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現在抽萬元檔的科技,是百分之百出貨的。


    而且,大概率是好貨。畢竟,就算是史詩級科技,都有20%的概率抽出來呢。


    而在他這一波連抽之下,也確實出了一發史詩級科技。


    【靈化發動機】


    這是可以直接利用高壓縮能源晶塊的發動機技術。


    像是戰犬級泰坦這種級別的玩意兒,都配不上使用靈化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一般用於大型泰坦、星艦上的。而一些中大型的星艦,例如驅逐艦、巡洋艦這個級別,大規格的單個發動機已經不行了,需要相應的設計藍圖,製造出發動機組。


    有了它,再盤算下現在已有的各類技術,顧航現在就基本具備了建造大型星艦的能力。


    但實際上……現在聯盟隻有一個小的造船廠,還是隻能造點旅航人。


    這有點尷尬。


    不過,在這一波收獲的精英級科技裏,也有一些好東西,解決了顧航的這個問題。


    【造船廠藍圖】。


    這是類似星港技術藍圖的一整套完整技術,按照這套藍圖,以及配套的黑箱,可以打造出多樣的零件,建設先進水平的造船廠。


    同時,這次抽出來的精英級科技中,還包括了【巡邏艦】的建造技術。


    這是正兒八經的軍艦了,雖然比護衛艦還要再低一個級別,但勉勉強強已經能夠在海軍戰鬥之中,以狼群姿態,發揮出一定的作用。也可以用於航道保衛工作,打擊海盜。


    星界隧道之間,可不算太平。


    另外,精英級之中還出了一樣讓顧航挺開心的技術:【獅王坦克】。


    這玩意兒的戰鬥力自然不用多提。


    能造了之後,聯盟的裝甲旅部隊要是一個旅能配上個兩三台,那戰鬥力也會有個飛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樣進階級的科技:【運輸艦-飛豚型】。


    技術級別上,跟旅航人一樣,但是比旅航人大多了,甚至比巡邏艦這個級別的正經軍艦還要更大得多。


    雖然基本不具備作戰能力,也沒法進行很好的戰鬥改裝,勉強搞了,算是武裝商船,但戰力也垃圾得不行。


    但是拿來運貨、做客運,就不錯了。一次性可以拉超過8萬名旅客的同時,還可以運載大量的物資,可供這些旅客在星界旅行中度過數個月的時光。內部還能套上一個小型的循環係統和合成澱粉係統,緊急備用。


    這東西,顧氏商行也對此有很大的需求。


    造了,就不愁賣的。


    而且顧航也不打算賣,這東西經濟實用且靠譜。整個一百艘出來,一個月能從科羅嘉到怒梟星往返三迴,可以去黑箭星往返一迴,一次運個兩三百萬人,遷徙工作都好辦很多。


    至於剩下出的四個進階級、一個基礎級的科技,作用就不大了,甚至有些都是聯盟通過貿易、通過自研技術升級,已經獲得的生產能力,沒有特別拿出來講的必要。


    不過,一萬檔抽到這個程度,獎池看起來就沒有剛開始那麽美好了。史詩科技概率掉到了10%,精英級也就30%了。


    砸吧著嘴,顧航手一抖,又是二十發下去了。


    這一波,運氣還算是不錯了,先出了一個史詩級科技,概率跌到5%了都,結果最後一抽又來了一個。


    這兩個科技,分別是【驅逐艦-設計藍圖】和【焚天魚雷技術】。


    驅逐艦,這都已經能算得上是大船了!


    天馬艦隊算得上是龍鷹星區內第二大海軍艦隊,主力是那七艘巡洋艦不假,但驅逐艦也就三十來艘。單一艘的造價,最最便宜也要十億,貴的型號要數十億。中間的差別在動力、在火力、在占卜、在防護……總之門門道道很多。


    但總的來說,驅逐艦無論如何也能算的上是海軍艦隊規格上分水嶺了。在小型海戰衝突之中,驅逐艦是殺手鐧,是鎮場神器;去到了大規模海軍決戰的戰場上,驅逐艦也並不能被忽視。正經的大船,要是真給人家火力猛的驅逐艦打了集火,也會頂不住;虛空盾過載的時候,抽冷子挨一炮搞不好就要翻船。


    當聯盟造船廠可以建造驅逐艦的時候,那就是登堂入室的時候。


    不過,在這一步之前,聯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設計藍圖以及配套黑箱,給了聯盟造船的能力;


    靈化發動機,以及配套的躍遷發動機、躍遷防護立場、躍遷識別技術、精金技術……這些,也全都滿足了造船的前置科技。


    然而,建造一艘真正意義上的驅逐艦,仍舊還有難點。


    造船廠的技術水平,在得到了【造船廠藍圖】之後,可以解決一部分;技術工人,可以培訓;但是,驅逐艦得有武器,得有防護,不然隻是個船殼子。


    雖然星艦的船殼子也很值錢,這是基底,但畢竟顧航要的不是造了再拿去賣。


    更何況,造船殼子,再送給別人加工,那收益也會大打折扣。


    不過,這個問題也在隨後就解決了。


    在這二十連抽之中,顧航還抽到了六個精英級科技。其中就包括了兩項m級規格的武器,分別是【m型規格‘熱錘’宏炮】、【m型規格‘裂空斧’導彈】。


    m型規格的火力,當然足以充當驅逐艦的主炮。圍繞這兩樣,聯盟後續甚至可以開發兩種型號的驅逐艦,分別以導彈為核心的導彈驅逐艦,以及以宏炮為核心的炮艦。在海戰之中,都可以起到不同的戰術作用。


    至於s級規格的諸多副炮,無論是動能炮還是能量炮,亦或者是手術刀導彈,聯盟都有相應的技術儲備。


    同時,在這二十抽裏,進階級的科技中,也拿到了【能量護盾發生器】這項技術。


    雖然不是虛空盾,但驅逐艦用能量護盾也馬馬虎虎吧。虛空盾雖然好,但要配備它,成本會急劇飆升。除了虛空盾本身的造價就高得多之外,它還需要更多的能源供給,也就意味著要配備更多的靈化發動機組。而發動機組的數量增多,並不是簡單的加法,設計難度會大增,成本也是會爆增。


    這麽看下來,在這一係列的技術到手之後,加上過去的技術儲備,聯盟造船廠大有可為了。


    至於第二樣技術,【焚天魚雷】,這就是更可怕的玩意兒了。


    這是殲星武器,其造出來的成品,大小就有幾棟百層大樓綁起來那麽大,至少需要巡洋艦以上的星艦才可以完成發射任務,或者是投放到地麵上之後,人工引爆。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爆炸之後,點燃整個世界的大氣層,形成席卷全球的恐怖浪濤。從空氣到水到地表的輕物質,都會在連鎖反應之下,或早或晚的全部燒起來,整個世界會在一兩周的時間裏,燒成一個太空中的大火球,一直燒到整個星球表麵都沒東西可燒為止,整個時間看星球大小,少則持續幾個月,多則數年。


    它確實毀滅不了一顆星球,但足以毀滅星球上一切的生命。隻有極端強韌、又躲在很深的、幾乎密封的不能被天火順著空氣燒進來的地方,熬過幾個月、幾年,才有機會躲過去——也隻是有機會而已。在恐怖的燃燒之下,會引起很嚴重的地質活動,地底結構也很容易塌。


    但就算是躲過去了,後麵要熬幾個月、幾年,地底的環境能不能承載幸存者生活這麽久,那也是個問題;就算真躲過去了,整個星球地表燒得什麽都沒有了,後續又如何活、如何延續族群?


    這種滅絕性武器確實不一定能夠百分百保證把地表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殺幹淨,但卻足以滅絕族群。極少數的幸存者,燒完之後毫無價值的星球上也毫無意義了。


    不過,其實在常規戰爭之中沒什麽卵用。


    它極為昂貴,一顆造價快抵得上一艘巡洋艦了。


    突防能力很弱,非常容易被攔截,一發簡單的捍衛者或者反射者,打中了就能讓它報廢,拿來打敵艦那是癡心妄想。


    作為滅絕令武器可以,但想占領星球顯然不能放這玩意兒,放完星球也就廢了。


    而如果是那種滅絕性大戰,投放條件的苛刻,也要求投放方需要完全占領、並控製星球軌道,不然放一顆人家反軌道火力在大氣層外打爆了它,也就沒用了。


    最常規的使用場景,就是完全控製了軌道,地表上的戰鬥又搞不定,星球也不打算要了,那就來一發,滅絕了事。


    幾個月前的科羅嘉,就差點走上這種路。如果顧航沒解決問題,並且評估下來解決不掉了,那就往上打申請,找一個能背的起這個責任的大佬,定下來,調一發焚天魚雷過來,趁著邪教還不能把反軌道炮布置得覆蓋整個星球,跑到與菲諾市位置相對的星球背麵把焚天魚雷投放了,那就算是對科羅嘉執行了滅絕令。


    顧航想了一下,這項科技很敏感,比過去顧航獲得的一切科技都要更加敏感。


    像是騎士機甲、戰犬泰坦這些東西,其實已經很有問題了。步槍、坦克、裝甲車、戰機這些玩意兒,機械教並不怎麽介意技術擴散。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有可能也是帝國與機械教的默契。


    但是,到騎士機甲和泰坦這兩樣機械教頗為標誌性的產品,那可就封鎖得比較嚴重了。


    雖然好像也沒聽說過有因此而爆發過什麽戰爭,但就目前來看,除了機械教的鑄造世界,與個別跟機械教關係特別緊密的地方之外,沒見過有別的地方能造。


    別說製造了,就算是能使用這類戰爭機器的非機械教勢力,那都沒怎麽聽說過——騎士機甲除外,很多封建世界都會買,或者直接成為聽命於機械教的騎士世界。


    泰坦出現在戰場上,要不就是有機械教的護教軍的行動,要不就是有機械教參與的帝國軍隊行動——很多星界軍軍團之中、海軍之中、乃至於行星總督的麾下,都有機械教成員的身影。


    而像是顧航這裏,情況就很紮眼了。


    焚天魚雷相對戰犬泰坦、遊俠騎士來說,可能還是更惹人注目的東西。


    如果說,前兩者顧航還可以小心謹慎一點,對機械教,敬而遠之。反正整個龍鷹星域之內,也就隻有一個鑄造世界,還遠在雲羅星區,與天馬星區這裏的信息聯通並不緊密。顧航可以對外絕不明說泰坦和騎士機甲的來源,但暗示自己得到了機械修會中的某個教派的支持,是誰我不細說。


    等到真不得不表露的時候,那就把武佳蓉推到前台。


    不許我有一個天才一般的、能自己開發出泰坦的天才?


    武佳蓉現在的水平,也達到了統禦主教的水平呢。


    對於她,隻要達標,顧航就給升級,不等她自己升。


    甚至,顧航還捉摸著,等到武佳蓉水平更好一點、自己整體勢力更強勁一些,能頂得住更大的壓力的時候,先下手為強,把武佳蓉推出來,建立一個機械修會的分支教派。


    不過那也是後事了,目前,還是以苟、以糊弄為主。


    能糊弄多久,那就糊弄多久。


    而展露焚天魚雷,則嚴重與這個目標相違背。


    這東西現在用不著,不敢賣,量產難度大,還真沒必要。


    黑箱大概四年能拉出來一發成品,那就用黑箱產著吧。


    隻要自己手裏有,必要的時候能用得上,就行了。


    心思轉迴科技抽獎上,除了這些之外,還出了四個精英級科技。


    【軌道防禦係統-設計藍圖】、【運輸艦-鯨級】、【‘麒麟’戰機】、【護衛艦-設計藍圖】。


    都是相當靠譜的東西。


    【軌道防禦係統】自然不用多說,這套技術可以讓顧航麾下的技術員們,得以能夠充分的掌握將各類炮火,搭建成可靠的防空體係。配套的偵測與鎖定係統,可以更好的擊毀麵對星球的進攻。


    有錢的世界——比如飛翼星那樣的,會將軌道防禦係統覆蓋全球。


    當然,這樣成本很高,但至少要把重要節點,比如說衛興城這樣的工業核心給覆蓋上。


    科羅嘉的各個巢都上本身都具備一定的軌道防空能力,可以先緩緩;黑箭星其實也有;怒梟星真是從一窮二白開始建起來的,要優先安排上。


    【運輸艦-鯨】這是個比飛豚更高一級的運輸艦。


    【護衛艦-設計藍圖】也不用多說。


    這兩樣科技的到手,直接更進一步的補足了聯盟造船廠當下的生產線。


    當這些科技,全都能夠應用起來的話,那聯盟的造船廠整個產線就很完整了。民用船隻從【旅航人】到【飛豚】到【鯨】;軍用船隻從【巡邏艦】到【護衛艦】到【驅逐艦】。


    不僅是船隻建造完整,圍繞船隻建造的一係列產線,也都是完整的。從艦船設計到艦船建造;從艦載火力到護盾發生器;從星港到造船廠……


    想到這裏,顧航躊躇滿誌。


    飛翼星為為啥富有?為啥扛著5級的發展係數,一個人口就要交0.5稅幣的帝國稅,還能這麽有錢?


    除了星球本身發達之外,猛的就是造船業。


    人家四年一個建造周期,能爆出來1條巡洋艦加8條驅逐艦,外加還有其他小戰艦、民用船隻不計,這能不富嗎?


    一己之力,撐起來天馬艦隊不說,還能大量的出口、銷售,以及直接以船隻交帝國稅。龍鷹星域在跟綠皮血拚的戰爭之中,海戰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靠的就是飛翼星的兇猛產能。


    要不怎麽說天馬星區一出事,馬上就有星域特使過來了呢?擺平了天馬星區的災難,她就直接飛升內政總長,成為星域的二號人物了。


    那不就是因為,天馬星區裏一個科羅嘉,一個飛翼星,實在丟不起。


    而未來,顧航期待的就是怒梟星也能夠達到類似的地位。


    至於最後一項科技,【‘麒麟’戰機】,這個算是【風隼】的威力加強版。


    主要是火力更猛了。


    而且,麒麟戰機的這套科技裏麵,其實是兩套。一套用於大氣層內的正常空戰,另一套,則可以通過一些配件改裝,產出艦載版本。


    之所以風隼不這麽搞,主要還是因為風隼的威力打星艦那簡直是撓癢癢,改成艦載版本意義不大;但麒麟的火力,已經能夠威脅到戰艦了。


    艦載版本的麒麟,也要配合星艦本身做一些改裝。這種戰機可以被特殊的彈射裝置,類似投送艙、登艦船一樣,急速投送到敵艦的臉上,然後對敵人進行持續的火力打擊。


    如果膽子再大一些,可以慢速通過虛空盾或者能量護盾,進入到護盾體係的內部。可以掩護登艦艙,可以直接對艦船進行打擊,必要時裏麵塞個幾百人,也能做二次空投……


    這又是一次對星艦的作戰武器的補充,同時陸軍也可以得益。


    而除了這些之外,剩下的進階級、基礎級科技就沒啥好說的了。


    一樣,要不就有了,要不就不重要,好一點的也隻是對已有科技的一些升級。


    ……


    連抽三十發萬元檔的科技之後,顧航手頭還剩下四十五萬的恩賜。


    想了想,他還是克製住了繼續抽獎的想法。


    雖然抽獎很讓人上癮,但是顧航需要現實一點。


    手裏這幾十萬上百萬的恩賜點,那是上一次大戰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眼見著打不上這種大規模的戰爭了,就靠每月恩賜點數,以及治安戰的獎勵,一年下來也就攢個幾萬、十萬的樣子。


    這就意味著,顧航手裏這幾十萬的恩賜,是沒法複現的。現在花的開心,迴頭需要恩賜點數的時候,就哭得多難看。


    科羅嘉上的事情,如若需要大量的軍隊、大量的行政人員,或者可能出個什麽事情,都需要顧航手裏能夠保持有一定的恩賜點數儲備。


    現在沒恩賜點,顧航就特別沒有安全感。


    而另外一個原因,也在於再多抽出來一些科技,意義也不大。


    這一波抽出來幾十個科技,不管是那些顧航覺得重要的,還是覺得不那麽重要的,聯盟都需要時間來消化他們。


    再多抽出來一些,會消化不良。


    實際上,就光現在就挺難搞的了。


    顧航前麵躊躇滿誌、夢想的全鏈條造船廠,實際上要建造起來,哪怕有全備的技術,但完成諸多的建造、培養合格的工人與技術專家,仍舊需要時間。


    但好在,顧航在檢視建築界麵的時候,看到了有新東西。


    綜合學院、技術學院、忠嗣學院、民用/軍用工廠,這四類建築,都有了更高級別的版本。


    忠嗣學院和工廠變化不算特別大,用高級版本也隻是提升教育水平與質量,工廠的生產效率額外加值變得更高,單純是數值上的提升。


    而綜合學院和技術學院,除卻數值上的提升之外,最大的變化就是多了兩個訓練選項。


    綜合學院下麵出現的訓練選項,名為【合格的專業人】,大約內容是根據學生所屬的專業,迅速將其培養成合格的畢業生水準。


    這個水平,距離人才、距離英雄激活的程度,還差著檔次呢,但卻也不失為速成的、批量產出專業人才的方式。


    聯盟的綜合學院內,有行政、管理、經濟、商貿、文學……諸多類型的專業。


    相關的人才缺口,一直都是很大的。


    而技術學院下麵出現的新訓練項目,名為【初等專員】。


    這是機械教的最低一級的職稱,但其實現在技術學院三年學製正常畢業出來的學生,能達到這個水平、通過聯盟自己組織的初等專員考核的,也就兩成而已。


    而現在,能夠直接訓練了,等於批量製造優秀畢業生,也是好事。


    這兩個訓練選項的價格,都是10點恩賜一個人,跟政委一個價格。


    看著便宜,但實際上,對於聯盟現在超級巨大的人才缺口來說,顧航手裏幾十萬的恩賜簡直杯水車薪。


    然而,就如他在建設名鹽城的時候一口氣訓練了四萬忠誠官員一樣。全麵來搞,那固然不夠用,但是針對某些方麵,專項加強,卻能夠極大的加速發展。


    看來,是時候要返迴一趟怒梟星了。


    ——————


    6k章節


    4k算常規更新,2k還債。


    還欠16k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