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乞丐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帶來了更多的樹枝,而這些樹枝……幾乎都是符合那個炊事班長所拿出來的條件,至少一米七八的長度,相對而言較為筆直。


    有幾個身體較為強壯,年紀也小一些的乞丐,更是背了一大捆,其中一個長的很兇,但是背的卻很多。


    而不少的小乞丐,他們拿的不多,但每個人也盡量多拿了許多。


    甚至一些年齡小到未必能拖動一根樹枝的小孩,也都努力的拖著一些小小的樹枝。


    這些炊事班長看著這些,臉上都沒表現什麽,但是內心卻頗有感觸。


    他們都想到了之前政委說過的一句話。


    你對他人的好,就像是一塊糖,吃過了,就什麽都沒有了,那種迴味很快就會忘記。但如果你對他人造成了傷害,那就如同一道傷疤,就算是傷口好了,也會永久的留下傷痕,無法愈合。


    這就是人性。


    這些乞丐有了無數的傷疤,所以他們吃到糖之後才明白糖的珍貴。


    即便是這些乞丐裏麵一些比較兇惡的人都是如此,當然他們的兇惡未必不是一種偽裝。


    畢竟這個時代,隻要有的選擇,沒有人願意當乞丐。


    “多謝諸位,東西就麻煩諸位放到這裏就好了,稍後我們會雇傭人將它們給插入地裏將這裏圍起來,所以需要更多的樹枝,諸位每天都請盡量幫忙。”


    “不過因為這個活兒比較容易,所以我們給出的待遇也不多,一天三頓飯,管飽。”一個炊事班班長笑著開口道。


    從頭至尾他都沒有表現出其他的情緒,就仿佛他們都是一群普通人而已,但是這些乞丐卻是沉默了,因為對他們來說……在別人眼裏他們都是臭要飯的。


    就算是從他們身邊路過都得捂著鼻子快速走幾步,更不要說跟他們如此平等對待的說話。


    更關鍵的是,對方沒有提什麽剩飯剩菜了,而是直接說管飯。


    看似好像沒什麽區別,但實際上,這意味著他們是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幹活養活自己,而不是……撿垃圾,撿剩飯吃。


    這中間的差別可是太大了。


    這些乞丐自然都是紛紛答應了下來。沒有人知道他們怎麽想的,但是在吃過午飯,等到晚飯送樹枝的時候,這些炊事班長就發現,這些乞丐幾乎大部分都去河裏洗了澡。


    雖然他們身上的衣服依舊很破舊,甚至也有汙漬,但是比之前可是幹淨太多了。


    即便是一些破損的地方,也都盡量用一些布條,雜草之類的纏繞住。


    而頭發以及麵露等身上明顯已經洗過,頭發都胡亂的用木頭纏繞挽起來然後紮了個發髻。


    身上的異味比之前不知道消散了多少,如果說之前看到他們就知道是乞丐,那現在看到他們,更多的你會以為是難民,而不是乞丐。


    雙方就這麽維持了一個默契,但就像是薛仁貴所說的那樣,這些乞丐沒人關注,沒人在意,他們的存在感很微弱,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毫無影響力。


    他們都是自己默默改變的,而旁邊自然有無數的百姓注意到了這些乞丐,也注意到了他們身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注意到了大唐士兵對這些乞丐的態度,以及做法。


    他們大道理都不懂,但卻能感同身受的體會到這一些。


    其實大部分的百姓都是善良的,那些大人乞丐還好,那些乞兒他們平時也想幫一下忙,但有時候實在是他們自己也過的艱難。


    給了他們吃的,也許自己孩子就得餓肚子,所以隻能是硬著心腸拒絕。


    但並不代表他們就真的心裏能夠麵色平靜的視若無睹,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這些乞丐是怎麽誕生的,很多都是難民,逃荒等各種原因。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他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也想有人能夠像是大唐士兵這樣對待他們啊。


    話又說迴來了,大唐的士兵對待這些乞丐都能如此以禮相待,說話算話,更何況對待他們?


    所以,前來報名的百姓更多了不說,而且他們還不斷的唿朋喚友,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到了這裏,金城周圍許多百姓聽到這裏做工,都跑來了。


    在新羅的情況進入正軌的時候,此刻的長安,李恪正在有些懵逼的看著自己麵前的李世民。


    “爹,你這個是什麽意思?”李恪有些無語。


    “沒什麽意思,你現在的爵位、以及身份地位之類的,算是沒有封賞的餘地了,但又不能真的不封賞你,這過去今年你做出的功績太大了。”


    “不封賞是說不過去的,因為這不僅僅關係到你,還關係到大唐其他立功的大臣,如果你完全不要封賞的話,那這些大臣,將軍之類的,他們怎麽可能有臉要封賞?”


    “所以,不管處於什麽原因,你都得接個封賞,而我也了解你的性格,什麽爵位,官職你都不感興趣,隻能就是賞給你一些土地了。”


    “我知道你喜歡玩,這些土地免費劃給你,你自己蓋你的莊子去吧,你不就是喜歡在各種地方蓋莊子嗎?我聽說你在廣州那些地方的秦王莊都建設的不錯。”


    “繼續唄,滿足你自己的想法,你將來想逛逛也都有地方去,而且也算是給當地做了貢獻了,你自己說的,如果花錢雇傭百姓幹活的話,對當地都是好事。”李世民淡淡的開口道。


    李恪:“……”


    他有些無語,原來是這麽迴事。


    不過想想,李世民倒是說的也有道理,有時候規矩就是規矩,不能因為你不缺這三瓜兩棗的你就不要。


    因為你不要,有的是人想要,但你在他們之上,如果你不要,這個手他們是沒法張的。


    長此以往,都是怨言,甚至也有可能引發很深的矛盾也說不準。


    所以李恪無奈的點點頭道:“那行,兒臣接了。父皇你想賞賜什麽就賞賜什麽吧。”


    “這樣,五嶽山腳下,最好的位置,都賞你一千畝土地,你自己去蓋,你自己覺得還有什麽地方嗎?”李世民看著李恪問到。


    李恪:“……”


    還好,你隻是給了我五嶽山腳下的一千畝地,而不是直接將五嶽都劃給了我。


    “都五嶽了,要不然您將黃山、廬山、梵淨山都劃進來算了。”李恪無奈的開口道。


    “哦?黃山廬山我知道,梵淨山在什麽地方?”李世民有些好奇的問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