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蜂街區的變化,讓商延文感覺到了一種不真實感。


    他四年未歸,怎麽感覺跟換了人間一樣?


    別說四年了,就算是過去四十年,綠蜂街區都沒有過這麽大的變化。在過去的時代,巢都的下巢區,人的麵孔一張一張的換,但除了人之外,那些建築、那些街道、頭上布滿管道的天花板……都仿佛是被時間禁錮了一樣,從來不會有什麽變化。


    在去飛翼星上學之前,商延文就親身經曆過伊絲普茜市長帶來的改革政策,那讓他們的街區人們吃上了飽飯,有了工作,人們有了前途;在飛翼星上學的時候,他也從一些報紙之中,看到過聯盟的改革仍然在不斷的深化,科羅嘉上的各大巢都改變很大。


    然而,從報紙上透過文字、透過照片看到的東西,跟自己親眼見到印象裏的家鄉大變樣相比,那衝擊力能是一樣嗎?


    家鄉已經大變,不再是記憶裏的模樣了。但商延文對此一點都不難過,隻有開心和振奮。


    這樣的變化,他隻求來得再快一點、再多一點!


    他遺憾的是,過去四年的改變,他沒能親眼見證;他激動的是,接下來他將不會再錯過了。


    提振心情,他先迴了趟家,見了父母與兄弟姐妹。


    家人的驚喜自不用多說,而更加感慨的是他自己。


    原本他一家有七口人,除了一個哥哥早夭之外,剩下四個孩子包括他在內,都是父母一手拉扯著艱難長大。


    而如今,大家都挺好的。


    他的父親和母親都在街區五年前開的供銷商場內工作,他的父親是貨物的裝卸工人,而母親則負責商場內的導購工作。


    早些年,二老一開始都定級e5,如今都已經漲到了e8級別了。食品、生活必需品的福利,再加上津貼,已經足夠養活一家人了。一家人也搬進了新建設的集體公寓裏,除了他之外,家裏四口人,分到了一個有六十平米的公寓房屋。


    房屋裏有三個房間,一個盥洗間,一個能當小餐廳使用的加開放廚房。


    父母住在主臥,兩個小次臥也足夠弟弟妹妹分開居住。


    整個環境還是有些小、有些局促,也談不上什麽裝修,就是簡簡單單的有些家具、櫃子。但至少,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地方睡,有自己的空間。可以自己做飯,有聚在一起吃飯的桌子,有一套廚具、餐具。


    這已經比他記憶裏伴隨他長大的那個‘家’,要好上太多了。


    姐姐之前在紡織廠工作,憑借識字、有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會計知識,在紡織廠裏做文員,兩年前嫁給了一個年輕人,已經搬出去跟丈夫一起住了。


    姐夫來自其他地方,是街區的辦事員,目前在負責一個新的供銷商場的建設。兩人已經有了孩子,也分到了一個六十平的房子,小侄女如今一歲出頭,健健康康的,小兩口眼見著未來的日子會過得挺紅火的。


    妹妹和弟弟在讀書,妹妹的成績雖然不如他當年那麽逆天的一路第一殺上去,但如今也是街區中學的好學生,有機會爭取一下一下社區高等中學的就讀名額,雖然獎學金有點難,但隻要考上有e4或者e5的定級,福利可以保證生活,津貼可以補充一部分負擔,學費靠教育貸款也大概能解決,以後工作了再還。


    普遍來說,隻要有e8以上的定級,工作兩三年就能把學費貸款還清。而e8的職級對於社區高等學院的畢業生來說並不難。而且,以她的成績,高中畢業後申請個科羅嘉本地的大學也不是沒機會,雖然學費壓力挺大的,但是商延文迴來了,他可以幫忙支撐一下。


    老弟就有點不太行了,小夥子心思不在學習上,看樣子連中學都上不去,估摸著過兩年上完小學,十四歲就得出來找點事情做了。


    雖然有些煩心事——比如老弟的學習和前途問題——但是總體而言,商延文欣慰的看到,他不在的這幾年裏,家裏的情況是越來越好了。


    他在家陪著父母聊著許多,更是一起忙活了一桌飯菜。到了晚飯的時候,得到了消息的姐姐,也趕了迴來,帶著丈夫與女兒,度過了一場家人團聚的熱鬧晚餐。


    他在弟弟的房間,對付了一晚上,單人床有些擁擠,但也問題不大。


    睡前,兄弟兩個聊了不少,他的弟弟名叫商延武,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兄弟兩個。


    商延武受到了哥哥的一些鼓舞。


    商延文說的飛翼星大學生活倒還好,可尤其是描述的星辰大海,屬實讓商延武感到心生向往。


    但他又有些心生沮喪,他自認不是學習的料,不像是他哥哥,甚至是二姐,能夠在學習的時候心無旁騖,甚至能夠感受到知識的快樂。他一讀書就犯困,一放下書本就精力旺盛。


    到深夜裏,話題都已經結束了,黑暗中商延武忽然提出了個問題:


    “哥,那你說,我去當兵怎麽樣?”


    “當兵?”


    “對,最好是海軍!”


    “也挺好的。”商延文說道,“但是你現在這樣,什麽都當不成。現在聯盟陸軍的選拔都越來越嚴格了,我怕你到時候連行星防禦軍都進不去……還是得努力啊,最好是能考進海軍學院。”


    “但是太難了啊!”商延武又沮喪了起來,“海軍學院,哪怕在飛翼星都是最好的吧?我怎麽都考不進去……有沒有什麽能當海軍水手的辦法?這個總比考進海軍學院要簡單多了吧?”


    商延文覺得弟弟說的對。


    就算是他當年的成績,堪稱一路無敵,但實際上想要報考飛翼海軍學院,那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更別說他弟弟這個樣子了。


    不過,考海軍學院,那是去當海軍軍官的路子。如果僅僅隻是想要當海軍士兵、海軍水手、甚至是海軍陸戰隊,那難度就跟去做海軍軍官完全不可同日而已了。


    天馬艦隊想要進去那很難,他們的規模比較固定。雖說總督的未婚妻是天馬艦隊的將軍,在前線打仗,但是前線作戰的海軍部隊,兵員補充也不從後方的天馬星區來。


    更何況,海軍作戰有個比較特別的地方,一般來說人員損失不大,但一損失,就是一整船幾萬、十幾萬人的團滅。要補充,也是得新船建造起來,再去補充才行。


    不過,天馬艦隊進不去,聯盟海軍應該是有機會的。根據目前商延文掌握的信息來看,聯盟海軍往後要麵對越發嚴重的海盜挑戰,而且聯盟兩大造船廠的產能也夠多,除了交帝國稅的部分之外,還有不少富裕的產能。


    這些產能,總不會被浪費掉。


    可以預見,後續聯盟的海軍艦隊,肯定會不斷的擴大。


    自家老弟,還真有機會能夠進去。


    至於去參軍的危險性,商延文也是知道的。


    如果可以,他也希望小老弟就一直陪在父母身邊,哪怕隻是做個普通的工人、找個普通的工作,在現在聯盟的體製之下,隻要做事,就肯定是不愁未來的生活問題。


    不過,既然弟弟有誌向,商延文覺得,去當海軍也未嚐不好。危險就危險,但好男兒有星辰大海的夢幻,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時間還早,小老弟才剛剛十二歲,起碼還有五六年左右的時間呢,他會幫忙留意的。


    但在當下,他還是告誡道:“就算是隻當個水手,伱現在也要更努力的學一些東西。要是連個中學都上不了,什麽都白瞎。”


    ……


    第二日,商延文告別了父母,前往綠蜂街區的政府報道去了。


    他的委培單位,是諾言城。他已經去諾言城報道過了,人家把他安排到了家鄉的辦事處來。


    一進門,他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綠蜂街區的政府首長,是科羅嘉人,但不是諾言城人。他從名鹽城而來,在名鹽城也是做過一個社區的深化改革工作,近期被調過來,負責更大的街區。


    這位名叫穆迪的男人,是個有些禿頂的中年人。


    “商同誌,你來的正是時候啊!我們現在非常缺少你這樣的頂尖人才!”


    “客套的話,我就不跟你多講了。現在,正是最忙的時候,不好意思,沒有給你接風洗塵的時間,馬上就需要你肩負起責任來了。”


    “我正是為此而來,請領導指示。”


    “好!”


    在穆迪的解說之下,商延文很快就明白自己來到家鄉,第一件要做的重大工作是什麽了:


    帝國稅。


    聽到這三個字,商延文本能的就是一陣緊張。


    帝國稅,在他過去的記憶之中,可謂是相當的深刻的。


    每一次帝國稅到來,以兩年為一個周期,就是科羅嘉下巢區的人民,遭受苦難的時候。


    各種物資會在帝國稅要交的前期,就開始緊縮,食物會變得不夠,各種生活物資也會變得緊張,而且每個家庭,都有可能會被攤派上要上交人口的義務。


    他的祖父、他大伯、他的舅舅,都被征繳成人口稅,並且再也沒有能夠迴來。


    他們自己這一家人,運氣倒是不錯。但想來,如果沒有顧總督帶領聯盟,拯救科羅嘉的話,算起來六年的時間,他們家說不準就要再出個人稅,不是他父親,就是他,或者是他姐姐。


    而聯盟接手之後,科羅嘉戰區化,六年不用繳稅了。


    到現在,算一算,六年過去了,科羅嘉將再一次迴到正常的要交帝國稅的情況。


    不過,在聯盟的治下,帝國稅的繳納,應該不會像是過去那樣,會是一個過不去的坎吧?


    確實如此。


    現在,帝國稅已經跟平民沒有關係了,完全演變成了政府與企業的義務——那些還沒有完成改革的地方除外。但就算是在科羅嘉四十個巢都內,這樣的地方,現在應該也不多了。


    在完成改革的地方,人民群眾被分配了職級,被安排了工作,享受福利與津貼。固然,以現在商延文的學識,他明白,這些福利和津貼,算起來並沒有人民群眾創造的財富那麽多。


    但他仍舊清楚的明白,創造財富的機會本身,是聯盟政府給予的。


    更何況,創造了財富的普羅大眾,隻有勞動的義務,遵守法律的義務,享受福利與津貼,但並沒有稅收的義務。他們創造的額外價值,被聯盟政府拿走了,那聯盟政府就理應向人民保證平靜安穩的生活,保證努力就可以擁有上升渠道,保證他們不再會因為不該有的稅收而破產、遭受苦難。


    在綠蜂街區這個已經初步完成了改革的地方,這個理念被完全的貫徹著。


    街區的政府人員,要仔細的盤點街區內一切的生產情況,聯通各個企業、工廠、無土種植園等等生產機構,將所有的生產所得部分,完成清點、倉儲、運輸的一係列工作。


    這確實是個大工程。


    商延文馬上就投入到了忙碌之中。


    而這一切,街區政府內,也算是有一定的經驗總結的。雖然說是第一次繳納帝國稅,但是過去四年,不用交稅歸不用交稅,但是聯盟的體製本身也在運轉之中。企業內的生產情況和物資的運轉,本身就是政府在強力負責,這些工作流程都是有現成的。


    無非就是,在交稅季的時候,這部分工作會變得更加繁重一些。


    而商延文,在這個過程裏也確實的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他對於各類文件、各類事務的處理速度,在度過了初步上手時候的不熟練的時期之後,就變得極快。並且,他還能夠通過所學到的管理知識,察覺到他們現在的工作流程之中,有一些低效的、浪費功夫的部分,並能夠通過參與實踐,提出切實可行的修改方案。


    雖然隻是一些細節上的工作方式變化,不涉及大的改動,但也確確實實讓整個機構的運轉,更加流暢高效了。


    這也得到穆迪的稱讚。


    “高材生就是不一樣!”


    商延文對此很謙虛:“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也有很多地方還能為聯盟奉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