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看,俗話說的,不打不相識嘛,不然的話我也不可能這麽了解你,對不對?”李恪開口道。


    長孫衝:“……”


    你說的挺好的,問題是我們兩個人似乎從小就應該認識?


    “走了走了,我去住客棧了。”長孫衝擺了擺手道,這平康坊裏麵自然也是有客棧的,就是給這些夜晚流連於青樓的男人們準備的。


    “後麵有事我找你啊,我這個人很好說話,再說了,我跟舅舅之間的矛盾也沒那麽深,我們更多的都是政見不合。”李恪又開口道。


    “知道了。”長孫衝也沒多說什麽,直接就閃人了。


    等長孫衝離開,李恪就笑了笑,也轉身走了,有些事不用明說,大家都知道怎麽迴事就行了。


    李恪這裏迴到有間商城的時候,同樣迴到自己房間的赫連琉璃將身上的衣服已經更換了一身,雖然天色已晚,不過她還沒有點滴睡意,今天秦王殿下的話給了她很大的觸動。


    或者說秦王殿下才是知道她們到底是想要什麽的人,她們無非隻是想……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而已。


    看似好像很簡單,但是並不簡單啊,以她們的容貌,就算是自己給自己贖身,住在外麵了之後,免不了會有無數的人騷擾,而住在這青樓裏麵……反而可以避免很多騷擾。


    畢竟這青樓裏麵還有東家的,而且這裏麵不斷增加的新人也讓赫連琉璃她們的火力被分擔了不少。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怪異,有時候看似火坑的地方,卻偏偏保護了你。


    看著桌子上的《倩女幽魂》一書,猶豫了一下,赫連琉璃將它拿了起來。


    翻開書,一行文字印入眼簾:八王之亂末,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原大地生靈塗炭,百姓民不聊生。國無本,則妖孽生。民間各地,多有妖孽鬼魅出世。


    赫連琉璃開頭就有些被吸引了進去,唐初時期小說還很少,即便是本來的曆史上,唐朝時期的小說發展也已經到了唐朝中後期,在紙張的成本不斷下降之後才開始逐步的繁華。


    在紙張價值高昂的時候,大多數讀書人的紙張都用來學習或者寫作詩歌為主,自然不可能去寫小說這種題材的東西。


    現在雖然李恪將紙張的價格打了下來,但是文化的發展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


    而這個時代的人即便是寫小說,也多以曆史為題材,加以自己的創作。


    像是這種誌怪類小說,在大唐還是一個空白。


    隻是赫連琉璃不知道的是,她算是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第二日李恪早早的起來,然後就奔著長安城外去了,因為工業區新的成品已經做出來了,工業區裏麵的規模已經擴大了許多,越來越多的廠房在不斷的建設完成。


    這裏已經頗有幾番後世五六十年那種廠房的樣式了,鋼筋水泥紅磚外加鋼架的結構等組成了一些大型的廠房。


    不過另外一些廠房已經在靠近長安的西南方向重新選址了,這裏準備建造一個大型的鋼鐵廠,後續的煉鐵等工廠都將轉移到這裏,主要是現在後續的一些大型鑄造已經有了些許的想法,所以,煉鐵和煉鋼也不是單純的煉鐵和煉鋼,到時候肯定是要跟鍛造融為一體。


    避免重新融化鋼鐵,二次浪費之類的,這個時代燒製焦炭還是非常耗費材料的,幸虧燒製焦炭的廢品也可以用來製作給百姓過冬的燃料,不然的話都浪費了。


    工業區,一個全新的廠房矗立在了這裏,廠房的門口還掛著一個牌匾:大唐皇家鍾表製造廠。


    沒錯,李恪今天是來看鍾表的,他所需要的擺鍾已經製作出來了,實際上擺鍾的難度並不高,無非就是由發條、擒縱機構以及聯通鍾擺等製作而成,懂得原理之後製作起來都不難,更何況是李恪這裏還有完整的機械結構。


    實際上鍾表大概是在三個多月前就製作出來了,但是製作出來之後,這些工匠們一直都在計算和測試鍾擺長度,發條的鬆緊程度對計時的影響,然後通過傳統的日冕等方麵對時間來進行精準的計算。


    而這個計算的過程,長達接近四個月,現在終於算是接近完美了。


    可以說,在電力發明之前,機械擺鍾將會是最精準的計時器,即便是在電力發明之後,擺鍾將會成為精準的計時器,最多了到時候會由發條向鍾擺提供作用力變成由電力提供的鍾擺。


    它跟未來的電子鍾,原子鍾精準度沒的比,但是對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超前的計時機器了,最重要的是,它能準確的將時間精準到秒。


    精準的計時對於工業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意味著許多製作的規模化和流程化。


    當李恪進入廠房之後,他就立刻聽到了那清脆且獨特的“滴答聲”。


    聽著這熟悉的聲音,說實話,這一刹那,李恪有一種淚流滿麵的衝動,就是沒有這種獨特的經曆,很難感覺到那種時鍾轉動的聲音所帶來的衝動,這同樣是文明進步的重大標誌,合理的利用時間。


    “臣李福見過殿下。”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工匠走過來給李恪行禮。


    “免禮,現在鍾表廠是你在負責?”李恪看著他問道。


    “是殿下,臣慚愧,在殿下給出了製作圖紙以及原理之後,我們還花費了如此之長的時間。”李福有些慚愧的開口道。


    李恪看著他,有些感慨,這個李福李恪是知道的,當是選他來負責這個事情,是由劉昌和魯大強聯合推薦的,李福出身百姓,不過祖上確實也可以說是工匠世家,家裏有記錄的就有九代人是做工匠的了。


    主要是木匠和鐵匠,匠人雖然在曆朝曆代的地位看似不高,但跟隨一些門閥世家多少也有一些收入,所以李福倒是從小識字,但是讀書不多。


    但李福這個人很聰明,因為家庭的影響,所以從小善於研究,他對於木匠以及鑄造等方麵都非常的擅長,尤其是一些木質結構等方麵都很有天賦。


    這也是當初劉昌和魯大強推薦他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