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真人我怎麽聽不懂?您說的這不就是聰明嗎?”柳青蟬有些好奇的繼續問道。


    李恪也沒有打斷孫思邈的話,他隻是笑了笑。


    “這是兩個概念,我說殿下見識廣博,是指殿下所知道的知識麵之廣,幾乎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麵麵,甚至包括許多學說都是有所涉獵,但這些方麵殿下涉獵的又不深,但他的理論一些卻是對的,就拿醫學來說,殿下在醫學具體整治方麵沒有我學的深,但殿下的一些理念卻比我先進。”


    “而這些理念就不僅僅隻是從醫學方麵來出發,而是殿下知道許多方麵的知識,相互印證然後得出的這種結論,這就是世間萬物自然有其內在的聯係。”


    “但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奇怪的,這種知識的廣博度,說實話,理論上很難出現在殿下這麽年輕的人身上,除非殿下是生而知之者,要不然得話,至少年齡得六七十歲上,讀過百家之言論,而且還得行萬裏路才能夠有如此廣博的知識。”


    “但這些殿下可都不具備。”孫思邈說到這裏看了一眼李恪,李恪倒是無所謂,不過他心裏也是感慨不已,要不然人們說人老成精呢。


    孫思邈雖然不知道李恪的來曆和身份,但是孫思邈卻通過他的見識來猜測無比接近真相的答案了。


    就像孫思邈所說的,後世一個普普通通二十歲的年輕人所接觸到的知識,或許他自己不覺得什麽,但放到大唐……即便是孫思邈這種窮其一生都行走於大唐之間的人都很難接收到如此廣度的知識。


    這就是科技進步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麽後世八零後,九零後覺得那些20後的小孩子為什麽那麽聰明。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呀,出生自20後的小孩子所接受的信息,比出生自八零後的小孩子接受的信息太多了!


    人的大腦是非常神奇的,這些我們平時根本不會重視的東西,實際上你的大腦已經為你接受了許許多多的知識。


    一個現代二十歲的大學生,哪怕他不擅長什麽政治之類的,如果給他扔到大唐,並且他恰巧是一個縣官,隻要不是給他玩黑手段,就大家都支持他,讓他正常操作的話,這個大學生管理起一個縣絕對比大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縣官管理的都要好!甚至大膽一點,百分之九十九。


    這就是現代人接受信息,這些信息在現代看似沒什麽用,但實際上它們同樣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就比如,李恪後世一個相對優秀一些的社畜,他就知道西方那些自詡文明的貴族老爺們經常玩一種普通人難以想象的:銀盤服務。


    要放到古代,哪個普通人能知道這個?


    “那不還是聰明,這說明殿下更聰明,能看到的東西比所有人都多。”柳青蟬很是驕傲的開口道。


    “哈哈,這麽說也沒錯。”孫思邈哈哈笑了兩聲道。


    “對了,孫真人,有件事得麻煩你啊。”李恪想起了一件事,這是昨天田蒙那邊提交過來的。


    “什麽事?”


    “是這樣的,建設部那邊需要您這邊派遣幾名有經驗的醫生跟著他們一起進行建設工作。”李恪開口道。


    “這個倒是沒問題,主要是哪些方麵?”孫思邈開口問道。


    “頭疼腦熱風寒等常見的病症,再就是外傷,有可能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外傷,比如說需要截肢之類的,最起碼得有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這麽說的話,那需要一個實力比較強的醫生才行,而且還需要經過我們培訓的。”孫思邈認真的想了想,能夠處理這種重大外傷,這就不是普通的醫生可以處理的了,這還需要經過他們特殊培訓才行。


    “不過這是準備建什麽?還有可能產生這麽嚴重的外傷?”孫思邈有些好奇的看向了李恪。


    “修路和修橋。”李恪笑了笑。


    “怪不得。”孫思邈對這個不懂,但是長安附近修路的時候動用的人手孫思邈見過。


    “短時間來說他們的工作位置會在長安附近,但是這條路會一直修到陳倉(後寶雞),最後甚至會綿延到金城、青海道的赤海城等。他們到時候估計都要一直跟著,當然了,福利待遇放心,他們都是隸屬於大唐建設部的,吃國家皇糧的。”李恪笑著開口道。


    “明白,這個我到時候會跟他們說清楚的。”孫思邈點了點頭,醫生這個行業自古以來其實都不是特別貧窮,所以有沒有願意跟著建設隊走的,孫思邈也不太清楚,他得去跟對方好好談。


    “不過,你這個是要修一直前往青海道的官道嗎?”孫思邈有些好奇的問了一句,“直接用混凝土道路修過去?”


    “是,也不是。”李恪搖了搖頭。


    這條路修的自然不可能是管道,而是鐵路!準確的說,第一期試驗性質的鐵路是從長安到陳倉,沿著渭河修建。


    其實後世的不少國道、縣道、省道有很多就是古代管道流傳下來的,尤其是穿越山脈的國道省道,不算隧道的部分,幾乎都是古官道。


    大唐的官道穿過山脈的時候也都順著山脈當中的河流河穀邊緣行進。


    “新東西?”孫思邈有些好奇的看著李恪。


    “當然,如果到時候修建好了,也許可以帶著上萬噸貨物一次性日行千裏。”李恪笑眯眯的開口道。


    孫思邈愣了一下,跟著李恪混了這麽久,他對噸的概念自然是有的,畢竟現在他們接收的不少藥材都是按照噸來計算的,上萬噸日行千裏?!要真是這樣的話……那西域根本就不叫遠離大唐了。


    “那你可是要修的快一些,老夫今年九十六了,我還想活著看到這一天呢。”孫思邈很是感慨,雖然他年紀大了,但是他對新東西也很是感興趣啊。


    “放心,您老人家身體康健,肯定能看到的。”李恪表情多少有些古怪。


    您是九十六沒錯,但如果您按照曆史上的年紀來算的話,今年大唐新出生的嬰兒也有大把活不過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