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在自己安全有保證的情況下,李恪拿出自己的筆,找了一張紙寫了幾個字,是寫給悅來商行和那些老兵的,“我相信你們,所以我的安全就交給你們了。”


    多餘的廢話李恪什麽都沒說,有這幾個字足夠了。


    信任,就是最強有力的語言!


    將這幾個字寫好之後,李恪在上麵扣了個自己的私章,然後將它折好,塞進信封遞給了常林,讓他送出去。


    至於什麽封口火漆李恪根本沒搞,這種東西他又不怕別人看。


    隻是這樣的行為在常林眼裏,卻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如果是日常的朝政等其他事情也就算了,但是這明顯是事關殿下自己的私事,而且應該是非常重要,畢竟這麽晚的時間還送進來,但殿下卻沒有任何避諱他的意思。


    常林能不感動嗎?想一想,殿下似乎在任何事情上,從來沒有避諱過他,哪怕一些言論其實如果傳到別人的耳朵裏麵,也許會給殿下帶來麻煩,傳到陛下耳朵裏麵,也許會給殿下帶來一頓軍棍,但是殿下從未避諱過他。


    這是一種信任,一種坦蕩,殿下做的事情永遠都是堂堂正正的,從不懼怕別人知道。


    這就是秦王殿下啊,雖然他是莽夫了一些,但他比太多的人都要坦蕩了。


    殿下的從不陰人,也從不用什麽陰謀之類的,從來都是堂堂正正的陽謀,而所做的事情也從不避諱甚至跟他政見不合的那些人。


    這就是所謂的君子啊!


    常林彎腰行禮,然後拿著東西出去了,這信他得親自送,他不會看,但是常林不會將這種漏洞留給其他小太監。


    那些小太監裏麵,跟外麵有勾連的人,也不是沒有。


    老常的態度和表情變化,李恪自然是多少看到了,哎,咱要的不就是這個效果嘛,順手而為,一舉兩得的事情,順便拉攏個人心這不是挺好的。


    雖然從來沒想過拉攏這些人心做什麽壞事,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人心在某些時候才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呀。


    老常送信去了,李恪就直接睡覺了,反正自己的安全不用擔心,那就交給悅來商行的人處理吧,他相信這些府兵的能力。


    李恪都沒有通知老李的意思,這事要是讓老李知道了,到時候怕不是直接命人幹高句麗都有可能,現在時機還不成熟,等將這些人都處理好了,自己再告訴老李好了。


    田蒙在宮外等候著,作為秦王殿下的管家,宵禁這種事情對他而言自然沒什麽影響,當然田蒙也不能到處亂跑,必須要有合適的理由才行。


    問題,誰讓李恪現在是在監國呢,理論上,李恪現在監國有權利調動長安十六衛的全部兵力。


    畢竟傳國玉璽還在李恪手裏麵呢,老李都沒收上去。


    接到常林親自送出來的信件,田蒙低聲道謝,常林微笑著搖搖頭:“為殿下服務,應該的。”多餘的話常林也沒說,而是直接迴去了。


    田蒙身後的侍衛將燈籠拿了過來,田蒙將信件打開了,當他看到裏麵的內容之後,田蒙就沉默了。


    殿下信任他們,但是他們能對得起這份信任嗎?


    田蒙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這封信應該給那些府兵看看,給商行裏麵的人看看,給那些所有相信殿下的人看看。


    一夜無話,李恪睡得非常的舒服,對於他來說,昨天晚上的事情他根本就沒有放到心上,如果情報已經掌控到這個地步,還能別人跑了,大唐就不可能成立,那些府兵早就在戰場上被人殺了,根本就不可能活下來。


    更何況,這些退伍府兵現在可是有李恪給他們配備的鎧甲的。


    這些鎧甲是李恪最新給他們配備,這玩意已經報備過了,所以自然沒什麽問題,平時這些退役老兵們是不會穿的,但是等到戰鬥的時候自然就要穿了。


    當然,除了鎧甲之外,武器自然不可能落下。


    這些鎧甲不再是明光鎧,明光鎧的製作難度頗高,雖然它的防護能力不錯,但因為甲片的緣故,明光鎧複雜的工序和製作時間導致性價比沒那麽高。


    李恪製作的新鎧甲,是板甲。準確的說,是板甲和明光鎧的結合體。


    很多人對板甲有誤解,以為板甲要比明光鎧這等鎧甲要重,但其實不然,明光鎧不少地方因為需要考慮防護力和靈活性,甲片都是疊起來的,這樣的話同等防護麵積同等厚度下,其實明光鎧反而要比板甲重。


    當然,如果是那種全身采用龍蝦身軀結構鏈接,包括腳上都帶上鎧甲的硬殼板甲,那個重量確實是要超過明光鎧。


    但李恪再三考慮之後,還是放棄了製作類似於歐洲大白鎧甲,或者全身甲,因為沒必要。


    他們的敵人武器沒那麽強,所以沒必要製作如此超強防護能力的鎧甲。


    至於槍械,火槍等等,那估計是很久以後需要考慮的事情了,這要看大唐的發展進度,李恪才決定會不會把它拿出來。


    很多人都覺得,他腦海裏麵有完整的一套工業製程的書籍,如果拿出來的話,在兩三年內,搞出一戰的火槍不成問題。


    姑且不說整個社會的知識能不能跟上的問題,如果真要集中力量搞,確實是不成問題,但是有些東西,一旦拿出來,就無法再把它藏起來了。


    但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逐步的你會發現一個規律,當你領先你的敵人太多的時候,這種領先反而會加速這個國家的崩潰,達不到你想要的目的。


    李恪集中力量三年時間,能搞出一支五千人的一戰時期步槍部隊,子彈也絕對跟的上。他絕對可以橫掃天下,但當你沒有了對手和敵人之後,當李恪去世之後你會發現,大唐的崩潰速度遠比曆史上要快得多。


    因為,當一個國家對周圍呈現碾壓式勝利,並且這種碾壓式勝利僅僅隻是因為一款優質的武器的時候,會導致一個局麵。


    放眼四海,沒有了敵人,沒有敵人的時候怎麽辦?內鬥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