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之行可以說是很成功的,坐上火車開始迴轉也不過就是下午而已,按照這個時間,等到太陽落山的時候,所有人都可以迴到長安城了。


    這在以前根本是不敢想的,僅僅一天的時間,李世民能夠離開皇宮前往三百裏之外的另外一個城市參加完會議,然後再返迴長安?


    可以說,迴去的路上,所有人的情緒都是亢奮的,包括這些大臣都是,他們都在想用鐵路來做什麽全新的事情了。


    “哎,不對啊。”李世民突然開口道。


    “爹,怎麽了?”這會兒因為不是在討論問題,李世民這裏自然是換成了長孫皇後她們,那些大臣們則是去了另外半截車廂。


    “這鐵路修建成功對我來說不是好事啊。”李世民開口道。


    “怎麽就不是好事了?”李恪愣住了,自己老爹這又是想到什麽了?


    “怎麽不是好事?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我現在一天時間就可以前往三百裏開外的城市參加一次竣工儀式再返迴長安,日後這鐵路的速度更快,去的地方更多,我豈不是有可能未來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行程都被安排好?”


    “甚至有可能在這火車上給我安排一個可以睡覺休息的車廂,我晚上休息,白天醒來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繼續工作?每天去什麽地方都被安排好?反正到時候火車速度也快,去的地方也多,也來得及?”李世民眯著眼睛問道。


    李恪:“……”


    他愣了一下,因為他突然想到了後世的那些領導人們……咳……七十多歲想幹996都不行,幹的必須是007的活兒……好像確實是這樣?


    “咳,當然不可能,爹你想什麽呢?您出行哪裏那麽容易啊,護衛什麽的必然都要跟上啊。”李恪飛快的幹咳了一聲開口道。


    “是嗎?這火車至少十幾列,一半車廂用來帶著護衛都足夠了吧。”李世民看著李恪問道。


    “二郎,你這話要是說出去讓鄭國公聽到,豈不是要彈劾你一個不思進取?”長孫皇後在旁邊給李恪解圍了一下。


    “對,就是,再說了爹,這是好事啊,您想想,您在皇宮裏麵,其實也一直在勤儉勤政,雖然不管是太極宮還是大明宮都修建的很好,但任何景色看的時間長了也就那樣了。”


    “而您要是在火車上辦公就不一樣了啊,您想想,醒來就有不一樣的風景可以看,還可以親自去各個地方看看全新的風景,都是幹活,現在還能每天看到不一樣的東西,這是好事。”李恪飛快的開始狡辯。


    “是這樣嗎?”李世民眯著眼睛看著他。


    “當然是的,兒臣突然想起來一些關於橋梁方麵的知識,我去跟閻尚書和段尚書交流一下。”李恪站了起來。


    “你等等,老子看你就是想坑我,你是不是嫌你爹我不夠累?”李世民瞪著他開口道。


    “不是,爹你想多了,我真的剛剛靈光一現,突然有了全新的思路,我去跟他們交流一下。”李恪飛快的道。


    “來,走,一起去,我倒要聽聽你說什麽,你要是說不出新的東西來,你等著……”李世民也跟著站了起來。


    李恪:“……”


    事已至此,還能說什麽呢?李恪隻能是默默的站起來走向了段綸和閻立德,正好他們兩個人也在交流呢。


    畢竟工業部和建設部之間未來要合作的地方肯定很多。


    看到李世民和李恪走過來,他們自然是站起來跟李恪他們打招唿,不過二人多少有些疑惑,不知道殿下和陛下所為何事,剛剛不是該談的都談了嗎?


    “嗯,李恪說有關橋梁方麵的事情有一些跟你們商量,我也很感興趣,過來旁聽一下。”李世民淡淡的點頭道。


    李恪;“……”


    爹你這不是逼我嗎?


    “殿下請講。”段綸和閻立德倒是不以為意,而是很認真的開口道。


    而隨著他們的過來,旁邊的史官自然也是跟著過來坐在了旁邊,默默的聽著。


    “是這樣的,我主要是有一些關於橋梁的建築方式有些想法,你們都記錄下來,迴去之後可以找人用木頭做出來,進行測試。”李恪飛快的開口道。


    “最簡單的,也就是最常見的,就是梁橋,也就是我們在渭河大橋上麵所使用的橋梁建築方式,兩橋墩一節橋梁,采用鋼製結構的話,單跨可以達到120米左右,而這種連續梁橋是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建橋方式,另外也將是未來使用最多的橋梁方式。”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段綸和閻立德立刻記錄了起來。


    “但是這種橋梁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它的跨度受限於結構問題,長度不可能太長,而日後我們如果想要一次性跨越一個大型的懸崖深穀,這樣的結構顯然是不夠的。”


    “而且根據力學原理,如果跨度太長的話,隻能采用鋼構橋,但是鋼構的成本太高,目前工程部正在研究一種全新的結構方式,預應力混凝土技術。”


    “就是在混凝土當中植入預先被拉升的鋼筋,利用鋼鐵的拉伸欲望來平衡橋梁受到的外力,這樣它的成本可以降低到更低,而且也可以承受更高的載重載荷。”


    “預應力?殿下果然奇思妙想,這樣的技術也想的出來。”閻立德眼睛一亮,忍不住誇讚道。


    作為大唐原本的將作大匠,閻立德自然也是第一批學習和接觸全新的物理學、數學的,因為他本身有基礎,之前也是學過格物,隻是用全新的名詞將自己之前的知識進行統計。


    所以學的自然也是很快。


    “等等,那個鋼鐵可以拉伸?”李世民沒忍住問了一句,因為在他看來,鋼鐵不應該是非常堅硬的嗎?


    “是的陛下,其實世界萬物都有一定的形變能力,就比如說幹透的木材,在一定的長度內,它也是不會彎曲的。”


    “但是當這根木材的長度不斷拉長,然後它就會呈現微微的彎曲樣子,鋼鐵也是一樣的,雖然臣沒見過,但臣想如果鋼鐵的長度一二百米之後,也許看起來跟麵條一樣柔軟。”閻立德情商一般,立刻就給李世民解釋了一下。


    “哦?”李世民其實沒聽懂,不過他一臉認真的點點頭,示意李恪繼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