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立政殿休息了一天的李世民先見了一下常林。


    “青雀怎麽樣啊?”李世民問道。


    “殿下吃過晚膳就休息了,幾乎是剛睡下就睡著了,今天第一天給殿下累的夠嗆。”常林開口道。


    “他的身體是羸lei弱了一點,正好讓他多鍛煉鍛煉,這樣也挺好,不然他還以為我這個皇帝很輕鬆呢。明日早上我們就直接出宮去李恪那裏,楊妃那邊我已經讓人通知過了,我不在的時候,宮裏暫由韋貴妃處理後宮事宜,有事你去找韋貴妃。”李世民點點頭道。


    “是,陛下。”常林點了點頭,然後就行禮離開,他還得去“服侍”李泰。


    第二日早上,李世民早早的起床,然後就出了皇宮,李世民早起已經習慣了,不過說實話,昨天一整天不處理政事,他還有些渾身癢癢,不知道該做什麽,有些無聊,本來他還想在宮裏多呆幾天,免得李泰失去了方寸。


    但昨天一天實在是無聊,算了算了,他倒要去那個逆子那裏看看,到底有什麽好的,讓長樂他們都樂不思蜀了。


    其實李世民要去秦王莊“養病”不是李恪提出來的,你看李恪有那麽傻嗎?沒事給自己搬個炸彈迴來,他私下跟李世民商議這個辦法的時候,是建議自己老爹去驪山泡溫泉去的,帶著他後宮的妃子都一起去,大家一起泡一泡。


    多嗨皮,結果李世民非要來他這裏,李恪還能說不嗎?


    幸虧他秦王莊的主體建築足夠大,比西洲都護府那個都要大一些,單層麵積就一千多平米,能住人的兩層一共兩千多平米,房間足夠住下他父皇以及長孫皇後,還有他母妃,其他的妃子是不可能來的。


    十四個妹妹住在這裏自然也沒什麽問題,畢竟像晉陽還不能自己住,都是跟長樂一起住的。


    李世民出宮的動靜不小,不過李泰不知道,等他知道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茫然,爹就這麽走了嗎?你都不來看我一眼的嗎?


    “殿下,這是幫您找來的曆年隴右道糧食產量的登記表。”常林捧著兩本書迴來了。


    “噢,我現在就看。”李泰顧不上想那麽多了,趕忙接過書,低頭翻看了起來,他手裏麵的這個奏章是關於糧食方麵的,這是朝廷根本,不能大意,他得弄清楚才行,就這一個奏章,他翻閱各種資料已經快一個時辰了,也隻是找到了一個頭緒。


    他有些頭痛,自己這還是三省經過初步處理的奏章,那三省在處理下麵奏章的時候,又得多累?


    李世民要來,李恪自然不可能在家裏麵等著,自然是親自到皇宮外麵接了。


    李世民今日乘坐的馬車為木輅lu,是李世民馬車的製式馬車之一,大唐皇帝的馬車分五輅、五副、十二從、十二屬、七輦、三輿等類別,分別應對不同的情況出行以及規模。


    最常用的五輅,分玉、金、象、革、木分別對應青、紅、黃、白、黑五種主要外塗色彩,其他的結構和規格是一樣的,除主色之外,其他的配色略有不同,架馬六匹,分別對應主色。


    而像是後麵的十二從,十二屬等都是不同作用的馬車,比如說有雙層高的馬車,馬車上立大鼓,用來傳信,帝王還可以用來講話,觀景等,如果出遠門,還會帶有指南車。


    說到馬車,很多人有個誤區,一說就是四輪馬車能拉的更多,實際上是錯誤的,四輪馬車和雙輪馬車各有優劣,四輪馬車的優點就是自身的穩定性,兩輪馬車則是自身的速度。


    稍微學過物理的同學都知道,兩輪馬車更加節省馬力,如果將馬車的重量和貨物加在一起,重量相同的情況下,兩輪馬車一匹馬能勉強拉動的話,四輪馬車可能需要兩匹馬,甚至更多。


    所以平均一馬力可以長途拉的貨物,兩輪馬車遠超四輪馬車。


    同樣四輪馬車需要非常精巧的轉向結構,否則非常難以操控,也不靈活,而兩輪馬車可以各種飆車,排水道過彎。東方之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兩輪馬車,就是因為東方的馬車是最先出現在戰場上的戰車,而戰車,講究的就是靈活。


    像是李世民的馬車其實也是兩輪的,但隻不過做的更大而已,而六匹馬也更加穩定,甚至緊急時刻是可以飆車的。


    “來,上來坐。”看到李恪騎著馬,李世民招唿了一聲,他有一些問題想要問李恪,對方騎在馬上肯定不好交流。


    李恪將自己的馬交給裴行儉,自己則是跟著跳上了馬車,李世民這馬車很大,長孫皇後和楊妃也在車裏呢。


    先跟二位母後母妃見過禮,李恪才挨著李世民坐了下來。


    馬車很快走上了朱雀橫街,看著兩側已經開始熙熙攘攘的人群,百姓並不躲避李世民的車駕,隻是有些好奇而已,當然也不會衝擊車隊,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朱雀橫街足夠寬,李世民出行的時候,百姓都是沿著街道兩邊走,同時車駕的兩側還有護衛在隨行。


    “你這件事做的不錯,不過我有些好奇,你翻新長安城到底花了多少錢?”李世民好奇的看著外麵問道。


    李恪:“……”爹咱不提錢行嗎?提錢多俗啊,要談感情。


    “八百多萬貫吧。”李恪麵色平靜的張口就來。


    李世民:“!!!!”


    長孫皇後和楊妃都忍不住看了過來。


    “你哪來那麽多錢?!”李世民人都傻了,這個事情他一直沒問過李恪,雖然整個朝廷所有人都好奇李恪到底是怎麽將長安城給翻修下來,非但沒有停工,還修了一條長安城通往工業區的混凝土道路!


    所有人都以為李恪最多幹到一半就停工,但是誰知道李恪居然翻修完了?


    而現在一問,他居然幾乎花掉了大唐一年的國庫!這……你是會變錢嗎?你的錢是從什麽地方來的?!


    “額,不多吧,想一想,整個長安城的翻修工作,還有這麽一條主要的官道,這個錢數比較合理。”李恪輕聲開口道……爹,我給你上的課你根本沒認真聽講是吧?你忘記了錢是流通的嗎?!


    實際上以李恪這種操作方式,他不要那些商人的錢都夠修了,因為錢是陸續支出的,這些錢不斷流轉,大部分又迴流到他自己手裏麵,錢轉了幾圈,在統計方麵或者從gdp方麵來說,切實花了那麽多,但對李恪來說,自然沒花那麽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