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三月初,正是農人們一年四季難得的清閑時光。


    年已經過完,孩子們又拖家帶口的飛走了,房梁上的燕子還未回轉,拋荒的土地越來越多,枯黃和灰褐的色調占據了大片土地。


    除了遠處青山還有大片蒼翠,整個村子,都是一派孤獨又靜默的沉寂。


    而今天,老宋家竹林邊的田地裏,則又是一片熱熱鬧鬧。


    “宋三成,你家今年咋了?發財了準備大幹一場啊?這麽多田都要收拾?”


    “就是啊老宋,你這打算種什麽來著?原先地裏這還有兩片茶樹呢,也不要了?”


    大夥兒都是被宋三成請來收拾田地的。


    角落裏耕地機正在轟隆隆的幹,而在耕地之前,他們首先得把地裏的雜草雜樹都給收拾了。


    不然那小機器恐怕就要卡進來了。


    好在人多,大家一起幹不僅有趣兒,還挺出效率的。前邊收拾完一塊,後邊耕地機再翻耕兩遍,搭配的剛剛好。


    來的也都是跟宋三成差不多年紀的。


    他們這個年紀,外出打工,一般廠子也不要。


    幹那些出苦力的活兒的倒是能放寬年紀要求,但是人家老板也怕出事。


    再加上四五十歲的人,年輕的時候吃苦受累,多少身體還有個病痛之類的……


    如今留在村裏,也就是忙一陣歇一陣,爭取不給孩子們加負擔吧。


    因此,宋三成一說請人幹活,一百五一天彎腰使力的,也不是什麽好活兒,但是大家都願意來。


    年紀大了,也圖個熱鬧。


    宋三成也歎口氣:“這茶葉也不值錢,山坡上還有那麽一大片呢。這裏的我都多少年沒管過了……留著幹啥?”


    這倒是。


    他們這裏也不是什麽名茶之鄉,就是山溝子裏的普通茶葉。炒好了往外賣,五十塊錢一斤自己喝著香甜,外頭願意掏錢的真沒幾個。


    這田地裏的茶樹,純粹是當初見不得地裏光禿禿的……


    但年紀大啦!


    那些需要下死力氣的農活真的做不來了,這才慢慢認命的。


    “那你這又是收拾地又是收拾山的是想幹啥?”


    問話的是鄰居李寶妮。


    說起這個,宋三成也不知道怎麽開口。


    咋說呢?


    自己閨女不上班打算回來種地了?


    這年頭的年輕人有幾個會種地呀,說出去村裏人不得笑死!


    於是他也輕描淡寫的:“沒啥,我家檀檀工作太辛苦,身體都熬的受不了了。我就跟她說家裏種田需要人搭把手,讓她在家裏休養一年半載的,再出去上班。”


    這倒是。


    誰家年輕人不在外頭闖啊?


    鄰居李寶妮也歎氣:“那確實,我女兒過年回來,臉色蠟黃蠟黃的,一問就是加班到一兩點——工資也就那麽點兒,一年到頭啥也沒剩。”


    李寶妮的女兒是在連鎖店賣衣服的。嘴甜能說,現在大小是個主管,時不時深夜盤點,外頭出差拓店之類的,也是辛苦活。


    偏偏這兩年大環境不好,工資愣是沒漲上去,還得操心會不會裁員……


    說起孩子,家家戶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遠一點的周毛柱也歎口氣:“我兒上次說叫我們老兩口去市裏頭跟他們一起住,順帶幫忙帶孩子——那門口超市的辣椒,都要十多塊錢一斤!那吃得起嗎?”


    “帶小孩,早上送幼兒園,晚上接回來再送到興趣班,還都不在一個地方,公交車給我搞得暈頭轉向的,屋裏邊兒天天吹空調,哪有咱們燒爐子暖和。”


    “我住了一個星期,實在受不了,幹脆自己先回來了。”


    至於家裏的老婆子,當然還是舍不得孫子,留在那裏盡心盡力的照顧了。


    甭管種田這個事兒靠不靠譜,但反正宋三成找的這個理由是像模像樣的:


    “檀檀也說,這幾年的飯菜都沒有以前好吃了。我就琢磨著,反正人也留下了,幹脆給孩子種點菜種點稻子,自己吃著也香。”


    鄉親們一聽也樂了。


    “宋三成,現在村裏就屬你種田最多,成地主了——你這稻穀到時候熟了,我就不買米了,買你家的。”


    “對對對,我也買,外頭的大米看著白,那都是打磨拋光的,一點營養沒有,一斤好幾塊不說,還沒有以前自己種的稻子香。”


    宋三成可不敢答應:“我家就種兩塊田,還不夠自己家分分的,不賣不賣。”


    在場誰沒種過田呀?


    大夥一聽這話不樂意了:“兩塊田加起來也有好幾畝,咋,你家一年吃幾千斤稻穀啊?”


    宋三成也笑起來:“那咋辦?我這好稻種,味道好,就是貴。最好也才畝產一千斤。一千斤出七百斤米,也就夠兩三個人吃一年。”


    “回頭我家老頭老太太,孩子姥姥舅舅姑姑大伯……家家戶戶不都得分點嗎?”


    “就這點兒,也就夠自家吃吃。”


    村裏的人情往來就是這樣,鄰居親戚的總是要分一點來,不用多,但是得表達情分。


    大夥一算,多也多不出來多少,但肯定有多的:“不行,我今年還就必須吃上你家大米了,不然你家插秧的時候我不來!”


    大夥兒紛紛應和。


    這麽說的意思,那肯定是幫忙插秧就不提錢了。


    宋三成可不敢應:“就這麽兩塊田,我們自己插秧也要不了兩天……吃吃吃,真割稻子的時候來幫忙,大米飯管飽!”


    大家嘻嘻哈哈的,等到一塊田收拾出來,準備換地方時,這才有人想起來:


    “那你收拾這一二十畝地,就種幾畝稻子,剩下的準備幹啥?”


    宋三成也不瞞著:“種菜唄。”


    “我尋思著咱不打藥,到時候坐班車去市裏賣,總不至於賠本。”


    那也掙不了多少。


    不打藥,那草啊蟲啊就一層一層的,兩口子收拾都來不及,別提多操心了。


    更何況他們這路不好走,村村通班車一天一趟,來回得40塊錢……


    那菜還得上肥還得下力氣,菜市場那麽多攤販也都是市區附近農村的,比他們離得近,競爭也大……


    掙來掙去,也都是辛苦錢。


    大夥兒心裏算了一筆賬,實在不劃算啊!


    不過一想:“這可以,老宋你家裏喬喬得人看著,咱們年紀大了,打工也沒人要,自己種個菜挺好的。”


    “到時候我來地裏現買現挑啊!”


    ……


    ……


    村裏種植大多品種單一,而且各家各戶成熟季節重疊,很多時候菜也是要買的。


    另外,現在農村賣豬可以,殺豬自己吃也可以,殺豬賣違法了,不可以。


    檀檀接下來是要種稻穀,西瓜,各種菜,山上的板栗……會養蜂,因為紫雲英花蜜真的不能錯過!還有很多野菜。


    養豬養狗雞鴨鵝,還有魚蝦,菱角。


    還有什麽大家比較喜歡的農作物,歡迎大家留評論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檀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荊棘之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荊棘之歌並收藏宋檀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