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之外。
錦衣衛衛所。
胡非靜坐職所之中,看著桌上的一張北元地圖,皺眉沉思。
先有胡惟庸,後有馬皇後,似乎都在有意無意的讓他遠離是非爭端,置身事外。
可是他知道,此次北伐之戰,是他提升錦衣衛在朝中地位的絕佳機會,不可錯過。
他並不是一個好戰的人,但絕不是一個怯戰的人。
他知道,一旦開戰,最受難的往往是邊境百姓,可他更知道,這一戰已經注定無法避免,要想讓邊境的百姓少些苦難,他就必須為朱元璋想一個萬全之策,確保此戰必勝。
正在這時,腳步聲傳來,春蝶出現在了職所門外。
“少爺,齊雲來了。”
春蝶拱手一禮,恭敬地說道。
聽到春蝶的話,胡非收迴了目光,抬頭望去,然後便看到齊雲快步從門外走了進來。
“卑職見過指揮使!”
齊雲走到近前,恭敬行禮。
“嗯,本座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想要交給你,但這個任務需要你離開京師,恐怕年節得在外麵過了。”
“不知你是否能夠完成?”
胡非看著齊雲,直截了當的說道。
“大人盡管吩咐便可,卑職必定全力以赴!”
齊雲點著頭,斬釘截鐵的說道。
“好!”
“北伐之戰即將開始,本座命你即刻挑選一些可靠的人手,率先前往北境,進入北元境內之後,化整為零,嚴密監視北元動向,我要知道北元大軍的一舉一動。”
胡非滿意的點了點頭,站起了身,來到了齊雲的麵前,沉聲說道。
“遵命!”
聽完胡非的話,齊雲沒有片刻猶豫,再次斬釘截鐵的答道。
對於胡非的命令,錦衣衛上下,除了韓江一派,從未有人質疑。
“很好,抓緊時間跟家人告個別,準備妥當之後,立即啟程。”
胡非滿意的看著齊雲,緩緩說道。
“不必了,任務要緊,承蒙大人之恩,家中二老現在在養濟院衣食無憂,沒什麽放不下的,刻意去跟他們告別,反而會讓他們擔心。”
“卑職這就調集人手,立即趕往北境!”
齊雲笑著搖了搖頭,沉聲說道,雙眼之中滿是感激。
“既然如此,那就去準備吧,年節之後,本座應該很快也會前往北境與爾等會合。”
“此事不宜聲張,需秘密進行。”
胡非點著頭,揮了揮手說道。
齊雲答應了一聲,不再遲疑,轉身快步離開了職所。
看著齊雲頭也不迴的離開,胡非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正在這時,裴傑出現在了門口。
“大人,宮裏來人了,陛下要見您。”
裴傑看了一眼胡非,拱手一禮,恭敬地說道。
終於要來了!
胡非挑了挑眉毛,暗自想道。
緊接著,胡非便離開了錦衣衛衛所,直奔皇宮而去。
...
皇宮。
養心殿。
龐玉海快步而入。
“啟稟陛下,安國公到了,正在殿外等候召見。”
龐玉海一邊行禮,一邊恭敬地說道。
“快請!”
朱元璋眼前一亮,急忙說道。
很快,胡非便在龐玉海的陪同之下走進了大殿之中。
“兒臣參見父皇!”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快快平身!”
朱元璋笑了笑,急忙擺著手說道。
胡非笑了笑,緩緩起身。
“朕聽聞你今日便到職所當值了,辛苦數日,為何不在府中多歇息幾日?”
朱元璋看著胡非,一臉關切的問道。
“父皇每日日理萬機都不曾言苦,兒臣豈敢懈怠?”
胡非笑了笑,認真的說道。
“你能這麽想,朕心甚慰,果然沒有看錯你。”
朱元璋一聽,立刻眉開眼笑,滿意的說道。
“不知父皇今日召見兒臣,所為何事?”
胡非笑了笑,緩緩問道。
雖然嘴上這麽問,可是心中已經猜到了幾分。
“朕已經決定,對北元動兵,已經命徐達集結大軍,不日前往北境。”
“錦衣衛負有監察百官之責,你不會什麽都不知道吧?”
朱元璋看著胡非,緩緩問道。
“兒臣略有耳聞,不過軍中之事,錦衣衛不可過度幹預,所以便沒有深究。”
胡非拱手說道。
“那是之前,這一次,恐怕北伐之事還得靠你出力。”
“雖然徐達帶兵打仗的能力朕從來都不擔心,可朕擔心的是北元春秋堂,不得不防。”
朱元璋眉頭微皺,擔憂的說道。
“父皇的意思,是希望錦衣衛從旁協助,對抗春秋堂?”
胡非假裝思索了一下,試探著問道。
“沒錯!”
“不過不是協助,而是全力以赴,想要徹底鏟除北元,春秋堂也不能留,必須一同鏟除!否則後患無窮!”
朱元璋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可是兒臣覺得,此時與北元開戰,不是最佳戰機。”
聽完朱元璋的話,胡非頓了一下,突然直言不諱的說道。
他已經很久沒有當麵質疑過朱元璋了!
果然,聽到胡非的話,朱元璋的臉色明顯變了變。
“怎麽?難道你怕了春秋堂?!”
朱元璋沉著臉,冷冷的問道。
“不,父皇誤會了,兒臣說的是此時不是最佳戰機,並不是不支持北伐。”
“至少在年節之前,不該開戰。”
胡非搖了搖頭,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此話何意?”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疑惑的問道。
“首先,年節將至,正是舉國歡騰的時候,不宜動刀兵,以免引發動蕩。”
“其次,兒臣已經探得消息,北元已經準備於明年年初對我大明進犯,要想動兵,不必急於一時,應該暫緩主動發起進攻,改為在邊境屯兵布防,伺機而動!”
“待明年北元進犯我朝之時,趁敵人警惕不高之時借勢反擊,必能大敗北元!屆時借此東風,集結優勢兵力直逼北元腹地,一鼓作氣,必可重創北元!”
胡非看著朱元璋,斬釘截鐵的說道。
聽著胡非的解釋,朱元璋已經激動的從坐榻上站了起來,神情不停變化,情緒有些激動。
“你是何時知道北元要對我大明動兵的?!”
朱元璋看著胡非,驚訝的問道。
“就在倭國使團事發之後不久,上次從北境迴京之後,兒臣就已暗中派人前往北境,潛伏在了北元境內各地,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直未向父皇稟報,還望父皇恕罪。”
胡非恭敬地行了一禮,略帶自責的說道。
“好!好!”
“幹得不錯,朕不怪你!”
“消息是否屬實?!”
朱元璋擺了擺手,滿意的說道,言語之間難掩激動之情。
“千真萬確!”
胡非點著頭,大聲答道。
“好,很好!”
“既然如此,就依你剛才所言,我們就等著北元大軍鑽進我們事先布好的口袋,來個甕中捉鱉!”
朱元璋一聽,忍不住大喜,激動的說道。
“不過父皇,在時機沒有成熟之前,這件事還是先不要告訴其他人為好,以免走漏消息,包括魏國公。”
“陛下可以先命他們分批帶兵前往北境,不宜引起轟動,然後隻讓他們在邊境暗中布防即可,等時機成熟之後,再將計劃告訴公布。”
胡非遲疑了一下,低聲叮囑了一句。
“朕明白了。”
“如果此次北伐成功,朕一定為你記一大功!重賞於你!”
朱元璋點了點頭,讚許的說道。
“為父皇分憂,兒臣求之不得,不敢邀功。”
胡非笑了笑,躬身一禮,謙虛的說道。
聽了胡非的迴答,朱元璋滿意的點著頭,嘴角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容,心裏越來越覺得胡非已經不像最開始那般令人討厭了。
胡非又與朱元璋商討了一些細節之後,這才告退,自始至終,朱元璋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隨著胡非離開,朱元璋立刻派人出宮,召徐達進宮覲見,與此同時,湯和和傅友德也收到了召見的旨意,紛紛前往宮中...
錦衣衛衛所。
胡非靜坐職所之中,看著桌上的一張北元地圖,皺眉沉思。
先有胡惟庸,後有馬皇後,似乎都在有意無意的讓他遠離是非爭端,置身事外。
可是他知道,此次北伐之戰,是他提升錦衣衛在朝中地位的絕佳機會,不可錯過。
他並不是一個好戰的人,但絕不是一個怯戰的人。
他知道,一旦開戰,最受難的往往是邊境百姓,可他更知道,這一戰已經注定無法避免,要想讓邊境的百姓少些苦難,他就必須為朱元璋想一個萬全之策,確保此戰必勝。
正在這時,腳步聲傳來,春蝶出現在了職所門外。
“少爺,齊雲來了。”
春蝶拱手一禮,恭敬地說道。
聽到春蝶的話,胡非收迴了目光,抬頭望去,然後便看到齊雲快步從門外走了進來。
“卑職見過指揮使!”
齊雲走到近前,恭敬行禮。
“嗯,本座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想要交給你,但這個任務需要你離開京師,恐怕年節得在外麵過了。”
“不知你是否能夠完成?”
胡非看著齊雲,直截了當的說道。
“大人盡管吩咐便可,卑職必定全力以赴!”
齊雲點著頭,斬釘截鐵的說道。
“好!”
“北伐之戰即將開始,本座命你即刻挑選一些可靠的人手,率先前往北境,進入北元境內之後,化整為零,嚴密監視北元動向,我要知道北元大軍的一舉一動。”
胡非滿意的點了點頭,站起了身,來到了齊雲的麵前,沉聲說道。
“遵命!”
聽完胡非的話,齊雲沒有片刻猶豫,再次斬釘截鐵的答道。
對於胡非的命令,錦衣衛上下,除了韓江一派,從未有人質疑。
“很好,抓緊時間跟家人告個別,準備妥當之後,立即啟程。”
胡非滿意的看著齊雲,緩緩說道。
“不必了,任務要緊,承蒙大人之恩,家中二老現在在養濟院衣食無憂,沒什麽放不下的,刻意去跟他們告別,反而會讓他們擔心。”
“卑職這就調集人手,立即趕往北境!”
齊雲笑著搖了搖頭,沉聲說道,雙眼之中滿是感激。
“既然如此,那就去準備吧,年節之後,本座應該很快也會前往北境與爾等會合。”
“此事不宜聲張,需秘密進行。”
胡非點著頭,揮了揮手說道。
齊雲答應了一聲,不再遲疑,轉身快步離開了職所。
看著齊雲頭也不迴的離開,胡非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正在這時,裴傑出現在了門口。
“大人,宮裏來人了,陛下要見您。”
裴傑看了一眼胡非,拱手一禮,恭敬地說道。
終於要來了!
胡非挑了挑眉毛,暗自想道。
緊接著,胡非便離開了錦衣衛衛所,直奔皇宮而去。
...
皇宮。
養心殿。
龐玉海快步而入。
“啟稟陛下,安國公到了,正在殿外等候召見。”
龐玉海一邊行禮,一邊恭敬地說道。
“快請!”
朱元璋眼前一亮,急忙說道。
很快,胡非便在龐玉海的陪同之下走進了大殿之中。
“兒臣參見父皇!”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
“快快平身!”
朱元璋笑了笑,急忙擺著手說道。
胡非笑了笑,緩緩起身。
“朕聽聞你今日便到職所當值了,辛苦數日,為何不在府中多歇息幾日?”
朱元璋看著胡非,一臉關切的問道。
“父皇每日日理萬機都不曾言苦,兒臣豈敢懈怠?”
胡非笑了笑,認真的說道。
“你能這麽想,朕心甚慰,果然沒有看錯你。”
朱元璋一聽,立刻眉開眼笑,滿意的說道。
“不知父皇今日召見兒臣,所為何事?”
胡非笑了笑,緩緩問道。
雖然嘴上這麽問,可是心中已經猜到了幾分。
“朕已經決定,對北元動兵,已經命徐達集結大軍,不日前往北境。”
“錦衣衛負有監察百官之責,你不會什麽都不知道吧?”
朱元璋看著胡非,緩緩問道。
“兒臣略有耳聞,不過軍中之事,錦衣衛不可過度幹預,所以便沒有深究。”
胡非拱手說道。
“那是之前,這一次,恐怕北伐之事還得靠你出力。”
“雖然徐達帶兵打仗的能力朕從來都不擔心,可朕擔心的是北元春秋堂,不得不防。”
朱元璋眉頭微皺,擔憂的說道。
“父皇的意思,是希望錦衣衛從旁協助,對抗春秋堂?”
胡非假裝思索了一下,試探著問道。
“沒錯!”
“不過不是協助,而是全力以赴,想要徹底鏟除北元,春秋堂也不能留,必須一同鏟除!否則後患無窮!”
朱元璋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可是兒臣覺得,此時與北元開戰,不是最佳戰機。”
聽完朱元璋的話,胡非頓了一下,突然直言不諱的說道。
他已經很久沒有當麵質疑過朱元璋了!
果然,聽到胡非的話,朱元璋的臉色明顯變了變。
“怎麽?難道你怕了春秋堂?!”
朱元璋沉著臉,冷冷的問道。
“不,父皇誤會了,兒臣說的是此時不是最佳戰機,並不是不支持北伐。”
“至少在年節之前,不該開戰。”
胡非搖了搖頭,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此話何意?”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疑惑的問道。
“首先,年節將至,正是舉國歡騰的時候,不宜動刀兵,以免引發動蕩。”
“其次,兒臣已經探得消息,北元已經準備於明年年初對我大明進犯,要想動兵,不必急於一時,應該暫緩主動發起進攻,改為在邊境屯兵布防,伺機而動!”
“待明年北元進犯我朝之時,趁敵人警惕不高之時借勢反擊,必能大敗北元!屆時借此東風,集結優勢兵力直逼北元腹地,一鼓作氣,必可重創北元!”
胡非看著朱元璋,斬釘截鐵的說道。
聽著胡非的解釋,朱元璋已經激動的從坐榻上站了起來,神情不停變化,情緒有些激動。
“你是何時知道北元要對我大明動兵的?!”
朱元璋看著胡非,驚訝的問道。
“就在倭國使團事發之後不久,上次從北境迴京之後,兒臣就已暗中派人前往北境,潛伏在了北元境內各地,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直未向父皇稟報,還望父皇恕罪。”
胡非恭敬地行了一禮,略帶自責的說道。
“好!好!”
“幹得不錯,朕不怪你!”
“消息是否屬實?!”
朱元璋擺了擺手,滿意的說道,言語之間難掩激動之情。
“千真萬確!”
胡非點著頭,大聲答道。
“好,很好!”
“既然如此,就依你剛才所言,我們就等著北元大軍鑽進我們事先布好的口袋,來個甕中捉鱉!”
朱元璋一聽,忍不住大喜,激動的說道。
“不過父皇,在時機沒有成熟之前,這件事還是先不要告訴其他人為好,以免走漏消息,包括魏國公。”
“陛下可以先命他們分批帶兵前往北境,不宜引起轟動,然後隻讓他們在邊境暗中布防即可,等時機成熟之後,再將計劃告訴公布。”
胡非遲疑了一下,低聲叮囑了一句。
“朕明白了。”
“如果此次北伐成功,朕一定為你記一大功!重賞於你!”
朱元璋點了點頭,讚許的說道。
“為父皇分憂,兒臣求之不得,不敢邀功。”
胡非笑了笑,躬身一禮,謙虛的說道。
聽了胡非的迴答,朱元璋滿意的點著頭,嘴角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容,心裏越來越覺得胡非已經不像最開始那般令人討厭了。
胡非又與朱元璋商討了一些細節之後,這才告退,自始至終,朱元璋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隨著胡非離開,朱元璋立刻派人出宮,召徐達進宮覲見,與此同時,湯和和傅友德也收到了召見的旨意,紛紛前往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