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手裏麵送來的情報,李恪倒是不意外,這些門閥世家的聚會是討論什麽,他大概猜到的,不過討論什麽,他倒是不知道,這些人還挺警覺的,那茶樓是滎陽鄭氏的產業,在談事的時候,連茶樓裏麵的小二都不讓靠近。


    周圍都是這些家族的人,所以李恪也不知道人家到底說了什麽,不過無非就是針對這次的學校建立事件而已,至於他們能出什麽手段,李恪一點都不擔心,很簡單,違法手段他們不敢動,隻能是通過正規途徑。


    但是正規途徑,笑話,在這大唐,也就是衣服沒有兜,不然李恪得讓他們知道什麽叫沒有對手。


    不過手裏麵的資料,看的李恪也是直搖頭,這次參與會議的十七個家族,結果五姓七望在會議解散之後,又自己聚會了。顯然這七家還有其他的想法,而剩下的人裏麵,也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了一起。


    估計十七個家族得有幾十個群。


    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不是一條心,或許在某些行動方麵會保持一致,但是想要相互之間拉開他們的陣營也是很容易的呀。


    嘖嘖,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消滅一批,這不是正好的嗎?


    將手裏麵的情報放下,李恪也不操心,不管他們有什麽手段隻要是在大唐律的允許範圍之內,那麽李恪不介意跟他們玩玩商戰,不過仔細想想,他們似乎能玩的手段也就是殺雞儆猴這一招了。


    畢竟這一次李恪所動用的不過就是這些商人,而他們肯定是可以看到這些商人們聯合起來的力量。


    其實這東西是一樣的,有後世經驗的李恪很清楚,商人們也不是什麽好人,或者說這個階級也不是什麽好階級。


    現在他們之所以看起來如此乖巧,那是因為他們有著最大的敵人,門閥世家!門閥世家限製了商人力量們的擴充,所以他們有了這個機會才會緊緊的抱住李恪的大腿。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麵,這些商人們是可以利用的,但同樣,門閥世家也是可以利用的,等商人們擴大了之後,門閥世家暫且留著,就是他們腦袋上的警鍾。


    讓商人們警鍾長鳴,反正現在的大唐局麵已經適應了門閥世家存在的狀況,等到了學校培養出足夠的人才的時候,到時候就可以直接徹底一次性解決。


    在學校沒有培養出足夠的人才之前,這雙方隻要不斷的控製他們雙方的力量,雙方都可以用。


    想了想,李恪開口問道:“《大唐周報》下次發行時間是什麽時候?”


    “啟稟殿下,《大唐周報》是後日發行。”田蒙開口道。


    “嗯,我寫一篇文章你送過去,後日直接由《大唐周報》頭版頭條發出。”李恪開口道。


    “是!”田蒙彎腰行禮道。


    李恪將手裏麵的作業放下,然後又直接寫了一篇文章,交給了田蒙。


    田蒙第一時間將文章送到了大唐周報的印刷廠,現在大唐周報每日銷售的數字基本已經穩定,而以現在的印刷速度,基本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印刷完畢,所以《大唐周報》會預留足夠的時間,避免臨時需要增加文章。


    第二日,大唐皇帝陛下新年後的第一次朝會,李恪就曠工了,反正他的監國活已經結束了。


    對於李恪沒來上朝,李世民早就有預感了,所以他也無所謂,隻是……一個朝會上下來,不知道為啥,李世民感覺腰酸背痛的,坐在那裏,極度不舒服啊。


    而且這一個朝會上麵的事情也太多了吧,裏麵相當多的事情都是李恪最近安排的事情,這些事情幾乎讓六部忙個沒完,而現在李恪的監國結束了,但是堆積的事情哪有那麽快完成。


    所以這一個朝堂比之前李世民自己開朝會的時候,事情要多的多了。


    “啟稟陛下,目前關於關內道,河東道等地的畜力調查已經結束……”段綸在朝堂上進行了匯報。


    “這件事不用做了。”李世民沒好氣的攔住了段綸的話。


    “啊?這個之前不是秦王殿下……”段綸有些愕然。


    “當初李恪交代你們民部和工部對全國的相關土地為什麽沒有耕種,以及畜力部分的驢和馱馬進行調查,你們說要七月份才能夠完成全國的調查,但實際上李恪就在前幾天就已經完成了全國範圍內的調查。”李世民淡淡的開口道。


    他擺了擺手,常林直接將幾份準備好的,李恪那邊調查完畢的相關資料直接讓常林給了民部尚書皇甫林,工部尚書段綸,以及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幾個重臣。


    這些人拿到手裏麵的資料之後立刻看了起來。


    當他們看完之後,所有人都有些難以置信,這資料裏麵並不是籠統的資料,而是非常詳細。比如說導致全國大概3成左右耕地無法耕種的原因裏麵,是因為全國的畜力和曲轅犁,耬車等農具分配不均勻所導致的。


    缺少畜力、農具的道州最多的就是經常遭災的這些道州,反而像是江南道,淮南道,嶺南道,劍南道等地方相對而言畜力就沒有那麽短缺。


    而畜力和農具短缺的地方,除了一些村莊大家隻能共用幾頭耕牛,平均每家種植一部分,然後就是各家各戶在沒有耕牛的時候,全靠人力拉動犁頭,勉強種植一部分。


    但是一百畝的耕地肯定是種不完的,這就導致了部分土地根本沒有收成,但是沒有收成,這些農戶卻依然要交稅。


    所以交稅之後,本來夠吃的糧食,因為負擔了沒有種植糧食的土地,這就導致這裏的農民幾乎都是青黃不接的狀態,隻能是餓著肚子過日子。


    如果沒有天災的話,這樣的年限勉強能過下去,等畜力慢慢恢複,也能過的下來。


    但隻要有一點天災人禍,這些地方立刻就會崩盤,然後再次出現大量的災民。


    相對於這些,毛驢和馱馬的分配等情況反而隻是統計出來的數據,然後在當地推廣騾子就可以了。


    而看完這些,段綸和豆盧寬整個人都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