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得到了李世民的警告,他立刻就行禮道:“臣遵命。”


    “嗯,不錯,那你帶路吧。我看這淄博縣附近的農田做的不錯,這裏是遷徙來了許多百姓嗎?”李世民好奇的開口問道。


    “是的。有不少百姓都是從山區以及其他田地不足的地方遷徙而來的,目前田地的分配等工作都已經到位,今年的糧食產量比全年上漲了百分之七十。”徐行立刻開口匯報道。


    “做的不錯,保證糧食產量是一方麵,讓百姓能夠過的更好也是另外一方麵,現在對百姓種田方麵是有要求的嗎?”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說起來也是奇怪,他李世民其實一年都接近兩年都沒有怎麽過問朝政了,他雖然也看,但隻是大概的看一看,了解一個大概,具體的事項都是李恪在做。


    他那會兒是完全不感興趣,但現在突然之間變成了太上皇,李世民反而對這些感興趣了。


    當然他也隻是感興趣,隻是想知道一些,但他完全不想插手。


    無事一身輕啊!這種更像是遊曆一樣的詢問,看著大唐一點點的變好,是心情愉悅的。


    但是詢問這些如果是為了朝廷政事的話,那可就未必了。


    “沒有了,現在朝廷那邊今年試行了新的政策,就是除了要求百姓售賣一定的糧食,除此之外對於百姓種植任何東西都不再做強製要求。”


    “而要求百姓售賣給唐儲糧一定糧食,是為了保證大唐的糧食種植麵積,避免產生糧荒,至於剩下的部分百姓願意種植什麽就種植什麽。”


    “現在百姓的耕種結構也更加的隨心所欲花,比如今年開始推廣的玉米,就有不少百姓紛紛種植的,這些玉米也算是糧食的一種,玉米麵的口感雖然粗糙,不及小麥以及水稻這種主糧,但我聽說玉米的畝產量也可以達到一千斤!”


    “而且玉米秸稈在冬季可以用作馱馬牛羊等牲畜的飼料,非常的不錯。不過按照農業部這邊的指示,玉米要隔幾年進行輪種。”徐行第一時間就給出了答案。


    “做的不錯,不過我之前走到路上的時候,看到不少的百姓帶著農具集體返迴,是怎麽迴事?”李世民又問了一句。


    “是農閑時安排的興修水利的工程。估計要持續很多年,朝廷給了特別撥款。”徐行立刻答道。


    “興修水利?這裏修建什麽水利。”李世民愣了一下,他對這個還真的不太知道。


    “是有關黃河,根據建設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聯合下達的文件,目前建設部的部分水利方麵的專家,一直都在整個山東省的範圍之內勘察黃河河道的情況。”


    “曆史上黃河曾經數次改道,而因為上遊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導致黃河攜帶大量的泥沙衝到下遊,根據渤海附近的這些縣的縣誌顯示,現在這些縣的不少土地都是這數百上千年來黃河所攜帶的泥沙衝擊而來的。”


    “而現在的黃河河道河床也在抬升,將來黃河也有可能發生改道,如果到時候一旦改道的話,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所以現在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勘察,拓寬部分河道,根據河道的地勢高低等來考慮是否建立黃河的備用河道。”徐行快速開口道。


    李世民有些驚歎,他倒是沒想到李恪想的居然這麽遠,現在就開始勘察黃河的河道了。


    正常的做法不應該興修現在河道的水利,對現在河道的泥沙等進行處理嗎?這就直接采取備用措施了?


    不過李世民不知道的是,曆史上的黃河改道次數所導致的危害姑且不說,每次死亡的人口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而現在大唐既然穩定下來,李恪就不可能坐視這種事情發生。


    還好目前大唐現在的黃河河道是從西漢時期的天津出海口變成了現在的後世黃河出海口。


    但這條河道在流動一千年之後,會在北宋時期再次改道向北迴到天津一線出海口,然後到了南宋時期再次改道,直到明清兩朝時期更是從後世江蘇鹽城濱海縣入海。


    直到後世1855年之後改道變成了現代黃河的樣子。


    可以說在整個山東這片大地上,黃河不知道禍害了多少人。


    既然現在大唐有這個實力,有這個未雨綢繆的能力,那李恪肯定是要提前考察了,主要是讓水利等方麵的人重視下來。


    哪怕現在的黃河有四百年才會改道,而李恪對上遊的黃土高原進行改革之後,也許黃河就徹底穩定下來也說不準。


    “做的不錯,未雨綢繆確實是對的,不過在未雨綢繆的時候,百姓幹活的工錢等都不能耽誤,最重要的事,嚴查下麵的人克扣口糧,月錢等行為。”李世民交代了兩句。


    “是!”


    一路一邊詢問,李世民一邊跟著對方進了淄博縣。


    這個縣城並不大,不過路上看到的百姓卻讓李世民很是欣慰,這些百姓的身上都穿著不錯的麻布衣服,而他們的臉上也都是充滿著笑意。


    最起碼,李世民沒有遇到很多麵黃肌瘦的百姓,雖然這些百姓也胖不了,但是也沒有麵黃肌瘦,顯然這幾年百姓們能吃飽飯了之後,這身體自然是比以前要強得多了。


    重點是李世民在路上看到了不少玩耍的小孩子,有不少小孩子裏麵的嘴裏麵居然背著一些詩詞,還有一些千字文之類的書籍才能夠聽到東西。


    而這些東西,以往這些百姓家的孩子可是根本沒機會接觸的,顯然他們這裏的孩子都有不少上學了。


    “淄博縣百姓上學的比例怎麽樣?”李世民問道。


    “比去年增加了許多,自從去年陛下全國統考之後,今年就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了學校裏麵,尤其是前段時間陛下登基時候的講話,也讓不少的百姓將孩子們送進了學校。”


    “隻是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送進來的還是男孩要多過女孩,大部分都是男孩。”徐行猶豫了一下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李恪現在的一些政策是對的,在朝堂裏麵給了許多女性官職,隨著這些女性官職的擴充,大唐百姓將女孩送進學堂的也會越來越多。”李世民點點頭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