政的關係,逼迫白衍不得不離開秦國,為此田鼎在收到楚國景家的書信後,已經第一時間,親自去安排所有在齊國,曾經見過九鼎的士族老者,秘密安排去秦國。


    為的就是在白衍把假鼎送去鹹陽後,由這些老者,以及其他地方見過九鼎的老者,站出來指認九鼎為假。


    但眼下,白衍隻調遣三千鐵騎前去彭城,白衍這是想作何?


    “皆沒有異動的消息!”


    齊承搖搖頭。


    雖然齊承也不明白,為何白衍隻領三千騎去彭城,但其他地方的秦軍,齊承也一直在打探著消息,並未見秦軍有南下。


    田鼎聞言,不動聲色的轉頭看向田濉一眼。


    身穿齊國衣甲的田濉,見到父親那責備的目光,自知是自己的錯,故而眼神有些躲閃,因為此前迴臨淄,如今方才與父親一同迴到陽關,對於如今所有消息,目前已經全都一無所知。


    “父親,時辰不早了!”


    田賢跟在父親田鼎身旁,對著父親說道。


    對於齊承、羊僳、以及毋合,田賢都沒有什麽好感,在田賢眼裏,齊承為庸、羊僳為昏、而毋合,就一無能之將,齊國之所以變成如今這地步,便是因為有太多類似眼前這三人一樣的齊國將軍。


    “不管白衍是何目的,此番都要前往彭城一趟!”


    田鼎聽到三子的話,轉過頭,對著齊承拱手說道,此去彭城,田鼎是勢在必行,無論如何都要見到那白衍。


    “好!田大人務必小心!”


    齊承點點頭,拱手還禮。


    陽關城門,在齊承、羊僳、毋合,還有田濉的目光下,田鼎與田賢正準備上馬車離開,忽然間,遠處三個齊國士卒,急匆匆的騎著戰馬,朝著城門這裏疾馳而來。


    見狀。


    田鼎與田賢對視一眼,二人敏銳的察覺到,似乎又有事情發生,想到此番要去的是彭城,於是二人便也不著急離開,想看看是否又有什麽消息或者變故。


    羊僳身旁一名齊國將領,在羊僳的授意下,走上前。


    很快。


    待三個騎卒來到城門下時,連忙勒住戰馬,見到一眾將軍都在後,直接翻身下馬,急匆匆的跑到齊承麵前,甚至都顧不上其他所有人。


    這一幕讓連同田鼎、田賢、毋合等人在內的周圍所有人,所有齊國將領,似乎都預感到似乎真的發生什麽事情。


    而就在眾人的目光中,為首的騎卒咽了咽口水,臉色慌張的對著齊承。


    “將軍!將軍,不好了,秦將白衍,已經奪下彭城!”


    騎卒拱手稟報道。


    此話一出,周圍所有齊國將領,連同毋合、羊僳、以及齊承、田濉等人在內,甚至田鼎也一樣,全都臉色一變,表情一驚,看向彼此的目光中,皆是不可置信。


    “不可能!”


    羊僳第一個急忙上前,恍惚的臉頰上,一臉憤慨的指著那個騎卒。


    “此事絕不可能,秦將白衍僅有三千騎,彭城守將黃冶麾下有三萬楚軍精銳,白衍如何能奪下彭城?”


    羊僳厲聲問道,這句話的意思,就差直接說,眼前這三人在謊報軍情,按律要斬。


    “將軍,此事千真萬確!”


    為首的騎卒自然聽到羊僳的話,連忙轉頭對著羊僳跪下來,表情滿是煞白,但那驚恐的目光下,依舊說著白衍已經攻下彭城。


    其他兩名騎卒也紛紛點頭。


    見狀。


    別說田鼎等人已經意識到,三名騎卒很可能並未說假,就是羊僳的臉色都愈發蒼白,眼神之中滿是疑惑,不可置信,整個人都時不時,荒謬似的搖搖頭。


    “不可能,白衍僅有三千人,是如何奪得彭城?”


    羊僳依舊呢喃著,他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三千騎如何奪下有黃冶在,並且還有三萬楚軍精銳守城的地方,就算給白衍五萬,白衍都不可能奪下彭城。


    而且,從白衍統領鐵騎南下,這才過去多久!!!


    期間還有這三名士卒把彭城的消息送到陽關這裏的距離……


    羊僳想不明白,但看著這三名士卒的模樣,羊僳已經預感到,消息應當是真的,然,內心中的高傲,讓羊僳不想去承認這件事。


    “三千騎奪彭城!”


    齊承此刻看著這三名騎卒,整個心神也是一片震撼,看著羊僳一臉恍惚的模樣,齊承最終把目光看向同樣一臉震撼的田鼎哪裏。


    “此番,便有勞田大人,無論如何都要說服白衍迴齊!”


    齊承沒有多言半句,然而得知消息後,轉身對著田鼎,說出如此鄭重囑咐的話,足以顯示齊承,此時心中對白衍的重視。


    細數白衍的一件件功勞,如今又看著白衍僅三千騎,便拿下有三萬楚軍精銳鎮守的彭城,齊承都被白衍的領兵手段給震懾到,這樣的人,絕不能留在秦國。


    何況白衍是齊人,更必須要帶迴齊國。


    馬車旁。


    田鼎看著齊承的模樣,從震驚之餘緩緩迴過神,對著齊承還禮後,看了一臉失神的仲子田濉一眼,便轉身乘上馬車,雖然不知白衍用什麽手段,用區區三千騎奪下有重兵駐守的彭城,但既然白衍已經奪下彭城,他必須要盡快趕到彭城才是。


    田賢見到父親上馬車,隨後也對著一眾齊國將軍拱手打禮,隨後轉身與父親一同乘坐上馬車。


    馬車內。


    田賢想到方才齊承將軍的話,心中有些無奈,看向父親,如今父親都尚未向齊王稟明,白衍乃是父親趕出齊國的事情。


    雖說父親已經安排兄長田琮在臨淄,故作尋找,但齊王得知白衍後,早已經迫不及待,這件事情不一定能瞞得住多久,希望此行,父親能如願,勸說白衍迴齊國。


    ………………


    秦國。


    鹹陽王宮,此刻在王宮大殿內,嬴政正在與文武百官,朝議政事。


    “王上!秦國連年征戰,耕農銳減,糧獲折半,關中、巴蜀已府庫一空,今又攻魏,臣憂來年幹旱,必有災禍啊!”


    一名太倉令的年邁官員,站在大殿中央,對著嬴政稟報道。


    而這名官員的話,引來文武百官不少嘈雜的議論聲。


    “王上,微臣附議!當今秦國,當與民休養生息,三年之內,不可再興兵戈之事、戰亂之舉!如此,秦國方不傷根基!”


    一名官員急匆匆的走出百官行列,也站在大殿中央,對著嬴政拱手輯禮道。


    大殿上。


    嬴政穿著黑色的君王服,在王座上聽著大殿下的官員諫言,表情並未有變故。


    其實嬴政也心知,自古以來,秦國的耕農、耕戰的秦人百姓,是有一定數量對比的,一旦伐戰過於頻繁,由於耕戰的伍卒死傷,使耕農的秦人數量銳減,就會導致糧食出現危機,甚至次年還會引發大量災荒。


    縱觀這幾年,吞韓、滅趙、攻燕、平亂、伐魏,一件件背後,都是調動秦國所有力量與庫存,嬴政也清楚,如今的秦國,的確需要休養生息。


    但迴想此前白衍,第一次主動提出要攻打楚國,白衍曾陪伴過嬴政,故而嬴政了解白衍的心性,若非白衍有把握,絕不會輕易主動向他開口說要攻楚。


    一邊是秦國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否則很可能次年會有災荒,一邊是白衍攻楚的請求以及嬴政也清楚,如今不攻打楚國,別說白衍失去此番的機會後,日後白衍可還有把握,就是待楚國穩定下來,秦國再攻打楚國,恐怕都要更難。


    楚國的兵馬,可不比秦國少多少。


    “王上,事關國之大事,吾以為,如今秦國兩位丞相,左丞相已經出使齊國,當命右丞相迴鹹陽,主政議事,共討秦國要事!”


    嬴政思索間,便看到一名官員站出來,在大殿下諫言道。


    而幾乎就在這名官員站出來後,又有幾名官員急匆匆的站出來附議。


    嬴政見狀,眼神之中已經有些不耐,正準備開口,忽然間就看到大殿外,一名宮衛急匆匆的跑入大殿之中。


    “報,王上!!!捷報!白衍將軍已經攻下大梁,魏國宗室以及魏國百官,皆已出城降秦!”


    大殿下,宮衛急忙對著嬴政稟報道,雙手高捧著一卷竹簡。


    隨著宮衛的話。


    頃刻間,整個王宮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喧嘩起來,所有人都一臉恍惚的看向彼此,此前當得知白衍準備水淹大梁後,所有人都有預感,大梁恐怕難以抵抗白衍。


    然而即使有心理準備如今聽到大梁城破,魏國百官皆已出城降秦的消息,所有人依舊難免有些恍惚。


    特別是當初那些暗地裏,還嘲笑白衍想要攻打大梁,絕非易事,他們還等著白衍久攻無果,準備上書向嬴政諫言的官員,如今更是臉色蒼白,滿臉無措的看向彼此。


    白衍真的滅了魏國,而且還以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方法,根本沒有花費什麽代價,便為秦國滅掉魏國。


    “真的滅魏國了!!”


    “魏國真的被白衍所滅!!!”


    一眼看去,所有文武百官都紛紛議論起來。


    “善!!!”


    大殿上,響起嬴政激動的聲音。


    那些敵視白衍的秦國官員,抬頭看向嬴政,見到嬴政那一臉喜悅,滿是激動的模樣後,整個臉都開始彷徨起來,年紀輕輕的白衍本就已經是中更將爵,如今又滅魏國,也不知道嬴政又賞賜白衍所何。


    何況,白衍本就深受嬴政寵信,如今再立滅國之功,日後白衍地位越高,他們此前的舉動,他們不敢想象,白衍日後若是報複他們。


    隨著一些官員思索間。


    “恭賀王上!”


    贏侃率先從文武百官中,經過李斯、王綰等人,來到大殿中央,對著嬴政拱手恭賀道。


    隨著贏侃的話,文武百官這時候方才紛紛迴過神,連忙一同跪在地上,對著大殿上的嬴政恭賀起來。


    “恭賀王上!”


    “恭賀王上!!”


    文武百官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一陣陣整齊的恭賀聲此起披伏。


    白裕自然也見到這一幕,此刻白裕注意到那些官員的表情,心裏別提多痛快。


    忽然間。


    白裕注意到,一個官員看了他一眼,隨後就看到那名官員站出來,來到大殿中央。


    此刻不僅僅是白裕,就是王翦、李斯、尉繚等人,以及所有官員,都注意到那名官員的舉動。


    “王上!臣,有事相報!”


    官員對著嬴政輯禮道,隨後不顧百官的目光,這名三十多歲的楚係官員,抬頭看向嬴政。


    “王上!此前臣,偶然聞言,白衍將軍,乃是齊人!”


    官員說到這裏,目光轉過頭,看向遠處的白裕。


    “不知此前白裕將軍,為何一直隱瞞王上!而告知世人,白衍將軍,乃是白氏子弟?”


    官員看向白裕問道。


    “齊人?”


    “什麽?白衍是齊人???”


    “怎麽可能?白衍居然是齊人!”


    隨著這名官員的話,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一臉吃驚的左看右看,都被這個消息給弄得有些猝不及防。


    白衍是齊人?


    “寡人早已知曉!”


    大殿上,嬴政看了白裕一眼後,開口說道,告訴文武百官,這件事情他一直知道。


    隨著嬴政的話,無疑是著實這個消息,頓時讓大殿下的文武百官全都震驚起來。


    白衍真的是齊人,而且嬴政一直都知道!!!


    這……


    大殿中央,方才站出來質問白裕的官員,也沒想到嬴政居然知道這件事情,詫異的看向嬴政。


    “臣不知王上知情,還請王上恕罪!”


    官員連忙低頭輯禮道。


    然而聽到嬴政的話,昌文君、尉繚、李斯、王綰,乃至贏侃等人,全都一臉吃驚的看向嬴政。


    嬴政不僅知道白衍是齊人,並且一直對白衍委以重任,器重寵信有加!!!


    這背後,不得不讓他們多想。


    “白衍是齊人!”


    李斯與王綰不動聲色的看向彼此,隨後轉過頭,紛紛看向武將行列中的白裕,看著白裕那沒有絲毫意外的模樣,李斯與王綰心中滿是疑惑。


    齊人!


    也就是說,白衍,原本非是白姓之人。


    “九鼎!!!”


    突然間,大殿上傳來嬴政疑惑的聲音,李斯與王綰這才迴過神,轉頭看向嬴政,隨後就看到嬴政看著捷報的竹簡,眉頭緊鎖,目光中滿是意外。


    “九鼎?”


    武將行列為首的位置,與尉繚、昌文君站在一起的王翦,迴想方才聽到嬴政的話,詫異的轉過頭,看向身旁的昌文君。


    嬴政是在看大梁傳來的捷報,而如今,昌平君就在大梁,命人傳來捷報時,至少也在統計大梁王宮財寶,一同上報,故而王翦想知道,昌文君是否知曉什麽。


    然而讓王翦意外的是,昌文君搖搖頭,示意他也不知道,見到王翦移開目光,昌文君想到兄長的謀劃,隻要白衍命人拿迴九鼎,他便在暗地裏,在鹹陽放出質疑‘巧合’之聲。


    “聽聞有人在泗水河中,見到九鼎!”


    大殿上,傳來嬴政的聲音。


    見到王翦的目光,大殿上的嬴政並沒有隱瞞,直接把九鼎的事情,告訴王翦等人。


    聽到嬴政的話,別說王翦,尉繚聽到嬴政的話,一臉吃驚,就是遠處的李斯、王綰等人,也都紛紛一臉錯愕。


    “九鼎?不是說九鼎一直都找不到嗎?”


    “對啊!九鼎在五十年前便已經掉落泗水河中,再無蹤影,居然有人在泗水河中,見到九鼎!”


    “九鼎在泗水,恐怕楚國定不會交出來!”


    大殿內,其他一些官員,聽到嬴政的話後,紛紛轟動起來,連忙互相議論道。


    “九鼎!”


    嬴政在王位上,看著竹簡裏麵的消息,方才因為魏國滅亡的消息,而激動的神情,緩緩平複下來,隨後麵露沉思。


    對於九鼎的含義,嬴政自然是知曉,並且也明白九鼎對於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有九鼎,秦國方能占據天下大義,寓意秉承天命!


    不過看著這份竹簡,嬴政看著九鼎在泗水,嬴政有些擔憂,其一是不知道九鼎真假,其二,白衍僅僅帶著三千鐵騎去彭城,到時候若是九鼎一旦被楚國或者齊國得到……


    嬴政不怕九鼎在泗水河內,隻要真的在泗水見到鼎,終有一日都會屬於他嬴政,就算派十萬人、二十萬人去打撈,也阻擋不了嬴政要得到九鼎的決心。


    但嬴政害怕的是,九鼎一旦再次被人藏起來!


    ……………………


    烈日炎炎,酷暑之下。


    曆經數日奔波,田鼎與田賢,終於如願抵達彭城,方才進入彭城內,就看到彭城內比往日更為熱鬧。


    “今日可還有士人去阻攔祭鼎?”


    “應當是沒有了,這幾日每日都有人去,這都已經死了多少人了!”


    “哎~在那些士人眼裏,就算死,也不想讓白衍祭鼎……什麽,又有人去阻攔祭鼎?”


    馬車外傳來議論不休的話,馬車內坐著的田鼎與田賢,聽著也大致猜測到什麽。


    此時的田鼎終於放下心,雖說他沒想到彭城,如此輕易便落在白衍手上,但好在,一切都按照預期的發展,白衍已經拿到假鼎,並且已經準備在彭城祭鼎,待祭鼎後,便送去鹹陽。


    “賢兒,你等會去城內查探一番楚軍的動向,為父等會立即書信命人送去楚國,讓楚軍盡快聚集大軍,發兵前來奪迴彭城,如今城內士人仍在阻攔白衍,為父擔心遲則生變!先逼迫白衍立即將九鼎,送去鹹陽!”


    田鼎轉頭對著田賢囑咐道。


    都說老謀深算,田鼎在對待假鼎的事情上,要小心得多,雖然尚不知曉如今城內有多少秦軍,但田鼎仍希望楚國早點派遣大軍前來,不管是不是攻打彭城,都至少要逼迫白衍,先把九鼎送去鹹陽。


    “孩兒等會便去打聽!”


    田賢點點頭,這彭城內,田賢也有認識的故友在,去打探一番不難。


    轉頭,伸手輕輕掀開車簾,田賢看著馬車外,彭城熱鬧的街道,迴想當初在潁川與白衍見麵的場景,如今又要再次相見,田賢不由得有些期待。


    畢竟這一次他已經知道白衍乃是齊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雨我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雨我帶刀並收藏秦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