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夜城的發展遠遠超過了李恪想象,這裏作為古城區,但是又作為商業中心,這是非常難得的。


    雖然李恪之前也經曆過一些古城,麗江啊,大理啊等等,但跟大唐不夜城的規模都沒有辦法比。


    9平方公裏的古城,根據李恪搜尋的資料,這裏麵的所有古城建築都至少八百年以上,倒是從他那個時期保留下來的隻有大約不到十分之一的建築。


    而這部分曆經一千四百年風雨的建築也有很多都是經過反複修繕的,雖然看起來外形沒有太大的改變,但裏麵的鋼筋混凝土等其實早就替換過了。


    不過不論如何,反正這些就是古城就對了。


    走到大唐不夜城的街上,李恪又仿佛迴到了當年的那座被他建設起來的城市,他也沒有按照常規人們的去講。


    這座城市裏麵有著大量的網紅,大量的主播,但唯有李恪的講述是不同的,他一點點的按照自己記憶裏麵的東西給自己的觀眾講述這些東西,原本這些地方是幹什麽的,原本這些地方是做什麽的。


    而隨著他的講述,李恪沒注意的是他直播間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李恪的口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實大唐不夜城流傳至今,潛移默化之間的改變早已經讓人們忘記了它原本的樣子。


    雖然曆史書當中有,一些資料裏麵也都是公開的,畢竟這裏太繁華了,留下的資料也很多。


    甚至有人統計過,關於描述大唐不夜城的詩詞就至少有超過一千首,其中不乏名篇。比如說李白、杜甫、杜牧、蘇軾等等這些人都曾經寫過關於大唐不夜城的文章。


    這些人名對李恪來說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們都曾經是李恪上學時候所必須的人,但陌生的是,他們的作品根本跟李恪那一輩子沒有任何關係。


    李恪偷偷搜了一下李白流傳的詩詞,太白詩集流傳至今總計一千八百多首,但跟李恪那一世唯一相同的居然隻有一首靜夜思。


    除此之外沒有一首相同,但這裏麵卻同樣有許多名篇!


    這讓李恪想到了當初他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的,如果李白的詩詞都被抄了,李白會怎麽樣。


    這個世界的李白告訴你,不怎麽樣,你抄你的,我寫我的。


    李白的性格還是那個性格,喝酒,周遊大唐,但跟李恪書中不同的是,這輩子的李白不僅僅去過高山峻嶺,登過青藏高原,下過南洋,最遠去過大洋洲,更是去過西邊半島,看過地中海。


    誰讓李白出生的時候,大唐雖然科技還沒有特別發達,但火車卻已經很發達了。


    這也讓他可以走遍大唐的各個角落。


    李白依然是那個李白,大唐第一任旅行博主,這不是後人封的。而是真的,李白在大唐周報開了專欄,乃是大唐周報的約稿作家,詩詞,遊記等有許多。


    這輩子李白壓根就沒有過當官的想法,所以什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詩句自然不會出現。


    李白的好友杜甫自然也沒寫過了那首“天子唿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詩。


    不僅僅是李白,蘇軾也同樣是如此,他的很多作品也都不一樣,不過倒是《大江東去》蘇軾寫了,而且蘇軾這輩子居然官職也挺高的,還當過一任大唐總理。


    屬實讓李恪意外。


    曾經的那些名人裏麵,恐怕改變最大的則而是李恪當做偶像的永哥了,這輩子的柳永沒有了那淒慘的生活,雖然他的詩詞同樣多以婉約著稱,但柳永當過文化部的部長。


    所以他寫的詩詞沒有一首跟上輩子相同的。


    至於為什麽柳永改變最大,恐怕也是因為等柳永出生的時候,大唐已經開始禁止青樓勾欄了,沒有了永哥發揮的地方。


    諸如此類,李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名有很多,但這些熟悉又陌生的人名卻讓李恪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那就是,這真的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一個他所創造的世界。


    這也證明了,那些有才華的人,注定都有出頭的可能性。


    當然也有許多曾經的名人,在這裏沒有了名聲,網絡上搜尋不到的,也有許多李恪從未聽過,但卻名聲不下李白蘇軾等人的。


    隻能說,一晚上的直播,李恪都沒想到他又活了,粉絲增加了至少二十萬。


    主要是他娓娓道來的感覺太強了,不僅僅強,重點是李恪似乎對整個大唐不夜城無比熟悉一樣,一草一木,一條河,一座橋,一座房子,李恪都能說出它曾經的樣子,曾經的來曆。


    讓所有人都仿佛置身於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同樣繁華的大唐。


    而李恪所講述的東西,因為大唐不夜城的資料多,所以很多人都能夠從網上搜索的到。


    但搜索的到,並不代表不厲害!現代社會如此之多的信息衝擊,所有人可是都看著呢,李恪根本沒有搜索過,一切都在他的腦海裏麵,他居然都記住了,這才是最讓人驚歎的。


    所以這一個晚上,李恪的打賞也是史無前例的高,居然有三十萬之多。


    按照他跟平台簽署的分成條款,這些禮物他就能抽到六成五。


    不過等李恪走到大唐不夜城中心位置的時候,他屬實是沒有繃住。


    因為這裏有一座很長很長的文化長廊,上麵有著在大唐不夜城留下的傳說小故事的人,這上麵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榜單,這個文化長廊上麵的榜單隻評死者。


    它建立於大唐293年,建立者聖祖李恪的雲孫李煜,至於這個李煜是不是他所熟知的那個李煜,李恪也不清楚。


    但這個文化長廊在最前麵的一個榜單叫:大唐不夜城最瀟灑的顧客排名。


    第一:大唐從三品侯爺,薑去胡。


    第二:大唐從一品國公,李夷男。


    第三:大唐從一品國公,鬆讚幹布(後改名鬆布,姓氏為鬆。)


    說實話,看到這個名單,李恪差點沒繃住,雖然這幾個人……確實是太特麽瀟灑了,要不是他們都比李恪去世的早,李恪晚年的時候高低得給他們找點事做。


    除此之外還有什麽最美花魁,最有名氣花魁等等亂七八糟的榜單,而整個文化長廊已經建設了接近一千多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