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話讓蘇氏和王氏也都笑了出來,確實,如果她們都是太子妃以及太子的妾室的話,這輩子恐怕都無法離開長安多遠,也不可能看到大海,看到這些從未想象過的風景。


    “我現在就有一個理想,嘿嘿,有生之年,我得要去過比三郎更多的地方才行,等到了晚年了,我們就寫一本書,叫《大唐遊記》,我要將我大唐的廣袤河山都記在書裏。”李承乾豪氣大發的開口道,相較於對這個的興趣,李承乾對那個太子職位更沒興趣了。


    “那我們幫殿下潤筆。”蘇氏和王氏幾乎是異口同聲的開口道。


    “哈哈哈,好,而且你看啊,我們這出來多舒服,吃的,喝的,玩的,花費的,三郎都提供了,又不用我們花錢對吧。天下這樣的美事可是不多了,不過這件事你們可不能說出去,我跟你們說,我準備幹的事情是三郎一直想幹的,不然你以為他哪裏來的動力將大唐整的這麽強大。”李承乾左右看了看,這裏就他們三個人,所以也能放心的說話。


    看到蘇氏和王氏臉上的好奇,李承乾又低聲道:“用三郎的話來說,如果大唐不能無敵於天下,那他哪有空閑各處玩耍,不問政事,到處花天酒地這可是他的夢想,所以,我們這想法可不能讓三郎知道。你們也別說出去。”


    “知道了,我們不會說出去的。”蘇氏和王氏對視了一眼,然後開口道,她們當然知道這話不能說出去,現在陛下還沒對外公布,這要是傳出去了,那大唐必將震動。


    “這就對了了,我們就放心的玩!先在這裏住個個把月,然後我們去象林邑那邊的秦王莊,到時候再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去波斯,天竺那邊看看異域風情。”李承乾大手一揮道。


    “異域風情,殿下你是想看異域的美女吧。”蘇氏忍不住白了李承乾一眼。


    “順帶,順帶,這些都是當地的人文文化,都是需要看的。”李承乾幹咳了一聲笑著開口道。


    “你們男人都一樣……”蘇氏翻了個白眼。


    “誰說的,你們對我吸引力也很強的。”李承乾直接就向她們伸出了手。


    “大郎別鬧……大白天的……”


    “啊……哈哈……癢……姐姐你幫忙啊……”


    “我……我不行啊……”


    “殿下……不要……不要……我錯了。”


    ……


    “你說,太子殿下這是什麽意思?”黨仁弘和馮盎兩個人此刻坐在一起,呂宋島的事情在走上正軌之後,馮盎也就不用老盯著那邊了,而且他現在負責的事情有些多,琉球島那邊也是由他在負責,而且還要負責訓練海軍。


    所以馮盎更多的時間駐紮在廣州。


    太子殿下親自前來嶺南道,監督秦王殿下之前的措施,說起來,這個倒是說的過去,嶺南道現在挺重要的,不僅僅是商稅改革的第一個道,而且嶺南道附近擁有數百噸黃金儲量的呂宋,以及真蠟的糧食,還有繼續向外擴充的麗質港等重要位置,都是跟嶺南道息息相關的。


    所以李承乾來這裏,他們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但李承乾來了這裏之後那就不對了,因為李承乾來了這裏也有幾天了,問題是,他誰都不見可還行?


    黨仁弘,馮盎這些重要的當地將領,都督,一個都不見。


    而且對方讓人迴絕的話也很簡單,讓他們按照秦王殿下既定的路線走就行了,其他的不管。


    這……就讓他們繃不住了啊,殿下你來這裏不是來監督這裏的改革正常運營嗎?結果你一個人都不見這是個什麽鬼?重點是不僅僅不見他們,來了這裏之後,太子殿下是一個人都沒見。


    這就讓他們有些摸不著頭腦,如果說你不見人的話,你來這裏幹什麽?總不能是來玩的吧?


    “我也不太知道,不過……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應該是殿下他們別有深意。”馮盎想了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是啊,我們最近的事情確實是多,說實話,我當了這個都督之後,都從來沒這麽忙過,光是秦王殿下交代的事情就夠多了,不過這嶺南道的各個方麵倒是都在好轉。”黨仁弘也是有些感慨。


    “確實,要麽說秦王殿下乃神仙在世呢。”馮盎也是感慨了一把,黨仁弘新來的,對這裏的感觸不如馮盎那麽深,馮家從隋朝就位於嶺南道,馮盎更是從隋末開始就一直治理嶺南道,他對嶺南的情況更加熟悉。


    這裏相對於中原地區來說,可以用窮山惡水來形容也不為過,不然為什麽大唐流放犯人之地是嶺南呢?


    嶺南不缺量,但同樣嶺南也很難管理,不管是稅收還是其他各個方麵都是如此,願意納入大唐管理的百姓很少,這些山越之民,根本沒有辦法強硬處理。


    不說別的,這一片大山名義上是大唐的統治範圍,但是裏麵所生活的那些山越蠻夷,大唐的政令對方根本不遵守,說白了,幾乎就是獨立生活,與世隔絕的。這也是為什麽六詔當地如此難以處理的原因。


    但殿下來了之後呢?僅僅一個藥材廠的設立,就讓無數的山越部落不斷的走出大山,願意跟漢人交流,甚至還願意主動學習大唐話,大唐文字。


    而且不少大山裏麵的山民更是出來應征海軍。


    當這些山民部落走出大山之後,嶺南道的治安風氣一下子上漲了許多。


    之前的嶺南道亂嗎?亂!匪盜山賊數量不少,很多其實就是一些部落偽裝的,但是現在,這些都沒了。


    原因也很簡單,經過嚴格訓練的海軍以及同樣進行改革訓練的當地府兵在有了數量不菲的山民加入之後,剿滅這些盜匪太簡單了!


    之前無法進山剿匪是因為生活在外麵的百姓對於這種茂密的山林並不了解,但是現在,山民跟這些盜匪都是同樣生活在大山深處的人,而這些山民有著大唐裝備的武裝,全副武裝的鎧甲,弓弩,鋼刀,那些盜匪拿什麽打?!


    這些山民不願意跟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大唐百姓交流,但並不代表他們相互之間沒有交流,隨著殿下對他們的影響,他們嶺南道當地的都督對於這些大山的掌控正在逐漸的向南詔等當地深入。


    不僅僅是南詔,像是林邑西側的那些茂密的原始叢林裏麵,不少部落都走了出來。


    得民心者得天下,秦王殿下屬實將這一招玩透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