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府。</p>
玲瓏苑。</p>
夜幕之下,整個胡府都寂靜一片,似乎每個人都嗅到了一絲危機的氣息,連平日裏到處走動的下人們也不見了蹤影。</p>
胡非坐在正廳之中,桌上茶壺中的茶水已經添了兩次,可是蕭安卻一直沒有返迴。</p>
隨著時間的推移,胡非的臉上越來越凝重。</p>
裴傑和春蝶恭敬地站在門口,看著麵色凝重的少爺,也是神情緊張,雖然他們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可是看到少爺今日如臨大敵的樣子,他們就知道事情不小,但也不敢多問。</p>
小五也沒有迴家,獨自坐在門外的台階上,少爺沒有發話,他是不敢擅自離開的。</p>
</p>
而此時在前院的書房中,胡惟庸正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同樣麵色凝重的迴想著不久之前兒子說過的那些話,良久都沒有移動過。</p>
他不敢想象,如果真的像兒子說的那樣發生了,陛下會不會給他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如果不是兒子瞞著自己邀請了太子和三大藩王,到時候如果真的有人伺機誣陷,他就真的百口莫辯了。</p>
“老爺,不早了,該歇息了。”</p>
正在這時,管家秦海出現在了門口,看了一眼呆坐在椅子上的胡惟庸,躬身提醒道。</p>
聽到秦海的話,胡惟庸迴過神來,收迴了思緒。</p>
“少爺呢?”</p>
緊接著,胡惟庸忍不住問了一句。</p>
“我看後院的燈還亮著,少爺應該跟老爺一樣,還沒歇息。”</p>
秦海頓了一下,緩緩說道。</p>
雖然老爺和少爺誰都沒有告訴他什麽,可是他察覺得到,一定是出事了。</p>
“難為他了。”</p>
胡惟庸歎了口氣,有些自責的說道。</p>
對於突然長大的兒子,他的心裏除了欣慰還是欣慰,因為自從聽了兒子的叮囑之後,他便沒有再受到陛下的指責,雖然依舊有人在陛下的耳邊嚼舌根,可是陛下明顯不再像之前一樣,總是召他進宮問責了。</p>
這一點,多虧了兒子。</p>
“吩咐後廚,為他熬一碗羹送過去吧。”</p>
胡惟庸一邊想著,一邊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p>
他知道,兒子一定是在等待查探的結果,今晚應該會很晚才睡。</p>
“是,老爺。”</p>
秦海答應了一聲,拱手行了一禮,緩緩退下,立刻吩咐後廚熬了兩碗羹,他知道,少爺沒睡,老爺估計也一時半會兒不會歇息。</p>
玲瓏苑。</p>
正在胡非即將連第三壺茶都快要喝完的時候,進宮查探的蕭安終於返迴。</p>
一聲輕微的響動之後,蕭安已經出現在了正廳門口。</p>
“怎麽樣!?”</p>
看到蕭安終於返迴,胡非急忙丟下了手中的茶碗,立刻站起了身,看著蕭安大聲問道。</p>
“查到了,此人近日與檢校多次私下相見,或許與你擔憂之事有關。”</p>
蕭安點了點頭,緩緩說道。</p>
“檢校?!”</p>
胡非一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眼神中閃過了一抹殺機。</p>
說起檢校,他的心中就滿是厭惡,因為之前檢校沒少找他的麻煩。</p>
“沒錯,而且與他相見的人你也認識。”</p>
蕭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p>
“誰?!”</p>
胡非眼睛一眯,沉聲問道。</p>
可是就在他問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裏已經有了答案,因為在檢校之中,與他相識的人,隻有一個!</p>
“毛襄!”</p>
蕭安想都沒想,直接答道。</p>
聽了蕭安的迴答,胡非忍不住咬了咬牙,雙拳緊握。</p>
看樣子,這一次又要與檢校交手了!</p>
“你怎麽查出來的?沒有打草驚蛇吧?”</p>
唐兵遲疑了一下,看著蕭安,沉聲問道。</p>
“沒有,找了幾個雲奇的手下,問出結果之後就將他們殺了,偽裝成了內訌私鬥,不會有人看出來。”</p>
蕭安點了點頭,緩緩答道。</p>
“知道了,你辛苦了。”</p>
唐兵滿意的點了點頭,邁步向前院走去。</p>
皇宮大內,死個個把人是常有的事,隻要不引起太大的轟動,不會有人過問,更何況還是內訌私鬥,沒有人敢上報。</p>
很快,胡非便來到了前院,正好迎麵碰到了端著一碗熱羹打算送往玲瓏苑的秦海。</p>
“少爺?你這是...”</p>
看著急匆匆從後院趕來的胡非,秦海遲疑了一下,滿是疑惑。</p>
“你這是幹什麽去?”</p>
胡非打量了一眼秦海,淡淡的問道。</p>
“老爺知道少爺在熬夜,所以特地吩咐後廚做了一碗熱羹,讓我給少爺送去。”</p>
秦海緩緩說道。</p>
“端給老頭子吧,我不餓。”</p>
胡非擺了擺手,一邊說著,一邊繼續向前院書房走去。</p>
“我讓後廚做了兩碗,老爺那兒已經有一碗了。”</p>
秦海愣了一下,急忙說道。</p>
“那就你自己喝吧。”</p>
“早點休息,沒有我的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p>
胡非擺了擺手,話音還未落下,已經走出去一段距離。</p>
“是,少爺。”</p>
秦海遲疑了一下,恭敬的答應了一聲。</p>
前院書房。</p>
胡惟庸正坐在椅子上輕輕擺弄著碗裏的湯匙,嘴裏咀嚼著一口熱羹,身上的疲憊也消散了不少。</p>
正在這時,腳步聲傳來,胡非快步走進了書房。</p>
看到突然趕來的兒子,胡惟庸愣了一下,疑惑的看著胡非。</p>
“你先吃,吃完再說。”</p>
胡非看了一眼正在吃著熱羹的胡惟庸,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p>
“什麽事?說吧。”</p>
“是不是查到了什麽?”</p>
胡惟庸放下了手中的湯匙,看著胡非,認真的問道。</p>
“已經查清楚了,背後操控這件事的人,是檢校!”</p>
胡非看著胡惟庸,淡淡的說道。</p>
聽了兒子的話,胡惟庸臉色大變,不由得驚訝的皺起了眉頭。</p>
“居然是他們?!”</p>
胡惟庸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說道。</p>
對於這個答案,不止胡惟庸,連胡非都覺得意外。</p>
總所周知,檢校是聽命於當今聖上朱元璋,而且隻負責監察百官,調查取證,從不涉及黨爭,也不敢涉及黨爭。</p>
可是如果是檢校在背地裏操控著這次事件,很難不把這件事跟黨爭不扯上關係。</p>
雖然他與檢校一向不和,可是也沒想到這次檢校居然將矛頭對準了胡惟庸,居然想利用這次的事陷害胡惟庸。</p>
可是胡非不清楚,檢校聯合雲奇對付胡惟庸,跟醴泉現世的事到底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p>
又或者說,由於他的出現,一切都已經改變了?或許,原本曆史上暗中指使雲奇的人另有其人?</p>
胡非不確定,不知道。</p>
他隻知道,不管背後原本操控這一切的人是誰,都是為了除掉胡惟庸,而且知道醴泉現世的人,胡惟庸絕不是第一個,否則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謀劃這一切。</p>
或許,胡惟庸邀請朱元璋參觀醴泉奇觀的事,早就已經在背後之人的算計之中。</p>
如果真的是那樣,那事情就比他想象的更加嚴重!</p>
“你跟檢校之間,有沒有什麽舊怨?”</p>
胡非看著胡惟庸,沉思了一會兒,急忙問道。</p>
“檢校一直是聽命於陛下,就算老夫也不能插手,對於檢校中的事務,老夫從未...”</p>
“等等,我想起來了!”</p>
“半年前,因為檢校監察百官之實,令朝中百官人心惶惶,做事束手束腳,而且有時手段過於殘忍,所以老夫曾向陛下啟奏,希望陛下將檢校裁撤。”</p>
“難道與此事有關?!”</p>
胡惟庸原本沒有想到自己和檢校有何仇怨,可是緊接著突然想到了半年前的事,忍不住說道。</p>
“那就沒錯了,檢校獨立於六部之外,隻聽陛下調遣,在朝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有人想要裁撤,他們當然不會答應,對你難免心生怨恨!”</p>
胡非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說道。</p>
“老夫也是為了朝廷,為了文武百官著想,並無私心。”</p>
胡惟庸皺著眉頭,忍不住說道。</p>
“你斷別人的路,別人自然就會要你的命,不會聽你這些理由!”</p>
“好了,我知道該怎麽做了,這件事你不用管了。”</p>
胡非沉思了一下,一邊說著,一邊站起身準備離開。</p>
“你打算怎麽做?不能和檢校正麵開戰!否則陛下必定龍顏大怒!”</p>
胡惟庸一聽,急忙站起了身,大聲說道。</p>
“我動不了他們,有人能動!”</p>
胡非丟下了一句話,已經頭也不迴的快步走出了書房。</p>
胡惟庸愣在原地,麵色凝重,猜測著兒子會通過誰來對付檢校...</p>
玲瓏苑。</p>
夜幕之下,整個胡府都寂靜一片,似乎每個人都嗅到了一絲危機的氣息,連平日裏到處走動的下人們也不見了蹤影。</p>
胡非坐在正廳之中,桌上茶壺中的茶水已經添了兩次,可是蕭安卻一直沒有返迴。</p>
隨著時間的推移,胡非的臉上越來越凝重。</p>
裴傑和春蝶恭敬地站在門口,看著麵色凝重的少爺,也是神情緊張,雖然他們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可是看到少爺今日如臨大敵的樣子,他們就知道事情不小,但也不敢多問。</p>
小五也沒有迴家,獨自坐在門外的台階上,少爺沒有發話,他是不敢擅自離開的。</p>
</p>
而此時在前院的書房中,胡惟庸正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同樣麵色凝重的迴想著不久之前兒子說過的那些話,良久都沒有移動過。</p>
他不敢想象,如果真的像兒子說的那樣發生了,陛下會不會給他一個自證清白的機會,如果不是兒子瞞著自己邀請了太子和三大藩王,到時候如果真的有人伺機誣陷,他就真的百口莫辯了。</p>
“老爺,不早了,該歇息了。”</p>
正在這時,管家秦海出現在了門口,看了一眼呆坐在椅子上的胡惟庸,躬身提醒道。</p>
聽到秦海的話,胡惟庸迴過神來,收迴了思緒。</p>
“少爺呢?”</p>
緊接著,胡惟庸忍不住問了一句。</p>
“我看後院的燈還亮著,少爺應該跟老爺一樣,還沒歇息。”</p>
秦海頓了一下,緩緩說道。</p>
雖然老爺和少爺誰都沒有告訴他什麽,可是他察覺得到,一定是出事了。</p>
“難為他了。”</p>
胡惟庸歎了口氣,有些自責的說道。</p>
對於突然長大的兒子,他的心裏除了欣慰還是欣慰,因為自從聽了兒子的叮囑之後,他便沒有再受到陛下的指責,雖然依舊有人在陛下的耳邊嚼舌根,可是陛下明顯不再像之前一樣,總是召他進宮問責了。</p>
這一點,多虧了兒子。</p>
“吩咐後廚,為他熬一碗羹送過去吧。”</p>
胡惟庸一邊想著,一邊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p>
他知道,兒子一定是在等待查探的結果,今晚應該會很晚才睡。</p>
“是,老爺。”</p>
秦海答應了一聲,拱手行了一禮,緩緩退下,立刻吩咐後廚熬了兩碗羹,他知道,少爺沒睡,老爺估計也一時半會兒不會歇息。</p>
玲瓏苑。</p>
正在胡非即將連第三壺茶都快要喝完的時候,進宮查探的蕭安終於返迴。</p>
一聲輕微的響動之後,蕭安已經出現在了正廳門口。</p>
“怎麽樣!?”</p>
看到蕭安終於返迴,胡非急忙丟下了手中的茶碗,立刻站起了身,看著蕭安大聲問道。</p>
“查到了,此人近日與檢校多次私下相見,或許與你擔憂之事有關。”</p>
蕭安點了點頭,緩緩說道。</p>
“檢校?!”</p>
胡非一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眼神中閃過了一抹殺機。</p>
說起檢校,他的心中就滿是厭惡,因為之前檢校沒少找他的麻煩。</p>
“沒錯,而且與他相見的人你也認識。”</p>
蕭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p>
“誰?!”</p>
胡非眼睛一眯,沉聲問道。</p>
可是就在他問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裏已經有了答案,因為在檢校之中,與他相識的人,隻有一個!</p>
“毛襄!”</p>
蕭安想都沒想,直接答道。</p>
聽了蕭安的迴答,胡非忍不住咬了咬牙,雙拳緊握。</p>
看樣子,這一次又要與檢校交手了!</p>
“你怎麽查出來的?沒有打草驚蛇吧?”</p>
唐兵遲疑了一下,看著蕭安,沉聲問道。</p>
“沒有,找了幾個雲奇的手下,問出結果之後就將他們殺了,偽裝成了內訌私鬥,不會有人看出來。”</p>
蕭安點了點頭,緩緩答道。</p>
“知道了,你辛苦了。”</p>
唐兵滿意的點了點頭,邁步向前院走去。</p>
皇宮大內,死個個把人是常有的事,隻要不引起太大的轟動,不會有人過問,更何況還是內訌私鬥,沒有人敢上報。</p>
很快,胡非便來到了前院,正好迎麵碰到了端著一碗熱羹打算送往玲瓏苑的秦海。</p>
“少爺?你這是...”</p>
看著急匆匆從後院趕來的胡非,秦海遲疑了一下,滿是疑惑。</p>
“你這是幹什麽去?”</p>
胡非打量了一眼秦海,淡淡的問道。</p>
“老爺知道少爺在熬夜,所以特地吩咐後廚做了一碗熱羹,讓我給少爺送去。”</p>
秦海緩緩說道。</p>
“端給老頭子吧,我不餓。”</p>
胡非擺了擺手,一邊說著,一邊繼續向前院書房走去。</p>
“我讓後廚做了兩碗,老爺那兒已經有一碗了。”</p>
秦海愣了一下,急忙說道。</p>
“那就你自己喝吧。”</p>
“早點休息,沒有我的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p>
胡非擺了擺手,話音還未落下,已經走出去一段距離。</p>
“是,少爺。”</p>
秦海遲疑了一下,恭敬的答應了一聲。</p>
前院書房。</p>
胡惟庸正坐在椅子上輕輕擺弄著碗裏的湯匙,嘴裏咀嚼著一口熱羹,身上的疲憊也消散了不少。</p>
正在這時,腳步聲傳來,胡非快步走進了書房。</p>
看到突然趕來的兒子,胡惟庸愣了一下,疑惑的看著胡非。</p>
“你先吃,吃完再說。”</p>
胡非看了一眼正在吃著熱羹的胡惟庸,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p>
“什麽事?說吧。”</p>
“是不是查到了什麽?”</p>
胡惟庸放下了手中的湯匙,看著胡非,認真的問道。</p>
“已經查清楚了,背後操控這件事的人,是檢校!”</p>
胡非看著胡惟庸,淡淡的說道。</p>
聽了兒子的話,胡惟庸臉色大變,不由得驚訝的皺起了眉頭。</p>
“居然是他們?!”</p>
胡惟庸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說道。</p>
對於這個答案,不止胡惟庸,連胡非都覺得意外。</p>
總所周知,檢校是聽命於當今聖上朱元璋,而且隻負責監察百官,調查取證,從不涉及黨爭,也不敢涉及黨爭。</p>
可是如果是檢校在背地裏操控著這次事件,很難不把這件事跟黨爭不扯上關係。</p>
雖然他與檢校一向不和,可是也沒想到這次檢校居然將矛頭對準了胡惟庸,居然想利用這次的事陷害胡惟庸。</p>
可是胡非不清楚,檢校聯合雲奇對付胡惟庸,跟醴泉現世的事到底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p>
又或者說,由於他的出現,一切都已經改變了?或許,原本曆史上暗中指使雲奇的人另有其人?</p>
胡非不確定,不知道。</p>
他隻知道,不管背後原本操控這一切的人是誰,都是為了除掉胡惟庸,而且知道醴泉現世的人,胡惟庸絕不是第一個,否則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謀劃這一切。</p>
或許,胡惟庸邀請朱元璋參觀醴泉奇觀的事,早就已經在背後之人的算計之中。</p>
如果真的是那樣,那事情就比他想象的更加嚴重!</p>
“你跟檢校之間,有沒有什麽舊怨?”</p>
胡非看著胡惟庸,沉思了一會兒,急忙問道。</p>
“檢校一直是聽命於陛下,就算老夫也不能插手,對於檢校中的事務,老夫從未...”</p>
“等等,我想起來了!”</p>
“半年前,因為檢校監察百官之實,令朝中百官人心惶惶,做事束手束腳,而且有時手段過於殘忍,所以老夫曾向陛下啟奏,希望陛下將檢校裁撤。”</p>
“難道與此事有關?!”</p>
胡惟庸原本沒有想到自己和檢校有何仇怨,可是緊接著突然想到了半年前的事,忍不住說道。</p>
“那就沒錯了,檢校獨立於六部之外,隻聽陛下調遣,在朝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有人想要裁撤,他們當然不會答應,對你難免心生怨恨!”</p>
胡非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說道。</p>
“老夫也是為了朝廷,為了文武百官著想,並無私心。”</p>
胡惟庸皺著眉頭,忍不住說道。</p>
“你斷別人的路,別人自然就會要你的命,不會聽你這些理由!”</p>
“好了,我知道該怎麽做了,這件事你不用管了。”</p>
胡非沉思了一下,一邊說著,一邊站起身準備離開。</p>
“你打算怎麽做?不能和檢校正麵開戰!否則陛下必定龍顏大怒!”</p>
胡惟庸一聽,急忙站起了身,大聲說道。</p>
“我動不了他們,有人能動!”</p>
胡非丟下了一句話,已經頭也不迴的快步走出了書房。</p>
胡惟庸愣在原地,麵色凝重,猜測著兒子會通過誰來對付檢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