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很長的時間,僅僅半年之後,顧航就能夠在【附庸】界麵之中看到,那些個簽署了《七馬地經濟聯合體法案》的世界,附庸等級在迅速的提高。


    附庸等級這東西,跟該星球的經濟水平、發展程度沒有什麽關係,純粹是體現這個世界與聯盟這個‘宗主國’之間的關係的。


    七馬協約框架之下,除去天馬星區之外的七十九個世界,基本都是lv2和lv3,這個級別基本上就是穩定或者不穩定的處於附庸狀態。能夠被聯盟抽點血就差不多了,帝國稅屬於特殊時期的特殊狀況。


    而到了lv4往上就不太一樣。


    lv4象征著附庸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依賴度大幅度提升,並且整個世界幾乎沒有反抗意願。宗主國開始可以通過一些直接手段,對該世界進行管理和處置。


    而到了lv5,就象征著直接吞並,該世界內部也不會發生什麽動蕩,甚至反而這些世界的人民,對於宗主國有非常強的歸屬感,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屬於宗主國的一部分,那自然而然的就會有很強的向心力。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附庸等級達到lv5之後可以隨意吞並。這個等級隻是關於附庸世界內部的,外部會怎麽看待,那是另一碼事。


    附庸等級在提升,就意味著聯盟政府沒有拿假說法來騙他,一應狀況,就如奧賽娜所提交的報告那樣,順利的在發展。


    而這些星球的附庸等級提升,也帶來了更多的恩賜點數收入。


    這些恩賜點的收入,一方麵是生產力發展之後帶來的提升,另一方麵,則是附庸等級提升之後,獲得恩賜獎勵的比例提高了。


    不過,總體基數並不大,也就讓附庸給的每月點數,從原本的四千點左右,快速上漲到了六千點。


    不要小看這個數字。


    雖然,僅僅是兩千,看起來不多的樣子。但實際上,這段時間以來,整個聯盟的發展,也就是從3.6萬上漲到了3.7萬,隻不過漲了一千而已。


    這還是遷入了數以億計的人口,並且聯盟的軍工和造船業迅猛發展的情況下。


    由此也就可以見得,發展這種窮地方,將他們帶入到相對富裕,將原本無比貧瘠的生產力,拉到還看得過眼,並且順便再把附庸等級提一提,消除附庸提供的恩賜點數的減值,是一件多麽劃算的事情了。


    到如今,距離鋼翼星戰役結束,已經有一年了。


    顧航現在手頭上,總計擁有了一百二十多萬恩賜點數。


    這主要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每月恩賜點數收入,加附庸收入,這裏一共是五十四萬左右。另外一部分,則是消滅灰燼死者戰幫的收入,總計有六十八萬。


    雖然,灰燼死者的規模不大,但是質量是真的高。那十幾萬船上的邪神信徒就不說了,隻是個添頭,主要的收益來源是那三百個混沌星際戰士老兵,以及那艘戰列艦。


    尤其是戰列艦。


    這個獎勵還是很高的。


    而對於顧航來說,其實他還有更大的一個‘寶庫’,等著解鎖:特米爾戰役,以及連帶著到如今擴大到了兩個星區範疇的獸人戰爭。


    這場戰爭開打已經有八個月了,戰爭規模又大,戰爭烈度又殘酷。之前,顧航認為特米爾戰役給的獎勵差不多就鋼翼星戰役的水平,也就是百萬恩賜點吧。但現在看來,特米爾戰役的規模遠遠比鋼翼星大得多,關鍵還持續了這麽長的時間,並且在肉眼可見未來,還會繼續持續下去。


    這場仗打完,可就不是一百萬那麽簡單了。


    三百萬?四百萬?


    特米爾戰役要是沒打贏,那虧得可不隻是局勢潰爛,超額的恩賜點數恐怕也就打了水漂。


    但這個‘寶庫’,目前看還是挖掘不出來的。


    但就眼下的一百二十萬恩賜,顧航眼下也是要給消費掉的。


    留在手裏又不會生蛋。


    除了一部分應急的,顧航這次打算花一百萬。


    照例,五十萬在人員配置上。【英雄】界麵的啟迪,把政府官員、外交官員、軍官給進行一波啟迪。一個人十點恩賜,點了之後這些人就有更大的進步潛力,他們可以自己去升級了。


    比如奧賽娜,當年剛剛被顧航啟迪的時候,也隻是一級而已,還是個最普通的‘n’卡。但是如今,她已經是六級行政官員了,卡的屬性也變成了ssr,升了三個階段呢。


    當然了,後者是顧航花恩賜點數給她提升的。


    人這種生物,還真就是潛力無窮。等級可以提升,潛力也可以。


    正常而言,等級的提升顧航可以不用管,他們自己在擅長的項目上,累積出來了足夠的經驗,做出了足夠的成果,自己就可以升級。但是卡的稀有度,代表著潛力,‘英雄’們在這方麵也會自己提升,但是很慢。


    別人也就算了,顧航可以慢慢等。但是奧賽娜,她的位置太重要了,是聯盟政府的一號人物。顧航實在等不及讓她自己慢慢提升稀有度了,幹脆直接花恩賜點,從sr給她拉到了ssr。


    這花了顧航10萬點恩賜,但是他覺得值得。


    別人也就算了。


    顧航另外還花了十萬點,從各路前線陸軍軍官、海軍軍官、工廠的技術工程師、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總計一萬人,各行各業都有。


    在這部分裏,也得提個特殊的人物:薩拉斯·瑪廷斯。


    不死鳥的戰團長就算是不用啟迪,他的水平其實也相當優秀了。


    個人實力上,雖然是硬被拔上戰團長的位置的,但人家至少也擁有常規一個連隊冠軍的水平;在戰隊指揮上,比他的個人實力還要更出色一點。


    但在此之前,顧航始終沒有在【英雄】界麵之中發現過他的身影。


    不隻是他,任何一個星際戰士,顧航都沒有在【英雄】界麵裏麵見過。


    他一度以為,星際戰士的水平提升,隻能用之前不死鳥事件鏈結束之後的那個星際戰士專項訓練功能,才可以提升。但那玩意兒,最多也就提升到連隊冠軍的水平,那肯定是不夠的。


    但這一迴,顧航看到他的選項出現了。


    顧航猜測,星際戰士要出現在【英雄】界麵裏的難度,可能比正常的凡人要高很多。瑪廷斯在戰勝了灰燼死者戰幫的首領,也就是種基華之後,對於其個人也算是一次升華,這才讓他的名字出現在了【英雄】界麵裏。


    但既然出現了,顧航隨手就給他啟迪了。


    顧航還是很期待,第一個星際戰士英雄,會是什麽樣。


    【已激活英雄:薩拉斯·瑪廷斯(ssr)】


    【等級:lv7】


    【體質41,靈性9,統帥32,政治14】


    【特性:】


    【戰團長:他是一位星際戰士戰團的領袖。統帥+5,體質+2】


    【贖罪遠征的幸存者:他度過了漫長且殘酷的贖罪遠征,巨大的磨煉成為了他的寶貴財富。統帥+2,體質+3】


    【不死鳥的重建者:他背負著巨大的責任,時刻不敢鬆懈:統帥+5,體質+1】


    【冠軍劍士:他斬獲過戰團連隊冠軍的稱號:體質+5】


    【複仇者:他完成過一次刻骨銘心的複仇:體質+3】


    【天賦:】


    【不死鳥基因:他繼承了鳳凰軍團-不死鳥戰團的基因種子,是一位星際戰士:體質+15,統帥+10,靈性+5,政治+5】


    ……


    這些屬性,顧航看得很饞!


    他尤其在意的,是不死鳥基因這個天賦的。


    這個天賦,應該是每個星際戰士都會有。隨著基因種子在他們體內催化出兩心三肺、以及一係列的超人器官之後,他們的體質理所應當的就會直接擁有巨大的提升。


    現在,係統告訴他,提升的程度是15點。


    每一個星際戰士都有這麽多嗎?估計未必。還是要看個人與基因種子的契合度、個人後天的訓練挖掘出來多少基因裏的力量。


    但是,這個數字本身就代表了他們與凡人之間巨大的差異。


    強是理所當然的。


    被啟迪之後,會變得更強。


    看瑪廷斯就知道了。


    他那一連串的特性,算是他個人經曆累積下來的東西,哪怕不被啟迪,也在發揮著作用。然而啟迪的意義,是更進一步挖掘出了這些特,真真切切的帶來力量的提升,並且數據化展現在了顧航的麵前。


    而這也就讓瑪廷斯的真實實力水平,必定突破了普通的星際戰士連長,可能已經達到了戰團冠軍的水平。


    這是對比他過去隻有連隊冠軍水平,有了飛躍式的提升。


    戰團冠軍,具體是個什麽實力水平呢?


    這是一個顧航一下捏不死的水平——得使出全力,捏好幾下才行。


    換算成靈能者的強度,常規的a級靈能者肯定打不過戰團冠軍。各類的靈能法術轟上去,會被體質屬性帶來的巨大抗性抵消掉很大一部分,剩下的威力,對於戰團冠軍漫長的‘血條’和出色的技藝,也會被消除。


    想要通過靈能幹掉一個戰團冠軍,a+級靈能者才有希望,阿爾法級靈能者才能說保穩。


    這就是為啥星際戰士才是帝國的頂級戰力,而不是靈能修會。


    阿爾法級靈能者才有多少個?而且人類是無法長期控製阿爾法級的靈能的。每一個正常的阿爾法級靈能者,最終的宿命要不就是成魔腐化,要不就是爆頭而亡。至於發瘋?他們可能早就瘋了。


    但是戰團冠軍,幾乎每個老一點的戰團都有,甚至不止一個。


    更別說,在戰團冠軍之上,還有所謂的‘帝皇冠軍’以及‘帝皇神選’。那些名望響徹寰宇的星際戰士傳說,甚至能單挑手撕大魔,一人一劍在魔軍裏殺個七進七出。


    而瑪廷斯這家夥,正常軌跡之下想要達到戰團冠軍,那還不知道要多少年的磨煉呢。


    現在,‘一夕成道’。


    甚至,更高的層級,已經向他展開了大門。


    他才七級,還能升兩級;而且,星際戰士天生就跟凡人不同,搞不好九級都不是他們的上限呢。


    ……


    在英雄之外,顧航還花了十萬點恩賜,培養了一萬政委,這些主要就是在軍隊之中了。聯盟的陸軍的擴張速度有點快,別的雖然也很重要,但是思想工作是最重要的。


    另外二十萬點恩賜,則是訓練了一千多萬士兵,有t5級的,也有t4級的。同樣也是擴軍的需求,他現在已經扛不住每個士兵都進兵牌訓練了,聯盟陸軍的規模已經突破四億,每個都用兵牌訓練,那可是四百萬點恩賜,肯定花不起。


    他隻能訓練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則靠常規的方式來提升。比如在挑選兵員的時候上要求,招募好苗子;訓練時間拉長,常規的訓練方式用足夠多的資源給他們上上強度;正式進入部隊後,由老兵或者兵牌係統訓練過的擁有精英水平的部隊,來帶新兵。


    這樣一來,新兵的水平能夠得到很迅速的提升。


    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從各地行星防禦部隊裏麵選拔出來的苗子,還是能夠很快的自己就達到了t5水平。


    但總歸,還是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在實際進入部隊的時候,達不到t5的標準。


    這也沒辦法,擴軍的代價就是如此。


    這些兵牌訓練過的,以及自己達到的,讓顧航盡可能確保聯盟陸軍達到t5水平的士兵比例保持在50%以上。


    相當一部分星界軍,比如龍鷹3軍團,其實也就這個比例了。


    剩下的,就是去戰場磨煉了。


    戰場才是一個士兵最好的老師,他們隻要在戰場上磨上一場,讓綠皮當他們的老師,隻要活下來,那就是個好兵。


    現在聯盟陸軍的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裝備水平不用多說了,就照著星界軍打造的,聯盟能夠生產的各式裝備,都毫無保留的給了陸軍。很多星界軍的裝備水平還不如聯盟陸軍呢。


    而在訓練水平上,得益於戰爭的洗禮,聯盟實質上能夠達到70%的t5比率。


    相當不錯了。


    ……


    除卻在人才上花費的五十萬之外,剩下的七十萬,顧航全都投入到了科技抽獎之中。


    他抽了7次十萬檔,追求的就是十萬檔之中,更高的史詩級科技的出貨率。


    而事實證明,顧航這一次選的沒毛病。


    出大貨了!


    七次十萬檔,直接出了三個史詩級科技,並且還有三個精英級的科技。隻有一個,歪到了進階級。


    並且,這三個史詩級科技,甚至包括精英級裏麵的兩個,都是顧航當下非常需要的!


    【月級巡洋艦科技:史詩級】


    這項無需多言,顧航看到的時候,嘴都要笑歪了!


    有了它,聯盟就可以擴建新的船塢了!


    飛翼星上原有的所謂音樂家級巡洋艦,本質上就是月級巡洋艦的一個變種,而且變的部分還是往簡化、廉價方麵變的。


    就這,都還是當年費了大價錢,請人來設計、製造的船塢。飛翼星本身並不具備再擴產巡洋艦的技術能力。


    而現在,聯盟有了。


    並且,擴建還不是殘血版的音樂家級,而是正兒八經的月級巡洋艦!


    月級巡洋艦,是帝國中最常見的巡洋艦。常見,當然不代表弱,反而代表其性能出色,並且性價比高。


    真要是垃圾,帝國怎麽可能在海軍之中大規模的配備呢?


    當然,光有巡洋艦的技術能力,也不行。武器也得跟上。


    這不就來了麽?


    【‘末日’光矛陣列:史詩級】


    這是l型規格的重炮,屬於能量武器。巡洋艦以上的船隻方才能夠配備。有了末日,聯盟往後新造的巡洋艦也就不缺主炮了。副炮的話,拿m級規格的武器頂著就行。


    m型的武器,不管是光矛還是宏炮還是導彈,聯盟都有相關的技術能力。


    並且,這種大型的光矛陣列,也不僅僅隻能夠弄上星艦。放在星港,甚至放在地麵上,都適合強力的反軌道炮,是一座星球要塞化的必備之物。


    而且,星球的體量可比戰艦高太多了。正常而言,戰艦是沒法跟星球對轟的,就像是古老年代,海洋艦隊沒法跟岸防炮對轟一個道理。星球上能布置的重炮無上限,就看錢夠不夠,生產力夠不夠。


    當然了,像是‘末日’這樣的l型光矛陣列,造價高昂,並且炮彈也非常昂貴。產能也是限製絕大部分星球很難要塞化的原因。


    不過,稍微有點可惜的是,l型的重炮,顧航隻拿到了能量武器,隻有‘末日’。l型的宏炮‘忠嗣之怒’,和l型的導彈‘東風焚’,都沒有。


    主炮隻有光矛的話,多樣性上有點缺乏,麵對不同的敵人會有些問題。


    光矛貴,火力密度低,對能量護盾和虛空盾的傷害高,但對艦船裝甲有點乏力,對地麵進行軌道支援效果也相對差了一些。


    光矛、宏炮、導彈,三類最常見的艦船武器各有優劣,擅長麵對不同的情況。一個艦隊,肯定是各類武器都有才是最好的。


    而第三樣史詩級科技,是一個星際戰士科技。


    【鐵騎型終結者動力甲:史詩級】


    ————


    5k


    還欠58k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