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都不是馮盎可以決定,無論做出哪個決定,他肯定是支持的,甚至讓他執行,他也會執行的。


    殺人而已,並不是這些倭國人會,大唐人,中原人同樣會。


    當年的冠軍侯霍去病,你以為他殺的人少了嗎?如果不是他將匈奴殺怕了,你以為匈奴會投降,會遷徙?


    “按照原定計劃,派出一個五艘船隻的小艦隊前往去接人,第一批人員需要的人並不多,大約有二十人就可以了。另外將我們挑選出來的兩千士兵也一起送上島嶼。”馮盎直接開口道。


    “是!”


    這些人員都是提前選拔出來的,按照殿下的命令,第一批人都是來自於沿海的各個家族,能夠接受新事物年輕人,選人不是馮盎選的,那是吏部的事情。


    這些人都是殿下的人給他的名單,一直都在訓練和實習,最主要的是他們都懂倭國話,說不說那是另外一迴事,但會不會是一迴事。


    雖然說倭國的大部分話其實很像是大唐話。


    拋開去接人之外,這裏的相關事情也是要送一份情報送到長安去的,會用最快的速度送往長安。


    不過按照現在的速度來看,等送到長安的時候,估計已經是春節了。哎,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有更快的消息傳遞速度,或者說這船隻的速度能不能更快,更穩定。


    主要是逆流而上的時候速度如果能維持順流而下,或者是順風時候的帆船速度,那速度就不慢了。


    馮盎的腦海裏麵冒出了一個想法,不過他也隻是想想而已,對於這方麵的事情他是完全不懂的。


    在物部村下拿下築紫島的時候,遠在青海的李恪自然是不可能收到消息的,隨著正月的臨近,李恪正在赤海城準備規劃這一次的路線。


    但誰知道除了李恪路上經過的那些村莊之外,其他地方的牧民也終於知道了李恪來到了赤海城,不少的牧民都不遠千裏騎馬前來赤海城。


    他們也不打擾,而隻是默默的來送一份東西,就是他們的特產。有一些是當地草原上的野蘑菇,有一些是山裏的野味,還有一些是他們自己種植的小麥、土豆、以及數量最多的牛羊肉。


    這些牛羊肉的數量並不多,他們似乎都知道東西太多了李恪並不會收下一樣。他們隻是將這些東西默默的放在總督府的門口然後就離開。


    隨著來的百姓數量增多,李恪不得不後來專門設置了一個東西接受這些東西,他本來是想拒絕的,但是來的百姓來多了,拒絕也不可能拒絕的過來。


    最重要的是,這些百姓都非常的聰明,他們知道帶的東西李恪不會收下,所以他們隻是帶一點點東西。


    而這些一點點東西就讓李恪沒有辦法拒絕,隻能是收下。


    所以他幹脆在赤海城的總督府旁邊讓自己的護衛設立了一個接收點,除此之外,李恪不得不找到赤海城的盧海,讓他找印刷廠印刷了大量的紙條。


    上麵是一句祝福的話,還有李恪的簽名。


    當然是要印刷了,不然的話,他手得斷了都寫不完這麽多。


    禮已經收了,但是東西送別的估計這些牧民也不會要,自己留下的字他們應該會要的吧。


    大概在臘月二十這一天來的牧民最多,幾乎都是從早上排隊到了晚上。過了臘月二十之後百姓就很少了,或許他們簡單的想法裏麵,是想讓李恪過一個好年。


    雖然也有遠道而來的百姓,但人數已經很少了。


    李恪的慰問行動是從臘月二十五開始的,第一個目標自然是青海湖旁邊的那些村落,這裏也是最支持李恪的牧民聚集點,更重要的是,這裏已經有十幾名犧牲的烈士之家了。


    這些烈士都是犧牲在慕容順以及西進的其他騎兵隊伍裏麵,也就是目前跟隨阿史那·史律所在的隊伍裏麵。


    他們的遺體也集體火化並且安葬在了赤海城附近的烈士陵園裏麵。


    所以李恪這一次的目的地,第一個就是這裏。


    當李恪來到這裏的時候,鐵錘他們村都已經在麵露激動的瞪著了,他們當年都是見過殿下的,沒想到時隔幾年他們再次看到殿下了。


    而上一次殿下來的時候他們住的還是氈房,而現在他們住的則是石頭土坯等蓋起來的結實的新房了。


    而他們的村莊也是全新建設起來的新村莊,都是整齊的排列著,周圍的牧場在大部分能種植土地的地方都種植了苜蓿草,一些不能種植的地方,因為合理的放牧,牧草生長的也越來越好了。


    都是殿下的服氣。


    當李恪從馬上下來的時候,鐵錘他們都忍住了自己的激動,沒有直接撲上去,畢竟周圍還是有不少護衛的,咱不能給殿下添麻煩,也不能給護衛添麻煩。


    隻是他們雖然忍住了自己的激動,但人群當中一個大約二三歲的小男孩,一個家長沒拉住,直接膽大的衝向了李恪。


    他的家長一臉著急的想要拉住,但是又沒來得及,想追上去,又停下了自己的腳步。


    不過他們都注意到,就算是小男孩衝了過來,站在李恪身邊的這些護衛都根本沒動,就仿佛都沒看到一樣。


    “噔噔”小男孩跑的快,直接跑到了李恪的麵前,抬起頭看向了李恪。


    李恪笑著蹲下了自己的身子,讓自己跟小男孩維持在差不多的高度。


    “殿下,您就是阿耶常說的秦王殿下嗎?”小男孩用唐話開口問到。


    而重點是,李恪一下子就聽出來了,他所用的話,李恪是用拚音推廣之後的標準讀音,雖然多少還有一些笨拙和口音,但顯然這裏的牧民已經學了拚音。


    “對啊,是我啊,你叫什麽名字?”李恪身手將他直接抱了起來。


    “我姓木,我叫木鷹,阿耶說我將來要能射下天上的雄鷹,要為殿下打仗。”小男孩認真的開口道。


    看到這一幕的大部分牧民都鬆了口氣,殿下沒生氣。也對,殿下怎麽會生氣呢,他們也太小瞧殿下了。


    放鬆之後,所有人都有些羨慕的看著那個被殿下抱著的小家夥,包括那個小男孩的老爹,他已經笑的跟傻子一樣了。


    李恪笑了笑,然後伸出手捏了捏他因為高原環境以及被寒風吹拂變成通紅的小臉蛋道:“你可說錯了哦,你可不是為我打仗,你是為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姐妹打仗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