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變化,馮盎是說不上來的,但是就感覺隨著殿下的一係列政策,整個高州附近的百姓變得更加有活力了,而百姓有了活力,他們不管是種田還是其他各個方麵都有了更高的積極性。


    主要是百姓的收入高了許多,現在因為呂宋島、象林邑等地方的改革,整個嶺南道的百姓都不缺少活,所以百姓的收入高了,百姓收入高了,那對各個方麵的需求就增加了,他們的生活就越好,而不管城池和百姓的變化都是挺大的。


    “橡膠樹目前種植了多少?”李恪又開口問道。


    “目前我們在嶺南道的挑選了許多山頭種植,目前已經成長為小樹苗的大概有一萬畝左右,另外去年,今年種植下去的橡膠樹總計有五萬畝,都是優先挑選的山林。”馮盎認真的開口道。


    “這個數字不夠,規模要擴大。”李恪開口道。


    “擴大到多少?”馮盎愣了一下。


    “衝著3000萬畝的麵積去擴充吧。”李恪搖搖頭開口道,“在呂宋島,以及呂宋島西側的群島上麵都可以大規模的種植,將來真蠟等地方也都可以種植。”


    說到這裏,李恪看到了那邊的黨仁弘,幹脆向他招了招手,黨仁弘在關注著這邊呢,看到李恪的動作就直接向這個方向走了過來。


    想了想,李恪幹脆開口道:“耿國公,你看看嶺南道的其他幾個總督都在什麽地方,讓他們過來吧,正好說說這個事情。”


    “是。”馮盎趕忙開口招唿了一聲站起來去找人去了。


    正好李恪又看到了不遠處迴來正在跟蘇定方說話的李道宗和蘇定方。


    李恪趕忙站起來,走過去跟李道宗打招唿,這是自己未來老丈人,當然得巴結好了。


    “殿下。”李道宗先給李恪行了個禮,李恪也趕忙給李道宗行禮,“您跟我們去坐一會兒。”


    李恪的稱唿讓李道宗有些哭笑不得,雖然說李恪和李嫣的好事將成,但說實話,李道宗也沒想到李恪對自己的態度居然這麽尊敬,這跟他想象當中的殿下可不一樣,不過詫異之餘,自然也是有一些欣慰的。


    “你那邊不是要談事?”


    “今天就是閑聊。”李恪笑了笑。


    “那走吧,一起。”李道宗看了看蘇定方道。


    蘇定方瞄了一眼李恪,李恪也給他點了點頭,蘇定方這才跟了過來。


    李恪三人迴到這個桌子的時候,馮盎帶著李襲誌、李晙南、李光度、陳智略、楊世略、寧長真、馮士翽hui、鄧文進、寧道明等人走了過來。


    除了丘和目前因為年齡較大沒有趕來之外,嶺南道各個州的都督幾乎都過來了。


    “大家坐,今天是閑聊,不用客氣,擠一擠。”李恪笑著道。


    李恪這麽一說,大家也就都跟著笑了,這一個桌子坐十個人剛好,這會兒人數自然是超過了十個人,不過也無所謂,大家都幹脆從旁邊拉過來幾個椅子在這裏坐了下來。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此次的征西大將軍,青海道都督李道宗,也是我未來嶽丈。”李恪先給他們介紹了一下李道宗。


    他們估計都是聽說過的,但是見就肯定沒見過了。


    李道宗有些哭笑不得,像是李恪這麽介紹的……尤其是那個未來嶽丈,這可真是不多見。


    眾人自然是紛紛笑著向李道宗行禮,尤其是向李道宗表達羨慕,不過他們表達的羨慕不是因為李嫣要嫁給李恪,而是羨慕李嫣能夠如此有能力,有才華,擔任大唐三品官員!


    雖然大家都明知道是怎麽迴事,但這話誰都愛聽啊,有才華固然是一方麵,但同樣也肯定是因為秦王殿下的緣故啊,要是民間一個普通女子有李嫣的才華,沒有秦王殿下,能上來就是三品官員?


    怎麽可能!更何況還是在這個年歲。


    將蘇定方也介紹給他們之後,李恪才繼續剛剛的話題:“剛剛我跟耿國公談了一下,關於種植橡膠的問題,嶺南道靠近南海的部分都適合種植橡膠樹,而關於如何種植橡膠樹的方法也有專人告訴你們,我就不多贅述。”


    “目前整個嶺南道這邊的橡膠種植麵積是多少?”


    “殿下給我們提供的種子大約能夠種植十五萬畝左右,目前我們大概已經種植了十萬畝,成活率很高,基本可以達到九成九以上。但其他的種植方法,因為幼苗還小,沒有辦法采取這些措施。”黨仁弘開口道。


    “嗯,我的想法是,未來挑選到合適的種植未知,主要提供給那些山民,你們意下如何?”李恪看著他們問到。


    李恪的話一出口,他們就知道殿下要收山民的民心,實際上,現在殿下已經收的差不多了。整個嶺南道範圍之內的所有山民,幾乎九成以上現在都不排斥跟漢民接觸,不排斥的同時,殿下在他們當中的影響力簡直可以說是與時俱增。


    不誇張的說,現在李恪去嶺南道甚至更西的山民當中振臂高唿,至少召集一二百萬山民都沒有任何問題!


    “可以,種植在山區可以一舉兩得,不占用耕地的同時,也不會破壞山林,而且還可以給這些山民帶來收入。”馮盎直接開口了。


    “那麽未來,我們要不斷連續的擴大橡膠的種植麵積。”李恪開口道,橡膠的需求量未來是巨大的,可以說各行各業都需要橡膠。


    而現在既然大唐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麵,那李恪不介意將橡膠產業在大唐發展起來。後世全球橡膠種植麵積接近2.3億畝,幾乎都是集中在亞洲。


    實際上後世國內的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都非常適合種植橡膠。


    而這些地方也有著大量的山區,適合種植橡膠的山區肯定是有許多的,在大唐,可以將種植橡膠和山民聯係起來,增加山民收入,籠絡山民人心。


    “殿下,擴大到多少?”楊世略問了一個剛剛馮盎問過的問題。


    “至少1億畝!所以你們盡快種植就對了,不過有一點,我們不缺少合適的山區,那麽就主要在適合運輸的山區種植,這也是一種國家戰略任務。”李恪開口道。


    現在的大唐和後世國內不一樣,後世國內開始大規模種植橡膠的時候,需要快速形成產業,而且國家需求巨大,所以都是國有企業在種植,挑選的地方也是比較好的地方。


    但大唐目前不需要這麽多橡膠,隻是在未雨綢繆,那麽就可以選擇一些相對交通位置較差的山區地方,不占用耕地,還可以增加現在加入大唐的山民收入。


    將來隨著橡膠產業需求不斷上行,這些地方的交通自然而然會修建起來,那麽這些地方跟大唐的聯係就會加深,它們想要跟大唐斷絕關係都做不到了。


    橡膠是一種產業,也可以是扶貧項目,還可以是大唐統治這些山越之地的重要措施。


    因為沒有足夠的利益,想要深入這些地方,加強他們和外界的聯係就很難!而現在,前期的橡膠製品都是門閥世家使用,反正他們賺得多,多收他們幾十倍的利潤,他們也不會有意見的。


    他們的錢剛好用來發展地方。


    找到一張高清的曆史貞觀12年地圖,分享一下。


    曆史上唐最大疆域圖,分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