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恪將這些價格說出來之後,所有人都是深吸了一口氣。


    這個價格太低了,尤其是殿下還要提升原材料的價格,也就是說保證廣大的百姓都有利潤。


    在這樣的情況下,殿下必然不允許他們肆意漲價,賺取更高的利潤。


    “所以,諸位,像是這樣的民生產品日後都需要由商務部對它們進行基礎定價。”


    “當然,大唐不會與百姓爭利,諸位也是百姓,如何製定價格是你們的自由。”李恪淡淡的開口道,李恪沒有提到物價局的事情,其實大唐現在如果成立物價局的話,也不是什麽難事。


    反正六部都已經改革成現在的樣子了,多一個物價局或者是幹脆多一個發展改革部,都不是什麽難事。


    但飯要一口一口吃,反正現在大唐的商品不是特別多,暫且由商務部製定一個基礎價格,其他的交給市場。


    至於物價調控方麵,暫且由大唐的國有商行來負責調控。


    比如說唐儲糧就負責糧價等方麵的平抑工作,如果糧食豐收跌的太狠,就大量的從全國各地購買糧食,如果糧價太高,有商人奇貨可居,那就直接放糧。


    未來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大唐都不會有太大的自然災害,而這些時間裏麵就是大唐進行糧食儲備的最好時間。


    隻要大唐全國有足夠全國百姓吃一年,甚至兩年的糧食,那麽糧價就不可能崩潰。


    最重要的是,未來隨著大唐國土麵積不斷地擴大,各種地形,氣候更加的豐富,那麽大唐抗擊風險的能力就更強!


    就比如說北方遇到旱災,但是像未來的林邑,真蠟等東南華洲地區是不可能幹旱的,這些地方的糧食自然有豐收的保證。


    又比如說某些地方遭遇蝗災,中華洲地區很容易發生蝗災,但大唐的中原等地區也許就沒發生蝗災,那麽對於整個糧食的抗擊風險自然就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不僅僅是糧食,像是牧區同樣如此,俗話有雲,家有錢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牛羊等瘟疫或者是雪災等等很容易導致牛羊大批量的死亡,隻要大唐的牧區夠多,這些災難造成的損失風險就不大。


    李恪的話讓下麵的人都沉思了起來,價格由他們自己決定?也就是說,殿下隻保護了負責生產基礎材料的百姓的利益,這符合殿下一直以來對大唐的改革安排。


    對於這個,他們倒是沒意見。


    或者準確的說,他們就算是有意見也隻能沒有意見,他們的意見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想要在大唐生存下去,現在就隻能順著殿下的路走,因為他們這些門閥世家不可能完全聯合起來了。


    嶺南道的各個門閥世家已經跟秦王殿下站在了一條線上,麗質港的投資整個大唐所有門閥世家都知道了。


    而麗質港附近的地形他們都知道了,那個地方不用想都知道未來是什麽樣子的,隻要投資就不會虧,甚至是幾百年的基業,這樣的產業誰能拒絕。


    但凡你敢反對,那到時候秦王有的是辦法找到借口直接收迴整個麗質港。


    而除了麗質港之外,其他的像是豫章港,巴陵半島等等據說都開始全國招商投資了。


    這些港口必然都會有大量的家族進行投資,隻要投資了這些資產的家族就不可能跟秦王殿下作對了。


    而就像是殿下所說的,紡織行業在整個大唐是非常重要的,各家各戶都是有所涉及,最早的是因為在大唐絹帛就是錢,所以各家各戶都是有的。


    但秦王殿下在這兩年已經對大唐的幣製進行了改革,更是在今年的中書機要大會上做出了全新的法律改革,那就是大唐有自己的法定貨幣,其他的任何貨幣都禁止流通。


    在全新貨幣的體係下,各家的絹帛等產業雖然也有利潤,但利潤不大了,因為大唐對絹帛的需求其實沒那麽高。


    當然,如果不是殿下跟其他國家進行了貿易的話,大唐如此之多的絹帛是無法消耗的。


    而現在,絹帛的成本被壓低到這個地步,雖然售價是多少由他們自己製定,但這裏麵肯定是有問題的。


    沒有人是傻子,殿下說了,全新的紡紗機,織布機等都可以出售,也就是說他們可以購買機器,問題是你生產出來的成本就算是跟殿下生產出來的一樣,但是你的價格能增加多少?


    不可能按照以前的價格賣了。因為別忘記了,殿下手裏麵也是有織布廠的,殿下如果賣100文一匹,那你告訴我他們賣200文有人買嗎?


    顯然沒有,所以這個價格看似是市場自由定價,但實際上隻要同樣有工廠在殿下的手裏麵,他們的價格就不可能高太多。


    最多殿下在長安有織布廠,賣100文一匹,他們在益州有工廠,可以在當地賣120文,也就是多個運費的利潤。


    想要拿到以前那樣超高的利潤已經不可能了。


    甚至價格能不能賣到120文一匹布都是一個未知數。


    “這些布匹到時候都會有出廠價,諸位想要購買的話可以直接到相關產業購買,如果想要自己成立織布廠,紡紗廠的也可以直接聯係機械製造廠購買相關的機器。”


    “諸位有什麽疑問的話,稍後時裝會結束之後,大家可以找相關人員進行諮詢。”李恪微笑著開口道。


    講話結束之後,李恪就暫時離開了,估計這些人接下來會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織布機和紡紗機的出售,到時候這些門閥世家裏麵肯定會有相當一部分投入大量的資金進來。


    第一批機器的利潤是很高,或者說非常高的,之所以定價這麽高,自然是為了吸幹這些門閥世家手裏麵的現金。


    李恪得讓他們明白,錢埋起來是沒有用的。


    以往這些門閥世家喜歡藏錢,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沒有太多花錢的地方,光是個人享受的話,也沒有那麽多享受的地方,而投資等方麵也花不完。


    但現在不一樣了,李恪有的是辦法讓他們花錢。


    隻要他們手裏麵的大量的現金花完,變成了固定資產,將來他們不管是繼續投資還是要花費,都需要開始貸款的時候,他們就入局了。


    因為那意味著他們的家族資產往來等等都已經在朝廷的記錄當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