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尚書在任上去世,他真正做到了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曆經三朝,他親身經曆了大唐從無到有的建立,而今他為大唐耗盡了最後一份心力。”


    “他的離去我們都很悲痛,因為大唐失去了一個擎天玉柱,而我們失去了一個可敬的前輩,但同樣我們也都很感激,因為沒有他們這些老臣的付出,就沒有大唐的今天,更不會有大唐的明天。”


    “我們緬懷虞世南尚書,感謝他的奉獻,但大唐前進的腳步不能停下,也不會停下。希望虞世南尚書能夠成為諸君學習的榜樣。”


    “大唐的強大,與諸君的奉獻,不可分割。”


    以上的是李恪給虞世南寫的悼詞,虞世南的去世,並沒有引發太大的波瀾,就像是孫思邈所言,是壽終正寢。


    這個年代能活到八十四歲的,已經是絕對的高齡了,即便是到了後世,這個年齡都不能說是低。


    不過虞世南的去世,倒是正好幹脆將禮部這個部門給取消了,也不能說是取消了,而是將它的不同職能劃分給了不同的部門。


    比如說跟外交相關的,暫時移交給鴻臚寺。


    禮樂相關的部分交給文化部,學校相關的部分則是轉交給教育部,宗教和民族等方麵的事情則是轉交給了宣傳部門負責起來。


    正好禮部剩下的所有官員也都按照各自負責的事情轉而充入各個部門,這個自北魏設立開始,經曆隋朝唐初的六部之一,正式退出了曆史舞台。


    除此之外就是更多的跟它職能重複的各個部門來代替。


    李恪是有些難過的,不過畢竟虞世南比曆史上本來多活了兩年,也算是李恪讓他替大唐幹活的補償了吧。


    後續的葬禮等方麵也不用李恪去管,這方麵自然是有專人去負責的。


    跟曆史上不同的是,因為長孫皇後沒有去世,所以昭陵雖然已經選定了位置,但並沒有依山而建的習俗,曆史上因為長孫皇後先去世,而長孫皇後的遺言是依山而葬,然後才有了唐代皇陵依山而建的習俗。


    不過現在雖然還沒有這個習俗,但昭陵所在的區域早已經劃定完畢,而李世民更是直接讓虞世南陪葬昭陵,更是親自將他陵墓位置都給選定了。


    虞世南的葬禮結束之後,李泰這才又跑來跟李恪說關於他擔任文化部下屬相關官員的事情。


    “你就說你有什麽目的吧。”李恪看著李泰無奈的開口問道。


    “三哥,看你說的,我能有什麽目的,我的目的三哥你應該很清楚才對。”李泰嘿嘿的笑著說道。


    “我知道個屁,我不允許。”李恪惡狠狠的開口道,我還沒想玩的事情你就想玩,你想屁吃?好歹我上輩子也想看看這裏麵的風景到底有多好看,這輩子局麵倒是拉起來了,結果我現在還沒時間玩。


    你倒想要玩這個了?


    “哎呀,三哥,臣弟我去幫你探探路,先將這方麵的事情組織起來,到時候三哥你想來體會的話,直接來參加不就可以了嗎?”李泰飛快的開口道。


    你懂個屁,這件事最好玩的就是這個過程,你都組成了整個過程了,我過來參加能有什麽意義?李恪都想翻白眼了。


    雖然說他確實是想讓李泰跳坑,問題他想讓李泰負責的事情可不是這些。


    “三哥,三哥,反正總而言之這件事總是要有人處理的,大唐不夜城的一些事情三哥你也知道,而且臣弟知道三哥你的想法,但這件事其他人肯定不好處理,臣弟去了,肯定不讓他們胡亂對三哥你的事情胡編亂造。”李泰轉了轉眼珠,然後認真的開口道。


    李恪看了看他,然後才開口說道:“這件事你確定你能負責起來?”


    “三哥你放心,臣弟就算是鞠躬盡瘁,也必然將這件事處理好,肯定不讓三哥你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李泰認真的開口道。


    “行,既然你這麽說了,那我就將這件事交給你,不過交給你的同時,我有件事要跟你說清楚。”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三哥你說。”


    “長安這裏你不用管了,整個關內地區你相關也管不了,你就去大唐其他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戲劇評書等還沒有徹底發展起來,你去這些地方徹底將這件事處理幹淨。”


    “反正我跟你說清楚,關於戲劇和評書裏麵關於我的情節,都交給你全權處理,你知道怎麽做。”李恪一臉警告的看著李泰開口道。


    “沒問題,三哥你放心吧。”李泰認真的點頭道,“三哥你讓大唐能有今天的局麵不容易,所以臣弟肯定不可能讓你的辛苦付之東流。這件事我一定幫你辦的漂漂亮亮的。”


    “那就好。”李恪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你能懂得你三哥我的良苦用心就可以,當初我讓你和大哥之間的誤會解除,讓我們兄弟和睦,這些事情可是不容易。


    李泰這家夥還是有些小聰明的,這些事情他顯然是知道的,這件事交給李泰負責,李恪也算是放心了。


    “那這件事交給你負責了,你有沒有想過,你從什麽地方開始?”李恪看著他問到。


    “臣弟準備先去洛陽看看,洛陽是我大唐第二大城,在一些城市裏麵距離長安也最近,臣去看看洛陽是否已經形成了類似的風氣如果沒有的話就堅決製止,如果已經有了眉頭的話,臣弟就先留下人,然後直接前往揚州、江南等地。”


    “江南等地向來繁華,尤其是這等戲劇等在江南等地發展的速度會更快,如果製止了江南的話,不管向北還是向南就更加的容易處理了。”李泰很是認真的開口道。


    “看來你確實是考慮過的,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李恪搖搖頭道,“另外,今年六月開始進行的第一次全國考試,到時候你不管在什麽地方,都要注意一下,看看當地有沒有一些特殊情況。”


    “具體是什麽,你應該比我清楚。”


    “是,臣弟知道了。”李泰直接行禮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