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大唐拿下天竺之後,至於後麵,李恪能不能拿下中東那塊地方,李恪倒是沒有那麽迫切了,因為拿下這些地方就可以連續不斷的發展了。


    隻要消化掉這些地方的人口,大唐的總人口數差不多就可以達到五千到六千萬之間,這個人口數量足以讓大唐拿出足夠的兵力,養活足夠多的職業士兵了。


    這就是工業化的強悍之處,那個時候不管是波斯還是中東,大唐拿下問題也不大,但李恪覺得大唐也沒有那麽急切的必要拿下波斯和中東,讓雙方消耗一波,先來一波文化入侵再說。


    因為直接占領的話,這些地方基本都不屬於東亞文化圈,有些東西想要入侵沒那麽容易,讓對方產生歸屬感也很難,雖然說天下的百姓都是一樣的,都無非是想過個平穩的日子而已。


    這些波斯和阿拉伯人也不意外,但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先消耗他們一波,先展現一下大唐的實力。


    薩珊波斯存在的時間已經很久了,現在薩珊波斯的階級固定,而且從上到下都充滿了腐敗,其實連隔壁的拜占庭也都是差不多的,普通平民都是處於水深火熱當中。


    隻是薩珊波斯的種姓製度讓他們的統治力度其實比較強大,沒錯,薩珊波斯也是種姓製度,畢竟天竺的種姓製度就是這些雅利安人帶過去的,隻不過是後來波斯等被滅之後,阿拉伯的信仰直接摧毀了種姓製度的根基。


    但這個製度在天竺這個神奇的地方卻直接流傳了下來,直到一千多年後依然存在,由此就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大陸上麵的很多東西是真的很神奇。


    而現在因為大唐的出現,薩珊波斯的壽命得到了延續,要知道曆史上的薩珊波斯最後甚至末期皇子還跟大唐求援過,而大唐甚至在薩珊波斯這片地方設立過都護府。


    連曆史上的大唐都能做到這一點,現在的大唐更沒有問題了。


    不過現在的大唐可以先來一波文化入侵方麵,也不能說文化入侵,應該說拿下西突厥之後,在波斯的周圍開始宣傳大唐的優勢。


    現在薩珊波斯的壽命被李恪給延續了,但大唐賣給他們大量的武器裝備,這無異於飲鴆zhen止渴,因為這些武器裝備是需要消耗薩珊波斯為數不多的國力。


    而他們花錢購買這些東西,錢從什麽地方來?他們的第一個想法肯定不是從自己的金庫裏麵掏,肯定是要先剝削最底層的,數量最大的種姓人群,然後剝削的範圍逐步的擴大。


    這個時候,如果大唐在周圍不斷的用更好的待遇收攏這些人,並且隻要他們跑過來,就給他們發放土地,給他們安排生活。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很多薩珊波斯的人逃跑,而這種事情就會在整個薩珊波斯的底層開始流傳。


    就算是不流傳,李恪也有的是辦法讓它開始流傳,而那個時候一旦有了這種謠言,那麽薩珊波斯的大部分底層百姓就會對大唐有天生的好感。


    同樣,阿拉伯那邊也是有著差不多的操作方法。


    而現在阿拉伯人的信仰可沒有那麽濃厚,先不說他們的教派剛剛創立了沒多久,後世這裏的信仰之所以那麽堅定是因為一個龐大的阿拉伯帝國的建立,給當地的百姓帶來了信仰。


    在這個蒙昧的時代,隻要你說你是某個神仙化身,而你又能帶領他們取得更好的生活之類的話,那麽你就可以稱之為神,而且有的是人給你宣傳。


    甚至不要說在這個時代了,就算是後世很多亂七八糟的教派都能流傳,這都不算什麽。


    而現在,阿拉伯帶給這些底層百姓好處了嗎?並沒有,他們活的跟原本薩珊波斯的統治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阿拉伯沒有急速擴充,也沒有拿下太多的波斯貴族的資產作為補充。


    他們得不到補充,戰況陷入了膠著,而且不僅僅是跟波斯,甚至跟拜占庭這邊也已經開始作戰。


    如果不是波斯和拜占庭因為所謂的羅馬正統一直都在相互爭鬥,這些年也都打過仗,估計阿拉伯早就被滅了。


    隻要這兩個國家聯合起來,現在的阿拉伯就隻能是被滅。


    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其實是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等局麵,這讓大唐就有了足夠的操作空間,不管是糧食還是武器,這個地方都是缺少的。


    而當地的很多金銀等也都在不斷的流入到大唐的境內,反正現在從這片土地上運送到大唐國內的黃金等物資裏麵已經有一些古波斯時期的文物之類的了。


    顯然這些都是阿拉伯的這些高層賣出來的。


    按照目前的這種狀況下來,這樣的戰爭對大唐的好處可是太大了,這三個國家的實力整體削弱,就意味著李恪將來有機會徹底將這些地方給吞並了。


    而鐵路,也看起來是時候向這些地方加緊修建了。


    除了鐵路就是碼頭,鐵路暫時無法修建過來的話,最起碼可以將鐵路延伸到大唐境內的港口,甚至延伸到南洋地區的港口。


    通過港口和海運跟這些地方相連。


    李恪不斷的思考未來大唐的發展方向,以及他下一步的處理區域,現在就等新羅這邊的戰局明了,然後拿下倭國,大唐的後方也就徹底穩固了。


    在李恪思考這裏的時候,女王國的女王城裏麵,本利舍台一臉的悲哀。


    她還沒想好是否要投降,但隨著大唐軍隊不斷逼近,雖然女王國的士兵也已經在不斷的聚集,但卻已經有不少大臣在勸說她投降了。


    雖然不是在朝堂之上提出來的,是通過第三方找到了她,想要讓她投降,因為女王國是真的打不過大唐。


    而且士兵們也沒有任何作戰的欲望,唯有幾個年齡老將軍,在她詢問他們的時候,都表示願意領軍作戰。


    但本利舍台知道,光是有這些將軍的支持是沒有用的,沒有其他大臣支持,女王國就要亡了。


    存在了幾十年的國家就這麽沒了,在她手上沒了,本利舍台有些難過,但她卻不知道該如何反抗,或者……這就是大唐強大了之後的代價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