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段城牆的說明,自然也是用大唐第一次將火藥大規模的使用到戰爭當中來記載,因為這是正式作為一種武器出現在大唐的軍隊序列當中,確實是這一次針對高句麗才對外開始宣傳的。


    這裏這麽記錄倒是也沒什麽問題。


    從遼陽市離開,李恪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銅羊堡,這個並不算是很大的小城,即便是現在的大唐它的規模也不大。


    但因為它保留了大唐滅高句麗最重要的戰爭,銅羊堡之戰,所以這裏也因此而被大唐的史書反複提及。


    所以銅羊堡這裏依然保留著當年的銅羊堡戰爭遺址。


    雖然李恪猜測,這戰場遺址大概率也是後來重建,或者說後來修建的,畢竟當時因為也沒有發生什麽太大的戰鬥,戰場遺址這種東西想要保留下來是很難的。


    畢竟這又不是火槍大炮時代,一座城市被大炮轟成廢墟,可以留下戰場遺址,冷兵器時代的戰場遺址,也隻能告訴你這裏就是戰爭發生的地方而已。


    等到了當地,李恪倒是知道戰場遺址是什麽了,其實就像是他所想的,就是將原本銅羊堡的這座小城給圈起來,這座小城的城牆肯定也是後來重建了很多次的,按照最原始的辦法,用夯土等製作而成。


    不過,這上麵倒是還有幾支大型的鏽跡斑斑的弩箭插在城牆上麵,也作為戰場遺跡的一種。


    李恪對這裏的真正雖然看過詳細的報道,不過他還真的沒有來過當地。


    “銅羊堡戰場遺址:乃是大唐包圍高句麗八萬支援遼東一線戰場士兵的伏擊場所,乃是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完全的伏擊戰役且進攻方以零傷亡結束的一場戰役,也是信息戰碾壓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作為當時大唐軍的主要指揮李世績將軍完成了這一次戰役的指揮,當時的大唐軍就埋伏在四周的山上,因為大唐軍隊在前期以化整為零的戰術徹底掌控了整個戰場的所有信息主動權。”


    “讓高句麗的後方和前方徹底失去了聯係,而高句麗又不能坐視遼東一線徹底崩潰,隻能是冒險挺進。”


    “最後導致了這一場戰役的誕生,在這場戰役當中也誕生了幾位可歌可泣的人物,作為大唐最主要的指揮將領李世績,以及騎兵將領,契苾何力等人不說,就在高句麗方也出現了英雄人物。”


    “其中當以當時的高句麗主要領軍將領唿達爾為主。”


    “唿達爾:出生年月不詳,卒於大唐26年,高麗族人,出身奚部遊牧民族,後成為高句麗將軍,在大唐征討高句麗過程中,為了促進民族融合、國家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他為了八萬高麗普通士兵的性命,為了不讓他們白白犧牲,果斷選擇了投降,但是卻在所有的普通士兵安全投降,確定大唐和平的對待他們之後,選擇了自殺,保全他身為一個軍人,一個高句麗將軍的榮耀。”


    “戰爭或許沒有對錯,但他卻沒有讓普通士兵用生命來成全他的榮耀,沒有讓普通士兵用他們的生命來承擔高句麗高層官員和皇帝的錯誤。”


    在銅羊堡戰場遺址上麵還有一個唿達爾的雕像,李恪看了看雕像下麵的介紹,寫的倒是挺不錯的,當然了,這裏麵肯定也是進行了一些美化,不過也無所謂了。


    唿達爾做出的選擇,確實也值得人對他進行一定的美化,這些消息都有利於大唐民族團結就可以了。


    而在唿達爾的對麵,還有人騎著馬的雕像,李恪走過去看了看,卻發現這居然是一個普通士兵的雕像。


    “劉三:他隻是大唐進攻高句麗的一名普通校尉,他以一己之力,獨立麵對高句麗八萬大軍而麵不改色,並且指出當時大唐攻城神器破城雷的位置,一次大幅震懾高句麗士兵,動搖高句麗士兵軍心,對後續高句麗將軍唿達爾投降做出了重要的影響。”


    “這座雕像是當時一名有一定繪畫基礎的高句麗士兵,親自在前線看到的劉三的形象,然後憑借自己的記憶畫下來的。”


    “他說,那個時候他不明白對方為什麽敢一個人靠近他們,但是等高句麗歸降大唐,等到他成為大唐百姓幾年之後他就明白了。”


    “因為他的背後是整個大唐,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同樣支持他的也有他內心的信仰。因為這些,才讓他有勇氣,麵無懼色的麵對數萬士兵。”


    看完了整個戰場,李恪有些無奈,看的出來,地方為了發展經濟,發展旅遊業也是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這些東西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盡量的去豐富戰場的內容,豐富這個景點的內容。


    至於說有些東西是不是有些牽強也不重要,反正能夠在曆史書中找到記載的東西都可以弄出來。


    對於大部分的百姓來說,來這裏旅遊,其實他們也不會去考究這些景點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


    隻要他們覺得這些是流傳下來的就可以了。


    其實能夠傳承下來的,並不是這些遺址,遺跡等,真正能夠傳承下來的核心是文化,文化才是一個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果文化遺失了,就算是這裏給你一個遺跡,你都不知道該如何介紹它,你關於它的信息都沒有多少。


    就比如說矗立在那裏的金字塔,東西還在,也堪稱是人類史上的奇跡,但它的後人卻已經失去了跟它相關的所有文化。


    語言,習俗,等等都已經完全不同,甚至很多古老的語言都已經失傳,當這些東西都沒有了的時候,就算是遺跡再過震撼,它也沒有了任何意義,甚至很多人都不會去保護它,愛護它。


    或許這才是一個文明的真正意義。


    而現在的大唐,就是一個璀璨的文明,流傳下來的文明。


    但在李恪的腦海裏麵,卻還有另外一個文明一直流傳了下去。


    昨天的時候,李恪就已經想到了自己要做什麽,其實也很簡單,他準備寫一套書,書名就是《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聖宗》。


    ~~~~~~~~~~


    ps:明天有可能請假一天,明天我需要帶我媽去一趟武漢同濟,她腰椎狹窄,然後壓迫坐骨神經,一直都很疼,腰疼腿疼。內蒙那邊這方麵還是差一些,看看這邊有沒有新的技術,能不能不需要手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