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河西走廊,李恪很快就重新進入了關中地界。


    “克哥,這裏有個粉絲留言說可以去他們的家鄉看看,我查了一下,他們的家鄉應該是位於黃土高原上麵的一個村子。”路上的小助理一直都在關注李恪的粉絲留言等等。


    “哦?在我們的路線上嗎?”李恪有些好奇的問道。


    “是的。他說的他的家鄉很有曆史,都傳承了一千多年了,據說是從聖宗時代開始傳承的。”小助理點點頭,“我們稍微有一些繞路,不過繞的地方不是很多。”


    “那我們就過去。”李恪很幹脆的點點頭道。


    當開車進入黃土高原所在範疇的時候,李恪的車機導航裏麵也傳來了前方的介紹。


    “前方我們即將進入黃圖高原自然保護區,請問是否需要介紹詳細情形。”


    “介紹。”李恪直接開口給予了迴應。


    “好的,黃土高原自然保護區,於大唐四百七十七年設立,與環塔克拉瑪幹生態自然保護區,青藏高原羌塘自然保護區,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西瀚海州草原自然保護區,伊犁河鹹海自然保護區,卡維爾-魯特沙漠自然保護區等六個保護區為大唐設立的第一批七個大型一級自然保護區之一。”


    “這七個自然保護區是經過大唐學者多年研究發現,關係到整個大唐生態體係的重要環境節點,故該保護區內的所有放牧、種植、水土、以及野生動物群體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目前大唐的一級自然保護區已經總計有七十六個,分布在大唐的各個位置,所有的自然保護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環境生態體係都非常的脆弱,一旦過度砍伐等有可能造成大量的動植物滅亡,或者會對生態造成不可遏製的惡化作用。”


    “黃土高原自然保護區,從聖宗時代開始有意識的進行保護,以及恢複水土,雖然它的底層都是大量的黃土,但經過上千年的森林,植物等種植,目前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三。”


    “其中森林覆蓋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九,根據大唐國家林業和生態保護部的勘察和研究,現在黃土高原的植被以及森林覆蓋率基本已經達到了夏周時期的水平。”


    “而這片曾經中國文明的發祥地和誕生地,經過一千多年森林和植被的孕育,表層的黃土等已經有了大量的腐殖質開始沉積。”


    “雖然它或許無法形成類似於大唐最重要的兩片黑土地平原那樣的黑土,但經過測定,黃土高原的腐殖質已經正在過剩和沉積,而過剩的腐殖質可以孕育更多的植物和植被。”


    “從一百三十二年前開始,大唐林業和生態保護部宣布,黃土高原自然保護區暫停人為幹預,內部植被環境將會由自然進行演化。”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黃圖高原自然保護區將會成為大唐物種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隨著車機的介紹,李恪深吸了一口氣,說實話,這個政策他沒想到能夠堅持下來。


    而堅持的效果如此之好,他曾經所在的國家建國時期的黃土高原是什麽樣子的,李恪很清楚。


    整個國家不知道花費了多少資金,曆經了多少年的種植和恢複才讓黃土高原在李恪穿越到大唐的時候,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三。


    而建國初期它的植被覆蓋率隻有百分之三十四,而那個時候,有人評價,黃土高原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但即便是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三,黃土高原的恢複還要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這個世界大唐所做到的,停止人為幹預更是路途非常的漫長。


    很多人可能認為,樹種植起來,植被長起來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麽還要繼續連續投入的人為幹預。


    那是因為一片森林的形成,尤其是自然森林的形成,裏麵的植被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圈,而人工恢複的植被和森林,隻是完成了最初步的恢複,先保持水土。


    而後續關於森林和植被的繼續生長依然要需要幹預,而且還是很多年的連續不斷的幹預,因為森林裏麵的植物物種必須要多樣化,否則不管的話,這些森林同樣會出現大麵積的死亡。


    而要像是達到大唐這樣完全放棄人工幹預,交給自然演化,恐怕至少還得上百年的時間也許才可能初步放開人為幹預,轉為重點監控。


    說實話,李恪有些感動,百分之九十三的森林覆蓋率,也就是說,整個保護區內幾乎已經都是被森林和植被覆蓋,人類的活動基本降低到了最低。


    “請注意,進入保護區內,在任何森林戶外都嚴禁使用煙火,不允許私自穿越原始森林。任何私自穿越,將會被判處行政處罰、罰款、甚至判刑。”


    車機裏麵傳來了警告聲,高速公路的兩側已經變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為了避免植物對高速公路的破壞,高速的兩側做了一些二三十米的隔離帶。


    但看的出來,隔離帶的效果作用也不大,很多植物已經逐步的開始侵蝕進入,顯然這些隔離帶也需要長期的人工清理,不然的話,這些植物很快就會迅速填滿道路的兩側。


    這個粉絲給的位置有些遠,下了高速,大概又開了一百多公裏的盤山路,李恪才抵達了目的地。


    張家村。


    當李恪的車來到村口的時候,他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牌匾,整個村子都處於森林的包圍當中,村子裏麵的道路經過了硬化,但是當李恪的車進入村莊的時候,他能看到,外麵的村民眼裏的好奇。


    開到村委會所在的地方,這裏有一個不大的廣場,不過此刻廣場上麵倒是坐著十幾個老人,李恪將車停在路邊這才下了車。


    沒有讓小助理開播,而是李恪選擇自己先了解一下這裏。


    看到來了年輕人,這些老人眼裏顯然都是有些好奇,“後生仔,從什麽地方來啊?”


    一個頭發已經全白的大爺笑著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