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接受參戰的邀請,並且願意親自帶領聯盟的軍隊,前往鷹馬星區參加戰爭,關於葉莉西亞的因素當然那是有,但並非關鍵。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敵人都已經打到門口了,這場仗是不得不打的。


    過去,顧航就對於龍鷹星域政府對鐵齒氏族的戰爭策略持保留態度,他覺得,這裏的事情幾十年沒搞幹淨,拖延到如今,那早晚會暴雷。


    但是,暴得還是有些過快了,以至於讓人猝不及防。


    畢竟,在不久之前,星域政府才剛剛宣稱,他們打贏了戰爭,獲得了不小的戰爭成果。但到了現在,一切竟然就有崩盤的趨勢。


    而相對來說,現在聯盟的力量,應對這種有可能危及整個星域的災難,還是有些不足的。


    給整個龍鷹星域兜底,他暫時還沒這個本事。


    對於當今的星域局勢,顧航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憂心忡忡的。


    但這並不妨礙,他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過,雖然已經決定了要參戰,但也不是現在馬上就要出兵。


    鷹馬星區的局麵困難,但甭管再怎麽困難,顧航現在就這樣匆匆而去,那也沒什麽好果子吃。到時候,不僅沒有能夠緩解時局,反而把自己給搭上去了,那可就是個更天崩地裂的事情了。


    顧航認知到,打綠皮獸人,不能打成添油的局麵,那隻會讓火燒得越來越旺盛。可惜,他沒有足夠的力量,能夠一舉將鐵齒獸人給平定下來。


    但也正因如此,聯盟才更要盡可能的集結力量。隻有將拳頭捏緊,才有可能蓄積出可以改變局勢的實力。


    聯盟的戰爭機器,從一開始顧航得到了葉莉西亞的情況通報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轉動了。


    天馬艦隊在星區內的分支部隊,本來是接到了提勒芒斯中將的命令,要求杜世亮帶領所有艦船,立即前往鷹馬星區。


    但是,人被顧航給攔了下來。


    顧航要求,杜世亮和他手下現在指揮著的兩艘巡洋艦以及若幹其他艦船,要跟聯盟的軍隊一起行動。


    北方艦隊覆滅、雲羅艦隊潰逃、天馬艦隊主力都在瑟瑟發抖的情況下,杜世亮帶著兩艘巡洋艦能有什麽改變戰局的能力嗎?


    顯然是沒有的。


    那還不如,跟著聯盟的軍隊去,而不要自己匆匆趕去。


    萬一要是路上出了點什麽事,那才是追悔莫及。


    杜世亮對此有些猶豫。


    在過去的幾年,他跟聯盟之間的合作,還算是比較舒服的。他也已經習慣了聽從顧航的‘建議’行事。但這會兒,顧航的建議他覺得有道理,但又明顯跟上級的指令相違背。


    關鍵時刻,還是顧航請動了老福法納將軍,在做杜世亮的思想工作;而另外一邊,葉莉西亞在知曉了顧航的意見以後,也對顧航給予了充分的信任。


    葉莉西亞選擇相信顧航並不是在利用各種借口,節流力量,畏戰避戰,而是真的有所想法。


    於是,她也親自找到了提勒芒斯中將,說服了他,使得其收迴了先前的命令。


    另外,聯盟海軍也在積極的籌備戰事。


    現有的艦隊完成集結,跟杜世亮一起行動且不說,怒梟星和飛翼星上的兩大造船廠,也在迅速的盤點手頭上,所有建造船塢的工作情況。


    首先,全員取消休假,加班加點進入工廠工作,相應的工人福利提升,‘加班津貼’要給足;同時加大政治思想工作,聯盟的宣傳部門全力在渲染戰爭到來的氣氛,宣揚海軍的重要性,宣揚這是一場決定所有人命運的關鍵時刻,一切聯盟人員,應當咬緊牙,度過難關。


    為此,聯盟還嫌棄不夠。更多的工廠技術人員,被調集到了造船廠之內。一切可以通過更多的人力物力解決的問題,都盡量的予以解決。


    多個星球上,所有跟造船業相關的工業,也都全部采取相應的策略。


    建造海軍艦船的工作,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飛翼星造船廠建造巡洋艦的周期,是四年一艘,有兩座船塢。上一個交船周期才剛剛過去,新的巡洋艦項目,才剛剛啟動建造。哪怕采取各種手段,加快的建造周期,那也得三年半、最少三年,才能交付後麵兩艘船。


    不過,像是一些小的艦船,比如驅逐艦、護衛艦這些,則有一些,本來就已經在建造周期的末尾了。


    這些,則是重點需要攻克的對象。


    造船廠內部的資源,也是這樣的分配。優先將全部的力氣,都放在那些即將完工、快要完工的船隻上麵。爭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增加更多的船隻可用。


    按照預計,一個月之內,可以多出來三條驅逐艦、五條護衛艦可用,其他的那些小巡邏艦,也就不多計算了。


    另外,還有個策略,顧航也是聯合著他母親正在全力推動。


    聯盟是沒船,天馬艦隊也沒船了,能挖的潛力就這麽多。


    但是,在天馬星區之內,還有一家有很多船:顧氏商行。


    雖然,顧氏商行的船隻,大部分都是些民用船隻,是運輸艦、是商船。那些飛豚級、鯨級、乃至於巨腹級的艦船,都不具備什麽作戰能力。


    但是,在早先的時候,商行內就有不少的武裝商船。


    這些武裝商船的戰鬥力,比起來同規格的正規海軍艦隊來說,戰鬥能力那肯定是差遠了。可數量不少,也是個優勢。


    聯盟的海軍部門,聯合兩大造船廠,迅速評估了情況,出具了一份將武裝商船更進一步的強化,以適配接下來要對抗綠皮獸人的時候的需求。


    其實說穿了,也沒什麽:武裝商船本身的結構、能源、動力這些基本特性,是沒有辦法做太大的變動了。但是,有餘量的話,上更大的護盾,或者想辦法塞進去更多的艦炮,則是有可能的。


    加強一下防護與火力,這是最基本的戰鬥力上升。


    雖然,成本其實不低,而且在正常情況下,頗顯浪費,可在這種戰爭時期,顯然不是考慮性價比的時候。時間極其有限的前提下,聯盟得搞出來盡可能強大的力量。


    按照最新的估計,算上那些被征召的武裝商船,以及天馬艦隊的分支艦隊,再加上聯盟海軍本身的力量,算上馬上能迅速完工的艦船……全部都加起來,等到一個半月後,聯盟將發動一支擁有兩百艘各級艦船的太空力量。


    雖然質量有點拉胯,就兩艘音樂家級的巡洋艦,外帶大概三十多艘驅逐艦算是支柱,但浩浩蕩蕩兩百條船,好歹擺在這裏。運用得當的話,他們所能夠起到的效果,也不會太差。


    ……


    陸軍方麵,聯盟不可能將所有的部隊全部都出動。各個星球上,都要留人的。


    龍鷹3軍團、怒熊軍團這加起來三千萬的部隊肯定要動;各個星球,尤其是科羅嘉上,抽調出來大量的作戰力量。聯盟陸軍將會拿出來八千萬作戰部隊,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聯盟陸軍內部排名靠前的隊伍,來參與戰爭。


    而除卻軍事部隊的準備之外,顧航還拿出來了一筆恩賜點數。


    臨時拉出來更多的軍隊,意義是不大了。畢竟,真要再上更多的兵力,已經不是兵力本身的問題,而是投送能力有限。


    但相比之下,顧航可以提升投送部隊的作戰能力。


    大比例的將戰士們的水平,往t4級別去拉,那顧航是沒有那麽多恩賜點數的。


    t4級別的士兵,1點恩賜隻能訓練出來十個人。


    在可以預見的超大規模的戰場上,這點人手的所能夠起到的作用相對有限。


    不過,顧航還有另一招。


    在他的兵牌訓練功能之下,還有一個之前很少用到的能力:賦予已經完成了t5級兵種訓練的士兵,以‘屠獸’特性。


    這是個對綠皮獸人具有特攻效果的特性,擁有這個特性的士兵,將會更加了解綠皮獸人這種敵人的弱點,掌握應對這種敵人所需要的各種技巧。


    雖然,他們本身的各種實力水平,仍然還是處於t5級,但在擁有了相應的特性之後,其在與綠皮獸人作戰的時候,將會獲得明顯加強,達不到t4級,起碼也能夠算得上是個t4.5的水平了。


    關鍵是,價格便宜多了。


    100人/點,跟訓練t5級士兵的價格是一樣的,比t4級士兵便宜十倍。


    顧航手頭上的十萬恩賜,外加這個月剛剛到手還熱乎的,一共十四萬,他砸了10萬下去,直接在即將出征的戰士之中,搞出來了一千萬具備這種特性的士兵。


    相比於聯盟那才剛剛上路的海軍力量來說,聯盟的陸軍,是個更可以依靠的力量。畢竟,聯盟就是陸軍起家的。


    但陸軍強勢歸強勢,這即將參戰的上億兵力的投送,卻是個大問題。


    澡盆渡海,卻真的渡不得星海。


    但好在,聯盟多多少少也湊出來了兩百多條戰船。這些艦船上,各個都塞上一些聯盟陸軍,倒也不是說讓軍艦能裝上多少人,關鍵是那些綠皮在海戰的時候,非常非常喜歡搞跳幫作戰。常規的海軍陸戰隊,且不說戰鬥能力,本身的數量也讓人有心擔憂。真要是在戰鬥之中,讓人突破砸進來一些登陸艙、登陸飛船,讓那些綠皮在艦船裏麵大鬧起來,哪怕數量隻有幾百、幾千個,那也是萬分頭疼的事情。


    有陸軍在裏麵頂著,也能讓人放心很多。


    甚至,誰說人類不能跳幫呢?


    不過,能用堅船利炮解決的海戰問題,那就盡量還是用堅船利炮搞定。對於人類部隊而言,跳幫永遠是一個非常靠後的選擇。


    星際戰士戰團除外。


    在海軍的主力艦船上,五百名不死鳥整裝待發,他們或許是某些關鍵時刻的關鍵力量。


    ……


    軍事相關的準備,大約就是這些。


    顧航在這段時間裏麵,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戰前軍事會議,商討各類事項的大方向問題。


    具體的細節,他不可能親自去抓了。涉及數百條星際戰船、上億軍隊的調動問題,那不是他一個腦袋能夠處理得過來的。在這個時候,他也就隻能充分的相信,自己一手打造起來的聯盟體製,能夠承受得住這場驟然爆發的全麵戰爭的考驗。


    不過,顧航始終沒有忘記一點:戰爭,打得是政治,打得更是經濟。


    要是去了鷹馬星區,結果沒打過,甚至是脆敗,乃至於全軍覆沒,然後那群綠皮獸人真就一路通關,殺進了天馬星區,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到那一步,就萬事皆休,顧航自己就想想辦法怎麽提桶跑路,然後看看能不能找個地方,東山再起,還得想辦法洗掉自己身上的汙點。


    不過,隻要別是那種情況,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打成僵持的局麵,不管是優勢劣勢還是均勢,那最終還是需要後方源源不斷的提供一切戰爭物資。


    戰爭,不僅僅是軍人的事情,也是後方的行政官員、工人、農民、乃至於全體610億聯盟人民的事情。


    所謂全麵戰爭、總體戰的意義,就在此了:綜合運用政治體的一切力量進行戰爭!


    這並非一戰之事,軍事,隻是全麵戰爭之中的一部分角色,雖然很重要,但後方的戰時經濟維持、持續不斷的供給,則更為重要。


    聯盟能不能做到打光一億部隊,然後馬上還能再來一億;打光兩百艘船,這些年能再下幾十、上百個餃子?


    如果可以,那麽戰爭總有勝利的曙光。


    別的不說,容錯率就大了不知道多少,軍隊能夠采取的軍事策略的餘地也大了很多。


    這即是顧航對聯盟總理奧賽娜、以及整個聯盟政府提出的要求了。


    至於再早一點,他對聯盟政府每年生產總值增幅10%以上的要求,那就無限期擱淺了。


    什麽時候戰爭結束了,那什麽時候再說吧。


    為此,聯盟建立在整個天馬星區九顆星球上的一切行政力量,都被發動了起來,全麵為此服務。


    顧航已經簽署了相關的文件,宣告聯盟已經進入了戰時體製。三級動員令已經簽發,二級動員令也已經在路上了。大量的民用工廠向軍用轉化,大量的人員,沒法加入軍隊也至少得進入到一切跟戰爭沾邊的相關行業內。


    戰爭的氣氛,降臨到了每一個人的頭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