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從旁邊將擺好的五糧液打開給孫思邈倒了一杯,老孫是飲酒的,隻是喝的不多,日常基本不喝,也就是逢年過節喝一點,但是連一兩估計都喝不到。


    因為老孫說喝酒對身體有害。


    端起酒盅抿了一口,孫思邈才繼續淡然的開口道:“開皇十八年那一次,後麵的幾次大災,我雖然也去了災區,但我沒有再深入,而隻是在一些邊緣地區救治了一些人。”


    “因為深入災區,反而一個人都救不到,活不下來的。”


    “身患疾病者本身身體是需要吃飯的,沒有食物,有神藥他們都活不下去,所以深入災區深處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就算是你救了他們,沒有食物,病情很快就會惡化。”


    “有時候吧,這天下就好像是一些民間習俗的鬥雞一樣,一群雞在那裏爭鬥,戰勝的就能活下去。”


    “這天下也是一樣的,當百姓的人口多到了一定程度,這天下養活不了的時候,要麽天災,要麽人禍,死上那麽一批,剩下的,自然也就活下去了。”


    “至於什麽慘絕人寰,天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我掛名了一個道士的原因,有時候我也懷疑,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天道一說,總是維持著這個世界的平衡。”


    “沒有見到你小子之前,有些道理我確實是沒仔細想過,但那個時候,就是覺得,這人和周圍的這些山啊,水啊,總是能看到一個平衡,就像是人體的陰陽五行一樣。有一樣壞了,人就要生病了。”


    “這世間百姓和這山水也是一個道理,土地種的多了,就會逐漸的貧瘠,沒有肥料就不長莊稼,不長莊稼,人就會開墾更多的土地,開墾更多的土地,就會更加毀壞土地。”


    “用你們現在教導的那個東西就是,開墾太多,破壞了水土保持,然後啊,那大水,天災就來了,說起來,一切還是人這個主因。”


    “所以啊,做什麽都得講究一個平衡,太好了不行,太差了同樣也不行。”


    “說起來,李淵唯一做的好事,估計就是生了你爹這個好兒子,然後你爹又生了你這個好兒子。”


    “沒有你們,這大唐,保不準得出點什麽前所未有的大事才行。然後就是另外一個王朝興衰的循環。”


    “要麽我說你小子厲害,這天下間的至理懂得極多,能懂得道理不稀奇,就像是儒家四書的《中庸》也講究個中庸之道,講究個自然平衡。但懂得道理,和將道理與這天下執行起來,形成平衡,那是實打實的本事。”


    “哦,現在學校裏麵稱唿這個叫什麽來著?”孫思邈問了一句。


    “可持續發展?”李恪迴了幾個字。


    “哦對,可持續發展,這說的好啊,也說的直白通俗。人人都聽的懂什麽意思。”


    “所以啊,你現在明白你到底做成了多大的事情了嗎?”孫思邈伸出手,麵帶微笑著的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問道。


    李恪沉默了一下,然後才苦笑了一聲:“說實話,我可沒想過這些,我隻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但是做到什麽地步,我都不知道。”


    “以前也沒覺得什麽,但現在您這一番話,給我整的,壓力山大。”


    李恪有些無奈,他這話也是心裏話,之前雖然一直在改革,一直在發展,一直在將大唐努力打造成自己想象當中的那個樣子。


    但李恪根本沒有想過孫思邈嘴裏麵所說的這些東西,或者說,李恪做這些,是基於一千多年後,那個生活在現代的人,對於古代無數遺憾所形成的一種執念,或者說在現代,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大國夢,都有一個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夢。


    隻是那個時代的他是個普通人,沒有能力,沒有機會,也沒那個本事執行這個夢想。


    而迴到了這裏,就像要有這種特殊的執著而已。


    這是李恪折騰這些的原動力。


    但孫思邈的話,他是以一百年的親身經曆,以一百年的見聞,以及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各種經曆所告訴李恪,他到底做了什麽。


    可以說,孫思邈說的話簡單,但鋪麵的壓力卻比李恪以前所想的任何壓力都要大,這個時候李恪才真正的意識到,孫思邈所說的,一整個大唐四千萬百姓,四千萬條命壓在你身上,因你而改變所代表的到底是什麽。


    “哈哈哈。”孫思邈突然笑了,他將那半盅酒都給倒進嘴裏,這才笑著道:“其實,我倒是覺得,你這種沒心沒肺的性子反而是做成現在大唐局麵的根本原因了。”


    “要是換一個心思深沉,思慮深重的人,縛手縛腳的恐怕也做不到今天的樣子。”


    “所以啊,這也是老頭我為什麽當初來到長安就沒走的原因。那幾次大災我看的出來,能治病救人的不是我,而是坐在皇宮裏麵的陛下。”


    “但是吧,所有的統治者,更多的隻是想自己活的更長,過的更好,對於能不能推廣天下,能不能救治更多的人,他們隻是會在吃飽穿暖長壽的情況下,追求更多的精神富裕才迴去考慮救一救天下人,去贏一下那個名聲。”


    “那個時候,我留下,做的最多的也不過就是為了長安城那皇城、宮城裏麵的人去看病。所以我更願意遊曆天下。”


    “但你不一樣啊,你從開始做的,就是從底層百姓做起,從天下黎民做起,從開始做的就是為的就是他們。在你身上我才看到了我所想要做的,那種將醫學推廣天下,培養更多的醫家學者,濟世救人的可能性。”


    “這也是為什麽老頭我一個九十多歲的人了,最後還是決定主動跳這個火坑,來這長安城,還將這身爛骨頭賣給你的原因。”孫思邈笑眯眯的開口道。


    “你這……”李恪有些哭笑不得,“說的也太難聽了吧,我那是誠心實意邀請您來的。”


    “行吧,你說是就是吧,你真以為老頭我活了九十多了,看不到你對我的誘惑啊,當然了,我承認,老頭我也是個人,七情六欲總是有的,你確實掐準了我的心裏,所以我才來了。”孫思邈笑著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