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是有些無奈,長孫無忌這都不遮掩了,按理說李恪也算是你半個外甥。


    算了,算了,李世民也沒有放在心上,主要是自己兒子先做的過分的,也不能怪人家長孫無忌,李世民換位思考了一下,如果自己兒子每個月都被人打,連著打了七八年,李世民覺得自己估計會更過分。


    更重要的還是長孫家的長子,在這個時代長房長子有時候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臉麵。


    你說李恪這種打長孫衝,長孫衝以後繼承長孫家,估計長孫家都會顏麵盡失。


    也就幸虧李恪是個皇子,要不是皇子,長孫無忌動刀殺人的心都有了。


    不過長孫無忌的話卻給李世民提了個醒,這小子現在做的確實漂亮,但是這種做法……李世民也能做的漂亮,除非他有錢。


    問題是李世民有錢嗎?沒有。


    大唐歲入一千萬貫,但是整個大唐去年冬季開始對吐穀渾用兵,今年有些地方又有災情,救災,疏浚河道,打仗都要用錢,沒看他李世民的大明宮都停止施工了嗎?哪來的錢?


    私下裏麵翻白眼的人不少,比如房玄齡也有一些看不慣長孫無忌,你說你跟一個尚未及冠的奶娃每天折騰什麽?不就是打了你兒子幾下嗎?有什麽的?老夫經常挨打也沒見怎麽著。


    房遺愛不也被李恪打過,打的少了?哦,確實是少不少,但是那性質是一樣的,你看老夫針對三皇子了嗎?小心眼!


    至於武將這頭就更看不起了,倒不是說文武對立之類的,大唐的文武之間區分還沒那麽明顯,像是長孫無忌等人都讀過兵書,也帶過兵,隻是次數很少。


    你說他們能打仗嗎?也能,當然大的戰役肯定不行。


    但對於長期混跡軍伍的人來說,顯然你自己家孩子打不過,你怪人家?


    你說一個皇子錦衣玉食的,你連一個皇子都打不過你兒子不是更廢物?


    反正像是程咬金,程懷亮之類要是打架輸了敢迴家告狀,老程多少也得讓他舊傷未愈,再添新傷。


    “好了,他也不過就是做點小事,這是身為一個皇子該做的。”李世民擺了擺手,禁止長孫無忌繼續誇下去,再誇李世民都覺得自己該賞賜李恪點什麽了。


    李世民這麽說了,長孫無忌也從善如流,不再說話。


    朝會結束,李世民將常林叫了過來,寫了一份不算詔書不算家書的東西讓他送給了城外的蜀王莊。


    拿到自己老爹送過來的東西,李恪有些驚奇,自己老爹還有時間寫這個?他打開看了看,看完之後,李恪就忍不住冷笑了一聲。


    自己老爹送過來的東西裏麵的內容大概就是:你做的不錯,朝堂之上,長孫無忌都因為你的最近的表現誇你了,你幹的太好了,對整個流民和乞兒的處理,你爹我看在了眼裏。


    乍一看,似乎沒什麽太大的問題,但是李恪再清楚不過了,李世民就是後世典型的那種兒子窮養,女兒富養,兒子就該揍,女兒就該寵的性格。


    對待兒子,著實一個老傲嬌,就算是關心,也是變著法的關心,不會直接說。


    不過古人,大多也都是如此。


    這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你看,長孫無忌都誇你了,你自己做的多離譜你自己心裏有數吧?你幹的太好了,就是你別給老子玩崩了,後麵那句部分我看在了眼裏的意思就是,到時候你要出事了,老子也隻能看看,救不了你。


    不過這個老陰人也真是惡心,老子都不在,你還擱這惡心人呢?


    但願你過幾天還能夠笑得出來。


    李恪也不急,隻是讓田蒙他們按部就班的繼續工作。


    至於這些流民和乞兒所吃的飯菜之類的,李恪毫不在意。


    大唐目前一石糙米120文,也就是大約120斤,一斤大約為1文錢,李恪給這些流民吃的比較多,因為他們活比較重,這個時代油水少,主食就要多,1個壯勞力給他頂滿按照一頓2斤糧算,一天給他們拉滿三頓飯。


    1個人一天6文,流民乞兒加起來不過不到一萬三之數,一天耗費糧食不過78貫而已。


    長孫家一共象征性的過來消費了大約一萬貫左右,利潤……不多,九千多貫,嗯粗略一算,夠自己養活這些流民外加乞兒四個月了。


    哎,利潤太低了啊。


    所以,李恪壓力大嗎?可能吧,畢竟還有五千府兵呢不是嗎?


    十天的時間很快一晃而過,主要是這古代也沒啥事,幹啥都慢,所以感覺不出什麽變化,無非就是天氣跟暖和了一些,冬小麥長得更高了。


    這眼瞅著進入四月份了,工業區的第一批工業建築,印刷廠終於建設完畢!


    裏麵有著大量的活字印刷機,紙張,墨都已經到位,而鉛字,陶字也按照合適的順序擺放整齊,這段時間田蒙培養了大量的熟練工人出來,主要是排版工。


    其實李恪名下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識字的,也就是識字而已。


    在古代,識字和讀書是兩碼事。還是那句話,很多書沒有老師,給你自己看,你識字,但是連起來什麽意思你一個都不懂。


    參考後世的人看文言文。


    這個時代更離譜,幾乎所有的書,書寫的時候不喜歡寫標點符號的,因為節省地方已經刻在了讀書人的骨子裏。


    李恪正在帶人參觀,正是之前送來的那些文人士子們,這幾天他們一直都在咬牙跟著府兵堅持鍛煉,每天都是精神疲憊,除此之外就是要幫助流民登記,然後計算他們的工作等等。


    每天累的不行,而李恪還給他們講課,精神疲累之下哪有時間思考,所以李恪打的雞血他們下意識的就都接受了。


    現在妥妥的一個個熱血青年。


    “看到了嗎?這就是印刷術,你們能明白它的誕生意味著什麽嗎?”李恪指著正在不斷印刷的工人問道。


    “我們不缺書看了!”所有的士子們都是麵露精光,他們以前看一本書很難很難,一些小家族,有幾本書都可以當傳家寶。


    而現在……一張張紙,以他們看起來瘋狂的速度在不斷的印刷著新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