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績本來是親自過來迎接唿達爾的,在他看來,唿達爾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但讓李世績沒想到的是,他這邊剛剛抵達兩軍陣前,就收到了唿達爾自殺的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世績沉默了一下,他沒想到唿達爾會自殺。


    他為了無數普通士兵的生命,選擇了投降。


    他為了維持自己身為軍人的尊嚴,選擇了自殺。


    “傳令,讓整編好所有高麗士兵之後,讓他們列隊,進去用最高禮節將唿達爾抬出來,在這裏挑選一個好的墓地好生安葬。”李世績認真的開口道。


    “是!”


    當所有高句麗士兵列隊之後,李世績命令大唐士兵向他們宣布了這個消息。


    所有高句麗的士兵也是沉默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將軍會自殺,而且是成全他們之後自殺。


    人都是感性動物,對大部分士兵來說,他們其實對唿達爾等這些將領都沒有太好的好感,因為這些將領對他們這些普通士兵而言,確實也談不上好,甚至可以說是壞。


    但當他死了之後,這種感情還是有些複雜。畢竟對方是下令投降之後在自殺的,如果對方為了成全自己的忠義,完全可以命令他們抵抗。


    那個時候大唐軍隊也隻能進攻了,到時候他們恐怕至少還要陣亡三分之一才有機會投降。


    也就是說從另外一個角度,對方救了他們的命。


    所以他們的情緒才有些複雜。


    “敬禮!”當幾名高句麗軍隊當中的將軍扛著一塊木板將唿達爾的遺體抬出來的時候,隨著一聲指令,不僅僅是高句麗的士兵們,連全體大唐軍隊們,包括李世績在內都給唿達爾行了個軍禮。


    戰死的軍人很多,但能夠得到敵我雙方認可的軍人可不多。


    唿達爾就被安葬在了銅羊堡北側的一座山腰上,李世績留下了一隊士兵負責這件事,會將他火化,然後挖掘一個墓穴,再用石頭堆積起來。


    暫且做個標記,等到大唐徹底掌控這裏之後,到時候給他立個碑,也算是死得其所。


    至於其他的高句麗士兵,他們在悲傷過後很快也將這件事放到了身後,畢竟對方也許隻是想最後成全一個名聲吧,日常來說,死在他手裏麵的士兵,非戰爭死亡的士兵也並不少。


    唿達爾他算不上什麽好將軍,更談不上什麽愛兵如子。


    高句麗的士兵跟遼東城的那些士兵很像,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或者說不知道自己未來會麵臨著什麽。


    但他們對大唐軍隊的態度卻並沒有多敵視,或者說他們更加複雜一些。


    因為大唐軍隊從某種角度來說才是放過他們一命的人,唿達爾隻不過是逼不得已的選擇,而大唐軍隊如果繼續引爆那些破城雷,然後用中型床弩進攻,最多一天的時間,他們所有人都得戰死大半。


    但大唐沒有這麽選,他們選了最危險的一條路,如果唿達爾不投降,那大唐真的是將自己最優勢的東西都給丟掉了。


    不過李世績自然不會犯什麽錯誤,投降的士兵其實很好安排,將所有的中高層將領帶走,另外將他們的戰馬和武器鎧甲帶走另外處理,除此之外,則是留下一萬大唐軍隊對他們進行整體整編。


    然後率領他們則是先給銅羊堡這裏修建房舍和城牆,因為這裏百姓的房舍和城牆被他們損壞了。


    這個時候,這些高句麗士兵才知道,原來大唐根本沒有將這些百姓給殺掉或者是其他,隻是將他們暫時遷徙到了其他的地方而已。


    接著他們就要幫這些原本是高句麗的百姓蓋房子,然後就是輔助他們種田。


    沒有什麽打罵,沒有什麽欺辱,大唐管理他們的士兵吃住也是跟他們一起的,而且閑暇時間還給他們講故事,跟他們聊天,告訴他們為什麽大唐並沒有采用最快速,最幹脆的方法。


    而是要用這種比較危險,但是也要用最大程度保全他們性命的方法。


    就是因為秦王殿下的憐憫之心,因為秦王殿下說了,不管最後能不能打敗高句麗,但是大唐占領區的百姓,日後就是大唐的百姓,而高句麗的士兵大概率也都是大唐的百姓。


    他們都隻是在哪些殘暴的統治者操控之下做出逼不得已的選擇而已。


    一場場的談話,再配合一些劉召他們早已經感化的人講述的一些故事,講述的一些受到那些高句麗貴族欺壓的困難,這些士兵融入的速度太快了。


    因為這些都是他們切身的感觸,甚至都不用多麽特意的代入,隻需要實話實說就行了,光是在軍隊當中他們受到的欺負就數不勝數。


    更何況在其他地方?


    說到底,他們終究隻是普通人而已。


    以一個班一個班的士兵為例,十幾個人坐在一起相互訴說自己的痛苦,然後再擴大到一個排,一個連。


    在這個過程當中在不斷的讓一些有經驗的大唐士兵給他們講述他們現在為什麽會成為這個樣子,再給他們講述等到大唐當家做主之後會做出什麽樣的改變。


    道理都是那些道理,但是用最最樸素簡單直白的話告訴他們,保證每個人都聽得懂。


    等到李世績他們的大軍抵達烏骨城的時候,還位於銅羊堡附近的這些高句麗士兵,基本已經徹底心係大唐了。


    尤其是當他們知道,大唐進軍高句麗迄今,沒有騷擾過任何一個村莊,沒有劫掠過任何一個村莊,也沒有殺過任何一個百姓的時候。


    他們內心的那種認同感自然就更加的強烈,因為他們之前都在長官的指示下做過劫掠自己家百姓的混賬事,至於劫掠他國百姓,那更是常事。


    而在一些訴苦會當中,甚至有一些士兵鼓起勇氣,麵帶羞愧的將他做過的這些錯事都主動說了出來。


    當他們能夠說出這些的時候,這也意味著人心都在大唐這裏了。


    而李世績率領的大軍也已經徹底將整個烏骨城包圍了,不過,現在的烏骨城隻有守軍一萬出頭,而李世績都不準備留下太多的軍隊,他隻需要留下三萬大軍就足夠了。


    剩下的人則是直奔鴨綠江入海口的方向,因為在那裏,大唐一支特殊的艦隊已經趕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