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無法開山,那就從大山當中挖過去!”李恪看著閻立德開口道,“無法避開的大山就直接掘進隧道,隧道並不是太難得辦法。”


    閻立德等人都是有些發愣,掘進隧道?直接挖通大山?這……


    好吧,難度是相較於直接開山降低了許多,但也沒降低多少。


    李恪倒是並不覺得有多難,誰讓他有著無數先輩用生命測試出來的經驗呢?隻有來到了古代,執行這些技術的時候,李恪才明白,雖然技術寶貴,但同樣寶貴的是在漫長時間當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


    這些經驗沒有任何訣竅可以走,但是它一旦被總結出來之後,不管是節省下來的成本還是其他的都是非常巨大的。


    就拿開鑿隧道來說,高端的產品盾構機姑且不說,盾構機挖掘隧道的使用途徑較為局限,即便是後世國內盾構機主宰全球市場的時代,大部分的公路、鐵路隧道都依然是采用傳統的掘進方式進行的。


    但很多人應該有印象,至少李恪記得在他小時候看過很多部關於施工兵挖掘隧道,隧道塌方然後進行救援的故事。


    但進入新世紀之後,工程隧道塌方幾乎聞所未聞了,這就是技術進步以及經驗進步所帶來的。


    全新的探測技術避免了更多的危險,最主要改進的就是隧道掘進過程當中的施工順序以及方案。有一些技術和原理不難,隻是之前沒發現,或者是沒有研究出來。


    等研究出來之後就可以輕易執行。


    其實後世現代盾構機就是將人類掘進隧道逐步優化的一道道工序組合起來而得到的一種機器。


    雖然世界上第一台盾構機早在十九世紀就被發明出來了,但二者之間的差距,施工的工藝和順序都差距太大了。


    就跟煙花爆竹和大炮之間的區別也差不多了,二者之間的原理相同,但技術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李恪手裏麵有著完整的掘進隧道的工藝,更重要的是,他手裏麵可是有著全國關於各個方麵地質結構的勘探數據,這些勘探數據都有保存。


    所以隧道未來也可以慢慢挖,隻要解決高強度水泥的鍛造控製方法就行。


    “看起來依照殿下所言,未來幾年大唐的財政恐怕都要缺錢了。”皇甫林苦笑著開口道,不用想都知道,掘進隧道,建設橋梁的費用都非常的高昂。


    一座渭河大橋就要兩庫,黃河大橋不得翻倍?挖通一座大山恐怕也不會比一座大橋更便宜吧?現在大唐財政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就是兩庫,一座大橋就要花掉四庫,遍布全國的鐵路建設又需要花費多少錢?


    想到那恐怖的財政消耗,皇甫林就苦笑不已,財政緊張的時候,他這個財政部尚書的壓力可不就大嗎?


    皇甫林的話讓眾人也都是麵麵相覷,好像確實是這麽個事實。


    “當然,大唐財政缺錢是必然的,不過這並不能影響我們對全國鐵路的建設,我的個人意見是尚書省要推進一份全國鐵路建設的計劃,分為數年執行。”


    “比如說四十億貫基礎建設計劃,或者四百億貫基礎建設計劃等等。”李恪笑眯眯的開口道。


    所有人聽到這個數字人都麻了,別說四百億,四十億貫……以現在大唐的財政怕不是要幾十年?就算是每年大唐的財政都在增長,這也太可怕了吧。


    “這……殿下三思啊,我覺得我們不能這麽做啊,倒不是老臣反對修建鐵路,而是我們的計劃能不能不要這麽激進?我們可以將這個時間放到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來完成。”


    “一個帝國崛起哪有一蹴而就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果步子邁的太大了,一個國家就容易崩潰。所以臣覺得這件事不宜速度太快,而是要以穩為主。”魏征罕見的出來反對了。


    李恪看了他一眼,魏征:“……”


    殿下你看我也沒用啊,這個我得反對的呀。


    頓了一下,魏征猶豫著問道:“或者說,殿下您這裏麵還有更好的辦法?”


    “唉,其實我不想說的。”李恪歎了口氣,無奈的開口道。


    眾人:“?”


    大家都有些麵麵相覷,不知道殿下何出此言,這有什麽不想說的?說出來我們才知道該怎麽執行啊。


    “我給你們普及過的很多知識,你們是一點都沒有學進去啊。”李恪歎了口氣,搖搖頭,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樣子。


    看到李恪這個裝逼的樣子,李世民就是滿頭黑線,他差點一腳就踹過去,還好他忍住了。


    心裏不斷的嘀咕了幾句“讓他嘚瑟”“讓他嘚瑟”“這是好事”“都是好事”。


    “算了,跟你們實話實說吧,當年我翻修長安城,你們可曾記得?”李恪淡淡的開口道。


    “記得。”眾人都紛紛點頭開口道。


    “知道我花了多少錢嗎?”李恪淡淡的開口問道。


    “八百多萬貫。”眾人都紛紛開口道,這個數字不是殿下您公布的嗎?雖然說他們猜測這個數字可能有所出入,尤其是現在殿下既然問了,那必然是有所出入的,就是不知道這個數字具體是多少。


    “本來不想告訴你們,但有些事情你們是理解不了的,既然如此,那我攤牌了,我不裝了。就直接告訴你們吧,翻修整個長安城,嚴格的來說,我一分錢沒花。非要說的話,我大概還賺了一部分錢。”李恪淡淡的開口道。


    “啊?!”這一下,所有人都徹底懵逼了,一分錢沒花?你還賺錢了?


    所有人都傻了,他們的腦袋無論如何都想不通李恪是怎麽做到一分錢沒花的,這不可能啊!長安城的道路,一些坊市的牆壁,還有許多百姓的破敗的房屋當初都順便幫翻修了一下,那些雇傭百姓的人力物力,結果你告訴我沒花錢?


    這不可能!所有人都是麵色震驚的看著李恪!這個答案如果不是李恪自己說出來的話,他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相信的。


    連李世民都是有些震驚,李恪跟他說過這件事,但當時李恪也沒有說清楚,更沒有說詳細,李世民隻是以為李恪的成本遠遠低於外界的預期,他沒有花費八百萬貫,可能也花費了一二百萬貫。


    但……沒花錢,還賺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