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億聯盟陸軍,總的建設費用超過了兩百億,並且每年得吃掉聯盟差不多21億左右的軍費作為維持。


    這是比維持三千萬星界軍要大得多的花銷,哪怕不提總量算人均也是一樣。


    這也就意味著,聯盟陸軍雖然在帝國的序列之中,仍舊隻能算是行星防禦軍,但實際上的戰鬥力,恐怕是要比龍鷹軍團這種標準的星界軍,強很多的。


    正常搞,聯盟是建設不起來這麽一支陸軍的。除了人員訓練之外,軍事裝備的生產與維護,價格也過高了。


    但實際上,聯盟賬麵上並沒有花這麽多錢。


    大部分的產品,尤其是貴的東西,在供給聯盟陸軍的時候,實際上是被調低了起碼一半以上的報價的。


    這是為了讓聯盟的軍費看上去正常一些。否則,真按照200億建軍、20億每年的維護費用,外界就該懷疑,聯盟憑什麽支撐得起這樣的耗費了。


    實際上,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聯盟確實不可能花得起這個錢。賬麵價格可以隨便做得低一些,但實際上的生產卻是做不了假,畢竟部隊是真的需要這麽多的裝備和彈藥補給。


    可聯盟在這方麵,就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黑箱直接產出的一些裝備,約等於不要錢,就個材料費。生產槍械、裝甲車輛這些相對便宜的玩意兒的時候,優勢還不算明顯;但在生產獅王坦克這種,一台就要三十來萬的重型坦克的時候,黑箱搞出來一台就等於白撿一台,不要錢的。


    黑箱直接生產還是小頭,最主要的是,通過黑箱直接拉出來的生產線,效率高,生產線本身也等於不要錢。


    當一樣裝備不用考慮研發費用、生產線費用,隻考慮製造本身所需要的人力和材料成本的時候,那這個成本就會變得非常容易接受。


    並且,生產的規模越大,生產成本也會隨之降低。聯盟肯定是可勁兒的造,自己用不完的陸軍裝備,就當帝國稅交了。一年一百多億的帝國稅稅額,根本不怕吃不下產能。


    實際怎麽樣先不談,賬麵上,聯盟在陸軍建軍上隻花了七十億,還分攤到了過去六年;維持費隻要六億一年,並且還是逐年增長上來的。


    不過,軍費的另一個大頭,海軍的建造,就沒有那麽好搞了。


    黑箱拉不出來的成品,隻有製造藍圖,隻能一個個出關鍵部件,去建造生產線。


    盡管這也已經是極好的了,並且也極大的降低了製造的成本。但是,由於軍艦這東西,船少、單價高,不太好做賬。


    而且也沒太多做賬的必要,中間的差額不算特別大。


    聯盟在過去四年,投入了大約七十億稅幣在海軍建設上。


    現在的聯盟海軍,擁有了三艘狂鯊級驅逐艦,五艘護衛艦,其中三艘‘銀盔’,兩艘‘銀劍’。


    這就是聯盟海軍的主力了,外加21艘‘黑魚級’巡邏艦,這種小船就不多說了,隻能敲敲邊鼓。


    天馬艦隊的杜世亮看過聯盟海軍的亮相,他當時的表情有些微妙。


    一方麵,就當前聯盟海軍的戰鬥力,跟天馬艦隊,哪怕隻是留守的殘部,那也是沒得比的。聯盟海軍整個加起來,跟一艘音樂家級巡洋艦的造價差不多。


    但另一方麵,聯盟海軍也是一支不能忽略的星海力量了,他們隻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打造了這一切。相比之下,屬於是帝國稅給撥款的天馬艦隊,從開始建立到如今的這個強度,花了多少年?


    三百年了!


    天馬艦隊就是在這三百年間,從零創立,攢船、打仗、爆船、繼續攢船……這麽一路來的。


    聯盟海軍又不是帝國海軍,他們名義上掛著的是聯盟星區內部的護航隊的名號,軍務部也好,帝國海軍司令部也罷,都管不著他們。


    不需要無條件的聽從帝國調令,去往危險的戰場拚命,隻是在星區內部護航,爆船的概率極低。


    就這麽攢家底,再隨著聯盟的產能,尤其是怒梟星造船廠的產能更進一步的增長,豈不是攢個二三十年,就能攢出來三分之一支天馬艦隊了?


    從這個角度想,那屬實有些恐怖了。


    但實際上,顧航的想法可能比杜世亮想象中的還要更進一步。


    二三十年,才攢出來三分之一個天馬艦隊,那也太少了。


    真給他這麽長的時間,聯盟的生產力增長估計能到一個很誇張的地步。星艦下餃子的速度會變得更快,而常規的生產力提升還能夠解放飛翼星要用星艦交帝國稅的限製,直接可以將那些星艦留下來,填充到聯盟海軍之中。


    聯盟組建海軍的速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快。


    別說三分之一個天馬艦隊了,整個聯盟如果安穩發展的話,他又有把握在二十年的時間裏就攢出來一支不遜色於全體天馬艦隊的海軍力量來。


    ……


    顧航乘坐的戰艦,抵達了科羅嘉。


    他在視察了聯盟陸軍最近的改編效果,並且有一支精銳軍團在的他的麵前進行了一場閱兵式。


    接著,又順道在幾個巢都間巡迴接見了一些官員,在總督府又呆了幾天,他就算是完成了這次科羅嘉的行程。


    目前,顧航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呆在飛翼星或者怒梟星的總督府裏,另外一半的時間,就是在聯盟的各個星球到處飛,到處看看。


    有一艘狂鯊級,兩艘銀盔級,外加七八艘巡邏艦,就專門充當他的座駕,帶著他滿星區巡迴的跑。


    在那艘名為‘冥想號’的驅逐艦上,還為此專門改造出來了一個艙室,用於他,以及他的首腦辦公室、聯盟幕僚團,輔助他辦公。同時還強化了冥想號的星語信號,方便他在這裏執行公務,跟聯盟各級官員、部委、各個星球進行聯絡。


    這麽想想,當這麽個聯盟的最高領導人的生活,就是這麽枯燥且乏味。


    不過,最近倒是有一件事情發生,需要他關注。


    天馬艦隊的主力,要迴來了。


    同時,也就意味著葉莉西亞要迴來了。


    ……


    葉莉西亞離開天馬星區已經有六年多的光陰了。


    訂了婚,結果六年了這個婚還沒結上。


    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早先,其實沒想到針對鐵齒氏族的戰爭會持續這麽久。


    鐵齒氏族盤踞在龍鷹星域的東北部,已經有七十多年的時間了。他們不僅沒有被解決,反而在這七十年間不斷的壯大。


    從一開始,隻是鐵關星區一個星球上的小麻煩,演變成整個星區都被拖進戰火;接著,第一次鐵齒戰爭打響,人類在擁有太空優勢的前提下,在地麵戰爭中慘敗,緊接著大量從地表發射的登陸艙,不要命的跳上了軌道上的人類戰艦,最終導致至少五十艘各級海軍艦船被摧毀。


    綠皮是不要命的,從地表往軌道直接發載人火箭,連炸帶登陸一口氣解決了,這是人類軍隊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奪取了海軍艦船之後,就把艦船直接往地表開,幾十公裏的大家夥愣是能開到星球表麵上,撞爛了也無所謂。


    第一次鐵齒戰爭失敗後,星域緊急調動更多的力量,再去打。然而,第二次鐵齒戰爭還沒打響之前,整個鐵關星區就全境淪陷了。綠皮也早就不是隻有地麵戰鬥力了,大量看起來破破爛爛,戰鬥力也偏弱,但卻數量眾多的綠皮垃圾船,開始橫行在鐵關星區,並向四周擴散。


    第二次鐵齒戰爭爆發了,這是場以海軍作戰為主的戰役。


    對敵人強度估測失誤的人類軍隊,再一次戰敗。


    而這次的結果,是鐵關星區周邊的銀關星區、闊駱星區、江美魚星區的淪陷。


    統一了全部綠皮部落的戰爭軍閥,發起了一場盛大的waaagh,向鐵關星區四周發起猛攻。


    人類匆忙迎戰,緊接著第三次鐵齒戰爭,在金關星區打響。


    這場戰役,人類軍隊終於取得了勝利。


    一頭綠皮海盜督軍的死亡,導致龐大的綠皮艦隊陷入了混亂,並被大麵積消滅;人類趁機向一顆星球地表投放的滅絕令,殺死了星球上的絕大部分綠皮,並且導致了親自率領遠征的綠皮大軍閥的死亡。


    四個星區的獸人帝國陷入了內亂。在失去了戰爭軍閥的統領之後,很多次一級的綠皮督軍們,開始內鬥。


    這也算是綠皮獸人的傳統藝能了。在有一個統一的戰爭軍閥統領之下,綠皮們會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可一旦這個頭目沒了,內亂馬上開始,直到他們角逐出來一個新的首領。


    按理說,這是去徹底消滅所有綠皮的最佳時機。但實際上,接連三次鐵齒戰役,前兩次戰敗,後麵那次也最多隻能算是慘勝。打完之後,星域內屬實沒有足夠的力量再乘勝追擊了。


    綠皮們確實內亂了,但是畢竟數量還擺在那裏,內亂也是星球與星球之間的、甚至是同時占據多個星球的老大們互相對幹。


    想要去逐一收複失地,消滅綠皮,仍舊需要足夠的力量才行。


    而龍鷹星域已經沒有相應的實力了。他們向周邊星域、向更上級的宙域政府請求的支援,也都遙遙無期。


    這種情況下,他們也就隻能做一番嚐試,把金關星區收複,清理掉星區內部的綠皮就算完事了,無力去那四個已經完全淪陷在綠皮手中的星區執行徹底的殲滅作戰。


    第三次鐵齒戰爭,已經是二十六年前的事情了。這二十六年間,龍鷹星域在淪陷的四個星區周邊直接能聯係上的六個星區,建立了一條防線,將四個淪陷星區給鎖死,這個防線被稱為‘鐵齒防線’。


    人類軍隊時常會組織起部隊,向淪陷區進攻,嚐試奪迴一些星球、消滅綠皮艦隊、摧毀綠皮造船廠。


    但與此同時,鐵齒氏族的劫掠艦隊也時常進入到了組成鐵齒防線的六個星區內,襲擊人類一方。


    綠皮之間也會互相幹架,整個局麵,呈現出了一種動態平衡。


    直到六年前,星域政府覺得自己又行了。眼見著綠皮還沒有形成統一,而整個星域經過了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力量算是恢複了許多。於是星域政府打算再組織一場戰爭,給鐵齒氏族來一下狠的。


    七十年沒解決的問題,當然不指望此刻一下就搞定。但至少,要打出一些成果來。


    這場人類一方主動掀起的戰爭,第一步是要把綠皮伸向金關、銅關、驕手三個防線星區的觸手給斬斷掉,把這些星區內陷入綠皮戰爭的世界完全的解放出來;接著,往銀關星區打一下,至少攻占、消滅三到四個綠皮世界,建立起來橋頭堡,為後續的行動做好準備。


    秉承著這樣的計劃,天馬艦隊的主力就被調走了。


    同時,龍鷹艦隊和龍鷹軍團的幾個主力集團軍群,也都行動了起來。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聽說還挺順利的。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裏,三個鐵齒防線的星區內的綠皮,就被人類大軍給解決了,接著艦隊與陸軍開進了銀關星區,開始執行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


    但是在這裏,卻打成了膠著狀態,進展緩慢。


    原本預計三年就能搞定的事情,拖到了現在,足足六年。


    但在最近,終歸是有好消息傳來了。


    銀關2、銀關3、水霧星、白霧星,這四個銀關星區內的預定目標,終於全部被攻占了。


    自此,人類軍隊在銀關星區內部,就建立起來了橋頭堡。


    雖然一路戰爭打得頗有些艱辛,但‘鐵齒防線’內的綠皮被消滅、在淪陷區打下四個世界,這個戰果也算是能交代得過去了。


    後麵的事情,就等著再蓄積一波力量,逐漸向淪陷區內部不斷蠶食。


    甚至,星域政府還製定了一個完全消滅綠皮的時間表,豪言壯誌要在未來十五年內,徹底解決星域內的綠皮問題!


    在這個前提下,戰爭目標初步達成,天馬艦隊也有迴來休整的機會了。


    ————


    後麵放了張天馬星區的星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