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山寨部落之間也很少拚盡全力拚命,因為都知道如果男人死得太多,整個部落估計都要死絕。所以他們經常發生衝突死人,但很多時候又比較克製。


    所以在阿木拉看來,這種事情,也算是習慣了。按照他的想法,遲早他帶人去找芒部或者是望部的人報複迴來就是了,反正他們也不是一直都聚集在一起,也是分成很多小部落的。


    “第一,像是這樣屠寨的事情本來也很少發生吧?”寧山問道。


    “是,沒聽過。”阿木拉想想,至少從他記事起就沒有發生過,甚至他都沒聽過有這種將整個山寨都屠了的惡魔一樣的事情發生。


    “第二,你們現在不僅僅隻是一個部落了,你們還是大唐的百姓,是大唐的子民。”寧山開口道。


    “現在我們去你們藏身的地方,將所有的村民都帶出來,我們這裏有足夠的糧食,你們撤退的時候糧食肯定不多了吧,我們後撤,撤到更安全的地方去。”寧山想了想開口道,這裏依然不太安全。


    “好!”


    帶上新部的所有居民,寧山帶著他們直接後撤幾十裏,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他們的商隊裏麵攜帶有足夠的糧食,所以暫時來說,十幾天內是不缺少糧食的。


    隻是這些百姓的家可能已經沒有了。


    馮利是駐紮在普洱郡附近的駐軍都尉,這裏駐紮有大唐士兵五千,主要負責普洱郡境內的所有安全,另外就是這附近也是靠近邊境,雖然說這個方向的邊境這麽多年從來都沒有打過仗,曆史上也幾乎都沒怎麽打過仗。


    但是該駐紮的還是要駐紮的,馮利是馮家人,是馮盎的後輩,今年三十歲,也是經過大唐全新軍製改革,他還參加過海軍的訓練,但因為雲南州這邊剛剛成立需要駐軍方麵的人才,所以馮利帶著二百名訓練出來的教官來到了這裏。


    而雲南州的所有士兵目前全部都是由當地百姓山民招募而成,這些年輕人的訓練都非常的刻苦,而且殺敵本領也絲毫不弱。


    而普洱縣的官員配比數量不是很多,主要是這裏管轄的人口數量也不是很多,所以馮利也在當地擔任了一定的職位。


    當兩名商隊成員趕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許久了,如果不是滿月剛剛過去兩天,今天的夜晚又是大晴天,估計他們這夜路都沒有辦法趕。


    馮利得到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縣衙門。


    “馮都尉,這是最新的情況。”看到馮利過來,擔任縣令的一個年輕官員就直接將手裏麵的一份情報遞給了馮利。


    這名年輕的縣令年紀甚至比馮利還要小兩歲,今年才不過二十八歲而已。


    “張縣令,我立刻集合兵力,馬上趕到新部鄉去。”馮利二話不說直接開口道。


    “馮都尉,你先等一下這件事該如何處理?是要繼續上報嗎?還是如何?以八百裏加急最快的速度上報嗎?還是?”張縣令有些哭笑不得。


    “我個人覺得這件事要以最快的速度上報長安,這已經不是幾個部落之間的衝突,因為芒部和望部兩個部落人口都有數萬,而且他們都分別依附於兩個國家,這件事已經上升到了其他國家跟大唐之間的關係。”


    “但是對我這個軍人來說,我大唐百姓遭受他國人殺害,我必須要趕往現場,我會留下一千士兵駐守縣城,率領剩下四千趕往新部鄉,至於後續的後勤物資補給運輸的事情,就麻煩張縣令明天協調了。”馮利很幹脆的開口道。


    “我明白了。那就以八百裏加急迅速送往長安。後勤物資補給的事情馮都尉你放心,明日我就組織當地百姓運送糧食,我們這裏囤積了大量的後勤物資,這些方麵不用擔心。”張縣令沉思了一下,果斷做出了反應。


    “明白!”馮利答應了一聲,果斷就離開了。


    等馮利離開之後,張縣令立刻開始伏案書寫相關的八百裏加急奏章,因為這個奏章隻有他有這個權利發出。


    不到一刻鍾之後,一匹快馬快速從縣衙當中狂奔而出,直奔昆明方向而去。


    此去距離昆明大約八百多裏,按理說一日之內就應該趕到,但張縣令知道這件事沒這麽容易,因為今天晚上的月光還算是不錯,但很多地方都是山路,彎彎繞繞,而且還需要爬坡下坡,馬匹的速度沒有那麽快。


    不過也基本都可以保證戰馬以最快的速度狂奔前往,維持100裏每小時的速度沒問題,當然戰馬的狂奔速度可以達到一百裏每小時,但戰馬的耐力不可能狂奔一個小時。


    但也不要緊,因為現在從昆明抵達這裏的道路每隔40裏就有一個驛站,這些驛站很多都是挑選一些小的山民部落遷徙下來之後就地安置,就地成為驛站,將大唐特有的服務區和驛站結合到一起。


    隻不過中間隔開而已。


    而每個驛站都配備有戰馬兩匹,也就是說這匹戰馬隻需要狂奔四十裏就可以,這個距離對戰馬來說問題不大。


    每到一個驛站就會更換戰馬,立刻前行,驛站裏麵的戰馬隨時都可以出發,幹糧,水袋都是配備好的。


    必要的時候,驛站也可以更換驛卒,因為一個驛卒也不可能從這裏狂奔至長安,對於一個驛卒的要求是四百裏更換一個驛卒。


    這就是目前大唐的驛站傳遞製度,從普洱抵達昆明隻有一條官道,不會跑錯的。


    但從昆明抵達長安就接近四千裏,即便是按照全程更換戰馬狂奔,距離拉長之後,考慮到天氣等各種因素,戰馬每個小時平均能跑40裏就不錯了,而且如果一旦陰天下雨,夜晚隻能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前進。


    所以四千裏,至少要八天!


    至少要十五天左右才能抵達。


    哎,不知道後續到底會如何,但作為最前線的縣令,張縣令覺得自己應該做好一切準備。


    大唐的很多東西都已經完成了改革,但同樣很多東西還沒有改革,比如說八百裏加急,依然是形容最緊急的情報,在大唐有使用八百裏加急的詳細規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