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李恪一度認為中國古代的帆船是不能逆風航行的,但跟宇文林仔細的交流過之後他才知道,中國古代的硬帆實際上遠遠比李恪想的要聰明,硬帆也能逆風航行,隻是它對逆風的利用率略低,而且可以轉變的角度較小。


    顯然古人遠比李恪想的要聰明,而現在李恪給與宇文林的書籍,讓他對於風帆的改進已經幾乎跟十九世紀的風帆船隻相差無幾了,包括不限於橫縱帆等使用,隻是在風帆的材料上還無法跟上,但這個不是宇文林的問題,這個是需要織布行業進行改進的。


    “殿下,你再這樣的話,就沒有人幫我忙了。”船隊剛剛行駛在海上,孫思邈就一臉無奈的找了過來。


    說起來,孫思邈不是李恪要帶著的,是老孫自己要跟著的,他說他還沒機會去海外找找藥材,所以他要跟上,而且老孫還帶了幾十個人的團隊。


    這幾十個人都孫思邈來到長安之後,這段時間帶出來的郎中,他們也不完全是孫思邈帶的,之前也是悅來商行培養了部分的衛生員。


    “我這不是覺得這裏的船廠可能醫生不夠,所以給他們留了三名,人不多。”李恪開口道。“對了,那幾名死刑犯沒問題吧。”


    “目前看不出什麽問題,不過殿下你確定這個食物的理論是正常的?”孫思邈有些狐疑的看著李恪道。


    “當然,我跟你說,如果隻是吃肉和醃魚為主的話,長期下來,都會出現這種壞血病的病症。”李恪一臉認真的開口道,“不信這次你跟我們就知道了,反正我給你調集了五個死刑犯做實驗,他們吃的食物都是一樣的,等過兩三個月你就知道了。”


    “好吧。”孫思邈點了點頭,但沒有拒絕,反正這些死刑犯都是其罪當誅,孫思邈也沒什麽心理壓力,他一個快一百歲的人了,這方麵根本沒什麽所謂的道德壓力。


    說起來李恪也是第一次知道,孫思邈居然在這個時代就解剖過人體,是他自己偷偷解剖的,畢竟這個時代,沒有哪個家屬會讓你這麽幹,哪怕你是孫思邈也不成。


    顯然老孫在醫學研究的路上比李恪玩的花的多了。


    李恪給孫思邈複刻的自然是壞血病的研究,也不能說研究,其實就是缺少維生素c而已,但實際上對現在的大唐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隨著土豆不斷的普及種植,日後航海食物隻要增加土豆,就不會得這玩意了。


    土豆是唯一一種人隻吃它就死不了,而且也不會缺少營養物質的食物,其他的任何食物都不行。當然活下去肯定活的不好,但是相對於其他食物單吃一種幾個月就會出問題,土豆已經是前所未有的牛逼食物了。


    今天的風浪有些大,原本一路上過來沒什麽問題的長樂,李嫣等人都有些不舒服,畢竟海洋和內河上的船隻所遭受的風浪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倒是孫思邈太牛逼了,九十多歲,愣是一點不舒服都沒有。


    看的李恪羨慕不已,他別說九十,他八十歲能有這個身體,就謝天謝地了。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年鍛煉的問題,李恪倒是也一點都不暈船,雖然說暈船其實跟鍛煉沒多大的關係,這玩意主要是人的大腦問題。


    船隊一路向南,在抵達扈瀆附近之後,已經裝載完畢的船隊也迅速入列,而那幾艘由渤海跟隨過來的空船則是停留在這裏,繼續裝載物資。


    擴充到二十多艘船隻的艦隊迅速南下,大約8天後,船隊抵達了廣州港的外圍!


    這個速度讓李恪滿意的點了點頭,采用了現代風帆之後的船速果然要比這個時代快得多,當然尖底船阻力小也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而李恪的到來,對於廣州府而言自然是大事,尤其是豎立著大唐國旗的秦王號入港的時候,整個碼頭上麵的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什麽時候見過如此龐大的艦船,尤其更讓他們震驚的是,這船隻底部似乎是由鋼鐵所鑄!而那船隻的前方還增加了鋼鐵撞角!


    在碼頭之下,大唐嶺南道的高級官員居然都在這裏,李恪微微眯了眯眼睛,這些人……可都不簡單啊。


    嶺南道不同於其他道,嶺南自古以來可以說是窮山惡水,這裏從古至今流傳的家族名聲不顯,不像是大唐的其他門閥世家那樣,但實際上嶺南道自有當地豪族。


    嶺南道歸附大唐是和平解決的,隋末唐初時期這裏的大部分豪族都是自知其實力,紛紛歸降。這裏麵一個人的功勞最大,這就是目前的高州總管,大唐耿國公馮盎ang。


    馮盎其人在隋朝時期就是著名將領,曾跟隨楊廣率軍百萬北征高句麗,所以他是見過大世麵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很清楚他在嶺南的三四萬人馬相對於中原大軍來說就是毛毛雨,所以在武德年間,馮盎歸降。


    隨後李恪的爺爺李淵數次封賞馮盎,並將嶺南道分為九府,任命當地豪門為總管,用以控製嶺南道。


    這九府分別為廣府、循府、南康府、高府、桂府、南尹府、欽府、交府、南德府分別對應八大勢力以及嶺南第一重鎮、港口廣州。


    其中廣州府由大唐直管,剩下八府分別為當地豪族,比如說李襲誌桂州總管,丘和交州總管,李晙南德州總管,李光度南夷州總管等。


    像是李襲誌也是出身隴西李氏,其五世祖避難遷徙,當初隋末蕭銑xian被大唐消滅後,就是李襲誌鼓動嶺南六十餘州歸順大唐。


    而今天當地八大勢力等人都已經過來了,包括廣州都督黨仁弘。


    從船上下來,李恪已經更換了自己的皇子服,跟在他身邊的自然是長樂,後麵跟著李嫣和武珝,而楊安寧等人則是沒有下船。


    “臣等見過秦王殿下,長樂殿下。”最前排的各個都督都紛紛向李恪和長樂行禮道。


    這些人李恪一個都沒見過,廣州實在是天高皇帝遠,這裏前往長安述職至少要數月才能夠前往,所以很多時候這裏的官員到任數年都未必迴一趟長安。


    而黨仁弘也是剛剛遷任廣州都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