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殿下你將他們的基本盤給摧毀了,如果他們繼續維持這樣的話,他們會迅速衰敗,而一些強勢的世家在曆史上能夠持續的時間很長,都一直卻少不了吸引外界優秀的人才。”


    “以往外麵沒有他們想要的人才,而他們維持了自己的地位,相互通婚說的過去,而現在,維持目前的手段,那就是閉門造車。”李道宗笑著道。


    他可是知道這些問題李世民早就想解決的,雖然李世民已經是隴西李氏沒錯,但皇家跟世家已經不一樣了。


    但現在這個問題卻直接被李恪給解決了。


    還是那句話,當受教育人口的基數被放大的時候,人才自然也是多了。


    而想要維持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吸引外來人才的時候了,各個世家在這方麵想的都很清楚。


    “哼,確實是這麽個道理,不過等到大唐的女性開始能發出她們聲音的時候,這些門閥世家這一步也很難走了。”李恪冷笑了一聲淡淡的開口道。


    雖然現在不是推出女權的時候,但為女性爭取地位這並沒有錯。


    李恪所說的女權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權,而不是為了一些特殊目的進行的打拳,這是兩迴事。


    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平權行為都是可以的,如果能夠從根本上,或者說從社會製度以及福利待遇等各個方麵來提高女性地位,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的方法。


    其實這方麵甚至都不需要李恪過多的做出改變,交給時間就行了。


    隻要隨著大唐工業化的發展,社會上能夠適合女性工作的崗位越來越多,女性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會提升。


    而不像是現在,就算是門閥世家的嫡女,次女們也隻是作為交易的籌碼和對象。


    當然這種事情要一分為二的看。


    這種交易的籌碼和對象,如果你放到一個普通人的身上,或許對方求之不得,因為這些嫡女啊,次女啊凡是用來聯姻的,這些家族都不會小氣。


    或者說古代嫁女的世家從來都不小氣,不管是娘家還是婆家都是如此。她們得到的東西和資源也是非常多的,相較於普通人來說。


    但她們不能選擇自己要嫁給什麽樣的人,甚至連見麵都未必見麵,還有沒等她們出生的時候,她們未來的婚姻對象就已經決定了。


    就像是後世的,要愛情還是要麵包的問題一樣,這樣的選擇古往今來皆有,隻不過未來你有選擇愛情的機會,現在,你都沒得選。


    李恪解決不了這種人類存在情感就有的哲學問題,他能解決的就是給那些有自強的能力以及自強的恆心的女性一個途徑,一個希望,一條出路。


    僅此而已。


    所有人希望的平權,平等,都建立在人格意義上的,拋開一切因素,單純作為一個人的真正平等。但幾乎不可能,因為人的生理特征就決定了這方麵是有所差異的,有些客觀問題永遠都無法迴避。


    李恪能做到的也就是盡量一步步的改變這種現狀了。


    對於這個問題,李道宗倒是沒有迴答,因為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革的事情,這一點改革起來從某些方麵比朝政都更加艱難。


    “算了,不說這事了,我說你們這個習慣要改一改,為什麽我結婚了,你們都想教育我。”李恪有些鬱悶的開口道。


    “哈哈哈,那沒有,教育就過了,最多也就是跟殿下交流一番,這方麵談到教育就過了,一些事情說實話,我還不如殿下您看的開呢。”李道宗哈哈笑了幾聲。


    雖然說他現在是李恪的丈人,但李道宗還是能把握住自己身份的。


    “算了,說說別的吧,對於去新羅和百濟那邊您怎麽看的?”李恪看著李道宗問道。


    “這沒什麽問題,準備調動過去的部隊也已經開始了長途跋涉向扈瀆的方向運動了,我個人而言當然是沒問題的,就是不知道高句麗什麽時候動手。”李道宗開口道。


    “這個我猜最多也就是明年了。”李恪大概猜測了一下,現在的大唐曆史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參考了,因為大唐整個大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連鎖效應可是太多了。


    就比如說高句麗在曆史上很囂張的,但目前的高句麗對大唐的態度可是低調了許多,當然高句麗肯定是在防備大唐這沒錯。


    所以兩個國家之間的局麵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高句麗的人口,製度等方麵跟突厥這些國家不同,不可能用處理薛延陀的方式來處理高句麗。


    姑且不說高句麗國王是不是同意,高句麗的很多大臣就不同意,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他們去了大唐那是什麽都沒有的。


    就算是大唐給他們錢,但是他們拿到的錢和地位根本跟他們現在不匹配。


    而高句麗目前的局麵是停不下來的,他們不可能在這裏等死。


    大唐在一天天的變得強大,而他們如果不進步的話,就隻能是等死,而他們想要動手的可能性就隻有新羅和百濟。


    因為新羅和百濟的原因,這兩個國家一直都是大唐的鐵杆支持者,雖然他們的軍事實力一般,但如果跟大唐一起發動對高句麗的進攻,影響還是很大的。


    所以不管從各個方麵考慮,高句麗都會對新羅和百濟先動手。


    他們想的也很簡單,徹底消滅了新羅和百濟,也就免除了高句麗的後顧之憂,在他們看來,大海就是天然的屏障,即便是大唐能夠通過船隻運送部分士兵過來。


    但在沒有當地人的支持下,他們的後勤不足以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作戰,所以大唐從這邊開始作戰的可能性就不高了。


    這是基於他們對大唐的了解所做出的判斷,所以他們必然會動手。


    或者準確的說,淵蓋蘇文必然會動手,雖然淵蓋蘇文在曆史上麵的有各種爭議,但這個人能夠在高句麗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他的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他能看的出來高句麗的致命缺點是在什麽地方,消滅了新羅百濟然後再和大唐接壤的地區建設堅城,依靠堅城和周圍的地形,逐步的蠶食大唐的軍隊,這才是高句麗打敗大唐的關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