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洲,既然李恪準備說出來,那麽他就已經想好了後續,至少在他活著的時候,雖然他不是皇帝,但是他對整個大唐的影響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到時候他在後麵瘋狂的給朝廷眾臣施加壓力,讓他們的腦海裏麵對一個強大的敵人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然後等李恪死了之後,後續大唐怎麽發展李恪就不管了,反正那個時候大唐能打下多大的領土李恪也不知道,但它們總歸是有一個強大的敵人作為想象,作為警覺。


    等李恪去世的時候,估計等大哥的下一任皇子應該也被李恪給安排好了,隻要他的思想不出問題,那大唐肯定還是瘋狂的發展科技,不會出問題。


    等李恪去世個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大唐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也許當那個時候的大唐朝廷覺得大唐已經沒有辦法進行高速發展的時候,他們也許會試探著讓艦隊邁出探測的步伐。


    到時候就讓那個時候的大唐艦隊去麵對“強大”的印第安人吧!到時候不管是“強大”的印第安人,或者是強大的“瑪雅文明”肯定都會給大唐的這些艦隊一個巨大的驚喜。


    反正那個時候李恪早就人都沒了,他也看不到,就算是留給子孫後世的一個小玩笑?


    嗯,想一想那樣的場麵,還是挺有意思的。


    畢竟自己人沒了,還給子孫開一個玩笑,讓他們記住自己這個老祖宗,應該很有意思吧。


    至於那塊大陸如何處理,李恪也懶得去管了,他怎麽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管得過來,人這一輩子,過的開心就好了。


    李恪的腦海裏麵轉著各種各樣的念頭,但是軍部會議上的這些人卻都驚呆了,他們一直都是覺得殿下是個經世之才,但現在殿下卻告訴他們,他手裏麵的那些先進的技術也是來自於這個世界另外一半的強大帝國。


    甚至有一天對方沒準會直接乘坐巨大的海船跨海而來,那個時候的大唐如何抵擋?


    “這下你們明白我為什麽總是感覺很急切了嗎?不是我逼你們去幹活,其實大唐可以慢一些,沒什麽。但是既然我們有能力,就不能讓我們的百姓再一次遭受異族入侵。”


    “每一次王朝更替,苦的都是百姓,大漢巔峰時期數千萬的人口,但現在大唐的人口呢?根據今年公共安全部提交的關於戶籍管理的調查,大唐目前總戶數隻有760萬戶,平均每戶人口約為5人,總人口數為3800萬人而已。”李恪看著他們開口道。


    大唐的人口數肯定是比曆史上同期更為強大,至少因為李恪的存在,整個大唐有太多的隱藏人口和其他的領地加入大唐了,吐穀渾數十萬人,包括大唐各個邊疆其實一直都陸陸續續有周圍屬國的百姓逃難進來成為大唐的子民。


    另外就是嶺南道,劍南道、江南道等有著十萬大山的地方,因為李恪的政策越來越多的山越之民進行登記然後融入大唐,成為大唐子民,再就是這兩年時間裏麵的《赤腳醫生手冊》的普及,讓大唐爆發了一波嬰兒潮。


    這些種種原因加起來,才讓在貞觀初年統計約為350萬戶左右的大唐人口暴漲到了760萬戶。


    但這個人口對現在的大唐國土麵積來說,也太少了,以大唐現在的國土麵積,不敢說像後世一樣養活十四億人,但是養活三四億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現在的大唐人口都無法達到大漢人口的巔峰,但我們的國土麵積實際上要遠遠超過大漢了,而未來我們的國土麵積還會不斷的擴大,而這些國土麵積就是我們的戰略縱深,以及可以讓我們養活更多的人口,和開采更多的礦物。”李恪看著他們開口道。


    “殿下,您的憂慮我可以理解,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坐在旁邊的李靖猶豫了一下開口道。


    “衛國公你說。”李恪開口道。


    “就是,隨著大唐國土麵積的增加,我們對當地駐軍的依賴性肯定是會增加的,因為調兵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當地士兵駐守當地在未來肯定是趨勢,畢竟一個士兵即便是成為了職業士兵也肯定是要成家立業的。”


    “而帝國龐大的疆域,其實對調兵是有著重大影響的。這也會導致我們朝廷對邊疆的控製力不足。”李靖現在膽子也大了許多,有話就直接說了。


    “確實如此,殿下,如非必要的話,陛下也不至於在契丹、室韋等地成立都護府,任命這些部落首領的成為當地的都護,也就是說,雖然這些地方名義上是歸屬於我大唐領地,但實際上他們基本相當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我們對他們的影響都隻是武力影響。”房玄齡沉思了一下,也跟著開口道。


    李恪說出來的秘密太過於嚇人,這些大臣們也不得不正視起來。


    “我知道,但我父皇現在身體強健,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裏麵肯定是不會出問題的,而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裏麵,就是我們研發出全新科技的時候了。”李恪語氣認真的開口道。


    “嗯?”眾人都有些疑惑的看著李恪。


    “現在我還沒有辦法告訴對方,因為工匠們也都隻是提出了一個設想,但很多先進的工具都是來自於想象,也許十幾年之後,我們會出現一種全新的行動方式,讓我們可以在七八天的時間裏麵就能夠抵達西域諸國。”李恪開口道。


    蒸汽機的出現意味著火車也不遠了,即便是老式的蒸汽火車,按照李恪現在的工業體係,設計出時速30-50公裏的火車沒有任何問題,即便是時速三十公裏,一天可行駛裏程也達到了恐怖七百多公裏,十天就是七千多公裏。


    就算是加上中途停靠,加水等一係列的複雜操作,十天的時間都足以行駛5000公裏了。


    五千公裏,大唐的疆域能擴充到什麽地步?更何況,強大的運力帶來的可不僅僅隻是中央朝廷對各地的統治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