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有。”高建武開口了,他先迴答了相裏玄獎的話,才又繼續道:“淵愛卿乃習武之人,說話大部分時間都是直來直去,不懂得隱藏,還希望相裏使節多多諒解。”


    “至於跟百濟和新羅之間的衝突,好叫陛下知道,我也是屬實無奈。”


    “雖然我不知道這兩國使臣是如何跟上國所講,跟陛下所講,但我們之間的矛盾積怨已深,來源已久。本看在我等同為上國屬國的麵子上,我不想與這兩國計較。”


    “但這爾等實在是氣人,我也沒有辦法,所以不得不才出此下策,但凡有的選,我都不願意這麽做。”


    “但有時候吧,希望使臣能夠明白,我們這三個國家就像是三兄弟,即便是親兄弟之間,有時候也難免爭鬥打架一番,但我們本身都沒有太大的壞心。”高建武麵露苦色的開口道。


    相裏玄獎冷笑了一聲,話說的倒是挺好聽,但高句麗是個什麽情況,誰不知道?


    “高建武國王不用多言,陛下不想聽這些廢話,既然國王你將三個國家比作是兄弟,那大唐就是你們的父親!現在身為父親大人要求你們高句麗這個大哥撤軍,敢問國王可願意?”相裏玄獎眯著眼睛問道。


    這話可是一點都不客氣了,如果是換做以前的大唐,相裏玄獎也許說話會客氣一些,但是現在的大唐,沒有必要。


    身為使節和其他的職位不同,天朝上國的風範要有,但是該有的強勢同樣要有。


    所以,相裏玄獎也不用客氣。


    “使節閣下,我很想撤軍,但有些事情已經開始了,就不能半途而廢。”高建武也罕見的硬氣了一波,主要是他不硬氣也不行啊。


    現在的高句麗軍隊未必聽他的,更重要的是,箭在弦上,如果這個時候後撤了,偃旗息鼓,高句麗日後在這片半島上還哪裏有什麽話語權?


    就像是淵蓋蘇文知道大唐必然是高句麗的敵人一樣,其實這幾百年下來,身為高句麗的曆代國王,都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完成統一。


    如果統一了半島的話,這意味著高句麗的國土麵積雖然比不上大唐,但也是一個無比強盛的國家,任何人都不能小覷的國家。


    所以高建武也默認淵蓋蘇文對百濟和新羅動手,雖然更多的是因為他身不由己。


    “既然如此,勿謂言之不預也。”


    “大唐軍隊已經抵達新羅和百濟的邊境,作為你們的父親大人,大唐有義務教育不孝子,你們之間的矛盾大唐說不能打就不能打。”


    “大唐的軍隊有義務維持屬國之間的和平和地區之間的局勢平穩,任何意圖破壞地區局勢平穩的都是對大唐的挑釁!都是對大唐的不信任。”


    “所以,如果高句麗繼續動兵,那麽就不要怪大唐不客氣了。”相裏玄獎直接將自己該說的話都給說了出來。


    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就像是後世電影電視裏麵的外交場景:風淡雲輕,話裏帶話,暗藏殺機和陷阱。


    實際上現實中的外交場景:各國元首直接通話過程中爆粗口的都有,召集大使罵娘的同樣也有,隻不過很多時候這樣的場景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而已。


    其他的什麽威逼、利誘、收買等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而且很多東西,也不可能對外解禁而已。


    或者說,除非有音視頻資料,否則就算是解禁了,估計都未必有人信,這跟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外交場合似乎不搭噶?


    “相裏使節如此強硬,就怕自己的身家性命嗎?”淵蓋蘇文再次開口了。


    “如果出使都有生命危險,我相裏玄獎今日的命就留在這裏了,我即便是死在了這裏,相信我,我的鬼魂也會在這裏看著這平壤城變成大唐的一個城市。”相裏玄獎根本不帶怕的。


    被敵人殺掉的使臣不是沒有,而且是太多了,隻不過是很多人根本沒有被史書記載的必要。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句話似乎是一個俗稱的約定,但實際上,惹惱了對方的頭腦,被砍死的同樣不在少數。


    反正我和你都要打仗了,砍死你是一個使臣又如何?你咬我?哦,你本來就要咬我了。


    “殺死相裏使節我們倒是不會,畢竟我們高句麗也是有擔當的大國,但是就像是貴國祖先那蘇武一樣,給相裏使節找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放羊,還是可以的。”淵蓋蘇文冷笑了一聲道。


    “那我就要謝謝淵蓋蘇文將軍了,畢竟那些地方遲早都會成為大唐的領土。”相裏玄獎衝淵蓋蘇文冷笑著拱了拱手道。


    “另外,本使節該問的問題已經問完了,如果貴國不留下我的話,那我就返迴新羅了。”相裏玄獎淡淡的說了一句,就準備離開朝堂了。


    “相裏閣下說笑了,作為使節,高句麗增會為難上國的使節,相裏閣下來去自由,不會受到任何限製。”高建武笑著擺擺手道淡淡的開口道。


    多餘的話,高建武自然高低不會給他看的。


    相裏玄獎淡淡的笑了笑,衝高建武拱了拱手:“那就謝謝國王閣下,我就先告辭了。”


    相裏玄獎離開之後,朝堂之上一時間沉默了下來,良久高建武才淡淡的開口道:“諸位愛卿,有何對策?大唐的軍隊也已經抵達了。”


    “陛下莫急,大唐軍隊的資料我們都已經知道了,總計隻有一萬人而已,而新羅和百濟可堪一戰的軍隊加起來不超過三萬,他們還要分開防守很多城市。”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唐的一萬士兵影響不了大局,但是在南線,我們高句麗有超過十二萬大軍駐守在這裏。”


    “我們隨時可以出動更多的軍隊,就算是大唐,也不可能輕易打敗我們如此之多的軍隊。”人群中一個大臣沉思了一下,然後開口道。


    看了一眼這個大臣,高建武就知道,這是淵蓋蘇文的意思,或者說,現在的高句麗真的隻能是仰仗淵蓋蘇文了。


    沒看其他的大臣都沒開口嗎?他們跟淵蓋蘇文有矛盾沒錯,但他們同樣也很清楚淵蓋蘇文的能力,以及自己的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