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村的情況就像是一個縮影,這樣的情況在大唐的各個地方不斷地發生著。


    長安城,教育部後續的計劃李恪就不用操心了,明年教育部將會得到自己的財政預算,各個商人捐贈的學校也都將會迴歸到教育部的管轄。


    當然了,這些商人們的建設學校的名字等都是會銘刻在學校的石碑上麵,人家花了錢不過就是為了名,這樣的名李恪自然不會去剝奪人家的了。


    售後服務總是要做到位的,距離第一批甲等考生開始進入各個部門進行工作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時間已經進入了金秋十月,國慶節的假期剛剛結束,李恪這裏也略微放鬆了許多。


    後續的考生在不斷地趕往長安城,這些考生裏麵幾乎所有人都給予了迴饋,不過迴饋裏麵幾乎選擇繼續讀書的隻有極少數。


    這部分人大多數都是屬於家裏條件還算是可以,並不缺衣少食,所以他們選擇了繼續讀書,而他們讀書的時間確實是有些短。


    而剩下的幾乎所有的考生都選擇前去工作,不管是前往國有商行,還是前往治安軍等非重要的部門,又或者是甲乙等直接分配進入三省下屬重要部門的考生,都同意上任。


    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封王拜相是他們的最高追求,所以現在有這個機會,自然是要抓緊這個機會。


    當然,選擇深造的人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李歆,其實李歆自己並不知道這次考試是因為她才出現的,但是當教育部給了她統一的選擇之後,李歆還是選擇了讀大學,而不是去當官,她對當官的興趣不是很大。


    相較於當官,她倒是對參與到一些研發當中有很大的興趣,為此李歆其實還特意諮詢過李恪和李嫣的意見,畢竟作為她的姐姐姐夫,得天獨厚的有這個優勢。


    李恪給她的選擇就是遵循自己的內心,她要是想去搞科研,李恪可以安排,不過李歆最後還是選擇了去讀大學,實際上,現在李歆讀大學能教她的人真不多,也就是魯大強他們這些第一批成為院士的,可以從某個方麵教授他們一些。


    另外就是李恪的悅來商行專門培養出來的一批人,而在李歆她們畢業之後,大概率都是要在大學裏麵任教的,大學的老師就是這樣一批批的不斷更新。


    老師的更新也代表整個大唐的科學高度正在不斷地提升。


    當人數開始增多之後,李恪就已經不需要再控製或者說從倉庫裏麵拿出來太多的科技方麵的東西了,因為沒有必要了。


    這一次考試結束之後,大唐的人才以及未來的科學發展就將會進入一個良性發展,自我造血,自我循環的狀態,一些優秀的好苗子注定會不斷地湧現出來。


    科學的推進隻要由這些人去推進就可以了。


    雖然李恪可以指明方向,比如說計算機,比如說晶體管,電子管,比如說未來的船隻、航空航天等等領域他都能拿出來相關的資料。


    再比如那些大國重器,十幾萬噸的水壓機,飛機,盾構機,跨海光纖等等。


    但李恪已經準備封存了,他準備將倉庫裏麵關於這些方麵的資料封存了,讓它們就那麽留在自己腦海的倉庫裏麵,隨著自己隨風而逝吧。


    因為沒有必要了,而且這些頂尖的科技拿出來,也未必都是好事,大唐的科技就到現在他拿出來的這些所有的資料和科技,剩下的,就讓大唐的後來人,自己去發展吧。


    實際上,現在的這些基礎科技都已經算是指明了道路,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也許跟後世基本沒太大的差別了,至於會不會歪那李恪也不知道了。


    反倒是他腦海裏麵的資料裏麵,關於一些資源的位置,可能將來還會拿出來一些,另外就一些文學藝術性的東西也許李恪也會拿出來。


    因為很多書寫於上輩子民國等那個交界時期的不少故事、小說等,在這個世界恐怕是不會出現了。任何藝術創作都是需要背景的,沒有足夠的背景,作者沒有足夠的見聞,很多東西是寫不出來的。


    總不可能憑空想象。


    李恪這裏最近都在考慮這些事情,陷入了沉寂,但是各個門閥世家們卻並沒有停下他們的動作,就像是當初李承乾來找李恪那樣,他們是會做出反應的,當考試的結果出現,當最終的結果出現,他們必然是會要做出有利於自己家族的選擇。


    當初李承乾的想法就是,他直接來當這個惡人,挑選一家,直接殺雞儆猴,斬斷他們的試探,徹底斷絕他們的一切想法。


    李恪拒絕了。


    因為李恪在等,等大唐這個社會自己做出反應。


    家族是無法消滅的,就如同光明和黑暗永遠相隨一樣,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黑暗。


    這些門閥世家被消滅了,很快就會有新的一批家族出現,比如說像是魯大強等這些人,隨著他們在科研領域越來越有影響力,他們所得到的東西必然也是越來越多,他們的家族自然要遠遠比普通人更有優勢。


    難道說這樣的人都消滅嗎?那這個國家就沒有什麽活力了。


    欲望使人毀滅,但同樣因為欲望也使人有了動力。


    所以李恪的目的從來都不消滅門閥世家,而是讓他們適應在大唐全新製度和律法之下的新社會,這才是真正的關鍵。


    這兩個月的時間裏麵,這些門閥世家看似沒什麽太大的變化,但他們卻依然在行動。


    當在前麵的一個月裏麵,這些甲等的考生在他們所處的職位上展現出了驚人的潛力以及適應力的時候,這些門閥家族們就開始行動了。


    那一刻開始,他們就知道,秦王殿下又贏了,殿下還是厲害,他沒有打破傳統的科舉製度,也沒有取消銓選製度,但這些考生所展現出來的才華和適應性。


    他們用硬實力贏得了所有人的重視,最頂尖的那一批官員是不會輕易表態的,因為他們到了這個位置並不容易,沒有人會拿自己的前途去賭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