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鳥重工失去了洲際導彈發射能力。


    不僅是五個導彈發射井被摧毀了,在發射井周邊的洲際導彈,都被銷毀了很多。


    他們短期內想要重建這個能力並不容易,在至少幾個月的時間裏,不用再擔心這個問題了。不管是要重建導彈發射井,還是補充導彈數量,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工作。


    而在星際戰士摧毀那些導彈發射井之前,據統計,至少已經有五百發洲際導彈,被發射向了聯盟各處。其中,大部分的導彈,仍舊瞄準向了複興城、衛興城、前線軍隊;另外加起來還有八十枚導彈,落到了北穀市、高塔市、北工市(極北工業城改名而來)。


    其他地方則沒碰上導彈。


    估計是更東邊的區域,比如斯卡羅市、雄崖市之類的地方,已經超出了黑鳥的巡航導彈的打擊範圍。而像是北青穀地區的其他地方,那地廣人稀的,人家也不會用導彈去炸農田;中央行省、高塔行省、中北行省的一些其他區域,雖然也有一些工業價值,而且完全沒有防空力量,但畢竟工業分布情況很分散,且情報不明,炸起來不劃算,所以就沒遭受到打擊。


    衛興城和複興城受到的攻擊頻率是最高的,不過打向這裏的導彈,大部分被攔截,尤其是衛興城,在之後就一次沒吃到了。那是因為顧航親自去了,幫忙攔截了未被‘反射者’防空係統擋住的導彈。


    不過,他去了衛興城,複興城就倒黴了,在幾個波次的打擊下來,還是有少量導彈落下了下來,炸到了街區、居民區和工廠。


    但總歸來說,損失相對還是可控的。兩座城市的上空早早拉響了防空警報,該疏散的疏散,該迴家呆著的迴家呆著。哪怕有居民區遭受了戰爭損傷,毀掉了兩棟建築,傷亡人數控製在了五十人以內。


    狀況最糟糕的就是北穀市、高塔市、北工市。


    北工市雖然有一些過去極北工業集團留下來防空係統,但是在水平上肯定跟‘反射者’沒法比,攔截效率也不大行。


    至於北穀和高塔,那更是壓根兒不存在防空係統,純挨炸。


    根據事後統計,這三座城市,挨的這大幾十枚導彈的轟擊,總計有超過五千人的傷亡!


    這還是在第一波導彈襲來之後,所有拉起警報的城市,都疏散人群、停工停產、能躲進防空洞的就躲,躲不進的就迴家瑟瑟發抖。


    但就算是這樣,聯盟的人員傷亡仍舊慘重。


    目前初步的、粗略的統計下來,從人口到建築到產業到貨物……總計得有上百萬稅幣的損失。


    顧航是非常心疼的。


    最心疼的就是人口的損失。五千人的傷亡,其中就算是有三千多人隻是受傷,裏麵至少有一半以上經過一段時間的醫療救助,可以最終迴複生產勞動能力,但這仍然是巨大的損失。


    但他仍舊不得不慶幸,星際戰士們的工作是非常傑出的。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了黑鳥的洲際導彈對於聯盟的威脅。


    五百枚導彈的轟炸,就帶來了一百萬稅幣的損失,黑鳥的彈藥儲備當然遠遠不止這麽多。真的讓這個數字打個十倍出來,那千萬損失肯定打不住。


    北穀市是北青穀行省的首府,是聯盟最重要的食品加工中樞,以及食品運輸樞紐;高塔市是聯盟重要的資源收集和初加工基地,以及能源基地。光這兩個地方被毀滅性打擊,那損失就不止千萬了,更何況北工市在繼承了極北工業的遺產之後,幾乎可以算是聯盟第二大工業中心。


    可以說,星際戰士們這次出擊,為聯盟挽迴了至少兩千萬稅幣的損失,拯救了無數生命。


    這次事情,也給顧航提了個醒,給了聯盟一個深刻的教訓。


    在他的指示之下,衛興城已經開始著重在擴大‘反射者’的生產線了。


    四個型號,載具型、防空型、艦炮型、軌道型……全都要提上生產日程。


    這四個型號,規格是從小到大排列的。載具型本來就在大規模生產,雄獅坦克上、風隼上,都用得上;防空型以前隻是小規模生產,現在必須要加大生產力度;艦炮型也要進行生產了,後續聯盟的‘旅航人’飛船上用得著,雖然這玩意兒連巡邏艦的規格都算不上,但至少能裝一門艦炮型的反射者。


    至於軌道型,那是既可以用於地麵反軌道戰,可以直接將激光炮從地麵射上太空,讓聯盟未來在碰上軌道打擊的時候能有還手之力,也可以建設在星港上,讓星港變成武裝星堡。


    甚至,塔迪烏斯那裏已經接到了顧航的任務,要開始準備覆蓋整個聯盟軌道防空體係,主要依靠的裝備就是‘反射者’。


    而在當下,對於黑鳥,聯盟也不是光挨揍不還手的,他們同樣做出了對等還擊。


    利刃猛虎號在軌道之中,對黑鳥城進行了一整天的軌道轟炸,直到把儲備的彈藥給打空了才算是罷休。


    黑鳥可不像是聯盟對付他們的導彈發射井一樣,他們對於軌道轟炸是沒有反製手段的。他們既沒有反軌道火力,可以跟利刃猛虎號對轟,也沒有能力投送一隊精銳陸軍,登錄到星艦上去。


    那就隻能挨炸了。


    隻可惜,這是利刃猛虎號,不是五重奏號,不然,黑鳥城損失的絕對不是外城,整個核心城市都要被炸爛,有能量護盾也不好使。


    不過,一時之間轟不爛也沒關係,大可以再補充彈藥,過幾天再繼續炸。


    一些大的炮彈,比如以前五重奏號上的‘忠嗣之怒’,甚至是‘熱錘’,聯盟是造不出來的。但‘反射者’和‘捍衛者’的,沒啥問題。


    尤其是‘反射者’,利刃猛虎號上的‘反射者’是艦炮型,但技術規格是通用的,聯盟完全有能力給利刃猛虎號提供優質的能量電池,讓他們放開手的繼續轟炸。


    核心區域保下來了又咋樣?軌道上有一個利刃猛虎號飛著呢,有大規模的物資往外運輸,那就炸;偵測到前線部隊大規模集結,那就炸,軌道優勢在我,那這仗就好打許多倍了。


    實際上,前線的戰爭,已經正式打響了。


    聯盟的軍隊,在荒漠上,跟敵軍先鋒已經碰上了麵。


    不過,到現在為止,戰鬥規模也不算大。


    聯盟的二十五萬軍隊,已經在荒漠上,建立起了一條長長的、由南向北的防線。


    整個西漠地區,南接北青穀西邊的大海,北接北海,跨度是很大的。僅僅25萬人,並不足以將這麽大的防線給全都罩住。真要那麽幹的話,巨大的防線跨度會將兵力攤得特別薄,並且糟糕的道路會給聯盟的後勤補給線帶來災難性的困境。


    在這個前提性,作為前線最高指揮官的顏方詡少將,采取的還是‘全麵盯防,重點防守’的策略。


    所謂‘全麵盯防’,指的是安排了大量分散的小部隊,駕車在巡邏,以及設立了眾多的哨點。這覆蓋麵積就還不錯,再加上空軍兄弟,駕駛著風隼在全天候的進行巡航偵查。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阻止敵人越過防線。


    所謂‘重點防守’,指的是將兵力重點布置在荒漠大道上,分批、有層次的、以多個師為一部,建設立體式的多層防線,以點控麵。


    顏方詡通過這種方式,以26個師旅,總計25萬人,掌控著南北三千公裏的防線。其中的‘重點’,在沙漠大道的這條主動脈上,以及南北向的幾個綠洲上;至於南北縱向三千公裏的末梢,以及廣大的沙漠地區,那就隻能靠空軍、靠巡邏小隊去看了。


    這養的掌控力當然是很薄弱的,但顏方詡沒有別的法子了。


    對比他要控製的區域,他手頭上的兵力還是太少。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根據在敵後方收集情報的人員,迴傳的消息,綜合空軍的越境偵查,顏方詡發現,敵人好像並沒有采取重兵集結、重點突破的戰術。敵軍分散成了許多小股部隊,似乎在試圖在三千公裏的縱向防線上,進行滲透、穿插。


    不管這幫黑鳥的機械軍團,在搞穿插的時候是想要直接插到聯盟腹地,還是在西漠的環境下,大打包圍殲滅戰術,總之是不能讓他們得逞的。


    為此,顏方詡就不得不采取這種策略來應對,雙方也因此逐漸開始陷入到了小股戰爭的泥潭之中了。


    單一看,戰鬥規模不大,主要是以班排級別的規模進行戰鬥,最高不過上升到連一級。但戰鬥的頻次卻很高,正經打起來,人員和裝備的損失數量,也不在少數。


    而顏方詡,有點受不了這種態勢了。


    他在籌劃一個大行動。


    ……


    中央集團軍政委,擁有準將軍銜的米克爾·尼爾森憂心忡忡的對顏方詡問道:“這會不會有些太激進了?總督大人給我們的明確指令,是要求我們在戰火不燒到聯盟本土的前提下,盡量采取防守態勢嗎?結果您現在就要下令我們的軍隊,向西發起全麵進攻,並且還要讓熄風旅構成一個裝甲集群,在兩天內突進三百公裏?”


    尼爾森質問著的時候,目光也始終沒有離開就在他和顏方詡身前擺放著的作戰沙盤。


    這座虛影沙盤,也是個高級貨,是總督大人通過顧氏商行,進口的一個玩意兒。在輸入了參數之後,多個伺服顱骨共同計算之後,通過特殊的造影技術,可以顯示出不同比例尺大小的立體影像作戰地圖,支持放大縮小。


    虛影沙盤上,幾乎囊括了整個西漠地區以及北境的西部,從南部的海灣到北部的峭壁海峽。聯盟的軍隊信息,也全都體現在了此處,成一個個小人、小車、坦克的模型,上麵還插著該隻部隊的番號旗幟。


    與此同時,在軍團的對麵,還有一麵又一麵紅色的旗幟,代表著敵人的軍隊。


    這些信息當然不是實時更新的,而是依賴於參謀團隊,按照特定的技術規則,將各種前線傳迴來的數據,匯總後輸入進去成型呢。關於敵人的情報,是要依賴於各類偵查手段,搜集而來的。既不保真,又不知道敵人的具體番號是什麽,就隻能自己編一個代號,上麵標注下敵人的大致兵力和部隊構成。


    目前,在這章虛影沙盤上,已經有密密麻麻的進攻箭頭,已經畫好了。


    這些箭頭,就代表著顏方詡的計劃。


    幾乎所有師旅級的單位,都有向前進攻的要求。其中最誇張的,就是第1旅,第3旅,第46、47旅,在西漠大道上,集結成了一個裝甲集群,沿著大道要往西邊挺進三百公裏,中間要穿過無數的紅色旗幟標識,最終抵達一處名為‘尾蠍’的綠洲地。


    那裏,據稱是黑鳥軍的一個重點後勤補給中樞。


    黑鳥的改造人、機械狗、無人機、無人駕駛戰車、無人自行火炮……這些東西,用不著吃飯,可是彈藥補給是仍舊是必須的。而且,它們對燃料、對電力等能源後勤補給的需求,比人類軍隊要高得多。


    摧毀敵人在這方麵的儲備,確確實實能夠大幅度降低戰鬥難度,算得上是輝煌戰果。


    但是……


    難度也太高了。


    尼爾森有些猶豫。


    但顏方詡對此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你說的沒錯,總督大人的命令確實是防守。但是,尼爾森,我們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總督大人要我們采取守勢的目的是什麽?是希望在星界軍到來之前,我們獨立與黑鳥的作戰之中,必須要控製損失,迴頭兒讓那些星界軍頂上去解決問題,不是說就這樣永遠守下去就可以了。”


    “但現在的情況,顯然不支持我們這麽做。”


    “那些鐵皮怪物不敢集群跟我們打決戰,甚至放開了對沙漠大道的控製,轉而小群的進行滲透、穿插。為了阻止他們,我們的戰士也分成了小股部隊跟他們在沙漠裏打了一場又一場血腥的戰鬥。”


    “這根本不是我們的優勢,半個月來,我們損失了超過四千人了,不能再這樣流血流下去了。”


    “必須要出一記重拳,我們才能守得下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