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已經品出些味道來了,這是他早就準備好了,然後才拿給了自己,不然的話,他要是直接拿出去賣怕自己揍他?


    “你可以啊,現在有好東西都不懂得先孝敬你爹了。”李世民瞪了李恪一眼。


    “爹,看你說的,我這不是孝敬您了嘛,這些東西其實也沒什麽用,兒臣給您太多,免得鄭國公又在那裏叨叨您,所以我就沒有給您準備,您又不缺這些東西。”李恪飛快的說道。


    “這麽說你感情還是為我好了?”李世民氣樂了,你這借口真的是找的越來越敷衍了,怎麽你這個兒子孝敬東西給你老子,魏征還能說個屁來?什麽時候兒子孝敬老子東西也不對了?


    “也不是,爹,兒臣給您的二十一條,還要再增加一條。”李恪飛快的轉移了話題。


    李世民有些無語,不過他也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糾結也沒什麽用,不過對於新的一條,他倒是挺感興趣的,因為說實話,那個《二十一條》裏麵的任何一條如果改革力度不夠都無權被寫上去。


    所以李恪既然說出來,那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你說。”


    “準備成立大唐國家中央錢莊,跟改革大唐的貨幣製度有關。”李恪開口道。


    “中央錢莊?貨幣製度?”李世民有些懵逼,貨幣製度李恪之前在二十一條裏麵有寫,李世民看了看,主要是發行全新的貨幣體係,將現有的絹帛等代替貨幣的職能都全部取消。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作用了,但李恪所說的這個中央銀行是什麽意思?


    “你說的這個中央錢莊幹什麽的?”


    “國家中央錢莊,是用來發行貨幣的,當然目前大唐沒有必要成立那麽多的錢莊,暫時由一家中央錢莊就足夠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發行這個。”李恪從自己的懷裏麵掏出來了一張有間商城的兌換券遞了過去。


    “兌換券?發行這個是什麽意思?”李世民有些懵。


    “紙幣。”李恪開口道。


    “啊?!紙錢?那不是給死人的嗎?”李世民人都傻了,紙能當錢用?“紙能當錢用?”


    “為什麽不能,爹,這個東西是兌換券沒錯吧?”李恪笑著問道。


    “對啊。”


    “在我的有間商城裏麵,所有的會員都有這個,就在前不久一個會員,他是個商人,跟另外一個商人購買了大約五千貫的貨物,但是因為他沒有那麽多的銅錢,因為這個商人的家不在長安。所以他直接給了另外一個商人五千貫的兌換券。”


    “另外一個商人並不是我有間商城的會員,但是他依然接受了這個交易方式,那麽這個過程當中,父皇你說這個兌換券是什麽?”李恪指了指李世民手裏麵的兌換券。


    是什麽?當然是錢了。李世民有些恍惚,已經有人承認這個了嗎?雖然他很難相信,但事情都已經發生了。


    “這個……如果有人仿製怎麽辦?”李世民指著手裏麵的兌換券問道。


    “父皇你用它對著光線。”李恪笑著開口道。


    李世民有些懵,不過還是拿起了錢幣,當他用錢對著光線的時候,裏麵一朵蘭花出現在了他視線內。其實這個水印就算不對著光線也勉強看的出來,但是對著光線更加的明顯而已。


    “這……怎麽做到的?”李世民震驚了,他將這個東西拿下來仔細的看了幾遍,才發現這個東西似乎是印刻在紙張內部的。


    “一種獨特的造紙方式,它是在紙張製造的過程當中就直接製作在裏麵的,這種造紙方式是絕密。”李恪認真的開口道,“目前隻有三個工匠知道,被兒臣嚴格的保護了起來,就算是兒臣自己都不知道具體的工藝,因為知道的人越多,泄露的可能就越大。”


    “這種造紙方式被發明出來之後,我就將這些人給保護了起來,他們三個人保護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出現問題,而且還有多重手段防止他們泄密,實際上,就算是他們泄露製作方式,恐怕其他人也製作不出來,因為造紙所需要的工具生產方法也是絕密。”


    “做的不錯,你那個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要用它來充當貨幣?”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認真的點了點頭問道。


    “對,其實發行紙幣也很簡單,國家中央錢莊是大唐朝廷的國家機構,並且大唐朝廷要規定,發行的貨幣都可以在錢莊當中兌換成等價的金銀或者是銅錢,當然我個人覺得兌換金銀就可以了,因為銅礦的儲量還是很多的,天下的銅礦太多了,銅幣直接流通就行,而紙幣發行的麵額都會很大,直接兌換金銀更加合理。”


    “將紙幣和金銀掛鉤,這就意味著紙幣的價值有了絕對的保障,到時候大家自然也就認可它的貨幣地位了。”


    “實際上,紙幣主要的使用對象是商人、門閥世家、國庫等大額使用場景,父皇你應該知道,現在一些商人交易需要拉著幾車,甚至幾十車的銅幣到處亂走,這樣的運輸不安全,而且也太笨重了,這也是大唐商稅無法發展的原因之一。”


    “有了紙幣,一個人帶價值幾十萬貫的資金也不過就是懷裏揣著而已,這樣的話商人貿易就可以達到極大的便利。”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李世民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光是前段時間長安城連綿不絕進來的拉銅錢的馬車,就說明了問題,如果隻是換一個小小紙張的話,想一想,這上麵印多少貫就代表多少貫,那可太方便了。


    “行吧,這個我會認真考慮的,你也說了,現在執行也不太成熟。”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不過你紙張的數量夠嗎?”


    李恪笑了笑,“反正我們是大額用紙幣,其實數量不多,普通百姓用的最多的肯定是銅幣,銅幣我也研究出來了更好的鑄造方法,速度更快,等銅幣鑄造的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推出錢莊了。”


    至於紙張數量的問題,那地下倉庫的紙張……大唐用個幾百年估計都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