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讓這些門閥世家弟子沒想到的是,他們剛進入各個衙門,就被這些平民學子給上了一課,來了一個下馬威。


    但是這種下馬威不是通過其他的方式,對方在麵對他們的時候,態度並沒有不好,準確的說,對方對他們的態度都很好。


    不卑不亢,但是也很熱心的帶著他們去熟悉衙門的一切。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帶他們過來的官員也是將他們分配給這些新晉官員,然後由這些人帶著他們熟悉各個衙門的工作的。


    畢竟對方比他們多進來半年的時間,所以他們肯定也是跟著對方學習的。


    但就是這個學習熟悉的過程,就讓他們有些麻,對方對這些衙門的熟悉程度,對這些辦事流程的熟悉程度,簡直讓他們難以相信。


    因為他們都是來自於門閥世家的,也就是說家裏幾乎都是有人做官的,所以他們對官場,對衙門比所有人都更加了解,即便是沒來過的,但是家裏麵早就給他們普及過了。


    尤其是一些各個部門的運行方式等,他們都心裏有數。


    而這些人呢?他們都是出身自平民,說的難聽點,如果不是秦王殿下給他們這個機會,他們恐怕連這些衙門的門朝哪個方向開的都不知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居然能夠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裏麵就將衙門熟悉到這個地步,重要的是很多人不僅僅隻是知道自己衙門的事情,他們將整個三省各個衙門的所有東西都記得住。


    小到這些衙門的各個部門在什麽位置,該從什麽方向走,去了之後該找什麽人。大到三省之間的辦事流程處理方式他們統統都知道。


    甚至各個衙門之間運送文件的時間等等他們都知道。


    這就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了。


    問題是……等到了傍晚休沐的時候,這些人就目瞪口呆的看著幾乎所有這些普通百姓家的學子都沒有任何動靜。


    這……不迴家的嘛?


    然後他們就很快清楚了,對方是真的不迴家。


    第一,對方很多都是住宿舍的,第二,反正這裏也是管飯的,既然如此不如吃了飯,多幹幹活。


    問題是,人家這些人不管出身,在朝廷裏麵的官職現在可以說比他們要高一些,人家都不迴家,那他們是迴還是不迴?


    本來第一天的表現就給了他們足夠的壓力,如果連勤奮者方麵都比不上對方的話,他們還怎麽跟對方競爭?


    自己的才華真的比對方要強那麽多嗎?


    第一天,這些門閥世家的弟子猶豫了一下,相當一部分還是決定迴家,而另外一部分倒是有留下的,他們覺得自己不能比這些人弱。


    隻是看著這些一直到晚上十點才迴去休息的學子,他們人都麻了。


    這些人……不會每天都這樣吧。


    還好,他們很快就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思考這些問題了。因為隨著科舉結束,大唐馬上就要直接對高句麗運兵,所以整個大唐的各個部門都直接運轉了起來,這一次動用的兵力遠超出對女王國等國家運兵的兵力。


    光是新羅一線所要進行的總兵力就要達到五萬精銳部隊,至於後勤部隊方麵由新羅等當地人進行輔助。


    新羅一線的戰場總兵力不需要太多,畢竟那邊大部分都是山地,真正適合部隊作戰的地方並不多。


    而正麵戰場上才是最關鍵的。


    現在大唐需要運送到北方的士兵、物資等等都非常的多,尤其是現在大唐軍隊隻要是在能達到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到全物資的補給。


    反正現在大唐不缺錢,李恪就按照最高標準來運送和補給物資,就當是一種演練,為日後大唐的軍隊形成一種標準。


    而這種最高標準是遠遠超出以前大唐所需要的保準的,光動用的百姓輔助數量就不是一個小數字。


    還好現在大唐的馬車都已經采用鑄鐵輪轂,外加簡易的杜仲膠輪胎,還帶有避震的情況下,馬車的通過性可比以前要強得多。


    最重要的是,鑄鐵輪轂的情況下在輪胎損壞了,照樣可以走,隻不過是消耗一些馬力而已。這比以前的木質車輪可是要方便的多。


    除了馬車之外,在邊境的當地開始組建大量的獨輪車。這些獨輪車的輪轂同樣是鑄鐵製作而成的車架,唯一不同的是,它的鑄鐵輪轂沒有安裝輪胎,而是像木質的馬車車輪一樣,唯一不同的事,在鑄鐵輪轂的外麵包裹了一層木頭。


    這樣的話,它的輪轂壽命使用更長,這些獨輪車都是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各個部件,直接在幽州這裏生產出來的,機床現在大唐已經可以鑄造了,雖然談不上幾軸,但顯然是要比手工的快的太多了。


    數量龐大的獨輪車可以有機會隨時運送到大唐的前線,而運送獨輪車的任務也暫時交給了邊疆這邊的治安軍,不危險的地方將會交給百姓進行。


    光是這些運送任務,就讓三省的各個部門已經忙暈了,下麵的所有人幾乎都可以說是動員起來了。


    因為有許多的物資都是要從長安開始運送,這些東西調配,以及各個國有商行之間的調配等等,可以說這是大唐第一次全麵動員,這也是對整體的作戰力量的一次檢驗。


    二月底,長安城西。


    一列列整齊的士兵正在渭河碼頭列隊,這是大唐最後一批出發的士兵,而隨同這一批出發的士兵還包含有李承乾也要跟著他們一起出發。


    “三郎,家裏麵就靠你了啊。”李承乾看著正在登船的士兵開口道。


    “大哥你放心吧,前線那邊的事情可就靠你了,不過太危險的地方大哥你千萬不要去。”李恪也是跟著叮囑道,今天的李世民沒有來。


    李世民已經送行過了,在長安城門西舉辦的送行儀式,而李恪是自己送到了碼頭這裏來的。


    “放心吧,我去前線幹什麽?你看看我這個。”李承乾指了指自己的腳,經過孫思邈的調整,李承乾的腳並沒有惡化,甚至還有所好轉,但想徹底好是不太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