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摩的這個計劃,其實簡單地說就是基因改造工程。具體而言,就是要結合高尖端的生物科技,加上3d打印技術,重新塑造一個個嶄新的人形生命體,然後再使用奪舍的方法,將人的靈魂注入其中---這樣一來,人就可以永遠不死了---毫無疑問,這簡直就是一個異想天開的“造神”計劃。


    對於整個人類而言,將會帶來一個如何樣美好的的未來?不修煉都能長生不老,實在是太誘人了,怪不得連領袖都會如此的著迷---不得不說,這麽天才的想法也隻有像羅摩這樣不僅學究天人、勤思善想的人才能提得出來。


    這麽偉大的工程,它的意義簡直比懸空城、海上漂浮大陸還要偉大得多。豈能是一點點錢就能搞定的,又豈能是一時半會都能搞定的?說它是一個跨世紀的萬年工程都毫不為過---


    這個計劃太龐大了!如果不出意外,能夠在三十年內完建哪怕是第一期工程,那也還算是非常如意的。


    為了不耽誤時間,羅摩在決定開啟這個工程的時候,就向林鑫定製了一萬輛運輸車、三千輛挖掘機、一千輛鑽山車。其實,這些東西都是林鑫旗下的一個特殊部門在生產。為了趕貨,林鑫甚至都搬到工廠住下了。


    所有的車輛,都是融合了科技和陣法的高性能產品。舉個簡單的例子吧:運輸車,一般能裝載一百噸的算是超巨型的了,但是林鑫開發的運輸車能裝載一萬噸,而輪胎都不帶變形的---有人會問了,開玩笑的吧?一萬噸還不把輪胎給壓壞?事實上,他的運輸車上印上了輕身符---說的再直白一點,那乾坤袋就算是裝滿了上萬斤的東西拿在手上也不會有半點重量,而運輸車的鬥就好比一個乾坤袋---在這種情況下,那車輛會損壞的非常快嗎?


    過了近一年的時間,東西好歹是準備的差不多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近十來萬退伍的老兵在接到羅摩發起召喚之後,也陸陸續續的開始在西寧集結起來---而那個時候,整個昆侖山在衛星上已經徹底的消失了去。


    在這之前,秦嶺上也出現過一次類似的事情,之後便有人偶然間撿到了一個功能無比強大的“皓月”(百密一疏,所有的情報部門工作人員都配備了皓月,可是在一次行動中犧牲了一個同誌,結果他手上的皓月可能是因為在戰鬥中受損,自毀功能被破壞掉了,後來被西方人撿到,研究了好長一段時間,破解了裏麵相當多的秘密)。對此,世界各國將這兩件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聯係在了一起。所以這一次的事情發生之後,包括歐美在內的所有國家的情報部門都積極的行動了起來,蜂擁向這片神奇的土地。然而此時,以昆侖山為中心向周圍延伸出去五十裏,完全都被戒嚴了起來。為此在昆侖山附近還駐紮了相當多的軍人,甚至還修建了許許多多新的兵站。


    裏麵的人出不來,外麵的人進不去。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與昆侖山相關的消息被徹底的封閉了起來。而這一切,除了國家派遣軍隊助拳之外,林鑫的大手筆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林鑫之前為了尋找空間通道,在陣法一道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不僅將無塵子的全部所學、黃泉老鬼的所有知識,甚至將羅摩之前的所有成果都應用了起來。在昆侖山的這一次實踐,真正的檢驗了一下,而效果卻是非常棒的。可以這麽說,如果不是修為高深,同時又對陣法一道上有非常精善的人,根本都進不了昆侖山的範圍之內。就算你能確定昆侖山就在你麵前,但是不管你往哪個方向試圖接近目標,終究隻能在原地踏步,走上一百年當你迴頭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還在原地。


    羅摩領導著十來萬退伍軍人,開始了在昆侖山裏麵的長期奮戰。分工明確之後,所有的人都行動了起來,所有的機器也開動了起來。在羅摩的大計劃中,第一個階段不過就是蓋房、挖山、填峽穀,就是這麽簡單。


    但是,就是這麽簡單的事情,他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畢竟這件事情可是涉及到將來那麽重要的計劃,稍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他每天都在大西北來來迴迴的奔波,針對地形,不斷地來豐富、完善自己的設計。


    這樣的工作,他也覺得大材小用了,但是有什麽辦法呢?交給那些學生去完成,自己真的能放心嗎?


    本來,羅摩的這個工程還在第一階段,根本談不上什麽技術含量,更說不上有什麽大風險。


    如果完全按照羅摩的預算,這個實驗基地所需的空間差不多就是1000000x9000x50差不多有45百億立方米。


    這個工程實在太浩大了,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好吧,就憑這十萬人的規模、再加許許多多高科技設備,就算一天挖一千萬個立方,如果要完全靠挖,也得要一百二十三年的不眠不休才能完成啊。


    事實上,昆侖山很大,裏麵的石頭又很堅硬,就算是現代高科技工具的挖掘。兩年了,昆侖山裏麵才掏出來一個十億立方米的空間了。算起來,一天也不過是挖出來一百萬來立方米啊。當然了,並不是挖掘的速度慢,實在是挖了之後為防止垮塌,還得將其加固啊---在昆侖山腳下,每天都有上萬輛大卡車在向外麵拉著石頭、泥土;與此同時,一車又一車的鋼筋水泥混凝土也在一車一車不停的往裏麵運送。


    照這個速度,有個一千年的時間第一期工程差不多就完成了。一千年!那豈不是說從宋朝就開始挖一直挖到現在?在這期間還需要持續不斷的有十來萬工人,還要這麽好的機械?


    當然,羅摩也想了一些取巧的辦法,在這個工程開始之前,他就曾經做過詳細的規劃。在挖山之前,大概有十年的時間,他帶著十萬工程兵在那些以前就低窪的地方都修上了許許多多的堅實建築,並且將這些建築用通道連在了一起。隻要是能用的地方,都修上了相當的建築,然後將昆侖山裏掏出來的石頭、泥土全都填上去。這樣一來,有四個方麵的好處:第一,土石的堆放問題解決了;第二,對新修起來的建築也是一個不錯的的掩護;第三,增加了許許多多將來試驗用的場地;第四,填出了一片廣闊的平原。這樣也是很好的,不是?


    事實上,這十年的時間差不多建造了五十多億立方米的建築。這些建築現在還裸露在外麵,隻需要昆侖山裏麵的四百億空間挖通,用挖出來的石頭泥土將其掩蓋,然後再將所有空間連在一起,就差不多了。


    一百億立方米距離45千億的距離,還是差得太遠了。算起來,還是得再花好幾百年才能完工啊---


    我滴神,這個工程到底還怎麽繼續下去啊?


    到目前為止,除了羅摩之外,估計沒有人在看好這個工程。很顯然,在其他人看來是沒辦法繼續下去了。


    當然,羅摩的決心很大。在他看來,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就算是這一輩子挖不完,下一輩子還要接著挖;自己挖不完,讓兒子接著挖;兒子還挖不完,讓孫子挖---這典型就是一個新時代的愚公嘛!


    羅摩本來還指望國家再給他增兵一百萬,但是領導人委婉地給拒絕了。是的,進入老齡化以來,工人實在太缺了。別說再給一百萬了,就是之前給他的十萬退役工程兵,國家都是有意讓他們全部迴家---你羅摩的計劃再誘人,但是在我活著的時候,肯定是都看不到希望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做一點有現實意義的事情呢,不是?


    羅摩沒有得到國家的繼續支持,但是下定了決心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會迴頭,就算是撞了南牆也不迴頭。


    忙碌的時間就是過得很快,轉眼間又是十二年過去了。十二年從來不間斷,一直在工地上來來迴迴的奔波,羅摩並沒有覺得累,相反他的心裏充滿了激情。張欣也一直很支持他,一有空就跑到工地上來看他。


    但是對於那麽多的工程兵來說,這十二年,雖然得到的收入比自己在外麵工作高了近十倍,但是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是個人都受不了啊---羅摩有一段時間在營地看到了一些非常難啟齒的事情,心中頓時覺得有些悲哀起來。但是要讓這些人出去,自然也沒問題,但是很麻煩、難於管理啊---沒辦法,羅摩將這些工人的妻子全都接到了工地上來,順便還將他們的孩子全都免費送往了林鑫的學校---這樣一來,這些人好歹也沒有別的怨言了。


    羅摩最開始以為這些人會全部死在工地上---他甚至都在策劃在新堆起來的平原上修一座大型的療養院了---其實這樣想也沒有錯,畢竟對於所有人來說,這個地方將是一個最大的秘密,當然不能讓人將消息帶出去了---雖然林鑫之前開發出來一種迷藥,可以讓人完全失憶---要命啊,這些人都是為自己的事業付出過所有精力的---


    好在,羅摩這樣的設想很快就沒有前提了---


    (兄弟姐妹們,正合愛你們,也希望得到你們的愛。實話實說,如果不是哥們心理素質一直超好,估計就現在的成績,早就太監了---雖然正合也非常熱愛寫作,但是總的吃飯吧?為了寫作,正合已經放棄了不低的收入,而現在起點的大大們也不理睬,簽約至今沒有音訊。當然,正合也知道,就現在的點擊率,要簽約起點也沒有信心啊---所以,大家在看完之後,如果覺得好,不妨投一張推薦票,或者給你的朋友說一聲,拜托了!此處不算字數)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堂創建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勝並收藏天堂創建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