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人都傻了,不是,爹你這是什麽毛病?


    你明明可以隨便寫一句話就能測試,非要用大唐的絕密情報來進行測試?


    如此絕密的消息如果走漏了風聲那可如何是好?


    問題是……現在不用想,負責翻譯的無線電情報人員肯定是知道了。問題是床是李恪尿的,關我什麽事啊!


    李恪有些鬱悶的將手裏麵的紙條遞給了李世民:“爹,你自己看看吧。”


    李世民看到李恪臉上的表情就大概猜到了這件事是真的,但是當他將李恪手裏麵的紙條拿過來的時候,李世民整個人都震驚了。


    他甚至都沒有在這件事上忘記了調侃李恪,而是震驚於這件事本身。


    紙條是他自己寫的,也是他自己疊好親自密封進去的,就連負責密封的常林都不知道紙條裏麵的內容,然後他親眼看著禦林軍送出去的。


    以八百裏加急的程度,這禦林軍的士兵大約在二十分鍾的時間裏麵前進二十公裏差不多了,也就是說,對方發送消息到李恪這裏收到消息,真的幾乎就是幾秒鍾?


    這……李世民覺得自己的腦子都不夠用了。


    他真的就是隨便嚇唬李恪一下,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嚇唬李恪最後卻能嚇唬出來這樣的結果,李恪居然直接拿出來了這樣的一個神器。


    這真的是可以堪稱是神器了,這就算是神話當中的很多故事都未必能夠比的上了。


    大殿裏麵的氣氛一時間都安靜了下來,連旁邊的常林都是充滿了好奇,難道說,殿下真的完成了他嘴裏麵所說的,千裏眼順風耳?


    千裏之外的消息真的可以一息之間就傳遞而來,剛剛雖然殿下解釋了,但是對常林來說,幾乎跟沒解釋也沒什麽區別了,因為他……聽不懂。


    常林跟李世民這會兒的狀態是有些差不多的,他也是有些難言的複雜,雖然說陛下的想法他早就知道了,但等陛下退位之後,常林也想過要不然自己繼續伺候殿下,不然他陡然之間閑下來,也不知道做點什麽。


    雖然他也知道那不太可能,畢竟沒有一個內侍伺候兩個皇帝的例子,除非是托孤之類的,但現在他卻發現,他就算是想這麽做都不太可能了。


    因為他跟不上殿下的學識了啊。


    大唐的太監是可以讀書的,而且不僅僅是可以讀書,像是常林這樣的人,其實學識都非常的不錯,不敢說能比得上朝堂之上的諸位相公,但去地方擔任一個四五品的外放官員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現在連他都跟不上殿下的腳步了,果然,老了啊。


    常林突然就理解了陛下的無力感,也理解了陛下為什麽會想要退位了,看起來,自己到時候還是跟著退位的陛下,繼續伺候陛下吧。


    這麽多年了,跟著陛下也熟悉了。


    李恪自然不知道這房間裏麵的幾個人轉過了如此之多的念頭。


    他倒是無所謂,這東西肯定是要讓李世民知道的,而且他也能理解李世民的震撼,這東西在古人的眼裏麵就是神話!


    “你真的做到了?”李世民猶自有些不死心,又仿佛是在確認一樣的問道。


    “是的,這個並不難,其實這就是格物的原理,世界萬物自有道理存在於其中,對我們來說,隻需要發現這些規律,並且掌握這些規律,總是可以做的更好。”李恪點點頭道。


    “就是這變化也太快了。”李世民苦笑了一聲,他很難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在想辦法教李恪,或者說將一些李恪沒有經曆過,以及他沒有警惕心的東西交給李恪。


    他想到了李恪會變得警覺,會注意這方麵的事情,他的思想會變得更加成熟。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李恪會從這個方向來解決問題。


    什麽思想之類的問題他根本就沒有想過,他則是從另外一個完全不同,李世民從未設想的道路開始解決這件事的麻煩。


    但……你能說這沒有效果嗎?當然不能,這個效果太顯著了。


    如果地方上的事情即時就能夠傳遞到中央,類似他所說的那種事情想要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因為地方的不管是安全部還是情報部的人第一時間就有途徑跟上麵求證。


    隻要得到了求證,他們就有辦法解決這些搞出事情的人。


    當然你非要抬杠的話,他提出的那個可能性永遠都有可能發生,畢竟隻要李恪不能立刻出現到那些人麵前,這些謠言就有可能是半信半疑。


    但李世民又不是專門為了抬杠,他是為了教育李恪,順便給李恪埋下一顆種子而已。


    但誰知道最後是這樣的結果?


    換誰誰也受不了啊!這你讓他怎麽搞。


    “這個東西的建造難度很高嗎?”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將所有的震驚暫且壓下來。


    “難,它的精細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價格也是非常高昂,按照兒臣的想法,製作大約二十多部控製整個大唐的話,大概需要數百萬貫吧。”李恪張口就來。


    “不過,兒臣覺得父皇所想的事情更重要,所以這才強行將它製作了出來。”


    “按照兒臣原本的計算,兒臣是不準備將它製作出來的,因為目前的大唐還不具備完全掌控它的存在,工業、人才、儲備、後勤等各個方麵都無法普及,雖然說強行使用所帶來的好處也有,但朝廷的錢財應該使用到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地方。”


    “這種無線電報按照兒臣的想法,就讓它自然發展,大概在五到十年的時間,大唐的這些學子們就有實力能夠自然而然的掌握它了,那個時候大唐的工業發展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基礎,製造它的成本也沒有那麽高了。”


    “到時候普及這種無線電報是最好的選擇。”李恪很是隨意的開口道。


    李世民:“……”


    你是不是覺得五到十年的時間很長?別說五到十年,就算是五十年,李世民都沒想過這種東西能夠出現。


    但它就這樣突兀的出現了,出現的讓人猝不及防,更重要的是李恪嘴裏麵的話,才是讓李世民最震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