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商人,對商機自然都是敏感的,雖然他們沒有廣告的概念,但是宣傳的概念肯定是有的。之前《大唐周報》的身份讓他們不敢想,也從未想過這個事情,但是這一次,效果所有人都看到了啊!


    一天之內,整個長安城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如果是以往,得多久才能知道這件事?即便是專門找人去傳播這件事,沒有半個月一個月也根本不可能將這樣的事情宣傳出去。


    而現在就是一天!而長安城的人員這麽多,為秦王殿下幹活的人又那麽多,當這些人在幹活的工地上麵相互交流的時候,很快這個消息就會傳遍長安城周圍所有的郡縣!


    而且他們還知道,《大唐周報》不僅僅是在長安,還在洛陽,太原等城市也已經開始發行了,雖然會晚十幾天,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商人的效率來說,十幾天可是太快了!


    這意味著用不了多久,這個消息就會通傳大唐天下!


    如果換一個行業呢?是不是也同樣如此?


    所以他們才如此心動,隻是可惜的是,現在殿下不在長安城,《大唐周報》這等決定是不可能向他們這些商人開放的,所以他們即便是眼饞也隻能是看看。


    但是長安城這些新食鹽的銷售盛況他們自然也是看到了,白嶺等人都買了最貴的500文一斤的食鹽,對他們來說,這點鹽還是消費的起的,畢竟鹽吃飯用的少,500文一斤而已,對他們這些商人來說,雖然家裏麵的人就不可能太少,一個月充其量也就是二三斤鹽頂天,根本花不了多少。


    白嶺他們都沒有區分,身為商人他們可太懂人心了,像是什麽給主人吃500文一斤的,給仆人吃50文一斤的,白嶺他們都不傻,這些鹽從某種程度上,除了包裝,其他的想要分辨挺難的,放到菜裏麵就更不要說了。


    所以不如大家都一樣,讓仆人感恩戴德,這不過就是點小錢,分那麽細,人家給你用了便宜的你也不知道,你又不可能每天都在廚房裏麵盯著。


    500文一斤鹽看似不便宜,但實際上別說大的門閥世家,就是一些普通的小門小戶,一些商賈之家,這個東西的價格都不能算是貴,尤其是它的用量不多的情況下,這就意味著稍微能上500文一斤的,幾乎都會買這個。


    這比定價一兩貫,甚至十幾貫一斤要好的多,那樣的話看似利潤夠高了,但實際上能消費起的人數降低太多,反而不如500文一斤來的多。


    這就是為什麽一千多年後,勞斯萊斯賓利布加迪威龍之類的都賣的超級貴,但實際上都不過是大眾公司旗下的一個小品牌而已。


    市場的大小規模就天差地別,李恪的定價可不是胡亂定價的。


    別看李恪分了好幾個級別,但是李恪在定價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確定,200文和300文一斤的鹽絕對是四個等級裏麵銷售最少的,500文和50文一斤的是四個等級裏麵銷售最多的!


    200文和300文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衝高500文的銷量,還是後世的那個銷售策略,任何一款汽車,最低配的永遠是銷量最低的,它的存在就是為了承托其他配置的存在,然後提高其他配置的售價,並且讓你上其他配置的。


    食鹽的銷售火爆是可以預計的,李恪根本沒在乎,不過他倒是讓薑峰也投入了新的研發內容,就是真的研發過濾食鹽的方法,其實李恪拿出來的書裏麵就有,根據鹽溶液裏麵不同礦物質解析冷凝所需的濃度和溫度不同,從而分離這些不同食鹽。


    不過這部分李恪沒拿出來,而是讓薑峰他們自己去悟。


    李恪可以教,但是李恪教出來的永遠不如悟出來的好,悟出來了有可能是個科學家,但教出來的永遠就是個助手。


    等薑峰完成了這種分離方式的研發之後,李恪將會推出全新的“二十層”過濾的新食鹽,來替換最高售價的500文食鹽,然後將其他的食鹽“降價”。


    50文的食鹽到時候就降低成1.5文,嗯,秦王殿下為了大唐百姓的健康,終於降低了初步過濾的成本,可以將50文降低為1.5文每斤了,並且秦王殿下還將繼續努力!


    一共四個等級呢,一點點的推廣。


    李恪是很認真的在研發,一點假都沒有做。


    在《大唐周報》發行的第二天,李世民得知長安城的所有食鹽售賣點開始排隊之後,並且一些以前的粗鹽商開始降價之後,李世民多少會過來一些味道了,李恪之所以賣1.5文每斤的鹽,恐怕也是為了逼迫那些鹽商降價?!因為很多大唐百姓之前連粗鹽都吃不起呢。


    李世民會意過來李恪目的的時候,李恪也在給一些悅來商行從未見過他的一些銷售員工講課。


    “記住!衣食住行這些跟普通人息息相關的東西,暴利永遠靠的都不是高價!很多人認為鹽的暴利是因為它價格高!其實並不是如此!它是一個消耗品,跟糧食一樣,它是會被持續消耗的,你定個高價,絕大部分人吃不起的時候,社會就會動亂!你拿什麽賺利潤?!”


    “切記,穩定的社會才是利潤最大的來源點!在大唐米價不過1文1斤,全大唐百姓普遍月錢做工收入不過100文一月,種田的百姓餘糧不多的時候,全社會的粗鹽如果賣到150文/斤,甚至更高價格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國家距離崩壞不遠了。”


    “暴利不等於高價!鹽之所以暴利,是因為它的成本太低!而又同樣是人生存的必需品,所以它才暴利!據我所知,大唐的幾大鹽池,雖然他們造鹽的效率不如我們,但是他們都是早已經提前買了非編戶,昆侖奴等各種奴仆在幹這些活,這些人的費用都是一次性支出,買迴來,給他們飯就行,連月錢都不用付。這才是它暴利的原因!”


    “所以,我們需要推出一個商品的時候,要做一個低端或者逼迫一個商品去穩定數量最大的低端市場,然後我們再推出中高端收割利潤最大的部分,這才最合理的經營方式。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


    “穩定住社會基本麵,適當的放出部分善意,通過造就工作崗位,或者捐助道路等,賑災濟民的方式獲取廣大百姓的好感,獲得社會和道德的基本盤,再來給商品附加品牌、高技術、高作用等看似高端的附加價值,來劃分階級,定位精準需求,這才是暴利的來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