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好一個“以民為本,以人為本”。


    魏征看的差點當街叫好,殿下這文章雖然直白一些,但是該用的詞匯卻極有才華,顯然殿下這寫文章,隻是為了更多的普通人看得懂。


    不過標題裏麵的內容魏征還沒看到。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百姓是大唐皇室最有利的武器,百姓是大唐最結實的根基,大唐皇室將始終將百姓放到最高位置。邁入大唐公元二十年,我們將趁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大唐新時代新征程,大唐皇室號召天下門閥世家、官員要始終堅持以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看到這裏,魏征一臉的無語,殿下你可真是狠。


    大唐皇室號召?我的天,你這個詞用的,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大唐是門閥世家和官員的大唐,而不是你李家的大唐一樣。


    “而商人同樣是百姓,並且商人在社會結構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故現在大唐皇室鼓勵商人成立商會。商會顧名思義,商人聯合會、聯誼會、交流會等都適用,旨在加強商人之間的交流,執行商業互補,各行各業的商人相互之間在一個商會,經常交流,商會之間的合作也更加的順暢。”


    “例,商會會員甲從長安前往洛陽,運送貨物三船,但隻能拉滿兩船半貨物,還空餘半個貨倉,剛好商會會員乙有半船貨物也從長安前往洛陽,剛好,可以滿船三船貨物,節約雙方的資金,效率,提升大唐貨船的利用率。”


    “例,大唐某州商人甲缺少絹絲三百但,但從外地調運需要很長時間,剛好商會商人乙有絹絲,可以相互調配。”


    “這樣可以加速大唐商品之間的流通,同樣,如果某地急缺某種商品,當地的商人可以通過商會向外地的商人調配,其實大唐各道州都有自己的特產,在其他道州都有不錯的銷售,相互之間隻是缺少信息交流。”


    “現在,鼓勵各地商人成立商會,大唐皇室將會成立商業總會,幫助全國商人進行商業情報分享,情報來自於各地商會轉交的信息,可以提交求購、專賣、關於物流商隊拚車、拚船,並且商業總會內不時發布大唐朝廷求購的一些物資,比如說糧食、食鹽等物資,會給商人預留部分利潤。”


    “並且會由部分地方官員發送一些關於當地的特產豐收,出售等信息,還有就是大唐鴻臚寺等會發布一些海外其他國家求購某些商品的信息等等。”


    “這樣可以加強大唐商業流通,加強大唐的物資流通,促進商業繁榮和增加百姓收入。”


    看完整篇文章,魏征腦海裏麵就一個念頭,殿下把什麽都想到了啊。


    關於那些世家門閥一起聚會商討的信息,魏征知道的倒不是那麽全,主要是也沒人跟他說,雖然他也有所耳聞,知道他們一起聚會商討了,但是內容是什麽他不知道。


    但這篇文章一出,以他對秦王殿下的了解,這絕對不是無的放矢,想一想門閥世家的手段,他們能做到,似乎也就是針對之前靠向殿下的那些商人?


    隻是現在這政策一出,那些商人聯合起來可是一點都不差,門閥世家想要針對一些商人……可太難了。


    這些商人現在上有大唐政策扶持,下有相互聯合,信息通達天下,門閥世家如何通過正規途徑打敗他們?很難。


    ……


    李世民麵色僵硬的看著今日李恪送到自己麵前厚厚的奏章,整個人都麻了。這都是什麽東西?!


    《論大唐朝廷和國策改革綱要》


    這是奏章的標題,而在標題下麵,列舉了二十一條改革相關的政策,而這些政策……每一條都很難處理,對於大唐來說,都是前所未有之改革。


    這裏麵改革個一兩天都快要比商鞅的動作都大了,二十一條都改革下來……。


    重點是,這工作量很大啊!這些工作,李世民想想就頭皮發麻。


    這個混賬……李世民覺得這個混賬就是故意的,看你爹好不容易清閑了三個月是吧?


    給李世民的這份奏章自然是李恪之前寫下的那些,隻不過是在裏麵又增加了新想到的幾條。


    十七、關於宣傳、推廣大唐新型經濟作物,優化農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抗災能力的調查和政策支持。


    十八、增加大唐抗災能力,在全國範圍內,尤其容易發生旱災、蝗災的地區基於曆史數據,進行糧食儲備,建立全國糧倉。


    十九、探討“責任到戶、包幹到人”的底層官員、吏員的獎懲製度,對每年各縣的貧困鄉、貧困村、貧困戶進行統計,讓各縣官員製定年度發展目標,每年減少多少貧困戶,或者增加多少畜力,增加多少百姓可耕種土地,都列入發展目標,不怕發展小,但不能無發展。


    二十、建議聯合第十二項的審查、審計製度,嚴禁那些不求無功,但求無過,整日混吃等死的不作為官員為官一方,執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為官政策。


    二十一、探討由大唐商業總會拓展為大唐商業部,負責全國商業、經濟等統籌一體化,以及商稅設定的種類等。


    光是看著這二十一條的折子,李世民就腦殼疼,更何況這二十一條下麵還有詳細的細則,這些東西執行起來……李世民覺得自己得早死兩年。


    不過,頭疼之餘,李世民又多少有些驕傲。


    果然是英果類我啊!


    嘖嘖,就這《大唐國策二十一條》收攏起來,這放到後世,也妥妥的史書留名的政策啊!這不比什麽商鞅變法之類的更出名?!


    這是我李世民的兒子!


    這小子倒是將他說過的話執行到位,整個奏章裏麵全部都是幹貨,一點廢話都沒有。


    問題是,這些東西,李世民是真的頭疼,這裏麵任何一項都不好搞,而且很多項目之間都是聯合起來的,這意味著李恪在想的時候,不僅僅考慮到了前後因果,甚至連如何處理,如何配合都已經想了進去。


    這份大局觀,李世民覺得他自己都未必比得上,果然是老子英雄兒好漢啊!


    “常林,將這份奏章密封,送去秦王府,讓太子抄撰一份,然後再拿迴來,讓他養傷之餘,多多思考上麵政策。”李世民想了想道。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