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居仁要幹‘鐵怒石’,顧航認為理所應當。


    這是跟他們的中央集權的政治理念相符的。


    同時,顧航來到神聖泰拉之後,他發現,幹‘鐵怒石’也是擁有著巨大的政治紅利的。有人能夠在一百年前,通過‘平息’叛亂的手段,平步青雲,那麽百年之後,當然就有人可以再拿平定叛亂,獲取巨大的功績。


    甚至,這不會是歐居仁、加拉爾多他們這波人單獨推動的。他們口中說的‘多方’,顧航認為是真的。


    背後,帝國首相的影子也不容忽視。


    在太陽領主死後,現任這位首相,名為齊伯督,他就是理論上帝國地位最高者。首相這個職位,不僅是十三高領主之一,並且是帝國政府的最高負責人,四大總理都是要向他匯報工作的。


    鐵怒石一完蛋,白銀審判庭要不站錯邊死翹翹,哪怕站對了也免不了重創,歐居仁可以在整個東方多個宙域,收歸很多跟審判庭重疊部分的法務部權力。


    同時,當年靠著紫荊花大叛亂平步青雲的軍務部總理諾爾貝托,也必將受到清算,他這一整個派係,或許都要被拔根而起。


    空出來的大量職位,就是各方參與其中的派係可以爭搶的戰利品。其中,最耀眼的,就是軍務部總理這個位置,加拉爾多對此可是垂涎欲滴。


    所有人都有光明的未來,隻需要‘鐵怒石’、白銀審判庭和諾爾貝托‘貢獻’一下自己。


    別的都可以不重視,聯盟轉正成受到更高層級認可、不再是之前加拉爾多給搞的臨時政體,這合法性一下就上來了。


    這種情況要是真的發生,那要不就是顧航跟歐居仁、加拉爾多他們這個政治派係鬧翻了,要不就是這個政治派係被人掀翻了。


    元帥的授銜儀式排場很大,而且準備得很迅速。


    並且這些元帥們,大多是有軍功在身,一個專門的、宏大的授銜儀式,是理所應當的。


    ……


    至少,單個元帥的地位,不比帝國中央四大部委一個高級委員差。


    巨大的好處被他們拿走了,拚命卻是自己?


    得加錢。


    排場大卻又能準備得很快,那自然是因為在神聖泰拉裏,有專門的團隊,負責這項工作。泰拉皇宮內有一個專門的宏偉奇觀建築:‘將星台’,就是為此而建。


    顧航已經很適應類似的穿著了。


    但是,最先開火的,應當是聯盟了。


    或許到時候聯盟的軍隊,將會是參戰人員之一,但應當不至於是主力,顧航也不樂意當這個主力。


    按照各方情報來看,鐵鎧的輔助軍可能比帝國星界軍的素質還要更強一些。海軍方麵,光明麵上就有18艘戰列艦以及3艘諸葛級星空航母,強得一塌糊塗。


    別看多,這是對應帝國那無窮的疆域、無窮的人口、無窮的軍隊。拿比例來看,是相當之稀少了。


    完事之後,他就可以帶著他的元帥權杖,榮歸故裏,然後暴揍怒焰了。


    作為聯盟的最高掌權者,很多正式場合在出席的時候,他必不可免的要在服飾上這樣穿。


    更何況,還是給錢的。


    首先,他不會是、也不肯去當對抗鐵鎧戰團的第一線。


    顧航心裏倒是沒有太多不平衡的。


    今日,顧航已經穿上了全套的元帥服飾。大紅色華麗而嚴肅的軍禮服,配上了黑長靴與白褲,胸口上別了許多勳章,禮帶斜跨軀幹,金色的流蘇與綬帶,將服裝點綴著極為複雜。


    剩下的事情,就是好好等待過段時間的元帥授銜儀式。


    目前來看,應當都不至於。


    正好,他們在跟聯盟對抗。


    至少,後麵再沒人能在這方麵給他找麻煩——除非帝國中央出法令,終止他的職位。


    不管他喜不喜歡。


    顧航肯定不幹。


    現在的聯盟,拿頭打?


    不過,幹‘鐵怒石’,也不是現在馬上去幹。神聖泰拉的大佬們,還需要時間來統一思想,還需要鏟除鐵怒石的保護傘,還需要調集力量,做戰爭準備。


    而在這件事上,顧航就是馬前卒,是後麵這些博弈的‘大人物’們手中的一把刀。


    顧航就開始思考他成為元帥的這個過程。


    一應事項,早已準備完畢,哪怕有需要,也可以馬上將這一套東西拿出來,布置起來很快。


    盡管得到了歐居仁的保障,但實際上,此事在前幾天還有點波折。


    正好,他們有現成的‘操控星域政府’、‘編造證據汙蔑帝國忠臣’的罪名。


    但他們的結局,也是咎由自取。‘鐵怒石’的擴張以及跋扈,實在是太離譜了。


    至此,顧航這次到神聖泰拉來的目標,幾乎就已經全部達成。


    坐在前往‘將星台’的浮空車上,速度不快,要好一會兒才能到。


    幹掉怒焰,對顧航來說,確實義不容辭了,不給錢都幹。


    打怒焰跟打鐵鎧是兩碼事。


    主要是因為,帝國元帥說少,數量其實也不少的。每個宙域,連海軍帶星界軍一起,少則兩三個,多則五六個,在一些重點區域可能會更多。整個帝國,三五百個元帥還是有的。


    正好,他們的主力,至少是明麵上的主力,在龍鷹星域。


    在秘密會議之中,顧航說出‘義不容辭’後,歐居仁和加拉爾多就已經給了明示,在對鐵怒石動手之前,要先鏟除怒焰。


    進入到人家經營得猶如鐵桶的皇女星域,去麵對可能過萬的星際戰士,以及數十億專項協同星際戰士作戰的輔助軍?


    按照加拉爾多的說法,他的那位上司,軍務總理諾爾貝托先生,以很激烈的態度,堅決反對此事。


    諾爾貝托以顧航資曆淺、未曾真正帶領過正經的星界軍,未曾為星界軍奮戰過,隻是個地方勢力,甚至合法性都要受到質疑的軍閥,給他一個帝國元帥的頭銜,簡直是開天玩笑!


    連顧航這樣的人,都可以賦予星界軍元帥的頭銜,那麽讓星界軍之中,那些停留在大將級別不知道多少年、在整個帝國疆域跨過無數戰場打過無數仗的宿將們,怎麽想?


    某種角度上,他說的有一定道理。


    對比絕大多數星界軍的將領,南征北戰,領軍打無數年,也不過弄個上將、大將的軍銜。顧航參與的戰爭,僅限於一個星域,僅限於一場,盡管他的貢獻非常大,但是當真配得上一個星界軍元帥的軍銜嗎?


    那肯定是不夠的。


    如果顧航真的是個單純的星界軍將領,他打下來的功績,撐死了讓他從上將升到大將,不能再多了。他要是個大將,那就最多再給他個榮譽軍銜。


    而現在,顧航的軍銜將要從中將直接飛升到元帥。


    顧航不否認這一點。


    但是他當然配得上。


    他的元帥軍銜,戰功隻是其中一小部分,更為重要的是,他所擁有的實力。


    這區別於星界軍將領,權力來源於帝國。帝國中央,比如軍務部或者星界軍的中央總司令部認為你不合適了,給你撤了,那權力就一毛不剩。可顧航不一樣,他因為擁有了實際的權力,可以統管數十億達到星界軍水平的聯盟軍隊,以及百億的防衛軍之後,帝國對此需要追認才給他封的元帥。


    這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如果帝國哪天把顧航的元帥職位給撤了,那麽對顧航統禦麾下的軍隊不會有任何影響。


    所以顧航對此也不會內疚。


    軍務部的那位總理大人,難道不懂這個道理嗎?


    懂,他太懂了。


    但也因此,也必須得反對。


    ‘實’有了,再把‘名’給了,那你不是要上天?


    還是敵對分子。


    他當然會往死裏反對。


    而元帥授銜,避不過這位軍務總理。


    這件事情,還鬧上了至高議會。


    在最高議會中,按照加拉爾多的說法,眾人經過了激烈的爭吵,最終以六票同意,四票棄權,三票反對,通過了顧航晉升元帥的說法。


    一個元帥的授銜,搞到了要至高議會上進行投票表決,這還是挺少見的。


    顧航仔細問了下這十三票的構成。


    投讚成票的,分別是:帝國首相,法務部總理,稅務部總理,國教代表,帝國海軍至高大元帥,星際戰士代表。


    投棄權票的四個,分別是:行政院總理,審判庭最高大審判長,機械教火星代表,普羅旺斯宙域主席代表。


    投反對票的三個是:軍務部總理,帝國衛隊至高大元帥,北疆的吞星宙域主席代表。


    從這些構成之中,顧航大約能夠一窺帝國中央各大勢力,對於處理‘鐵怒石’問題的態度究竟是如何了。


    說到這裏,也就得提下這些至高議會席位的來源。


    至高議會席位確實就隻有十三個,但其實產生的類型大約有二十多種。有些席位是固定的,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每一期都有,比如帝國首相、火星代表、國教代表、審判庭代表之類的。


    但這樣的席位相對是比較少的,多數像是帝國商會代表、政府四大總理、星際戰士代表、靈能修會代表這些,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不管是固定席位還是非固定席位,能在十三個席位裏占有一席,那必然就是因為其實力足夠猛。是先有實力、有影響力,才有了席位。


    固定席位,那肯定是這幾個勢力夠猛,並且一直猛;非固定席位的變遷,就可能展現了某些勢力的影響力變遷。


    投讚同票的,不一定是對他有善意的,甚至是反感顧航這種超規格攫升軍銜的行為。但是,他們一定是接下來要幹‘鐵怒石’的,或者是要在這件事情上分享利益的,跟歐居仁、唐米利、加拉爾多這三人的政治派係達成了一定的利益默契的。


    星際戰士代表,一般就是星際戰士們在擁有一個席位的時候,各大戰團推選出來一位戰團長來擔任。現今的,就是死亡天使戰團的戰團長,傑裏·厄爾鋼隆。他的戰團,由過去軍團時期的第一軍團改組而來,屬於初創戰團。


    在這件事情上,星際戰士們能撈到多少的政治利益不好說,但清除掉鐵鎧這種嚴重影響星際戰士聲譽、明著違反星際戰士聖典規定的家夥,肯定是他們的政治意願。


    星際戰士在人類帝國中央始終是個相當微妙的角色,他們的存在讓人又愛又怕。他們是以帝皇基因為模板被創造出來的超人類,在帝國建立的時候,受到帝皇的養子們領導,以軍團的模式,建立了這個龐大的國度;但他們同樣也在帝皇飛升之後,因為一場大叛亂和相互的對立,撕裂並且差點毀滅了帝國。


    星際戰士們從那之後,就需要受到《星際戰士聖典》的各種限製,幾乎從帝國中央的權力場退出了。


    碰上鐵鎧這種砸鍋、壞大局的東西,各大戰團當然會厭惡。


    稅務部總理和國教,也是類似,你鐵鎧占了的幾個星域,稅都給我瞎編著看心情交,那不得幹你?你不讓我傳教,跟我的教堂起大衝突,甚至驅趕過神職人員。到現在為止,皇女星域的教堂都不對,還在持續被拆,他們對國教的態度可比聯盟差遠了。


    而其他的同意票,就基本是從此事上要撈好處的,比如帝國首相齊伯督,法務部歐居仁,帝國海軍這些。


    投棄權票的大約就是跟這事兒屁關係沒有的,例如普羅旺斯宙域主席。


    在至高議會之外,帝國內部還有一個存在感挺強的議會,那就是主席團議會。全員由帝國五十多位宙域主席構成,代表著最大的地方勢力的集合。他們會選出一些成員,成為高領主之一。具體有多少個席位,看當時情況,本屆就有兩個。


    當然,跟星際戰士一樣,這些宙域主席或者戰團長,不可能親自在神聖泰拉履行高領主職責,他們會派人來代表他們。


    普羅旺斯宙域在帝國西疆,跟帝國東疆屁關係沒有,直接棄權了。


    火星代表、行政院也差不多。


    審判庭得說道下,白銀審判庭站‘鐵怒石’那邊沒錯,但審判庭這個組織是散裝的,像是異端審判庭就對於鐵鎧戰團的行為大為不滿;還有內務審判庭,這個專門監督審判官的派係,對於白銀審判庭的諸多過界行為也是在調查,暗戳戳的想要搞個大新聞。


    混亂又鬆散的內部結構,讓這位最高大審判長沒法明確的給出立場。


    而反對的三家中,諾爾貝托自然不用多說了,他就是那條要被吃的大魚,肯定得反抗一下。


    星界軍至高大元帥倒是不至於站在‘鐵怒石’那邊,他隻是需要這一張反對票,對麾下的無數元帥、將軍們表態而已。不然,讓顧航這個沒在星界軍係統裏混過的人,成了星界軍元帥,他連聲都不吭肯定不好。


    不過,加拉爾多也給顧航講過了,這隻是表態,實際上,私下裏有過溝通的。這位至高大元帥並不會真的進行阻攔。


    倒是吞星宙域主席的態度值得玩味,他們跟蛛網宙域離得不遠,與‘鐵怒石’有一定關係,但關係好到支持鐵怒石了嗎?


    顧航分析,大約是不想打大仗。


    打起來,他們吞星宙域搞不好就是前線的一部分,大量的資源要從本地征發。萬一要是鐵鎧戰團先發製人,搞不好帝國主力還沒完成集結呢,吞星宙域說不準就要遭殃。


    但他的態度,也無關緊要了。


    三票反對,已經阻攔不了大局。


    顧航成為帝國元帥的正式手續,也完成了,並且相當硬:十三人高領主議會投票通過批準的!


    整個龐大的帝國,有多少事兒能被拿到這個議會上投票的?


    少之又少!並且每個都是大事!


    一般的元帥,可沒這個待遇。軍務部和海軍或者星界軍批準了就過了。


    而顧航這個元帥也有尷尬之處。


    唯二按理來說關係最大的部門,軍務部和星界軍至高元帥都反對他上位。


    不過,加拉爾多也傳達了一個情況,授銜儀式的時候,星界軍至高元帥會出席,親自授銜。


    表完態之後,他對下麵就已經有交代了:這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的決定,俺也沒辦法。


    然後就可以開開心心的跟顧航這個新貴打交道了。


    顧航對此表示充分諒解。


    本該同樣出席的諾爾貝托,肯定不會來。兩個副總理的位置,前東方宙域主席、軍務部副總理王算已經退下去了,據說重病不起,或許生命就隻剩一兩年;另一個副總理是的諾爾貝托的親信,也不會來。但加拉爾多會來,執行部長的身份,勉強也夠。


    ……


    思考之間,高大的將星台,已經出現在眼前了。


    很快就能抵達現場。


    顧航最後在同坐一輛車上的侍者的幫助下,整理了儀表,確保半點沒問題。


    然而,就在此時,顧航心中一緊,驟然一陣心悸傳來。


    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危險,他的靈性瘋狂的在向他示警。


    他本能的就要張開靈能護盾,然而,他手腕上帶著的黑石手環,壓製著他的靈能力量。


    但是他並沒有半分猶豫。


    雖然後果會有些麻煩,但是他仍舊唿喚撕開了亞空間裂隙少許。


    他當然選擇相信自己的靈性預警,再嚴重的後果,也不會比他自己死亡更嚴重。


    撕開亞空間裂隙的困難度很高,泰拉皇宮顯然是個嚴重排斥亞空間力量的地方,並且顧航的靈能還受到黑石手環的壓製了。


    但僅僅就是一點點微小的亞空間裂隙,也足以讓他獲得一定的增強,讓他本來就已經臨近閾值的靈能強度,超過了黑石手環的限製範疇。


    黑石手環就此崩裂,靈能護盾出現在顧航的身上。


    再下一刻,車窗破裂,一顆子彈,射向了顧航的頭顱。


    這顆子彈,被他的靈能力量所捕獲,停留在他太陽穴不到三厘米的距離。


    他利用靈能,輕輕將這顆子彈挪到了眼前。


    這是一顆大約手掌長度、拇指粗細的子彈。彈頭是某種銅綠的金屬,尾部則是個複雜的機械裝置,支撐著一根透明管,裏麵有一些綠色的液體。


    顧航毫不懷疑,這顆子彈如果命中,他必死無疑。


    實際上,這一發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狙擊槍子彈,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這絕非是尋常的狙擊。掙脫黑石手環,有亞空間力量加持的他,靈能強度驟然達到了阿爾法級。常規的狙擊槍,根本不可能突破他的防護手段。


    顧航的腦海中,閃過了一個名詞:


    刺客庭。


    這是個帝國內的神秘組織,正如其名,專幹刺殺之事。他們絕大多數的刺殺目標,是帝國內的一些不忠的份子;少數時候會去刺殺異形或者混沌的領袖。


    他們行事神秘,帝國境內的任何人,包括泰拉的高領主們,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原地暴斃,死狀不一。每當這些事情發生時,大概就是刺客庭的人出來幹活兒了。


    刺客庭中的刺客們,無一不是身懷絕技,接受過大量生物強化改造,並且外由於刺客庭有“可以使用任何手段或工具來完成任務”的特別許可,所以他們手裏總有各種黑科技或異形裝備。


    這顆子彈,以及發射它的槍,就很有可能是其中一種,對靈能防護與實體裝甲都有極強的穿透效果,並且含有必死的劇毒。


    但凡顧航的靈能力量再弱一些,沒達到阿爾法級;但凡他剛才因為擔心撕開亞空間展露力量,會引發不可控的後果從而有些猶豫;但凡他稍微懷疑一下自己的靈性警示……他現在都是個死人了。


    然而,危機還並沒有完全結束。


    浮空車的司機在驚恐中停了車,並試圖降落;周邊陪同的幾輛車也是同樣如此。


    但完全解封的顧航,通過靈能可以察覺到地麵上出現了多個強力的氣息。並且,又有一顆子彈,從遠處射了過來。


    這一次的子彈,就不是劇毒了,而是一顆高爆彈。


    子彈直接引發了劇烈的爆炸,將顧航乘坐的這台裝甲浮空車直接淩空打爆成了碎片。


    ————


    6k!


    還欠68k


    熬太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行星總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心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心布並收藏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