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話讓李恪愣了一下,不過他停頓了一下還是搖搖頭道:“還是很難,首先,看起來目前支出的並不是很多,但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小數字,對朝廷的財政是一個巨大的耗費。”


    “尤其教育其實是見效非常慢的方式。”


    “而且還要考慮到百姓自己的想法,很多百姓並沒有太長遠的目光,而且他們本身也沒有太高的期望,他們隻是想能夠平平安安,一輩子平安順遂就好,能過好自己的好日子就行。”


    “這樣的百姓他們未必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來學習,尤其是讀書到高中,至少要到十五六歲,這個年齡對很多百姓家裏麵幾乎都是相當於一個壯勞力。”


    “對於田裏壓力非常大的百姓來說,他們可未必願意讓孩子上學,他們最多了覺得孩子不識字的話不太好,等孩子識字了,能夠看得懂文章寫的是什麽,能夠會算賬估計也就足夠了。”


    “更高深的知識他們可未必願意去學習。”


    李恪搖搖頭說道。


    “那你就什麽都不做嗎?目前這種天下商人讚助學校,讓這些百姓自願送孩子學習的方式,肯定是不可能長久的。”李世民看著李恪問道。


    “目前大唐不具備這個條件。”李恪有些無奈。


    “這不是具備不具備的問題,如果你不管,我們不管的話,你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嗎?”李世民看著李恪問道。


    “發生什麽?”李恪有些好奇,他倒是想聽聽自己老爹的想法。


    “會發生什麽?我告訴你會發生什麽,門閥世家雖然他們的權利可能會有所削弱,但是這些商人的地位隨著大唐的商業發展,你所說的經濟逐步的開始繁榮,他們的影響力會愈發的凸顯。”


    “畢竟錢能通神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對的,到時候他們就是另外一批門閥世家,最多了也就是換個名稱而已。”


    “學校如果都是他們讚助的,甚至學生都是他們讚助的,他們就可以暗中發揮他們的影響力。”


    “如此之多的學生,裏麵必然是會有優秀的,而優秀的就像魯大強他們這些院士一樣的優秀工匠出現的時候,他們就可以用更高的利益吸引這些人才投入到他們的懷抱當中。”


    “他們手裏麵有錢,這些學生有學識,二者聯合,他們錢會變得更多,比如說你那個織布機,紡紗機這樣的先進機器將來肯定也會出現類似的,讓他們賺取更多的錢。”


    “但他們不是你,他們對這個國家沒有責任,商人永遠都是唯利是圖的,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賺取利潤,而賺取了足夠的利潤之後他們想要維持自己的地位該如何辦?”


    “當他們也許不會推翻朝廷,因為推翻朝廷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在你所製定的規則範圍之內行事,隻要他們遵守所謂的法律,他們其實活的比推翻朝廷更加滋潤。”


    “因為推翻朝廷可未必能夠成功,就算是他們剛開始發動,但最後成功的人也未必是他們,有可能是其他人。”


    “這種高風險低迴報的事情這些商人可未必會做,所以他們會想更加保險安全的方式。”


    “按照我的想法,我能想到的無非就還是控製知識。”


    “隻不過是換個方式而已,既然知識的普及控製不了,那就控製掌握高明知識的人!”


    “他們可以跟世家聯合起來,借用現在的優勢,提前抬高未來獲取高深知識的門檻。”


    “但他們應該不會徹底斷絕普通人學習高深知識的渠道,畢竟吃一塹長一智,他們在這裏吃了虧,在你這裏吃了虧,他們肯定是要改進的。”


    “不能斷絕普通人的渠道,那就抬高渠道好了,比如說通過各種辦法提高學習高深知識的門檻以及費用,而遇到真正想要學習這些知識的普通人怎麽辦?很簡單,資助他啊!”


    “現在科舉之前的寒門士子就有很多富商之類的資助,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數量太大,那就有償自主,借他們一筆錢,你在多少年之內還給我,或者替我打工,我借給你錢,你給點利息很正常吧?”


    “以普通人,除非是天才,否則就算是學習了高深知識出來之後工作每個月所能賺取的月錢,扣除生活成本,每個月能還多少?也許未來幾年,十幾年都需要為這些人打工。”


    “而他們自然可以輕鬆通過這個來控製這些有高深知識的學生了。”


    “至於那些普通,或許隻是達到了識字標準的學生,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因為到那個時候,我猜這些人已經影響不了社會的根本了。”


    李世民直接語氣平靜的將他所猜測的可能性都給說了出來。


    李恪:“……”


    李恪不知道該怎麽說,他大概能猜到自己老爹是怎麽猜出來的,很簡單,李世民或許不知道社會的發展,但是他卻懂門閥世家的尿性。


    直到他們是什麽性質的人,直到他們會在什麽情況下做出什麽樣的選擇,然後結合現有的情況進行分析,就大概猜到了他們能夠做到什麽地步。


    “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李世民看著李恪追問道。


    “有,老爹牛逼。”李恪喊了幾聲66666.


    “好好說話。”李世民滿頭黑線,“我猜既然製定了如此之多的製度,你肯定不想最後的情況發展成我說的這樣。”


    “確實不想,那爹你有什麽好的辦法?”李恪笑嘻嘻的開口道。


    “你這是在考教我?”李世民沒好氣的看著李恪開口道。


    “不敢不敢。”李恪趕忙搖頭道。


    “這還不簡單,你不是將答案都放到那裏了嘛?依法治國,那就直接製定法律不就好了嗎?你的想法是等大唐的財政收入上來,通過法律強行讓百姓將孩子送到學校讀書?不讀書就違法?”李世民試探著問了一句。


    李恪隻能是給自己老爹點讚,不然還能說什麽呢。


    還沒等李恪說話,李世民就自問自答道:“確實,這是最好的辦法,律法的更改是很難的,那麽多的官員想要達成一致可不容易,這意味著修改任何一條法律都不容易。更何況還有皇室在裏麵的影響。”


    “那麽以律法的形勢形成條文,依法執行就簡單的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