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區待到了九點多,知道魯大強他們還沒吃晚飯的時候,李恪跟他們一起吃了一個便飯,不過在吃飯的時候,得知右衛領軍將領帶著五千士兵趕到了工業區這裏,說是陛下叫來的。


    李恪讓他們先休息,自己先跟魯大強他們吃完了飯。


    吃飯的過程中,一邊跟魯大強他們聊天,李恪一邊在考慮下一步的計劃,蒸汽機的出現,意味著大唐的工業化進程提前了一千多年。


    即便是按照李恪自己原本的計劃,也提前了許多,而這些工匠的地位,家屬的地位等等都必然是要提高的。


    這個時代的保密措施要比後世更加容易做,尤其是在這長安城的附近,不過對於李恪自己的計劃來說,還是要做出調整。


    最簡單的一點,蒸汽機的出現就意味著像是自動鍛錘等都可以出現的,特大型鍛錘或許還沒有辦法做出來,但是普通的大型鍛錘絕對是可以了。


    這意味著更多的大型鍛件將會有了更高的強度,更高的強度就意味著很多工業結構的零件也可以鑄造了。


    不得不說……動力源的出現意味著整個工業化的體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比如說西洲正在進行的鐵軌建設,蒸汽機都做出來了,蒸汽火車還遠嗎?這個不要太簡單。


    尤其是在李恪的手裏麵還有相關圖紙的情況下,那就更不簡單了。


    不過相較於這裏,李恪就發現化學工業落後了啊,物理和化學幾乎很多地方都是相輔相成的,最起碼材料學是跟化學無法擺脫的,而很多應用物理方麵也離不開化學的輔助。


    而有了動力源就意味著電磁學也可以提上日程了,有了蒸汽機發電就不是什麽難事了,後世很多普通人都能隨隨便便的手工纏繞一個電機出來。


    可以說,能夠提升的東西太多了啊!


    不行了,我還得給段綸找點事情做,這怎麽可能是由李恪一個人來處理了呢,他必須得找點人過來了。


    尤其是這些工業方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屬於大唐朝廷的。


    問題是李恪現在還真的不太好將這些東西公布出去,因為公布出去意味著很多門閥世家就知道了,他們知道了之後,同樣市場上的利潤就會大幅度的增加。


    如果市場被破壞,最後損壞的還是老百姓,在一段時間內還得掌握在李恪自己的手裏麵。


    哎,看起來,軍隊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了。


    大唐需要改革的東西有很多,但是最先改革的隻能是軍隊,隻有軍隊改革完畢了,大唐才不會亂。


    至於軍隊的花費,李恪這邊大概計算了一下,目前大唐的府兵大概是六十多萬,這個數字肯定是要精簡的,因為如果轉換成職業軍隊的話,很多軍人就不用了。


    但後期的話為了填補地方上麵的部分空白,有可能會招募部分老兵成為地方的吏員,將這些都計算起來的話,李恪就算上一百萬。


    一百萬每個士兵每個月的月錢按照基礎的150文計算,一年的月錢不過是180萬貫而已,這對以前的大唐國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是對現在的大唐來說就簡單的多了。


    當然,兵役製度的改革並不僅僅隻是一個方麵的花費,糧食方麵也是巨大的花費,府兵製除了戰馬以及重型兵器由國家供給之外,其他的都是由府兵自我攜帶的。


    所謂的重型兵器包括武器和鎧甲,而府兵服役要自帶七事:服、被、資、物、弓箭、鞍轡、器仗。這也是為什麽大唐朝廷的負擔這麽低的原因。


    如果改變兵役製度的話,光是衣服,弓箭,被服等等對整個大唐朝廷就是巨大的消耗。像是馬鞍之類的反而要簡單一些,畢竟不容易壞。


    而這裏麵還包含有糧食,而糧食的供給隻有在對外作戰的時候才有朝廷提供,比如說攻打吐穀渾,攻打高句麗這些的時候是由朝廷提供的。


    其實大部分百姓的糧食也不是說由士兵直接帶到軍隊裏麵去,而是由府兵服役的時候,自己的家裏麵將糧食按照規定上繳當地,接著再統一調派。


    大部分的府兵也基本都是駐紮在自己的當地,畢竟他們在服役結束之後還是會迴到家裏種田的。


    隻有很多精銳才會隨處征戰,但實際上像是對吐穀渾作戰的時候,基本也是抽調附近的府兵為主。


    而一旦改變成為募兵製,這意味著朝廷支出的軍費將會得到恐怖的提升,不過對李恪來說,成本其實反而沒多少。


    首先,被服鎧甲武器等方麵,對有了蒸汽機的李恪來說可以低到所有人都想哭的地步,哪怕是為了穩定市場和穩定百姓的生活,不可能對外投放。


    但實際上軍隊內部采購的成本李恪可以降低到最低,或者幹脆一點,不降價直接讓朝廷欠著唄。


    大唐朝廷向李恪私人借貸好了,免息,按照市場價來計算。


    這樣的話,都不影響。


    而除此之外就是糧食,糧食在有了外界輸入的四千萬石,以及嶺南道大規模擴充外加江南等地不斷增加耕地之外,其實大唐不缺少糧食了。


    不缺糧,一切都好說,甚至在林邑等地如果采用了全新的曲轅犁等技術,每年增加的稻米產量依然可以上升。


    這樣糧食的成本也沒多少。


    弓箭就更不要說了,府兵自己提供的弓箭其實是良莠不齊的,還不如李恪工業化自己提供來的好,綜上所述,李恪目前有了將大唐軍隊改製的實力和機會。


    而一旦完成改製和軍事訓練的話,大唐的軍隊戰鬥力至少能提高兩倍!光是精氣神提升就是非常恐怖的。


    “去將右衛領兵將領叫進來。”跟魯大強他們吃完飯,李恪就開口對霍剛道。


    “是!”


    很快外麵一個年輕的將領就昂首闊步的走了進來,進來之後對方直接給李恪行禮道:“末將安元壽,見過殿下。”


    “安元壽?你是榮國公之子?”李恪聽到這個姓氏,有些驚訝的問道。


    “正是家父。”安元壽開口道。


    “免禮,榮國公可是我大唐柱石啊!”李恪立刻笑著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